鉈中毒急救及預防措施
1.什么是鉈中毒
鉈及其化合物是一種銀灰色四角形結晶體,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鋅鹽、熱鐵礦或硫礦中,采礦業和冶金、提煉行業常接觸。鉈化合物有數十種。
鉈無色、無味,一般人不易取得,毒性強烈。一般認為,鉈對成人最小致死量約為12mg/kg,亦有人認為它對成人最小致死量在120~1000mg之間;而5~7.5mg/kg的劑量即可引起兒童死亡。鉈和鉈的氧化物都有毒,能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腸胃系統、皮膚、毛發等(及腎臟等部位)發生病變。人如果服用或飲用了被鉈污染的食物、水,或吸入了含鉈化合物的粉塵,就會引起鉈中毒。
2.鉈中毒主要有哪些臨床表現
鉈中毒的早期臨床表現主要為惡心、嘔吐、腹部絞痛或隱痛、腹瀉等,嚴重者有腸道出血,繼而出現四肢,特別是下肢酸、麻,足趾、足底、足跟疼痛,輕觸皮膚即疼痛難忍,以致不能站立與行走。病情進而發展為肢體癱瘓,肌肉萎縮。鉈中毒時腦神經常受累,如視力減退、眼肌麻痹、周圍性面癱。當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時,輕者頭痛、睡眠障礙、情緒不穩,重者可出現嗜睡、譫語、抽搐、昏迷,或精精失常等等,中毒者多因呼吸循環功能衰竭而死亡。
脫發是鉈中毒的特殊表現(癥狀),常于急性中毒后1-3周出現,頭發呈一束束的脫落,表現為班禿或全禿,嚴重者胡須、腋毛、陰毛和眉毛可全部脫落,一般脫后在第四周開始再生,至三個月完全恢復。此外,皮膚干燥、脫屑,可出現皮疹、痤瘡、皮膚色素沉著、手掌及足跖部角化過度,指甲和趾甲于第4周可出現白色橫紋。部分患者可有肝、腎、心肌損害的臨床表現。
3.鉈中毒的治療措施有哪些
(1)急性口服中毒患者,應立即給予催吐、洗胃、導瀉。隨后可口服活性炭0.5g/kg,以減少鉈的吸收。
(2)普魯士藍是一種無毒色素,對急慢性口服中毒有明顯療效。其作用機制是鉈可置換普魯士藍上的鉀后形成不溶性物質隨糞便排出,用量一般為每日250mg/kg,分4次服用,每次溶于15%甘露醇50ml.
(3)對嚴重中毒病例,可以使用血液凈化療法。
(4)對癥與支持療法很重要,維持呼吸、循環功能,保護肝、腎、心等臟器,給予足夠的B族維生素。對重度中毒者可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4.如何預防鉈中毒
⑴接觸控制:皮膚接觸也會造成輕度鉈中毒,所以要盡量避免皮膚接觸。
⑵飲食注意:鉈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接觸到的,但鉈化合物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中。另外在生產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鉈,其副產品氯化鈉(非食用鹽)中同樣被污染,當人體食用了這種非食用鹽(常有不法分子將此種鹽販賣)后,而引起中毒。
⑶作業防護:工作中若需要接觸鉈,如在生產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鉈,其副產品氯化鈉(非食用鹽)中同樣被污染,因此,生產鞭炮的副產品氯化鈉(非食用鹽)往往帶有紅色,注意不買,不食帶有紅色的鹽。要禁止在工作中進食、吸煙,并戴防護口罩或防毒面具、手套,穿防護服;工作后進行淋浴。
5.什么是職業性急性鉈中毒
在職業活動中,短期內吸入較大量含鉈煙塵、蒸氣或可溶性鉈鹽,經呼吸道、皮膚和消化道吸收引起的以神經系統損害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
6.職業性急性鉈中毒診斷原則是什么
根據確切的鉈職業接觸史,典型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現場衛生學調查資料,綜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病因所致類似疾病方可診斷。尿鉈含量增高,可作為接觸指標。
7.職業性急性鉈中毒是如何分級的
⑴輕度中毒:除具有頭暈、頭痛、乏力、食欲減退、下肢沉重癥狀外,同時具備以下任何一項者
a)四肢遠端特別是下肢麻木、痛覺過敏、痛覺、觸覺減退呈手套、襪套分布或跟腱反射減弱。
b)神經-肌電圖顯示有神經源性損害。檢查方法及判斷基準見GBZ6-20**《職業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診斷標準》中附錄A(資料性附錄);⑵重度中毒:上述癥狀加重,并具備下列一項表現者:
a)中毒性腦病或中毒性精神病;
b)四肢遠端明顯肌肉萎縮并影響運動功能,或多發性腦神經損害;
c)肌電圖顯示神經源性損害并有較多自發性失神經電位;
d)伴有明顯心、肝或腎損害。
8.職業性急性鉈中毒的治療原則是什么
⑴首先立即脫離現場,皮膚或眼受污染者應立即用清水徹底沖洗。
⑵觀察對象需臥床休息,密切觀察至少48h,并給予必要的檢查及處理。
⑶經口中毒者,洗胃后用普魯士藍。一般用量250mg/(kg.d),分四次口服,每次需溶入15%甘露醇5OmL中。對重度中毒可考慮血液凈化、及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
⑷對癥與支持療法:如加強營養,使用B族維生素。
也可采用導瀉、利尿劑以促使鉈的排出。
篇2:食物中毒的急救預案
項目部食物中毒的急救預案
一、目的
