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區域緊急突發事件處理程序制度(顧問項目)
物業區域緊急突發事件處理程序(顧問項目)
1.目的
維護顧客利益,加強對各類緊急事件的控制,減少公司、顧客的經濟損失,保障公司、公司的聲譽,提高公司的專業化管理水平。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物業公司所服務的區域。
3.定義:
緊急突發事件是指本公司在質量活動過程中發生的以下行為:
A、打架斗毆、偷盜(失竊)搶劫、綁架、縱火,槍殺、流氓行為等治安刑事案件。
B、因房屋、設施、設備、服務等引起人身損傷(傷勢須送醫院)和500元以上財產損失的事故。
C、火警、緊急救援、救護(傷勢須送醫院)、非法*、受到公共傳媒批評或在10人以上公眾場合受到批評等。
D、糾紛、碰車、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等民事案件。
E、火警、煤氣泄漏;
F、緊急停水、停電、尋人尋物;
G、撬鎖入室盜竊;
H、車輛不繳納停車管理費,沖、撞崗;丟失IC卡,威脅安全管理員。
4.職責
4.1安全主管、安全主辦負責處理各業務班組匯報的未能處理的緊急事件。
4.2安全主管、指揮中心負責指揮、督導事件的處理、落實補救措施,并報告公司領導。
4.3各業務主管、主辦、班長負責處理業務范圍內的緊急突發事件,予以記錄并報部門經理。
4.4所有員工都負有及時向上級匯報緊急突發事件的責任。
5.方法和過程控制
5.1急救處理程序
5.1.1出血的處理
5.1.1.1可采用加壓包扎止血法:用干凈的毛巾、布塊折成比傷口稍大的墊,蓋住傷口,再用繃帶或布帶扎緊。
5.1.1.2指壓止血法:根據動脈的走向,在出血傷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壓住動脈,可臨時止血。
5.1.1.3止血帶止血法:用橡皮或布條纏繞扎緊傷口上方肌肉多的部分,要在明顯部位標明上止血帶的時間,超過兩小時者,每隔一小時放松1-3分鐘。為避免放松止血帶時大量出血,放松期間可改用指壓法臨時止血。
5.1.1.4若對內出血或可疑內出血傷者,要使傷者絕對安靜不動,墊高下肢,迅速將傷者送往最近醫院進行救治。
5.1.2觸電的處理方法
5.1.2.1迅速讓傷者脫離電源,中斷電流。如立即關閉電掣,或用木棒、橡皮手套等絕緣工具移開傷者身上的電線。
5.1.2.2切勿用水或其他液體去撲滅傷者和電線上的火焰。
5.1.2.3查傷者呼吸,若呼吸停止,迅速進行人工呼吸,方法:首先排除傷者口腔內的異物,保持傷者氣道通暢,可用仰頭-抬顎(或托顎或托頸)法,使傷者的口腔、咽喉軸呈直線,呼入空氣時要捏住傷者的鼻孔,防止空氣逸出,以中等力量,用1-1.5秒的速度向傷者口中吹入約800毫升空氣,每分鐘頻率為12次。
5.1.2.4查傷者脈搏心跳,若脈搏心跳停止,應迅速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方法:搶救者跪于傷者身體一側,一手掌根置于傷者胸前胸骨下段,另一手掌重疊在手背上,兩手手指翹起不接觸病人的胸壁,伸直雙臂時關節不彎曲,用雙肩向下壓的力將胸骨部位。每分鐘按壓3.5-4.5厘米,按壓和放松相間,時間相等,但手掌不離開傷者胸骨部位。每分鐘按壓80-100次。
5.2打架、斗毆、流氓行為處理:
5.2.1轄區發生了打架、斗毆流氓事件時,現場目擊者應立即報告指揮中心。
5.2.2當班安全主辦、班長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協調,控制事態的惡化,并將事態情況報指揮中心以便及時與相關政府部門(派出所、巡警110)取得聯系。
5.2.3通知附近的安全管理員疏散圍觀群眾,保護現場,了解事情真相。
5.2.4如果事態不能控制,應立即上報指揮中心請求協助,指揮中心應及時上報安全主管和經部門經理,增派其他班組到場協助,同時聯系公安機關到場處理。
