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缸卷錐桶機安全操作作業指導書
1.0.目的:
1.1.制定本規程,確保氣缸卷錐桶機的安全運行處于受控狀態,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0.范圍:
2.1.本規程適用于氣缸卷錐桶機的安全運行和操作以及新員工培訓之用.
3.0.操作和使用:
3.1.開機前檢查設備電氣設備是否正常運行。
3.2.操作過程中必須戴手套,避免產品劃傷手指,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3.3.將焊接好的產品放置于特制滾圓擠壓,在滾圓期間操作者須將手拿開才能按啟動開關,直到產品滾成圓型為止,以減少拉伸成型的報廢。
4.0.維護保養及注意事項:
4.1.檢查氣管連接情況,發現有無漏氣或者破損情況應及時更換,以保證氣壓正常,氣壓能正常運行。
篇2:氣缸檢修要求
宏觀檢查氣缸機殼,應無裂紋和腐蝕等缺陷;如有疑點時,應采用無損探傷方法進行確認。機殼應定期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1.5倍工作壓力,保壓不少于30min,機殼各部位不得有滲漏及變形。將機殼中分面螺栓上緊1/3后,用塞尺檢查中分面間隙,0.05mm的塞尺在中分面各處均不能塞入,或塞入深度不超過中分面寬度的1/3。氣缸的導向鍵是為控制氣缸熱脹冷縮而設置的,每次檢修時都應取出清洗,聯系螺栓、滑動鍵的間隙及膨脹方向,應符合有關規定。機殼、隔板、導向鍵清理檢查應無問題。回裝時,在各配合面都應涂上石墨粉或二硫化鉬粉。對于水平剖分機亮的中分面多采用液體墊料進行密封,比如硅橡膠(如南大704等)、稠化的亞麻仁油等。
氣缸密封面有劃痕、沖蝕、銹斑時,先用補焊(缺陷不太大一般用銀焊或銅焊)填平,然后可根據損傷面積和部位來確定修理方法。對小面積表面缺陷,可用手工銼修或刮修;對大面積或圓弧面,用車或鏜修整。
對氣缸應定期做探傷檢查,通常采用著色法對內表面進行探傷。若裂紋深度小于缸壁厚的5%,在不影響密封性能的情況下,用手提砂輪將裂紋打磨掉,可不再另外處理。除此之外的裂紋,都應制定方案進行補焊或更換。氣缸中心線與軸承中心線應在同一軸心線上,其同軸度偏差不大于0.05mm。檢測時,常用假軸法,將假軸兩端用軸承支承(軸承與軸配合間隙為0.04~0.06mm),軸上裝有可調的百分表架,旋轉假軸,從百分表測量數據中找出缸內表面的各個加工面的偏差值;若偏差大于允許值,可根據結構情況及偏差方位調整軸承架,或修整軸承座孔,或重新配制新瓦殼。
壓縮機通常是在常溫下檢修的,如果機組是在熱態或冷態下工作,那么在常溫下的找中會在運行中遭到破壞,故機組工作溫度與常溫相差較多時,必須考慮機組的熱變形和冷變形。因此,機組在檢修時,應保證在熱狀態下的轉動部件同軸度偏差越小越好,這就必須找出轉動部件從冷態到熱態時不同軸度的偏差大小和方位,而在冷態裝配時必須把上述偏差預先在相反方向預留出來,以保證轉軸在熱態時也能滿足同軸度的要求。
篇3:氣缸卷錐桶機安全操作作業指導書
1.0.目的:
1.1.制定本規程,確保氣缸卷錐桶機的安全運行處于受控狀態,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0.范圍:
2.1.本規程適用于氣缸卷錐桶機的安全運行和操作以及新員工培訓之用.
3.0.操作和使用:
3.1.開機前檢查設備電氣設備是否正常運行。
3.2.操作過程中必須戴手套,避免產品劃傷手指,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3.3.將焊接好的產品放置于特制滾圓擠壓,在滾圓期間操作者須將手拿開才能按啟動開關,直到產品滾成圓型為止,以減少拉伸成型的報廢。
4.0.維護保養及注意事項:
4.1.檢查氣管連接情況,發現有無漏氣或者破損情況應及時更換,以保證氣壓正常,氣壓能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