為確保發生食物中毒時,能得到有效救護,使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
二、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本項目部施工工地發生食物中毒時的控制。
三、職責
項目部負責項目所在區域食物中毒的救護處置。
職能組別責任人職責任務
指揮舒開明指揮協調
聯絡組龔建平負責對內、對外聯絡
救護組萬文勝負責食物中毒人員救治和送治
四、資源配置
熟練的救護人員,救護設備,通訊聯絡工具。
五、應急準備
1、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配備足夠的救護設備。
2、項目部建立相應的食物中毒領導班子和職能班組,并進行相應的培訓。
3、項目部每半年檢查一次,確保救護設備的有效性,并進行合適的補充。項目部每星期檢查一次食物留樣記錄。
4、項目部每年舉行一次食物中毒的救護演習,通過演習檢驗并改進中毒的急救預案。
六、應急響應
1、食物中毒發生時,應確定食物中毒的類型;并立即報告食物中毒領導小組。食物中毒領導小組啟動食物中毒緊急預案。
2、救護組負責食物中毒人員處置,根據食物中毒嚴重程度確定是現場施救還是送醫院救治(急救電話120)或是請醫護人員現場組織施救。
3、領導小組要負責現場的指揮、救護、通訊、車輛的使用調度工作。
七、現場急救措施方法
7.1現場急救
7.1.1食入毒物:如誤食變質食物,對一般神志清楚者應設法催吐;喝微溫水300-500毫升,用壓舌板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以催吐,如此反復,直到吐出物為清亮物體為止。對催吐無效或神志不清者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7.2傷病員心跳驟停的急救
7.2.1在施工現場的傷病員心跳呼吸驟停,即突然意識喪失、脈搏消失、呼吸停止的,在頸部、喉頭兩側摸不到大動脈搏動時應采用以下方法急救:
a、口對口(口對鼻)人工呼吸法
b、體外心臟擠壓法
7.3如果沒有發現危機中毒人員的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穩定病情,降低病發癥的措施。
7.4經現場處理后的人員要迅速轉送醫院醫治。
7.5應急電話:120
7.6急救箱
急救箱的配備應以簡單和適用、保證現場急救的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急救使用。
7.7記錄
7.7.1食堂熟食留樣記錄
7.7.2急救箱配備清單
篇3:工程項目食物中毒急救預案
工程項目食物中毒的急救預案
一、目的
為了確保工地發生食物中毒時,能得到有效救護,使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制訂本預案。
二、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項目部施工工地發生食物中毒時的控制。
三、職責
職能組別責任人職責任務
指揮*指揮協調
聯絡組*負責對內、對外聯絡
救護組*負責食物中毒人員救治和送治
四、資源配置
熟練的救援人員、救援設備、通訊聯絡工具。
五、應急準備
1.項目部根據實際情況配備足夠的救護設施。
2.項目部建立相應的食物中毒領導班子和職能班組,并進行相應的培訓。
3.項目部每半年檢查一次,確保救護設備的有效性,并進行合適的補充。
4.項目部每半年舉行一次食物中毒的救護演習,通過演習檢驗并改進中毒的急救預案。
六、應急響應
1.食物中毒發生時,應確定食物中毒的類型,并立即報告食物中毒救護領導小組。食物中毒救護領導小組啟動食物中毒急救預案。
2.救護組負責食物中毒人員處置,根據食物中毒嚴重程度確定是現場施救還是送醫院救治或是請醫護人員現場組織施救。
3.如急需醫院救治(急救電話120)或是請醫護人員現場組織施救,對外聯絡組負責撥打急救電話120通知附近醫院,報120時要講明地點、食物中毒嚴重程度、食物中毒的類型和公司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車指示通道。
4.領導小組要負責現場的指揮、救護、通訊、車輛的使用調度工作。
七、現場急救措施方法
7.1現場急救
7.1.1食入毒物:如誤食變質食物,對一般神志清楚者應設法催吐:喝微溫水300~500毫升,用壓舌板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以催吐,如此反復,直到吐出物為清亮物體為止。
7.2傷病人員心跳驟停的急救
7.2.1在施工現場的傷病人員心跳呼吸驟停,即突然意識喪失、脈搏消失、呼吸停止的,在頸部、喉頭兩側摸不到大動脈搏動時應采取以下方法急救。
A.口對口(口對鼻)人工呼吸法
B.體外心臟擠壓法
7.3如果沒有發現危及中毒人員的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施行必要急救和穩定病情,降低并發癥的措施。
7.4經現場處理后的人員要迅速送醫院醫治。
7.5應急電話
救護:120
7.6急救箱
急救箱的配備應以簡單和適用,保證現場急救的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急救使用。
7.7記錄
7.7.1食堂熟食留樣記錄表
7.7.2急救箱配備清單表
*****項目部
****年**月
報公司審批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