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汽輪機斷油燒瓦反事故技術措施
1.運行中禁止隨意亂動冷油器進、出口油門,如必須進行倒換時,應在班長監護下,嚴格按程序票及操作票進行,先投入再退出,操作過程中應嚴密監視潤滑油壓的變化情況。發現油壓波動,立即停止操作。
2.冷油器在進行倒換時,要注意先將準備投入的冷油器內的空氣排盡。
3.各類油泵要按規定進行定期試驗,低油壓保護裝置也應動作正常。
4.機組起動前向油系統供油時,應先啟動交流油泵排出管道內的空氣,然后再啟動調速油泵。
5.機組啟動定速3000r/min后,將高壓啟動油泵、交流潤滑油泵、直流潤滑油泵聯鎖投入,檢查主油泵出口油壓正常后,停運高壓啟動油泵、交流潤滑油泵、直流潤滑油泵。
6.加強對軸瓦的運行監督,在軸承潤滑油的進出口管路上和軸瓦烏金面上裝設的溫度測點應保證指示可靠。經常從窺視孔中了解軸承回油是否暢通。
7.油箱油位保持正常,油濾網壓差過大應及時清洗。大修后的機組,應在各軸承進油管上裝濾網進行油循環。
8.潤滑油壓要保持在設計要求的范圍內運行。運行中應加強對軸向位移的監視,防止軸向位移突然增大。
9.停機時,除事故情況外,必須先試驗交直潤滑油泵正常,停機打閘后,投入低速聯動頂軸油泵的聯鎖,注意潤滑油壓的變化,當轉速降至50轉/分左右頂軸油泵應自啟動,否則應人為啟動頂軸油泵。
10.機組起停過程中,要合理控制潤滑油的溫度,正常運行時,油溫應保持在35~45℃。機組啟動時,轉速達2500r/min以前,軸承的進油溫度應接近或達到正常要求。冷態啟動,潤滑油溫應在35℃左右;熱態啟動,油溫應在38℃左右時,方可沖轉。沖轉后應注意油溫上升趨勢,以便及時投入冷卻水。
11.潤滑油系統的閥門應采用明桿門,以便識別開關狀態及開啟程度,并應有開、關指示。
12.運行中發現下列情況,應打閘停機:
12.1任一軸承回油溫度超過75℃;
12.2主軸瓦烏金溫度超過90℃時;
12.3回油溫度升高,且軸承內冒煙時;
12.4潤滑油壓啟動后,油壓低于運行規程允許值時。
13.機組在啟動過程中,若三臺油泵均故障,汽輪機轉速在2500rpm以上,則迅速提速至3000rpm運行;若在2500rpm以下,則破壞真空緊急停機。
14.盤車運行中,應投入頂軸油泵的聯鎖。
發電部
2011-04-22
篇2:防止汽輪機通流部分嚴重磨損事故措施
1、啟動運行中,注意監視軸向位移和推力軸承溫度變化趨勢,并與類似啟動相比較,變化較大時,應查明原因。
2、啟動過程中,高、低壓旁路投入時,注意必須重點監視高壓缸排汽溫度,若此溫度高于規定值(432℃),必須打閘停機。
3、機組運行中,發現汽缸或發電機內有明顯的金屬磨擦聲或異常噪音,應立即打閘停機。
4、投盤車時,在使用自動、手動方式盤車均失敗時,嚴禁強行盤車。
5、機組發生劇烈振動,軸振超過250um而保護未動時,立即打閘停機。
6、禁止負荷大幅度擺動。
7、機組處于盤車狀態時,運行人員應手持聽針就地對每道瓦進行認真測聽。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聯系領導部門人員確認處理。原因未查清、未解決前機組禁止啟動。
篇3:某汽輪機油系統火災事故處理預案
一、事故現象:
1、汽輪機油系統及熱體附近有煙霧或明火;
2、廠房內有著火燒焦的氣味。
二、事故原因:
1、油系統管道的法蘭、閥門、活接、表記等漏油,遇到高溫熱源造成冒煙、著火;
2、汽輪機軸瓦油檔甩油,漏到下部熱體管道上造成冒煙、著火;
3、油系統壓力表管布置不當,運行中由于振動導致摩擦漏油到下部熱體管道上造成冒煙、著火;
4、在油系統上違章進行動火作業,導致火災事故發生;
5、發電機發生短路放炮,導致火災事故發生;
6、由于起吊重物、或落物將油系統管道砸裂,漏油噴到熱體上著火。
三、事故處理過程:
發現火情應立即向值長、班長、消防隊及發電部有關人員匯報,同時立即進行如下處理:
1、由于滲油或輕微漏油、及軸瓦甩油引起的冒煙著火,應立即用現有滅火器滅火,在不威脅機組安全時,監視機組運行,查找漏泄點并設法消除,并將漏油擦凈。
2、若由于其它原因導致油系統火災發生,且威脅機組安全時,應立即打閘停機,組織現有人員進行滅火,同時立即拔通火警電話,詳細匯報著火單位、地點、報火警人姓名及火勢情況。
3、汽輪機油系統著火,威脅機組安全時,應立即啟動低壓油泵,打閘停機,并完成緊急事故停機的其它操作。停機過程中禁止啟動高壓油泵。
4、油系統著火威脅主機油箱時,可將事故放油門打開,防止火災事故進一步擴大。
5、在救火中應正確使用滅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