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預防硫化氫中毒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某預防硫化氫中毒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5 閱讀 9591

硫化氫溶于水和油,溶解度隨著溶液溫度升高而降低。燃燒時火焰呈藍色,生成二氧化硫,低濃度時能聞到臭雞蛋味,容易很快造成嗅覺麻痹,所以氣味不能用作警示措施。硫化氫氣體主要是通過人的呼吸器官,只有少量經過皮膚和胃進入人的肌體,它是能引起人體急性中毒和慢性損傷的有害無色氣體。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為了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提高師生在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時,能迅速、有序地開展處置救援工作,根據有關規定,制定預防硫化氫中毒事故應急求援預案。

一、當接到硫化氫氣體泄漏警報或聞到有臭雞蛋味時,要立即通知所有師生注意;

二、各班班主任立即組織學生用堿性的濕毛巾蒙住嘴、鼻,準備撤離到安全地帶。

三、撤離疏散:各班在撤離時,樓道值班人員要按時趕到樓道值班,組織學生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有序疏散。

四、班主任帶領學生逆風向高處撤離。

五、若出現中毒,應立即開展自救,并向現場硫化氫防護工作組求救,同時向中心應急救援工作組報告。

六、應急救援工作組

1、組織機構

組長:李仁才

副組長:符美揚

成員:宋選榮、陳昌貴、王福明、劉國琴、侯宗言、楊軍、龐榮、羅建欽、劉維軒、王耀海、胡化琴、楊宗權、嚴朝華、王家杰、王吉國、羅建國、李懷科、唐宗述

2、工作組職責

(1)負責整體協調、部署、上報等應急處理工作;

(2)負責教育員工認識事故的特性,來源,掌握應急控制措施,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的演練和培訓;

(3)負責事故現場控制及有關人員的撤離、疏散、隔離和救治工作;

(4)協助調查事故原因,配合上級部門做好事故善后處理工作;

(5)事故處理完畢負責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價,提高和改進應急救援工作。

3、應急救援電話

中心應急救援工作組5618031

4、報告:若出現硫化氫中毒事故,必須在10分鐘內向應急救援工作組報告。

篇2:井下作業崗位風險評估硫化氫泄漏事故

1.風險預想:硫化氫泄漏事故。

2.風險危害:

(1)人員傷亡;

(2)污染環境;

(3)設施損壞。

3.原因分析:

(1)監測儀器失靈,硫化氫從井口溢出檢測不準確硫化氫濃度,導致人員中毒和污染環境;

(2)監測到硫化氫濃度超標,施工人員未及時撤離到安全區;

(3)監測人員在下風頭,未戴防毒用品,導致監測人員發生硫化氫中毒;

(4)計量出液量時,計量人員未戴防毒用品,導致計量人員硫化氫中毒;

(5)施工時井場布置不合理,值班房擺在下風頭,導致在值班房的人員硫化氫中毒;

(6)施工所用井口管材不防硫,造成硫化氫對井口和管材損壞。

4.預防措施:

(1)監測儀器完好,監測人員在下風頭監測必須戴防毒用品,施工時隨時監測硫化氫濃度,發現硫化氣濃度超標,即時報警,施工人員迅速撤離到安全區;

(2)對含有硫化氫作業井計量出液量時,計量人員必須戴防毒用品;

(3)井場布置合理,值班房擺在上風頭;

(4)在含硫化氫的油氣井作業時,井口和管材必須用防硫的井口和管材。

5.綜合評估:

(1)人員高

(2)財產低

(3)環境中

(4)影響高

6.應急措施:

(1)人員受傷害,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送醫院進行搶救;

(2)硫化氫污染環境時,采取措施控制污染范圍和程度,并及時上報質量安全環保部。

篇3:X煤礦硫化氫治理安全措施

我礦+380m平硐在延伸揭露內大連煤層的過程中,遇到硫化氫氣體涌出,曾把該巷道密閉,但現在仍有硫化氫氣體溢出,嚴重影響工人健康,經公司研究決定治理該處硫化氫氣體,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一、成立硫化氫氣體治理領導小組

