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軌道壘墻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概述
由于15#車場小軌道與E02皮順反掘貫通,對小軌道進行破碹,為加強頂板安全,對15#車場小軌道進行砌墻架工字鋼,為確保施工的安全順利進行,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施工前,技術人員必須將本措施貫徹給每一位作業人員,不參加學習的人員不得參加該項工作。
附圖1:
二、危險因素
1、施工地點可能由于碹體破碎,臨時支護不良或措施不力,造成片幫、冒頂事故傷及作業人員。(安全技術措施第1-7條)
2、施工時,施工地點前后不設警戒,人員通過時發生意外事故。(安全技術措施第8條)
3、施工時,工作平臺搭建不牢固,造成失腳傷人。(安全技術措施第10條)
4、砌墻或架工字鋼時不按正規操作,造成事故傷人。(安全技術措施第11-12條)
三、作業組織:
為保證正規循環作業的完成,工作面必須根據人員配備,合理安排工序,平行作業,提高工時利用率。執行原規程正規循環作業勞動組織。
四、砌墻架棚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
1、操作準備
1、備齊砌墻施工工具以及有關支護材料。
2、檢查并處理工作地點的安全隱患。
3、檢查施工所需的風、水、工具。
4、施工前,要掩護好風筒、風、水、電纜等管、線設施;施工設備要安放到規定地點。
2、砌墻架工字鋼梁支護操作順序:
1.檢查處理工作地點的安全隱患。
2.臨時支護。
3.挖底槽砌基礎。
4.砌墻。
5.上鋼梁,背頂。嚴格執行作業規程中有關架棚安全措施。
6.檢查質量,清理現場。
3、挖地槽砌基礎
1.按中、腰線和設計尺寸確定地槽位置和深度,并作出標記。
2.用手稿、風鎬挖地槽。挖槽時,要注意觀察周圍支護情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施工。地槽挖完后,檢查尺寸,并排凈積水,清底找平。
3.砌基礎前,根據中腰線檢查地槽位置和深度,并定上基礎邊線和上平線。
4.砌基礎時,應先填入30~50毫米厚的鋪底砂漿,然后擺放基礎石,基礎石要平、直、穩、實,灰縫飽滿,灰縫大小符合規定要求。
4、砌石墻
1.敲幫問頂,清除浮矸,清洗基礎面。
2.根據巷道的中、腰線先掛好垂線和水平線,按線施工。
3.砌墻時,必須將料石擺正放平,不平時,應用碎石墊平、墊穩。在傾斜巷道,料石大面縫口應和巷道的坡度一致。
4.隨砌隨將壁后用碎石充填嚴實,用片石塊充填時,要用砂漿灌實。
5.一次砌筑墻高不得超過1米,超出部分應待灰漿初凝以后再砌。
6.料石壓茬要明顯,正常情況下,壓茬寬度不得小于料石寬度的1/4。接茬要嚴密,嚴禁出現對縫、重縫和齊茬。
4.新碹與舊碹的接茬處,必須清除煤矸等雜物,并用水沖洗干凈。
五、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人員每次進入施工地點要隨時進行“敲幫問頂”制度并隨時注意碹體情況,嚴禁在破碹時施工。
2、施工前,備齊所需的物料工具等。
3、在現場標出施工位置,使用好臨時支護,使用臨時支護時,施工人員要協調配合,動作要迅速、敏捷,同時由跟班副區長現場監護頂、幫情況。
4、跟班副區長對臨時支護情況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序。
5、施工中嚴格按要求使用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臨時支護未完成前,任何人員嚴禁站在空頂區進行任何操作。
6、嚴禁將臨時支護中木支柱架設在浮煤浮矸上,應采用手鎬刨出柱窩見硬底。
7、施工前及施工過程中,人員應時刻注意頂板及兩幫,及時摘除危巖懸矸,留好退路,嚴防頂板冒落、片幫傷人。
8、施工時,巷道兩頭要拉警戒線,禁止人員從施工地點通過或逗留。
