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壓力管道試壓操作規程

壓力管道試壓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2793

1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壓力管道試壓安全技術操作要求。

本規程適用于壓力管道試壓安全技術操作。

2安全技術操作要求

2.1管子磅壓

2.1.1進行管子磅壓操作,操作者必須經體檢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持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簽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操作。

2.1.2作業前

2.1.2.1磅壓用壓力表應有認可的合格證書,并加鉛封,壓力表的讀數應為試驗壓力的1.5~2倍。

2.1.2.2應檢查磅壓用各種工具,材料必須合乎要求。

2.1.2.3應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2.1.2.4使用技術部設計、資產部驗收合格的工裝對管子自由端封口進行安全確認、盲板點檢。

2.1.3作業中

2.1.3.1磅壓試驗時,試驗場所周圍須掛有明顯的安全標志牌。

2.1.3.2管子磅水時,法蘭連接要可靠,防止磅壓時管子抖動碰傷人。

2.1.3.3磅壓時,應采用同規格雙壓力表,防止一塊壓力表失靈產生誤操作而發生炸裂事故。

2.1.3.4磅壓應間斷進行升壓,逐級加至所需要的壓力,升壓開始必須緩慢進行。

2.1.3.5嚴禁用氧氣磅壓,一般情況用壓縮空氣,冷藏系統必須使用氮氣。

2.1.3.6磅壓中間檢查時如有漏處,不得帶壓敲擊、修理或補焊。必須補焊時,應先放掉壓力,待壓力降止零后,方可修理。

2.1.3.7磅壓時,泵和儀表應有專人看管,無關人員不得靠近,操作者不得擅離崗位,防止超壓發生危險。

2.1.3.8安放磅壓件,在高處把螺絲封堵頭作業中,應注意防止物件或工具脫手墜落傷人。登高作業必須扎好安全帶。

2.1.3.9磅壓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壓力表、壓力泵,發現問題及時排除。

2.1.3.10磅壓結束后,必須放掉管內的全部壓力,方可拆卸工件。

2.1.3.11在船上進行管子磅壓時,須在試壓管線的最高處加壓力表;試壓前設備的進出口端用盲板將設備與管子分開,加盲板處有明顯標志;當試驗壓力超過管路中重要附件的壓力時,必須將該附件拆下進行。

2.1.4作業后

2.1.4.1必須將磅壓管件全部卸壓。

2.1.4.2清理作業現場,保持通道暢通。

2.1.4.3用油磅壓時,用完的油全部放出集中回收,對灑漏的油要擦干凈,擦抹的油棉紗要集中回收統一處理,防止污染環境。

2.2船體密性試驗

2.2.1.所有密性和強度試驗及加油加水的艙室、管道、容器(柜)等,進行密性試驗前必須對封艙、封蓋結果進行檢查,確定所需進行密性試驗的有關艙室、管道、容器(柜)等已按規定完成封艙、封蓋。

2.2.2.封艙、封蓋前須對工作艙室進行認真、細致的全面檢查,人孔出人口要有專人看管,看管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實行雙人監護,并要掛牌示意。

2.2.3.查艙工作完畢,確認艙室內無人后,應立即封艙、封蓋,并按有關工藝要求擰緊所有螺母。如中途離開過現場,則應重新查艙。

2.2.4.封艙完畢后,方可安排加氣密性或強度試驗工作。

2.2.5.加氣密性所用的壓力表等儀器設備必須要有有效合格證書,并定期進行檢測,保證使用時數據準確,安全可靠。

2.2.6.加氣壓力不得超過工藝規定參數;作業過程中應專人監護。

2.2.7密性試驗時,應采用同規格雙壓力表,防止一塊壓力表失靈產生誤操作而發生炸裂事故。

2.2.8.密性試驗工作完畢,放氣壓力應逐漸減小,謹防螺帽、人孔蓋等飛彈,以防發生意外。

篇2:閥門試壓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前,應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2、試壓工作應由閥門班人員負責,其他人員不得操作。

3、試壓泵的安裝應牢固、平穩。電動機軸應與水泵軸同心,螺栓要牢固,管路密封,接口嚴密,吸水管閥無堵塞,無漏水。

4、做好閥門外部的整體檢查,觀察法蘭面不得有變形、裂紋情況。

5、閥門吊運時嚴禁從人頭上通過或停留,應沿吊運安全通道移動。

6、安裝閥門前應檢查膠墊及螺栓是否完好,安裝時要對角上螺栓,且勻力上緊,使閥門與試壓罐的法蘭緊貼密封。

7、清洗閥門內的雜物前。先把閥門開啟,然后把閥門密封位置內的雜物清除,再把閥門關回到密封的位置。

8、進水前,先把卸水的閥門關密,再打開進水的閥門,水灌滿后在試壓罐頂上打開手動排氣閥,排出所有的空氣,然后關密手動排氣閥。

9、加壓前,檢查試壓泵是否完好,電纜線有無損壞,漏電開關是否靈敏,然后再合閘送電。

10、操作過程中,嚴禁操作人員離開工作位置。

11、試壓泵運行中,嚴禁從機上跨越。

12、對完成試壓檢驗的閥門,貼上產品標識牌按定置圖設置擺放。

13、試壓泵要定期檢修,每月檢修一次,保養兩次,并做好記錄。

篇3:電動試壓泵安全操作規程

一、本崗位的危險及有害因素

1、物體的不安全狀態:電動試壓泵出現故障引起爆炸,接頭出現泄漏,電器部分絕緣不好出現漏電等;

2、人的不安全行為:著裝不規范、不遵守工藝紀律、工作麻痹以致操作失誤;

3、環境的不安全因素:通風、照明不良,地面上積屑、有油水,通道堵塞;

4、主要傷害類型: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爆炸物體飛出造成傷害、跌倒、觸電。

二、操作規程要求:

1.施工場所符合國家有關職業安全健康、防火的有關規定。

2.施工現場器材堆放整齊、下墊上蓋,標識清楚;排水設施布置合理

3.現場影響安全施工的溝、坑應填平或用欄桿防護并進行安全標識。

4.設備在運行中保證空氣流通,嚴禁在潮濕、灰塵過多、有害腐蝕氣體和介質等環境中運行。

5.露天施工應有防雨、防風設施和相應的措施。

6.試壓泵運行平穩、無震動和異響,操作靈活可靠。

7.各種用電安全保護裝置完好、有效。

8.設備的清潔、潤滑、緊固、調整和防腐等達到要求。

9.零部件、附件和工具齊全、完好。

10.身體健康、無職業禁忌癥。

11.必須正確穿戴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

四、生產過程操作程序、操作順序和操作方法的規定

1.啟動電機時,在常壓下運轉5分鐘,檢查泵的運轉是否正常。若無異常聲響,且泵的排出介質無明顯波動,可進行下一步的升壓操作。

2.達到試驗壓力后,卸除泵的派出壓力,處于自動保壓狀態。試驗壓力不應超過泵的額定工作壓力。

3.在運行中,電動機的滿壓(降壓)起動、熱保護和短路裝置、電源的頻率等應根據出廠名牌標注的有關數據作出相應的調整。

4.試壓結束后,卸除試壓管路壓力。

5.使用完畢后應清潔設備各部位。

6.連續使用的電動機,不允許過載。空載或負載運行不應有斷續的或異常的聲響或振動,軸承溫度不應超過95℃。

7.露天施工時應有防雨、防風設施,做好防雨、防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