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防崗位管理制度

安防崗位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1035

1.0目的

規范安防管理工作,維護轄區公共秩序。

2.0范圍

適用于******項目。

3.0職責

3.1管理處經理負責對各項安防管理工作的檢查、監督,審批安防、消防管理計劃及預算。

3.2安防主管負責制定具體安防、消防工作計劃,監督檢查各項日常管理工作,對安防班長及安防員的進行有效獎懲。

3.3安防班長、安防員負責具體工作的落實。

4.0方法及要點

4.1門崗安防員:

4.1.1對所有外來人員詢問、查驗證件、登記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小區;凡進入小區的來訪者必須在《外來人員登記表》上登記,并把相關信息及時傳遞給巡邏崗,做好相關指引和監督工作。

4.1.2對所有出入小區的車輛實行發、收出入證、登記或刷卡管理,對外來車輛實行詢問、登記以及發、收出入證制度。

4.1.3嚴格檢查進入小區外來人員所攜帶的物品,對危險品、易燃品等要嚴禁其帶入,并及時向上級報告。

4.1.4對裝修施工人員嚴格檢查《臨時出入證》,經檢查且無問題后才可放行,對無《臨時出入證》的施工人員嚴禁其進入小區。

4.1.5保持通道暢通,發現有可疑人員、閑雜人員或亂發傳單、廣告者立即制止并請其離開,同時通知其他崗位引起注意。

4.1.6對帶出小區的物品進行核查,嚴格按照物品放行規定進行操作,手續齊全后方可予以放行,并填寫《物品放行登記表》。

4.2巡邏崗安防員

4.2.1安防員按照巡邏路線、巡查點進行巡邏,發現問題及時記錄、報告,對打架斗毆、偷盜搶劫等治安事件要設法制止,并及時報告。

4.2.2安防員熟記小區機動車輛臺帳,對有車庫、車位的車輛要做到進入車庫、車位停放;堅決杜絕亂停亂放,阻礙交通的現象。

4.2.3安防員在巡邏時對小區亂停亂放的非機動車輛及時進行治理,糾正業主的違章停放車輛行為,確保非機動車輛停放整齊有序。

4.2.4熟悉管轄范圍內各種設施的位置,對小區內的公共設施定時進行巡查,發現違章或受破壞及時處理并向班長報告,保證設施完好。

4.2.5保證消防通道暢通,消防設備器材完好無損,確保安全疏散標識醒目、正確,消除消防隱患。

4.2.6對裝修戶進行過程監督,對施工人員違章作業要及時制止并向上級報告,并聯系巡樓員到現場處理。

4.2.7安防員按規定進行巡邏簽到,有特殊原因的在《巡邏記錄表》上記錄,并向主管說明情況。

4.3地下車庫崗安防員:

4.3.1安防員對進出車場車輛進行指引、疏導,做到車輛進場、出場有序。

4.3.2車場內車輛做到有序停放,有車位的車輛都在其車位內停放;禁止無車位的車輛占用他人車位。

4.3.3安防員定時對車場進行巡邏,時刻保持警惕,防止偷盜或人為損毀車輛事件發生;對停放車輛的車情車況,進行及時記錄。

4.3.4安防員發現有未交納車場使用費或已欠費的車輛業主,及時通知其到客戶服務中心辦理交費或續費手續。

4.3.5安防員對車場內的公共設施定時進行巡查,保證設施完好,填好《停車場車輛情況登記表》。

4.3.6安防員協助保潔員維持車場內衛生,確保保潔區域整潔無雜物。

4.4監控崗

4.4.1對可疑人員做到全程監控,發現緊急情況及時通知附近的安防員進行及時處理;出現重大治安或突發事件,及時向領導反映,并及時進行監控錄像工作。

4.4.2對進出小區機動車輛進行適時監控,發現車輛有堵塞交通、違規停放以及交通事故的情況時,及時通知就近安防員監視和處理,及時跟蹤處理結果并將結果記錄在《監控中心值班記錄表》。

4.4.3做好監控設備的維護工作,發現設備故障及時報告領導或請相關技術人員及時維修。

4.4.4值勤期間對各崗位人員進行監控調度管理,監督、指導安防員嚴格履行工作職責,糾正違章。

4.4.5監控中心人員必須保證機房設備的工作臺及周圍工作環境保持干凈整潔。

4.4.6監控設備每日進行日常清潔,保持設備、顯示屏、地面、工作臺等部位干凈無灰塵、無污點。

5.0值勤要求:

5.1準時上崗,因故不能上崗必須辦理請假手續,并經領導批準。請假一般應提前一天,請假手續參照公司制度執行;

5.2交接班時,接班者應提前十五分鐘到崗,交接班者應將情況向接班者詳細交待清楚,未經接班者接替,當班者不能脫崗;

5.3值班者必須精神飽滿,儀態端正,處理問題要以理待人,做到文明值勤,妥善得當;

5.4維護小區的治安秩序,對影響小區正常秩序的人要及時勸阻,但一定要以理服人,切忌粗暴簡單;

5.5熟悉滅火器材的位置及使用方法,以及水、電開關等設施,以便發生緊急情況時及時或通知相關部門處理。

6.0工作紀律

6.1保安人員應嚴格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對本職工作認真負責,不準遲到、早退、脫崗、擅離職守;

6.2按要求做好交接班手續,嚴禁私自倒班、換崗;值勤時不準吸煙、飲酒、睡覺及不準做超出工作范圍的事;

6.3服從分配,不得頂撞上司,遇事逐級請示,不得越級、越權;

6.4工作時間要求著裝整齊,佩帶工作號牌、證件,嚴禁竄崗、聊天或把親友及無關人員帶入值勤范圍;