9、施工中,視現場情況采取措施,可提前將各種管線、電纜落地并保護好,嚴防損壞。
10、施工中,需要搭建工作平臺時,采用兩個專用方凳(長600×寬400×高1500mm),上鋪設優質木板,木板規格為長3100×寬250×厚40mm,必須確保平臺牢固、穩定,嚴防失腳傷人。
11、用磚沙進行壘砌時,沙與水泥按照2:1的比例攪拌均勻,注意不得松動料石,要求表面平齊,均勻。
12、架工字鋼時,施工人員要配合得當,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中的相關規定。
13、每次施工完后,清理好物料,保持巷道衛生整潔,不得影響行人
14、其它仍執行《E02皮帶順槽掘進作業規程》及《煤礦安全規程》規定。
篇2:軌道車司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軌道車司機不但應了解軌道車的構造和性能,而且應熟悉經常運行區間的路線情況,懂得各種信號。
二、出車前,檢查散熱器水量,汽油箱油量及發動機潤滑油是否充足,化油器油門和風門控制機構連接情況是否良好。
三、檢查各操縱拉桿、制動拉桿、閘瓦的磨損,軌道車和拖車的連接情況等,如拖車帶有排風制動裝置,必須檢查軟管連接器的連接情況。
四、發動機在冬季起動前應關上百葉窗,加注熱水,變速箱操縱桿屬于空擋位置,使用起動發電機時,每次不得超過5—7秒。如連續三次不能起動時,應查明原因。蓄電池不足,不可勉強使用起動機,應用搖把發動。
五、發動機起動后,應怠速預熱升溫,同時檢查儀表情況,檢查有無漏水、漏油、漏氣現象。
六、遇到起步打滑時,可在鋼軌上散上一段沙子,以增加車輪和鋼軌間的磨擦力。
七、帶有前加力擋的軌道車,不要頻繁地操縱手把脫開或合上。
八、起步后,前進方向運行,應調整百葉窗,使發動機水溫穩定在80—90℃;逆行時可打開車棚外而側的通風門,關閉前百葉窗以調整水溫。
九、換擋時應使用“兩腳離合器”的操作方法。下坡時不要使發動機熄火。運行中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制動,更不要輕易使用緊急制動。
十、隨車工作人員應盡量乘坐在軌道車內。不要坐在帶有貨物的拖車上或軌道車的前后保險桿上。車未停穩,禁止人員上下,以防人身事故。
十一、軌道車不可超載、超速運行。行車速度應根據發動機性能及牽引性能在各種不同情況的線路上適當選擇。
十二、在坡道上停車,應用手制動機將車剎住。
十三、進庫行駛時,冬天必須將水箱的水放掉,以免凍壞水箱和發動機。停車后須檢查底盤各部零件有無松動丟失現象。檢查逆轉箱,后齒輪箱,軌箱的溫度及密封圈有無漏油情況。
十四、司機須按期切實做好保養工作,冬季取暖應采用嚴格的安全措施。
十五、新車及大修車廠的車在走合期內應執行走合期各項規定,走合期后進行一次保養。
篇3:軌道車作業員安全十項卡死制度
1.車未停穩不準人員上下車、裝卸物料和作業;
2.軌道車在運行中,必須關閉車門;運送施工人員的軌道平車必須設置端板、側板和防護欄,禁止人員在平板車上站立和坐在側板、端板、連接處或倚靠防護欄桿;
3.復線區段不準從相鄰線路一側上下人員、裝卸物料和作業,作業過程中不得侵入鄰線限界;
4.在電氣化區段作業時,人員及攜帶物品要與附近帶電設備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停電作業時,沒接好地線,工作領導人沒宣布作業開始,不準作業人員登上作業平臺;
5.車移動或作業平臺升降、轉向時,不準人員上、下作業平臺;
6.不準沒有關好作業平臺防護門就進行作業;作業人員出防護柵欄外作業時,必須使用安全帶;
7.作業時,車移動的速度不準超過10公里/小時;
8.作業平臺未歸位,人員未撤離工作臺,不準撤地線消令。
9.裝有空調的軌道車要定期檢查電氣絕緣情況,確保用電安全。
10.軌道車在沿線各站停車過夜時,必須嚴格按規定設置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