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防電氣誤操作措施
一、誤操作事故原因分析
1.人員違章
不嚴格執行操作票制度,違章操作,是發生惡性電氣誤操作事故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現有:
(1)認為操作簡單,不開票或者開了票也不帶到現場,或者事后補開票,補打勾,應付檢查;有的不按操作票順序操作,跳項或漏項操作造成事故;
(2)不唱票,不復誦,不核對名稱編號,監護制流于形式。操作人和監護人錯位,不履行各自的職責,實際上往往變成單人操作,失去監護;
(3)模擬圖與現場實際不符。運行狀態變了,模擬圖沒有及時變更,或倒閘操作前根本就不核對;
(4)班前會不認真,交接班制沒有得到嚴格執行,不對口交接。接班人員不按崗位要求認真檢查設備狀態,不查看有關安全工器具情況和運行記錄,在沒有認清設備實際狀態的情況下,盲目操作。
(5)運行人員對《調度規程》、《安規》及“兩票補充規定”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不準確。操作人員沒有認真交接班,認真核對設備狀態,把處于檢修狀態的設備誤當成冷備用狀態操作。
2.技術措施不完備
防誤閉鎖裝置設置有疏漏
(1)110kV及以下的部分設備“五防”功能不全。
(2)防誤裝置管理不到位
1)防誤裝置的運行規程,特別是萬用鑰匙的管理規定不完善,在執行中不嚴肅認真;
2)培訓沒有跟上,運行人員不了解防誤裝置的原理、性能、結構和操作程序;
3)防誤裝置檢修維護工作的責任制不落實,檢修維護不及時,造成防誤裝置完好率不高。以致于在錯誤操作被防誤裝置正確閉鎖時,運行人員還盲目地認為是防誤裝置故障,這也是擅自解鎖的一個原因。
3.運行檢修人員誤碰誤動
檢修中刀閘試分合的操作缺乏規范化管理,職責不清,措施不完善,操作中沒有監護;刀閘電動操作箱沒有上鎖,電動操作按鈕沒有使用雙重名稱編號,電動按鈕缺乏防誤碰措施,操作后操作電源沒有及時斷開等,留下誤操作隱患。
二、防止誤操作事故的對策與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
電氣誤操作事故關系到人身安全、設備安全、電網安全,危害極大。要以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為契機,從法律的高度提高抓好防止誤操作事故的認識,高度重視防誤工作。誤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違章,但不能簡單地把違章的責任全部歸罪于直接違章者。要深入、準確地分析違章的直接和間接原因,對癥下藥。一把手要親自抓防誤工作,明確防誤工作專責人,形成防誤工作網絡,落實防誤工作責任制,做到人員、措施、資金、工作四到位。
2.在思想上筑牢防誤操作的第一道防線
分析表明,誤操作事故往往發生在簡單的操作任務中,并沒有復雜的技術問題,發生的原因主要是思想麻痹,缺乏嚴謹的作風,心情浮躁,怕麻煩,不認真執行“兩票三制”,隨意操作。因此,防誤工作首先要在“執規”上下功夫,從根本上解決人的問題,在思想上筑牢防誤操作的第一道防線。
(1)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使員工增強責任心和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現場操作不論復雜還是簡單、不論領導或安監人員是否在場,都要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地嚴格執行“兩票”,不折不扣地執行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每一項操作都做到“一站、二看、三對號、四唱票(手勢)、五復誦、六操作、七核對”。
(2)利用多媒體《安規》培訓系統,加強《安規》(包括補充規定)培訓,使員工能準確地理解《安規》的每一條規定,這是正確執行安規的前提。
(3)加大對一線員工的培訓力度,使他們熟練掌握職責范圍內的設備(包括防誤裝置)的現場布置、系統聯系、結構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
(4)加強行為科學的研究和應用,科學合理地安排運行倒班方式,保證運行人員休息充分,上班時精力充沛。盡量避開交接班前后安排操作任務,保證操作人員在操作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5)建立防誤工作的激勵約束機制。把做到“零違章”和杜絕誤操作事故作為創一流班組的必備條件;建立倒閘操作的全過程質量標準和考評規定,實行千項操作無差錯獎勵制度。認真抓好誤操作事故的“三不放過”,要從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2方面對事故的直接原因作深入準確地分析,找準問題,舉一反三,吸取教訓,對誤操作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和領導責任人要嚴肅處理。不僅對已構成事故的誤操作要“三不放過”,對未構成事故的違章行為也要“三不放過”,要從思想根源、技術素質等方面深入分析違章的原因,嚴肅處理違章者。
