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汽輪機燒瓦事故技術措施
1機組檢修后或啟動中
1.1機組檢修后啟動前,在冷油器充油和油系統投運前,各油箱油位應符合規程要求,并將各冷油器充油后,將冷油器進出口油門開啟。
1.2油質不合格或機組啟動時油溫低于35℃時禁止機組啟動。
1.3直流油泵的直流電源系統應有足夠的容量(至少滿足該泵維持60分鐘以上的額定負荷),其各級熔斷器應合理配置。在機組故障時,不可使熔斷器熔斷使直流油泵失去電源。交流油泵應有可*的自投備用電源。
1.4任何一臺油泵工作失常時,禁止機組啟動。
1.5油系統投入后,應認真檢查油位計、油壓表、油溫表及相關的信號裝置,要求裝設齊全、指示正確。當汽輪機轉速達200r/min或潤滑油壓≥0.03Mpa檢查低油壓保護自動投入。
1.6投盤車前開啟盤車油門、頂軸油泵,大修后需確認大軸頂起高度為0.06mm~0.1mm。
1.7機組啟動中應及時調整油溫,嚴禁油溫大幅度擺動。
2、機組運行中。
2.1運行中油系統進行切換(如冷油器、輔助油泵、濾網等),必須在機組長的監護下按操作標準進行操作,操作中必須排盡各處空氣并嚴密監視潤滑油壓的變化。
2.2在機組長的監護下,每星期進行一次輔助油泵的開停試驗。試驗結束后,備用油泵的出口門必須在開啟狀態。
2.3定期試驗低油壓聯動裝置,潤滑油壓的數值以汽輪機中心線標高距冷油器最遠的軸瓦為準,運行中低油壓保護退出時,必須由總工批準。
2.4各油箱油位保持正常,主油箱濾網前后油位差達100mm時,即時通知有關部門進行清理。潤滑油高位補充油箱必須充滿合格的潤滑油。
2.5保持潤滑油壓在0.096~0.123Mpa之間。
2.6發現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立即停機
2.6.1推力軸承溫度高107℃。
2.6.2支持軸承溫度高113℃。
2.6.3軸承冒煙
2.6.4潤滑油壓低0.06Mpa,同時直流油泵聯起。
2.6.5油箱油位低-270mm補油無效。
3、停機中。
3.1機組正常停機前應對各油泵進行試驗,并對交、直流輔助油泵進行全容量的起動、聯鎖試驗。
3.2機組惰走至1200r/min時檢查盤車電磁閥及頂軸油泵應自投,否則,手動開啟。
3.3機組盤車期間低油壓保護必須投入,交流潤滑油泵運行時,直流油泵不得退出備用。
3.4正常盤車期間,當汽缸溫度在149℃以上時不可中斷盤車和油循環,如有特殊需要而停盤車和油循環,應有蹲芄こ淌耙隕狹斕寂己螅礎都卦誦泄娉獺芬籩蔥小?/P>
3.5機組惰走或盤車過程中,嚴密監視密封油壓的變化。
4、機組啟動、停機、正常運行中嚴密監視推力瓦、軸瓦鎢金溫度和回油溫度。當溫度超標時,應按規程果斷處理。
篇2:防止汽輪機通流部分嚴重磨損事故措施
1、啟動運行中,注意監視軸向位移和推力軸承溫度變化趨勢,并與類似啟動相比較,變化較大時,應查明原因。
2、啟動過程中,高、低壓旁路投入時,注意必須重點監視高壓缸排汽溫度,若此溫度高于規定值(432℃),必須打閘停機。
3、機組運行中,發現汽缸或發電機內有明顯的金屬磨擦聲或異常噪音,應立即打閘停機。
4、投盤車時,在使用自動、手動方式盤車均失敗時,嚴禁強行盤車。
5、機組發生劇烈振動,軸振超過250um而保護未動時,立即打閘停機。
6、禁止負荷大幅度擺動。
7、機組處于盤車狀態時,運行人員應手持聽針就地對每道瓦進行認真測聽。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聯系領導部門人員確認處理。原因未查清、未解決前機組禁止啟動。
篇3:某汽輪機油系統火災事故處理預案
一、事故現象:
1、汽輪機油系統及熱體附近有煙霧或明火;
2、廠房內有著火燒焦的氣味。
二、事故原因:
1、油系統管道的法蘭、閥門、活接、表記等漏油,遇到高溫熱源造成冒煙、著火;
2、汽輪機軸瓦油檔甩油,漏到下部熱體管道上造成冒煙、著火;
3、油系統壓力表管布置不當,運行中由于振動導致摩擦漏油到下部熱體管道上造成冒煙、著火;
4、在油系統上違章進行動火作業,導致火災事故發生;
5、發電機發生短路放炮,導致火災事故發生;
6、由于起吊重物、或落物將油系統管道砸裂,漏油噴到熱體上著火。
三、事故處理過程:
發現火情應立即向值長、班長、消防隊及發電部有關人員匯報,同時立即進行如下處理:
1、由于滲油或輕微漏油、及軸瓦甩油引起的冒煙著火,應立即用現有滅火器滅火,在不威脅機組安全時,監視機組運行,查找漏泄點并設法消除,并將漏油擦凈。
2、若由于其它原因導致油系統火災發生,且威脅機組安全時,應立即打閘停機,組織現有人員進行滅火,同時立即拔通火警電話,詳細匯報著火單位、地點、報火警人姓名及火勢情況。
3、汽輪機油系統著火,威脅機組安全時,應立即啟動低壓油泵,打閘停機,并完成緊急事故停機的其它操作。停機過程中禁止啟動高壓油泵。
4、油系統著火威脅主機油箱時,可將事故放油門打開,防止火災事故進一步擴大。
5、在救火中應正確使用滅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