組長:劉儀高

成員:黃太華?杜金元吳賢德盧顯學

二、硫化氫氣體治理方案

1、密閉啟封

啟封密閉工作由通風隊負責,公司派專人現場監督,并邀請煤炭局救護隊現場啟封,由通風隊隊長現場指揮,負責密閉啟封全面指揮工作。啟封前,撤出井下其它所有作業地點的人員,并調整礦井通風系統,增大+380m平硐的進風量,在平硐距巷道回風口40m處安設局部通風機供風,稀釋硫化氫氣體并排入礦井總回風。啟封密閉作業時的具體操作程序按《礦山救護條例》的相關要求執行。

啟封后,應將材料堆碼整齊,不得影響行人、通風安全。

2、硫化氫氣體治理

啟封密閉后,立即排放硫化氫氣體,排放過程中,由救護隊負責連接風筒,并監測硫化氫相關數據,待硫化氫濃度降到允許濃度后,由煤礦通風隊負責監管,安設硫化氫傳感器,隨時監測硫化氫濃度,安排專職人員檢查該巷道及影響區域硫化氫濃度,并做好記錄和填寫檢查牌板。硫化氫排放完成后立即敷設管道及鋼軌,對該巷道進行噴漿處理,在硫化氫氣體涌出處留設排放口,使其硫化氫氣體在排放口集中排放,在排放口連接pe管直接排放到地面,再在地面對硫化氫進行處理。在噴漿施工時必須嚴格工程質量,防治硫化氫氣體到處滲漏。硫化氫治理完成后,采用局部通風機繼續保持通風。

三、硫化氫治理安全措施

1、通風管理

1)、通風系統調整

在礦井一采區回風上山設置控風設施,減小該巷道的回風量。增大平硐進風量,使其能迅速稀釋硫化氫氣體,并直接排入總回風。

附:通風示意圖

2)、局部通風機管理。

①必須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加強風筒管理,保證作業點有效風量滿足需要。

②風筒出口高磧頭距離不得大于5米。

③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安裝在平硐中,局部通風機型號為fbd№5.6/11×2,局部通風機距施工巷道回風口40m

④安裝風機開停傳感器,風電、瓦電閉鎖裝置,保證停風后或瓦斯超限后立即切斷停風區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

⑤搞好風筒吊掛質量和加強維護,風筒吊掛必須做到逢環必掛,缺環必補,吊掛平直,拉緊吊穩,緩慢拐彎,并使局扇與風筒成一直線,降低風筒局部阻力,提高局扇供風量,保證作業點供風量。

⑥作業點無論工作與否,不得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⑦恢復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都不超過0.5%時,停風區內最高與其濃度不超過1%和最高co2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否則必須按安全規程規定制定安全排瓦斯措施,控制風流排放瓦斯。

⑧嚴禁在停風或瓦斯超限的區域內作業。

排放硫化氫氣體安全措施

1)、當準備工作就緒后,由排放硫化氫現場領導小組組長安排停電、撤人、設崗時,排放地點及所受排放硫化氫回風流影響的巷道(包括其中的獨頭巷道)均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并在所有能進入排放硫化氫影響范圍的通道內設置崗哨。

2)、站崗人員到崗后,必須嚴守崗位,嚴禁讓任何人進入排放硫化氫影響范圍,在未接到排放硫化氫完畢的通知前,不得擅自離開崗位。所有參加排放硫化氫的站崗人員必須在排放措施上簽字。

3)、當負責停電、撤人、設崗的同志已將排放硫化氫回風流影響范圍及其中獨頭巷道內的人員撤出、電源切斷、進入排放硫化氫影響范圍的所有通道設好崗哨,且局部通風機位置、全負壓風量、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范圍內瓦斯濃度等都完全符合要求后,現場領導小組組長先報告調度室及停電、撤人、設崗的情況,并請示是否可以排放硫化氫,經同意后才能下令開始排放硫化氫。