6.5值勤中不準打牌、干私活、看閱書刊及做其他與工作無關的事;

6.6愛護公司財產,做好保衛工作,交接班必須檢查隨身器械、物品是否齊全完好。

7.0保安員處理問題的原則和方法

7.1原則:

保安員在工作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需要,在維護公司及業戶的安全和利益的同時,應遵循:依法辦事,執行政策,不徇私情,以理服人的原則。

7.2方法:

7.2.1對待一般違反法規和管理規定的問題,如民事糾紛,可通過說服教育的辦法解決,主要是分清是非,耐心勸導;對一時解決不了又有擴大趨勢

的問題,應采取“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結,可緩不可急,可順不可逆”的處理原則,盡力勸解,把問題引向緩和,千萬不要把矛盾激化,不利于解決問題。

7.2.2在處理問題上,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如違反情節輕微,不需予以處罰的,可當場予以教育,或協助所在單位、家屬進行教育,如需給予治安處罰的,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7.2.3對犯罪行為,應及時制止,并把犯罪分子扭送公安機關。

8.0支持文件

各項安防類標準作業規程

9.0相關記錄

《交接班記錄表》

《外來人員登記表》

《巡邏記錄表》

《物品放行登記表》

《物品放行條》

《業主車輛臺帳》

《監控中心值班記錄表》

《停車場車輛情況登記表》

篇2:施工現場治安防范制度

一.現場所有外來施工人員,各種證件必須齊全,手續合法有效。對無三證(身份證、做工證、暫住證)人員,禁止使用。

二.嚴禁在施工現場內酗灑、打架斗毆,不得傳播各種淫穢、*書籍和音像制品,禁止賭博及嫖娼行為。

四.對損壞、搗毀公私財物的,要照價賠償,嚴重的送交公安機關處理。

三.各種貴重物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落實具體責任人。凡不按規定登記備案,發生物品被盜丟失的,后果自負。

四.個人現金財物要妥善保管,下班時要鎖門關窗,防止物品被盜丟失。

五.財務室禁止存放過量現金,確實需要存放時,必須設兩人以上人員值守。門窗要符合防盜標準,現金、票證、公章必須裝入帶有報警裝置的保險柜內。

六.臨時倉庫的搭設,必須符合防盜要求。各種物資、材料的領用要嚴格登記,庫內要專人晝夜值班。

篇3:某街道治安防火工作制度

街道治安防火工作制度

為有效預防火災的發生,切實做好安全防火工作,按照開發區政府辦公室要求,建立指揮有序,救助有力的安全火災撲救機制,結合凈月街道安全防火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導思想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為依據,以保民生、保穩定、促和諧為著力點,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本著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的原則,強化工作措施,積極構建社會單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工作新格局。

二、任務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街道治安防火辦公室要督促各單位依法落實消防安全責任,遵守消防法律、法規、規章,社會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要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負責。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

2、落實責任分工

要逐項細化責任,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加強工作檢查和督導,對工作薄弱、進展緩慢的地區和單位要蹲點幫扶,確保取得成效。

開展防火宣傳教育

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四個能”。即:提高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切實做到“火情發現早、小火滅得了”;提高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切實做到“能火場逃生自救,會引導人員疏散”;提高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切實做到“消防設施標識化、消防常識普及化”。結合“119”消防宣傳活動日,開展范圍廣泛、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

做好自檢自查工作

結合開發區要求,進行全面性自檢、自查工作。查看消防設施,如滅火器、消防工具等是否完備;是否存在火災隱患,排查出的火災隱患是否落實整改責任人。對查出的重點整治問題,要立即向街道報告,提出整改措施并如期整改。

做好社區和農村消防工作

加強城市居民區用火用電管理,加強對棚戶區的防火巡邏監護。各社區和村屯要配備消防器材和滅火工具,居民自家應配備簡易的滅火工具。一旦發生火災,要在及時報警的同時,迅速組織撲救,減少火災損失。

綜合統計工作制度

為了更好地開展和完成綜合統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特制定綜合統計工作制度:

一、指導思想

以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提高統計優質服務為宗旨,以完善和健全綜合統計工作為方向,切實履行責任。按照合理分工,統籌規范的要求,建立健全條塊結合,分級實施的工作機制,逐步形成職責清晰、分工協作、上下聯動的工作體系,全面提高統計工作整體水平。

二、報表內容

各類綜合報表、統計分析、統計基礎工作。

三、組織實施

1、高度重視,采取措施,狠抓落實,做到對統計工作各個環節嚴謹把關,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2、明確責任,合理分工,統一標準,整合資源,建立穩定順暢的工作渠道,共同做好統計工作。

3、依法統計,及時準確。嚴格按照統計報表的各項制度要求填報統計數據,做到全面、準確、及時。不得虛報、瞞報、偽造、篡改。堅持質量第一,確保調查對象全面、統計內容完整。

四、標準和辦法

1、定期統計報表:60分。按照差錯筆數計算差錯率,

差錯率包括:計算差錯、邏輯差錯、遺漏、重復填寫、涂改等。差錯率達到1%扣一分。

差錯率%=差錯數據筆數/上報數據總筆數*100%

2、統計分析:10分。在綜合統計報表范圍內的單位,每半年隨報表報送一篇統計分析,少一篇扣5分。

3、基礎工作:20分。包括基礎表、留存表、原始表、統計臺帳等。積極參加區組織的各項會議及培訓工作,圓滿完成各項臨時性調查及其他工作任務。

4、報送時間:10分。按要求報送綜合統計報表,時間不順延,遲報一次扣2分,兩年內遲報三次者,按照屢次遲報統計資料處理。

年終按得分多少排列名次,前兩名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