5.2.5將事情的經過、處理結果報告部門經理,同時作好跟蹤后續處理。
5.3偷盜、失竊、搶劫的處理:
5.3.1在管理轄區內發生偷盜、失竊事情時,當班主辦、班長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現場保護,并報告指揮中心,現場征求住戶意見,需要報警的可協助向公安機關取得聯系。
5.3.2發生搶劫事件時,當值人員應立即報告指揮中心和當值主辦,指揮中心迅速將劫犯的特征告知各安全崗位,在小區范圍進行搜索。
5.3.3封鎖小區各安全崗,對外出小區的可疑人員進行嚴格查問。同時迅速緊急召集不當值安全管理員,如犯案嫌疑人還在作案現場,應封鎖各出入口,禁止犯罪嫌疑人離開,并設法擒拿;如確認犯案嫌疑人已逃離作案現場,應將相關案情報當地公安部門,跟進案件的偵破處理情況,并作好相關記錄。
5.3.4迅速向公安機關報案,搜索有效線索,積極配合偵破處理工作。
5.3.5作好事情的經過、處理結果報告部門經理、主管,跟蹤好后續的處理工作。安全主管應全面了解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人,填寫《緊急事件處理記錄表》,并積極討論落實預防和補救措施。
5.4綁架、槍殺事件的處理:
5.4.1本轄區內發生綁架、槍殺事件時,通知當班安全主辦、班長趕赴現場
負責指揮、處理,并報告安全主管、部門經理。同時按照緊急事件處理程序,
向公司匯報。
5.4.2迅速向公安機關報案,組織有關人員保護現場,并封鎖小區主要出入口。
5.4.3必要時用警戒帶圈出警戒區,防止群眾圍觀,采取有效措施保護人質。
5.4.4在有可能的情況下進行現場拍照,提供線索,積極配合偵破處理工作。
5.4.5作好事件經過的真實記錄填寫《緊急事件登記表》,并全程跟蹤事情的處理情況。安全主管應全面了解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人,填寫《緊急事件處理記錄表》,并積極討論落實預防和補救措施。
5.5人員傷亡事故
5.5.1本轄區內發生人員傷亡時,當事人或目擊者應首先通知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在聯系有關部門的同時迅速報告部門主管、經理。
5.5.2當班班長、部門主辦、主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負責指揮、督導,若傷者出現流血等緊急情況,中心人員應尋求醫務人員支援。
5.5.3根據情況確認傷者傷勢,聯系醫院派人前來進行搶救或將遇難者送往醫院。如屬重傷,仍需全力搶救,不可放棄,以免發生延誤治療而導致的人員死亡事故。
5.5.4立即增派人員,對現場進行封鎖
保護,疏散事故現場四周的圍觀群眾,并協助有關人員進行處理。
5.5.5若出現人員死亡,應立即報告公安機關、保護現場、進行現場拍照,協助公安機關處理提供證據。將事故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處理完后,應最快速度清理現場。
5.5.6作好事件經過的真實記錄填寫《緊急事件登記表》,全程跟蹤事情的處理情況。安全主管應全面了解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人,填寫《緊急事件處理記錄表》,并積極討論落實預防和補救措施。
5.6120救護車的引導
5.6.1出入口崗當值人員發現有"120"急救車要進入小區進行傷病員救護時,問清救護車到達的具體地點后,告訴司機路線走向,并在值班記錄本上記錄救護車進入小區的具體時間和救護去向。
5.6.2出入口當值人員立即用對講機聯系指揮中心,請指揮中心通知當值各安全崗位作好引導,通知急救車經過路線上的安全管理員在叉路口迎接、引導救護車。
5.6.3通知當值安全主辦迅速趕到救護車到達出入口,引導救護車達到救
護地點。
5.6.4護車到達救護地點后,當值安全主辦和責任范圍內當值班長、安全管理員協助救護人員暢通救護通道,疏散圍觀人員。
