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桿鉆車常規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1.檢修CMM2-18錨桿鉆車(以下簡稱鉆車)前,檢修人員首先必須檢查作業地點的支護、瓦斯等情況,確認支護完好,瓦斯濃度低于1%時方可檢修,檢修前清理好安全退路。2.錨桿鉆車必須由專人進行檢修,其它人員不得隨意操作,錨桿鉆車的電氣部分,必須由機電工進行檢修。3.錨桿鉆車檢修時,嚴格執行“誰檢修,誰負責”原則,嚴禁多工序同時進行;檢修時,必須先將錨桿鉆車控制開關的隔離手把打在零位、閉鎖、掛牌、上鎖或派專人看護,并且控制履帶行走的操作手把已經進行了有效的機械閉鎖,其他操作的操作手把都在零位;在檢修過程中應派專人看護錨桿鉆車的控制開關以防止意外送電;檢修人員檢修前必須對錨桿鉆車控制開關在零位、行走履帶控制手把的閉鎖及專人看護開關的情況進行確認,方可進行作業;每班都要對錨桿鉆車供電電纜的完好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4.檢修過程中,需要接通電源時,應保證錨桿鉆車行走履帶的控制手把有效閉鎖,除允許兩人與錨桿鉆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看護電纜以外,以下地點嚴禁人員停留:①錨桿鉆車前后左右3米范圍內;②錨桿鉆車前后錨桿鉆臂回轉范圍內。5.在錨桿鉆車鉆臂下檢修作業時,必須防止意外下落;檢修時必須嚴格執行“誰檢修,誰確認”原則,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檢修時應將鉆車停在支護完好的地點,然后使用完好的道木或其它的可靠物件進行有效支撐或使用完好的起吊工具將錨桿鉆臂吊住,確認錨桿鉆車的鉆臂不能自行下落后,方可進行檢修;遇上述情況下,必須由當班安監員或跟班干部現場監督,方可進行檢修工作。6.在檢修過程中,如需起吊物件時,應由專人指揮,專人負責起吊。所使用的起吊工具的噸位應大于所起吊的設備的重量;起吊前,應認真檢查起吊錨桿的牢固情況,起吊所使用的錨鏈應完好,馬蹄與錨鏈的連接必須穿上螺桿,上好螺母并緊固好;現場起吊應安排專人觀察起吊現場的安全情況,其它人員應站于起吊物波及范圍3米以外的安全地點,其它按照《使用錨桿起吊物件安全技術措施》認真執行。7.檢修完畢后,應嚴格按《錨桿鉆車操作規程》規定進行試運轉。在試運轉過程中,如果出現錨桿鉆車的液壓系統(包括高壓液管及接頭)存在漏油等問題,應立即停機進行處理。8.錨桿鉆車經試運轉確任無問題后,方可結束檢修。9.檢修作業還應執行《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標準》和《煤礦安全規程》,確保檢修質量。10.檢修結束后,必須將錨桿鉆車控制開關打到零位并確認行走履帶控制手把進行了有效閉鎖,其他操作的操作手把都在零位,方可離開現場。
篇2:四臂錨桿鉆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錨桿機司機必須經過培訓,經考試合格發證后,方可持證上崗。
2、錨桿機工作時,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小于1%或二氧化碳濃度小于1.5%,否則,必須處理后方可生產。
3、操作時確保工作范圍內無閑雜人員。
4、嚴格按照潤滑周期加注潤滑油脂。
5、錨桿機行走期間,巷道兩側嚴禁站人,要與兩幫保持一定距離,不得碰撞兩幫的管線、設備及風筒。
6、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確認工作面安全后方可進行工作,在工作過程中,要密切注意頂板及圍巖情況,一旦有不安全情況,應立即撤出人員、設備。
7、嚴禁在鉆箱上站人。
8、樹脂對皮膚有刺激影響,司機必須穿長袖工作衣,扎緊袖口,配帶手套,防塵口罩。
二、操作程序
(一)開機前的檢查
9、檢查設備油位,緊固件及管路情況,操作閥是否在適當位置,拖曳電纜情況。
10、檢查集塵系統,清理集塵箱,檢查集塵系統密封是否良好;
11、檢查鉆桿,安裝鉆頭。
(二)開機、停機
開機
12、司機首先合上主斷路器,在電控箱上或工作臺上起動泵1、泵2。
13、在工作臺上控制行走驅動。
14、將操作位置閥打在工作位置上。
15、將操作功能閥打在行走驅動位置上。
16、將前后穩定器收回,將工作臺升起,離底板不小于0.5m。
17、將防護罩、臨時頂板支撐縮回距頂板0.5m,將左右防護罩收回。
18、雙手操縱行走驅動閥,使機器行走、轉彎。
停機
19、將防護罩和臨時頂板支撐收回。
20、將前后穩定器收回。
21、按下泵停止按鈕,泵1、泵2停止。
22、斷開主斷路器。
三、注意事項
23、嚴禁在錨桿機制動的情況下,使用其它設備推、拉錨桿機。
24、在伸出左右鉆臂時,要與兩幫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碰撞電纜、風筒等。
25、經常檢查油箱油位,油位不足時嚴禁開機。
26、行走時注意電纜收放情況。
27、錨桿機應停放在平坦、無淋水、無積水、支護完好且不影響其它設備運行的巷道內。
28、交班前,應檢查設備的完好情況,并打掃設備衛生,清理集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