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質量管理考核實施細則
第五十六條工程交樓后2個月內,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質量問題均由工程部負責。
1、樓板出現::穿透性裂縫;
2、天面、衛生間、陽臺樓板出現滲漏水;
3、給水管道出現爆管;
4、外墻出現開裂、脫落、滲漏;
5、陽臺欄桿生銹;
6、天花及墻面抹灰層開裂、空鼓、脫落;
7、房門開裂;
8、木地板翹起、接縫不滿足規范要求;
9、鋁合金門窗邊滲水。
出現上述情況的,每戶扣工程部經理5元。
第五十七條由于磚墻砌筑位置誤差導致業主索賠的,每發現一戶予以工程部經理行政處分。
第五十八條第五十六條至第五十七條由物業集團全質辦負責考核,全質辦為考核監督部門。
實施細則:
物業公司負責人對照制度第五十六條至第五十七條統計當月"交樓期間維修服務中心維修大隊"和客戶服務部受理報修情況,未達本條要求的形成統計表于下月1日8:30時前報物業集團全質辦;物業集團全質辦將物業公司報送的應當被考核的項目列入上月考核統計表于每月1日17:00前將報物業集團總經理。
篇2:工程建設項目施工質量管理辦法
工程建設項目施工質量管理辦法
一、加強質量的事前控制
1、確定工程質量要求和標準(包括施工、工藝、材料和設備各方面)。
2、審查總包和分包商的資質,審核其是否配備與工程承包合同和分包合同相符合的力量并督促其完善。
3、審查承包單位提出的材料、構件和設備清單及其所列的規格和品質,批準或不同意材料、構件、設備其來源。
4、督促監理按某一程序對某種或某類工程材料或構件的質量進行認定。材料進場應有產品合格證,還應按有關規定提檢,無產品合格證和檢驗不合格的材料、構件或零配件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5、對永久性生產設備和裝置,應按審批同意的設計圖紙組織采購或訂貨,這些設備到場后應參與檢查驗收,主要設備還應開箱檢驗,對于國外引進設備,應在交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參與開箱逐一查驗。
6、審核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保證工程質量具有可靠的技術措施。
7、對施工中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審核其試驗報告及技術鑒定書。
8、檢查施工現場的測量標樁,建筑物的定位放線及高程水準點,重要工程的樁位及高程還應親自組織復核。
9、督促施工單位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包括改進計量及質量檢測技術和方法、手段。
10、督促總承包單位健全現場質量管理制度,包括現場會議制度、質量檢查制度、質量統計制度、質量事故報告及處理制度等。
11、組織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對有的工程或工程部位尚應下達質量要求標準。
12、對于與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的施工機械、設備,應審核施工單位提交的技術說明書或實測報告,不能保證工程質量要求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3、把好開工關,需經監理工程師對各項準備工作檢查、批準并發布開工令后,工程方能動工;停工后,也需下達復工令后工程方能復工。
二、抓好質量的事中控制
1、督促、檢查承包單位嚴格執行工程承包合同和工程技術標準。
2、督促施工單位完善工序控制,把影響工序質量的因素都納入受控制狀態,并及時審核驗收施工單位提交的質量統計分析資料和管理圖表。
3、嚴格工序間交接檢查.重要工序(包括隱蔽工序作業)需按有關質量驗收標準經監理人員檢查驗收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
4、重要工程部位,必要時應親自組織試驗或技術復核。對于重要材料、構配件,可自行組織材料試驗或質量檢驗工作。
5、根據建筑生產的特點,對完成的分項、分部工程,相應的質量評定標準和方法,進行檢查驗收。
6、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對于不合格部分命令承包單位進行整改。
7、審批設計變更和圖紙修改。
8、抓好質量監督。在下列情況下,應要求監理工程師下達停工令:
1施工中出現質量異常情況,經提出施工單位未采取改進措施,或改進措施不力,未使質量狀況發生好轉趨勢者。
2隱蔽工序作業未經現場監理工程師查驗而進行下道工序作業者。
3對已發生的質量事故未進行有效地改進而繼續作業者。
4擅自變更設計圖紙進行施工者。
5使用沒有產品合格證的工程材料,或擅自替換,變更工程材料者。
6未經技術資質審查的分包商施工人員進入現場施工者。
9、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現場質量會議,及時分析,通報工程質量情況,并協調有關單位間的活動。
三、重視質量的事后控制
1、按相應的質量評定標準和辦法,對完成的單項工程、單位工程進行檢查、驗收;
2、組織竣工驗收;
3、審核施工單位的竣工資料;
4、審查有關監理工作的資料文件,及時歸檔。
篇3:工程建設各方質量管理職責
工程建設各方的質量管理職責
監理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以及有關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代表業主對工程施工質量實施全過程監理,并對所監理工程施工質量承擔監理責任。監理單位應認真履行以下質量管理職責:
(一)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理質量管理體系;
(二)選派具備相應資格的總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工程師進駐施工現場;
(三)審批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措施;
(四)組織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
(五)簽發經業主批準的設計變更;
(六)組織檢查進場的材料和設備;
(七)簽發質量簽證;
(八)負責按規定監督與控制施工質量,定期編寫質量報告;
(九)協助業主進行施工單位資格審查;
(十)按本辦法及有關規定組織或參加工程質量檢查、工程質量事故調查和處理、工程驗收工作,支持和配合工程安全鑒定和質量巡視工作;
(十一)建立、健全工程監理檔案。
施工單位對所承包項目的施工質量負責。施工單位應認真履行以下質量管理職責:
(一)建立、健全施工質量管理體系;
(二)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制定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
(三)建立、健全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對職工(含臨時工)的教育培訓;未經教育培訓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特殊技術工種應按有關規定持證上崗,并報監理單位備案;
(四)對分包單位及使用的臨時工進行管理和監督,并對其承擔工程的施工質量負責;
(五)必須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不得偷工減料。在施工過程中發現設計文件或設計圖紙有差錯的,應及時提出書面意見和建議,報設計單位,經確認后施工;
(六)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準和合同約定,對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進行檢驗。檢驗應有書面記錄和專人簽字,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七)按規定組織內部的質量檢查驗收工作;
(八)定期向業主單位和監理單位報告質量管理情況和工程質量狀況;
(九)按本辦法及有關規定參加工程質量檢查、工程質量事故調查和處理、工程驗收工作,支持和配合工程安全鑒定和質量巡視工作;
(十)對建設工程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負責返工或返修,并按《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合同的有關規定,在建設工程竣工后承擔相應的保修責任;
(十一)建立健全施工質量檔案,保證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調試單位對所承包項目的調試質量負責,調試單位應認真履行以下質量管理職責:
(一)建立、健全調試質量管理體系;
(二)編制調試大綱,并在其中明確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
(三)必須按照調試規程、調試工作技術標準、調試大綱進行調試,對調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有關單位提出意見和建議,保證機組分部、分系統和整套啟動調試質量;
(四)參加工程驗收工作,及時提出調試報告(總結);
(五)建立、健全調試工作檔案,保證檔案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施工單位在工程項目現場的行政負責人是本單位質量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項目的質量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各單位的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總工)對質量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
各單位的現場行政負責人,應保證其質量的檢測、控制和管理部門能獨立行使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