4)、排放路線:(1)+380m平硐作業點→+380m北運輸巷→總回風巷→地面

5)、設崗安排:設3崗,1號崗設在行人斜井井口,副井口20m內嚴禁煙火,嚴禁一切人員入井;2號崗設在主井井口,主井口20m內嚴禁煙火,嚴禁一切人員入井;3號崗設在風井井口,風井井口20m內嚴禁煙火,嚴禁一切人員入井。站崗人員到崗后,必須堅守崗位,禁止一切人員進入警戒范圍內,未接到撤崗通知不得擅自解除警戒。

6)、排放硫化氫前,排放硫化氫風流經巷道內的所有電氣設備必須指定專人在配電點同時切斷電源并閉鎖,并設置停電警示牌和設專人看管,防止及其他人員誤送電。

7)、排放硫化氫前,必須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地點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動局部通風機向獨頭巷道送入有限風量,逐步排放積聚的硫化氫,嚴禁“一風吹”;同時,還必須控制獨頭巷道排出的風流與安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硫化氫和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都不超限。

8)、排放硫化氫的整個過程中,必須有專職救護隊員(佩帶救護裝備)在獨頭巷道回風流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經常檢查硫化氫及各種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當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超限時,應指令風量調節人員,減少向獨頭巷道送入風量,確保獨頭巷道排出的風流與全風壓壓風流混合處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全部不超限。

9)、排放硫化氫時,嚴禁局部通風機發生循環風。一旦發生循環風,必須停止通風機運轉,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循環風后,再啟動局部通風機排放硫化氫。

10)、排放硫化氫時,必須逐段排放,嚴禁使用“一風吹”排放硫化氫。

、專職救護隊員負責接風筒,必須佩帶救護裝備。

12)、當排放硫化氫所有巷道內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全部降到允許值以下穩定半小時后,現場領導小組確認已排放完畢,由現場領導小組副組長向調度室及組長匯報排放情況,并請示是否可以撤離現場、解除警戒,經調度室及組長同意后,方可解除警戒及人員撤離。

13)、巷道恢復正常通風后,硫化氫排放小組方可解散

14)、所有參加排放硫化氫的人員必須學習并簽字后方可入井。

3、瓦斯及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防治

1)、瓦檢員每班必須檢查3次瓦斯,隨時檢查硫化氫及一氧化碳氣體濃度,發現瓦斯、硫化氫、一氧化碳超限,要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2)、工作面瓦斯探頭垂直懸掛在工作面的回風側,探頭要進行調校,防止出現較大誤差,探頭若損壞,負責必須及時修理或更換,保證在甲烷濃度≥1.0%時報警、在甲烷濃度≥1.5%時斷電、甲烷濃度<0.5%時復電,斷電范圍為巷道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及掘進巷道動力電源。每次放炮前必須把探頭掩護好,炮后及時掛在迎頭規定地點。

3)、在總回風巷及作業點巷道回風側安設硫化氫探頭,探頭垂直懸掛在巷道的回風側,探頭要進行調校,防止出現較大誤差,探頭若損壞,負責必須及時修理或更換。

4)、每班班長及副隊級以上管理人員必須配備多功能氣體檢測儀,隨時掌握工作面范圍內的各種有毒有害氣體情況,當有毒有害濃度超過規定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進行處理。

5)、在有硫化氫涌出的地點撒布生石灰

6)、不準讓鐵質器材相碰撞以免產生火花而引起瓦斯爆炸。

7)、加強機電設備管理,機電設備應做到“三無”、“四有”、“兩齊全”,杜絕電器設備失爆。

4.頂板管理

帶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堅持先排險后支護,先支護后作業的原則,及時使用長柄(不小于2.0m)工具排除危幫危頂,浮矸、活矸,要防止在排除危巖過程中巖石意外傷人。要加強跟班作業,督促工人加強對頂板的支護力度。工作地點必須架設好臨時支護,使作業人員在支架的掩護下工作。嚴格永久支護的工程質量管理,工程質量和支護材料規格必須符合礦上的有關規定,工作地點要備有滿足工作需要的支護材料。安全員隨便時檢查頂板的安全情況,督促職工搞好自身安全,做到安全作業。由每班的班長負責工程質量管理和支護質量管理。磧頭作業點配備的臨時支護材料不得少于4組。