5.6.5協助救護人員搬運醫療救護器材(工具),必要時協助救護人員搬運傷病員。
5.6.6完成救護工作后,當值安全主辦通知"120"急救車經過路線的各崗位作好引導工作,保持通道暢通,出入口崗將智能道閘控制開關處于手動位置,只要急救車輛接近,立即打開道閘放行;
5.6.7出入口崗值班人員通知指揮中心記錄"120"急救車離開時間,并在《值班記錄本》上予以記錄。
5.7煤氣泄漏、火警
5.7.1在小區內發生煤氣泄露現象,作好詳細記錄,迅速通知附近巡邏的安全管理員切斷煤氣總閥。
5.7.2指揮中心聯系煤氣公司人員進行檢則,搶修。
5.7.3必要時,用警戒帶圈出警戒區,懸掛"煤氣泄漏,嚴禁煙火,行人勿近"標識牌。
5.7.4安全管理員在煤氣泄露點全方位巡視,疏散圍觀人員,直到搶修任務完成。
5.7.5作好事件經過的真實記錄,并全程跟蹤事情的處理情況。
5.7.6在本轄區內發生火災時,按照安全管理部消防作戰方案進行操作。
5.8對糾紛、碰車事件的處理
5.8.1安全管理員當值期間發現糾紛或碰車事件應及時與當值班長、主辦和指揮中心取得聯系。
5.8.2對糾紛事件,安全管理員應穩定事態的發展,并對當事人雙方進行勸阻,以制止事態擴大。
5.8.3對碰車事件,無論是否嚴重,有傷者先將其送醫院,并保護好現場。必要時經部門經理同意,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5.8.4其它同事因安全管理員處理糾紛事件到場協助,首先應了解事情的原
因、事情經過、當事人的身份及申訴的理由后,再進行協助處理。
5.8.5部門主辦、主管到場后應先了解情況,組織人員維持現場秩序,控制事態發展,對糾紛雙方進行勸解,以緩和事態,如事態得不到解決,應將糾紛雙方請到物業公司,以將矛盾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5.8.6部門主辦、主管負責對糾紛雙方進行調解與處理,若不能協調解決,請雙方當事人向有關政府部門要求處理。
5.9緊急停水、停電:
5.9.1在本轄區內,在沒有接到停水、停電通知的情況下出現此類事件,指揮中心應迅速聯系水、電值班人員問清具體情況,停水、停電的具體原因。
5.9.2應及時向住戶通報送停水、停電的原因以及相關的處理情況
5.9.3聯系相關部門人員進行及時搶修,間斷的詢問搶修情況,給住戶做好解釋工作。
5.9.4如果在19:00--24:00發生停水、停電故障,指揮中心立即向部門經理匯報,通知維修人員到片區配電房檢查、送電;通知不當班的安全管理員在小區各出入口、人員流動較多的活動中心廣場增援、巡邏,防止發生其他意外,直到正常供電后撤退。
5.9.5記錄停水、停電起始時間及其原因,作好事件經過的真實記錄,并全程跟蹤事情的處理情況,并做出積極討論落實預防和補救措施。
5.10尋人尋物:
5.10.1在服務區內如有住戶向指揮中心請求尋人尋物時,值班人員必須問清人和物的特征,走失或掉失的時間,做好詳細記錄。
5.10.2認真觀看閉路監視器,防止人、物外出,并用對講機向安全管理員說明尋人尋物啟事的內容,協助尋找,跟蹤尋找結果。
5.11撬鎖
本轄區內的住戶如有丟失鑰匙或鑰匙反鎖在室內不能進入而申請撬鎖的,指揮中心在獲得此類信息時,必須通知附近的安全管理員驗明業主身份,由業主出具撬鎖委托書,再通知維修人員進行處理,并作好維修記錄。
5.12在服務轄區內發生停車不繳停車車費、沖撞門崗,威脅安全管理員的事情。
5.12.1指揮中心值班員立即將閉路臨近攝像機對準現場進行全方位鎖定錄像。通知班長、主辦到現場進行協調處理,控制事態惡化,對威脅、恐嚇者進行實況錄像,作為線索分析。
5.12.2如事態不能控制,應保護現場,指揮中心應立即聯系有關部門前來處理。
5.12.3通知安全管理員疏散現場圍觀人員,認真記錄事情經過,及時向部門主管、經理匯報。
5.12.4必要情況(若出現沖崗、人員傷亡等事件發生時),作好事件經過的真實記錄填寫《緊急事件登記表》,并全程跟蹤事情的處理情況。安全主管應全面了解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人,填寫《緊急事件處理記錄表》,并積極討論落實預防和補救措施。