3.嚴格制度管理
(1)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電力事故調查規程》,《運行規程》和運行部的各種規章制度。
(2)落實兩票三制。認真填寫工作票和操作票,對工作票和操作票發生疑問,必須詢間清楚。
4.在技術措施上筑牢防誤操作的又一道防線
(1)對電氣防誤閉鎖裝置開展一次全面普查,電氣設備的防誤裝置必須具備“五防”功能要求。采用計算機監控系統的,遠方、就地操作均應具備電氣閉鎖功能。檢查3kV及以上設備是否每個間隔都裝設了防誤閉鎖裝置,功能是否滿足要求,對存在的問題要立即整改。
(2)加強防誤裝置的管理。明確防誤專責人,建立防誤裝置臺帳,對各種型號的防誤裝置的故障率進行認真統計分析,做好基礎工作。制定電氣防誤閉鎖裝置的運行規程和檢修制度,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加強閉鎖裝置萬用鑰匙保管和使用的管理。防誤閉鎖裝置不準隨意退出運行,短時停用應經值長(站長)批準。明確運行人員巡回檢查要把防誤裝置作為檢查項目,防誤裝置的檢修試驗應列入相應設備的檢修項目。要把防誤閉鎖裝置的日常維護和定期檢修工作落到實處。保證防誤裝置安裝率、完好率、投入率100%。
(3)加快廠、站和電力線路的安全設施規范化建設,為兩票制度標準化奠定扎實的基礎?,F場設備都應按國電公司的安全設施規范化要求,有明顯、清晰的名稱、編號及色標。電動刀閘操作箱亦應納入規范化管理,電動按鈕應使用雙重名稱,電動按鈕應有防誤碰措施,操作后應及時斷開操作電源,刀閘操作電源必須有獨立的控制開關。
(4)運行單位應配置充足的經國家或省、部級質檢機構檢測合格的操作工具、安全用具和設施。為防止誤登室外帶電設備,應采用全封閉(包括網狀)的檢修臨時圍欄。
(5)運行單位都必須有隨時與現場設備運行狀態相符的一次系統模擬圖(或計算機模擬系統圖),且通過嚴密的設備異動制度和操作票制度,保證模擬圖上設備狀態與現場實際相符。
5.平時注意以下事項
(1)全廠運行人員和管理人員值班期間必須對全廠設備十分熟悉,掌握當前設備運行方式和設備運行狀況。認真了解運行設備的各種記錄,做到上班期間心中有數。
(2)倒閘操作必須根據值班調度員或值班負責人命令,受令人復誦無誤后執行;發布命令應準確、清晰、聲音宏亮、使用正規操作術語和設備雙重名稱,即設備名稱和編號。
(3)貫徹執行“五防措施”,五防指:防止誤分、誤合斷路器;防止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防止帶電(掛)合接地線(開關);防止帶接地線(開關)合斷路器(隔離開關);防止誤入帶電間隔。狠抓安全生產,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4)平時檢查“防誤操作裝置”是否工作正常。包含“10kV開關柜、110kV電磁鎖”的操作閉鎖。
(5)做安全措施中,應記錄好所投地刀、所掛接地線。
(6)恢復安全措施操作中,應首先退出全部所投地刀。
(7)操作中,能采用自動操作的就采用自動方式及上位機方式操作。
(8)監護人及操作人頭腦應清醒,操作任務、步驟應明確。
(9)操作當中,當值運行人員必須有人參加。
篇2:電氣母線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電氣母線安裝的安全技術措施
1)一般要求
①安裝工作宜從上至下進行,避免立體交叉作業,防止傷人和損壞設備。
②凡兩人以上安裝或操作同一設備時,應建立呼喚應答制。
③放置或就位設備時,不應將腳放在設備的下方,防止壓傷。
④使用扳手時,不準套上管子。
2)母線安裝
①母線安裝前,應檢查絕緣子、支架、構架等是否安裝牢固,否則不得進行安裝母線工作。
②安裝母線支持絕緣子時,應先安裝上部的,防止落下物件打壞下部設備或人員。
③母線和支持絕緣子,不得承受自重以外的其他外力。作業人員不得騎跨在母線上或木板搭在母線上滑動作業。
④架設軟母線時,導線下方不得有人。
篇3:電氣電纜敷設安全技術措施
電氣電纜敷設的安全技術措施
1)一般要求
①安裝工作宜從上至下進行,避免立體交叉作業,防止傷人和損壞設備。
②凡兩人以上安裝或操作同一設備時,應建立呼喚應答制。
③設置或就位設備時,不應將腳放在設備的下方,防止壓傷。
④使用扳手時,不準套上管子。
2)電纜施工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①挖掘電纜溝前應了解地下設施埋設情況,并應采取措施防止損壞地下設施或發生觸電事故。
②敷設電纜前,應將電纜盤架設穩固,并將電纜盤上凸出的釘子等拔掉,以防轉動時損傷人員。
③人力施放電纜時,每人所承擔的重量不得超過35kg。所有人員均應站在電纜的同一側,在拐彎處應站在其外側。往地下放電纜時,應按先后順序輕輕放下,不得亂放。
④施放電纜時,不得在易坍塌的溝邊O.5m以內行走。在墻洞、溝口、管口及隔層等處施放電纜時,人員應距洞口處1m以上。
⑤剝除電纜麻皮。鎧裝時應帶手套、口罩,防止瀝青中毒o
⑥在腐蝕環境中敷設電纜時,電纜不宜做中間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