5.質量管理

堅持實行工程質量驗收制,每班末對風筒、管線安裝、支護等工程質量進行驗收,以工程質量確保安全。

四、?災害應急處理措施

1、頂板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1事故特征

a).頂板事故主要有工作面片幫、漏頂、冒頂。

b)頂板的預兆:頂板連續發出斷裂聲;頂板下沉量增加。支架預兆:木支柱大量被壓劈、壓裂或折斷,工作面可以連續聽見木支柱斷裂聲。

1.2應急組織與職責

a)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情況:

基層單位應急自救組織以班組為單位,由全班組人員組成。應急自救組織組長由班組長擔任,成員為全全體班組人員組成。

b)應急自救組織機構、人員的具體職責:

(1)應急自救組織組長職責

①負責察看事故性質、范圍和發生原因等情況,并快速報告給調度室。

②帶領全班組人員,開展自救、互救工作。

(2)應急自救組織成員職責

①在班組長的帶領下開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盡可能采取措施減少事故擴大,減小人員傷亡。

1.3應急處置

a)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現場發生頂板事故后,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

b)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1、如果冒頂面積較大,又傷及人員

(1)現場人員立即在區隊長或安監員或班組長的帶領下,打好點柱或支設木棚,防止冒頂的擴大,并同時將冒頂情況立即報告調度室。

(2)現場如果受傷人員未被埋,要積極進行包扎或進行其它救護,如果有人員被埋在矸石下面,要立即組織扒矸救人,在扒矸救人前必須對巷道進行支護,以防再次冒頂,使事故進一步擴大。

2、處理冒頂事故時:

(1)探明冒頂區范圍和被埋、壓、截、堵的人數及可能在的位置,分析搶救、處理條件。

(2)迅速恢復冒頂區的正常通風,如一時不能恢復,則必須利用壓風管、水管或打鉆向被埋或截堵區人員供給新鮮空氣;下山掘進必須采取排水措施,進行排水處理。

(3)在處理中必須由外向里加強支護,清理出通往被埋或被截堵人員的通道,必要時可以向遇難人員處開掘專用小巷道。

(4)在搶救處理中必須有專人檢查與監視頂板情況,防止發生二次冒頂。

(5)在搶救中遇到大塊巖石,不許用爆破法處理,應盡量避開。如果威脅遇難人員,則可用千斤頂等工具移動石塊,救出遇難人員。

6)事故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報告事故時必須說明事故的地點、性質、嚴重程度、受威脅的人員數、可能影響的范圍是否擴大等。

7)報警電話:

調度室:601(內線)(外線)

安全科:602(內線)(外線)

2、瓦斯爆炸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2.1事故特征

瓦斯事故主要有瓦斯窒息、瓦斯爆炸、瓦斯、煤塵爆炸。

2.2應急組織與職責

a)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情況:

基層單位應急自救組織以班組為單位,由全班組人員組成。應急自救組織組長由班組長擔任,成員為全全體班組人員組成。

b)應急自救組織機構、人員的具體職責:

(1)應急自救組織組長職責

①負責察看事故性質、范圍和發生原因等情況,并快速報告給調度室。

②帶領全班組人員,開展自救、互救工作。

(2)應急自救組織成員職責

①在班組長的帶領下開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盡可能采取措施減少事故擴大,減小人員傷亡。

3.3應急處置

a)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現場發生事故后,現場人員必須立即撤退并向礦調度室匯報。

b)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1、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的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爆炸事故,人會感到空氣劇烈震動,有急速流動聲或巨響,此時:

(1)要立即背向空氣顫動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地面,閉住氣,暫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用衣服蓋住身體,減少身體暴露面積。