5.13丟失車輛IC卡:
5.13.1顧客丟失或暫時找不到所使用的IC卡時,使用月卡的車輛,車場崗必須及時告知車主到公司辦理掛失,并請車主到指揮中心進行登記,確認車輛資料無誤后方可放行;臨時停放的車輛丟失IC卡時,請駕駛員到指揮中心進行詳細登記,并收取丟失IC卡工本費30元,出具指揮中心開出的丟失IC卡登記證明,收取臨時停車費用后方可放行。
5.13.2找回已掛失IC卡時,須及時向公司申請恢復使用,由前臺人員查實顧客身份證及車輛行駛證無誤后,恢復其使用功能;出入口崗值班人員作好登記,并向接班人員知會。
5.13.3臨時車輛未取卡入場的處理:對于進入小區未取卡的臨時車輛,出入口崗要求車主到公司指揮中心辦理登記手續后,經入口值班人員確定未取卡(對于入場時未取卡值班人員又不能確認的,指揮中心登記時應收取30元IC卡工本費),出口崗值班人員在《車輛駛出情況登記表》上登記,收
取臨時停車費用,由當值主辦(或班長)確認后方可放行。
5.14管理細則
5.14.1管理處應根據所管轄物業之特點制定有關緊急事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中明確管理處相關人員在緊急事件發生時的職責和要求,明確緊急事件的處理程序;
5.14.2緊急事件發生后,當事人或目擊者立即通知上級或指揮中心,同時在確保自身和受害者人身安全前提下,竭力阻止事態或損失的擴大,并報告管理處經理。當出現人員傷亡時,應全力救護。若本部門不能獨自處理,應及時通知公司相關部門經理及總經理到場處理,經管理處經理或授權人同意,方可向社會求援。
5.14.3事態穩定后,管理處經理或授權人召開專題評審會追查事發原因和事故責任人,制定補救和預防措施,填寫《緊急事件處理記錄表》,報管理處經理審核后,于十二小時內提交公司相關職能部門,并在《緊急事件登記表》上予以記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對所處理的緊急事件保存記錄,公司相關部門保存復印件。
5.14.4公司相關部門核實事件后,征詢公司有關領導的意見,從公司全局角度提出預防措施,并填寫在《緊急事件處理記錄表》上。在兩個工作日內將表交回事發部門。并在《緊急事件登記表》上予以記錄。
5.14.5事發部門結合公司相關部門的意見,積極落實糾正和預防措施,并將落實結果填寫在《緊急事件處理記錄表》中,交公司相關職能部門驗證,并在《緊急事件登記表》上記錄。對于未能及時處理的緊急事件,事發部門須在部門"半月信息"中予以反饋,直至該事件處理完畢為止。公司相關部門應在接到驗證要求后,七個工作日內予以驗證完畢。
5.14.6對驗證完畢的《緊急事件處理記錄表》原件由管理處客戶服務存檔,事發部門保存復印件,兩部門相應地在《緊急事件登記表》上記錄完成情況。
5.14.7當因設備故障引發的緊急事故,還須填寫《設備搶修(大修)記錄表》報公司相關部門備案,管理處需留復印件。
6.相關質量記錄和表格
1、《緊急事件登記表》
2、《緊急事件處理記錄表》
3、《設備搶修(大修)記錄表》
篇2:X學校物業園林保潔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學校物業園林保潔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安全防火領導小組
組長:z
組員:z
通信組:z
保衛組:z
滅火組:z
救護組:z
疏散組:z
搶修組:z
二、安全防火制度
(一)成立安全防火領導小組,由物業公司領導擔任組長,負責安全防火的宣傳工作,定期對有關人員進行安全防火教育。
(二)每月進行兩次安全防火檢查,防止火災發生。
(三)消防器材放在指定位置,平時任何人不得動用。
(四)培訓有關人員使用滅火器,及時對滅火器進行檢查和維修。
(五)園林科室內不準吸煙,不準動火。
(六)易燃易爆物品必須由專人負責,放在專門的倉庫保管,不與其他物品混放。
