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試壓HSE安全技術措施
1危害分析
在工藝管道試壓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不安全因素及傷害:
①高空作業多,容易發生人員和物件高空墜落,可能造成人員的摔傷、砸傷等傷害;
②作業空間狹小,容易造成施工人員擠傷或碰傷;
③臨時管線預制及安裝過程中,容易發生電焊、氣焊火花(焰)灼傷。
④試壓過程中,如果泄漏,容易發生人身傷害。
2安全技術措施
2.1針對1.1采取措施如下表:
傷害名稱
防范措施
摔傷、砸傷
按規定使用安全網、安全帽、安全帶;禁止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規范搭設腳手架并驗收合格;工具隨手放入工具袋,嚴禁上下投擲工具、材料、雜物;
擠傷或碰傷
施工人員互相提醒、監護
電氣焊
防火石棉布鋪設遮護,個人勞保護品必須使用;
火花(焰)灼傷
泄漏造成人身傷害
在試壓范圍外設置警戒設施,無關人員禁止入內;
工作人員檢查時不要面對易泄漏處。
為加大安全力度,除上述規定外,還應采取以下措施:
2.2所有進入現場施工的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高處作業時須掛好安全帶,必要時應設置安全網。
2.3現場危險場地應設置安全標志或警示牌。
2.4施工現場必須設立專職安全員,班組要有兼職安全員,對違章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避免傷亡事故的發生。
2.5為施工所搭設的腳手架必須牢固、可靠,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6施工現場與休息室附近均應配置消防器材,以防火災發生。
2.7施工時,電焊把線、地線等要布置合理,有條不紊,嚴禁亂堆亂放。
2.8水壓試驗時應組織認真檢查,對有異常現象的脹口及焊口做好記錄。
2.9高處焊接時,防止火花飛濺,并對生產設施采取相應保護措施。
2.10作業前,須進行技術交底,使作業人員明確任務及技術要求,做到分工明確,組織得力。
2.11其它未盡事項,按照中國石化行業和公司有關安全規定執行。
篇2:管溝開挖回填管道試壓制度
一、管溝開挖、回填必須按指定專人負責指導,嚴格按圖紙和規程要求執行。
二、尺寸、數量、填沙和高、寬度、必須嚴格執行工程質量施工與驗收規范的規定,不得偷工減料。回填后的復耕和護坡堡坎要有利農田和管道保護。
三、管溝開挖、回填和護坡堡坎要作好隱蔽記錄,并在監理(建設)單位見證人的監督下現場負責人和施工方同時簽字負責,收集資料準確無誤。
四、管道試壓前必須在技術負責人指導下,搞好吹掃,強度試呀壓時,先行報告公司技術監督、安全管理、消防和特種壓力管理部門、監理(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現場共同進行,并做好記錄。達到壓力等級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五、管道試壓不合格或有漏氣,及時減壓修復再復試,合格后由各方面參檢負責人簽字匯合技術資料匯總成冊。
篇3:管道試壓清洗吹掃脫脂安全技術措施
管道試壓清洗、吹掃、脫脂的安全技術措施
1)壓力試驗用壓力表,必須經校驗合格后方可使用,表數應為兩塊以上。
2)管道試壓前應檢查管道與支架的緊固性和管道堵板的牢靠性,確認無問題后,方能進行試壓。
3)壓力較高的管道試壓時,應劃定危險區,并安排人員警戒,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4)試壓時升壓和降壓應緩慢進行,不能過急。壓力必須按設計或驗收規范要求進行,不得任意增加,停泵穩壓后方可進行檢查,發現滲漏時嚴禁帶壓修理,排放口不得對準電線、基礎和有人操作的場地。
5)管道清洗及脫脂應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如用易燃物品清洗或脫脂時,周圍嚴禁有火源,并應配合消防設備。脫脂劑不得與濃酸、濃堿接觸,二氯乙烷與精餾酒精不得同時使用,脫脂后的廢液應妥善處理。
6)用酸堿清洗管子時,應戴防護面罩、耐酸手套和穿耐酸膠靴,褲腳應置于膠靴外,調配酸液時,必須先放水后倒酸。
7)管道吹掃口應設置在開闊安全地域。
8)吹掃口和氣源之間應設置通訊聯絡,并設專人負責安全。
9)用氧氣、煤氣、天然氣吹掃時,排氣口必須遠離火源,用天然氣吹掃管線時,必須以不大于4“s的流速緩慢地置換管內空氣,當管內天然氣含量達95%時,方可在吹掃壓力下進行吹掃,吹掃口的天然氣必須燒掉。
10)管內存水必須在吹掃前排放完畢。
11)乙炔和管道宜有空氣吹掃后再用氮氣進行置換,在管道終端取樣檢查,氣體內氧氣含量不大于3%為合格。
12)如遇特殊情況或本分冊未規定安全操作要領時,應按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