(2)保持冷靜,盡快判明發生爆炸的地點、影響范圍、爆炸性質、危害程度等情況,并立即匯報礦調度室。

(3)設法向可能受災變影響區域的人員發出警報通知。

(4)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沒有受傷的人員應積極救助災區受傷人員。

(5)在爆炸地點附近人員應在老工人、班組長或瓦檢員的帶領下,有組織地撤退。事故地點進風側的人員,應迎著風流撤退;在事故地點回風側的人員,應立即戴好自救器,設法通過其它通道,盡快進入進風側或新鮮風流中,通過火煙區時不要飛跑和急促呼吸,應穩步走出危險區。

(6)若因巷道冒頂無法通行,或在自救器有效時間(40min)內不能到達安全地帶時,可利用避難硐室或在獨頭巷道、兩風門之間等處用風筒、木板等構筑臨時避難所,進行避災。

(7)若避災地點有壓風管,應將閥門打開以提供氧氣。避災時應將衣服,礦燈等物掛于明顯位置,以便于救護人員發現。

(8)井下發生瓦斯爆炸時的避災路線:

+380m水平作業點→+380m平硐→地面

9)事故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報告事故時必須說明事故的地點、性質、嚴重程度、受威脅的人員數、可能影響的范圍是否擴大等。

10)報警電話:

調度室:601(內線)(外線)

安全科:602(內線)(外線)

3、煤礦有毒有害氣體超限現場處置方案

3.1事故特征

有毒有害氣體超限事故主要有瓦斯超限、一氧化碳超限、硫化氫超限,還有可能引發瓦斯爆炸。

3.2應急組織與職責

a)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情況:

基層單位應急自救組織以班組為單位,由全班組人員組成。應急自救組織組長由班組長擔任,成員為全全體班組人員組成。

b)應急自救組織機構、人員的具體職責:

(1)應急自救組織組長職責

①負責察看事故性質、范圍和發生原因等情況,并快速報告給調度室。

②帶領全班組人員,開展自救、互救工作。

(2)應急自救組織成員職責

①在班組長的帶領下開展自救、互救工作。

②盡可能采取措施減少事故擴大,減小人員傷亡。

3.3應急處置

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現場發生超限事故后,現場人員必須立即撤退并向礦調度室匯報。

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1)作業點瓦斯突然涌出造成瓦斯超限的應急措施:

a)現場作業人員必須立即停止工作,由現場管理人員、班組長組織撤到全風壓進風巷道新鮮風流中,并匯報調度室。撤離前必須按照調度室要求切斷工作地點機電設備電源。因瓦斯異常涌出造成出現人員窒息、傷亡時,要在保證自身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搞好自救、互救。撤離期間要盡可能通知沿途受災害影響區域人員一同撤離到安全地點。

b)作業地點瓦斯濃度達到1.5%時,安全監測系統必須切斷采掘工作面所有非本安型電氣設備的電源(如安全監測系統不能切斷電源,現場作業人員必須手動切斷所有機電設備電源),井下現場作業人員必須立即停止工作,所有人員必須立即撤離到采區主要進風巷中,并匯報調度室。

(2)作業點硫化氫超限的應急措施:

現場作業人員必須立即停止工作,由現場管理人員、班組長組織撤到全風壓進風巷道新鮮風流中,并匯報調度室。因硫化氫超限造成出現人員窒息、傷亡時,要在保證自身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搞好自救、互救。撤離期間要盡可能通知沿途受災害影響區域人員一同撤離到安全地點。

(3)作業點一氧化碳超限的應急措施:

現場作業人員必須立即停止工作,由現場管理人員、班組長組織撤到全風壓進風巷道新鮮風流中,并匯報調度室。因一氧化碳超限造成出現人員窒息、傷亡時,要在保證自身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搞好自救、互救。撤離期間要盡可能通知沿途受災害影響區域人員一同撤離到安全地點。

3、事故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報告事故時必須說明事故的地點、性質、嚴重程度、受威脅的人員數、可能影響的范圍是否擴大等。

d)報警電話:

調度室:601(內線)(外線)

安全科:602(內線)(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