正己烷的危害與預防措施
正己烷,是石油餾分與天然氣分離過程中得到的六碳化合物。常態下為液體,主要用做溶劑。正己烷雖屬低毒類化學物,但因其揮發性和脂溶性高,在人體內可蓄積,特別是對神經系統具有毒性,故應考慮為高性毒物。
正己烷主要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其代謝產物2,5-己二酮具有周圍神經毒性,可引起以感覺運動型多發性周圍神經病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中毒。
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是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長期接觸正己烷所致的以周圍神經損害為主的疾病,起病隱匿,患者常先感覺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繼而出現四肢對稱性的感覺異常,如發麻、刺痛,并出現感覺遲鈍。檢查會發現,患者四肢的觸覺、痛覺、震動覺和位置覺等均減退,并且以遠端為重。重者可出現垂腕和垂足、站立和行走困難以及肌肉萎縮、手足皮膚溫度降低、跟腱反射消失。
患者在脫離接觸正己烷后3個月內病情仍可繼續惡化。一般病程為6~30個月,恢復緩慢。
處理:迄今慢性正己烷中毒性神經病尚無特效藥物治療。診斷一經確立,患者應立即停止接觸具有神經毒性的化學物質,并給予對癥處理。治療上可應用神經生長因子促進患者周圍神經功能的恢復。
預防:在生產中盡可能用無毒或低毒的物質取代正己烷,工作環境應加強通風排毒。對接觸者要嚴加防護,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如發現有早期中毒癥狀者,應將其及時調離,并進行診治。
篇2:正己烷中毒危害及預防措施
1.概述
正己烷屬飽和脂肪烴類,由于正己烷幾乎不溶于水,溶于醚和醇,故常作為溶劑在工業中廣泛應用,如石油加工業的催化重整、食品制造業的粗油浸出、塑料制造業的丙烯溶劑回收、日用化學晶制造業的花香溶劑萃取,以及印刷五金電子等行業中使用的除污清潔劑、皮革鞋業中使用的膠黏劑等;化工產品如粉膠、清漆、白電油、開膠水、開油水等都含有正己烷。
2.接觸機會與健康危害
正己烷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進入機體,在體內主要分布在脂肪含量高的組織,且有蓄積作用。2,5-己二酮正己烷最終代謝產物與正己烷的毒性有關,具有神經毒性,且毒性作用有劑量—反應關系。正己烷及其代.謝產物可由肺和腎排出。人肺約可排出50%~60%的正己烷及其代謝產物。
正己烷雖屬低毒類,但由于其高揮發性和高脂溶性,可在體內蓄積并具有神經毒性,因而可認為是高危害性毒物。
對人的急性影響表現為濃度2816mg/m3時,對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癥狀;4928~7040mg/m3時,出現惡心、頭痛、對眼及咽部有刺激;17600mg/m3時,引起頭暈、輕度麻醉。人攝食約52g可致死。
慢性毒性主要表現為周圍神經病,還有視覺障礙、心臟損害、神經系統損害、免疫力低下、生殖系統障礙等。在離體和整體實驗中,證實正己烷可使大鼠心肌鎂、鉀、鋅水平及心室纖顫閾下降,電鏡觀察心肌出現形態學改變。一些學者還觀察到慢性正己烷接觸致辨色力障礙、黃斑病變、視神經萎縮、球后視神經炎等眼部病變。
3.臨床表現
長期職業性接觸正己烷,引起多發性周圍神經炎。起病初期,多為頭昏、乏力、咽痛與眼不適等,四肢遠端皮膚發麻,繼而雙膝酸軟,雙下肢沉重、易累,久站及睡醒后小腿肌肉疼痛,上樓梯及行走困難,握拳無力,難提重物,病情呈進行性加重。臨床檢查可見四肢末端觸、痛覺減弱,下蹲試驗陽性,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等,嚴重者可見卜肢癱瘓、肌肉萎縮。
部分患者出現心律不齊、心肌細胞受損表現。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
神經肌電圖檢查顯示不同程度的神經源性損害,表現為肌肉在靜止時出現纖顫電位、正銳波等失神經電位,大力收縮時運動單位電位數明顯減少,感覺與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4.救治原則與其他處置
(1)現場救治患者應立即脫離接觸。口服者應充分洗胃。如有皮膚接觸,要立即脫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如有眼睛接觸,應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5min。吸人者要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同時進行對癥治療。
(2)治療原則脫離接觸,采用中西醫綜合療法,輔以針灸、理療、按摩和四肢運動功能鍛煉。有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盡早脫離接觸,給予對癥和支持治療,如充分休息,給予維生素B1、B6、B12和能量合劑。
肢體癱瘓者應加強護理,預防褥瘡,通過被動及自動運動進行鍛煉。
(3)其他處置輕度中毒者痊愈后可重返原工作崗位,中度及重度患者治愈后不宜再從事接觸正己烷及其他可引起周圍神經損害的工作。如需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按照《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國家標準》(GB/T16180)進行處理。
5.預防、安全與勞動保護
加強職業衛生監督與管理,加大職業衛生執法力度,全面貫徹、實施國家《職業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開展職業衛生培訓。從業人員要進行就業前體檢和定期體檢。就業前體檢除一般項目外,還要包括神經科檢查。定期體檢每半年一次項目同就業前體檢。職業禁忌證:周圍神經病、糖尿病。
禁止使用無廠名廠址、無產品合格證、無中文警示說明的“三無”產品,從源頭上杜絕使用正己烷含量過高的膠水和溶劑。用人單位要增加職業病防護設施的投入,使用有毒物品的作業場所要安裝抽風排毒裝置,向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合格的防護用品,防止毒物經呼吸道和皮膚吸收。
預防火災和爆炸,要禁止工作場所吸煙和有明火存在,使用防爆照明器材和電器,不可使用壓縮空氣填充、卸料和轉運。與氧化劑分開存放。發生火災時,使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