(七)不得亂接電源和亂拉電線,人走電源絕源。
(八)不經批準,不準私自動火。
三、火災事故處理應急預案
學校防火工作是直接關系到廣大師生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為了把火災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提升園林綠化的處置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有關精神,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
組長:z
組員:z
(二)可能引起火災事故的原因
電線老化、亂拉亂接臨時線,違章使用電爐和其它電器設備,保管不當,違章動用明火、亂扔煙蒂等誘發原因。
(三)預防措施
1.對員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知識,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掌握逃生方法。
2.加強檢查,發現火災隱患要及時整改。
3.保持通道暢通,不堆物。
4.修剪下來的樹枝、枯葉及時清運,不長期存放。
5.辦公室內不使用大功率電器。
6.倉庫里不得吸煙或使用明火,對易燃物品要正確存放。
(四)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火災,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打校園"119"電話報警,同時上報公司辦公室。
2.火災現場指揮人員應保持鎮靜,穩定好人員情緒,組織好人員滅火實施,維護好現場秩序,設置安全警界區域。
3.火災時,一旦人體身上著火,應盡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記不能奔跑,那樣會使火越燒越旺,還會把火種帶到其他場所。如旁邊有水,立即用水澆灑全身,或用濕毯子等壓滅火焰,著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滾,把身上的火焰壓滅。
4.物資疏散:火場上的物資疏散,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防止火勢蔓延和擴大,先疏散的物資是那些可能擴大火災和有爆炸危險的物資。例如起火點附近的油桶、液化氣罐、化學實驗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滅火行動受阻的物資。疏散性質重要、價值昂貴的物資。例如檔案資料、高級儀器以及價值貴重的物資。
5.如有傷者要及時送醫院救治,如學生受傷,要及時通知家長。
6.滅火撲救:初起火最易撲滅,在消防人員未到前,根據不同的火原因,可采取隔離法、冷卻法、窒息法、抑制法,火災現場指揮人員要在第一時間迅速調集單位治安人員、義務消防人員等,集中單位內和臨近所有滅火器,不要零打碎敲,集中使用對準火點,盡量抓住戰機把火消滅,或控制住火勢的發展,最后由消防人員徹底撲滅火焰。
7.配合消防部門調查事故原因,維持秩序。
劃出警戒范圍,嚴禁其他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著火現場,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同時也為火災消滅后的調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證據。如果在火災調查人員未到之前火災已經撲滅,失火單位應當把了解的情況向他們介紹,并將火災現場保護工作移交給火災調查組,并配合調查組提供當事人或見證人。當火災發生時要充分發揮共青團、治保會、義務消防隊的作用,做好受傷人員的護理工作,醫務室應備好止血藥、繃帶等必備藥品,同時組織人員和車輛急送醫院或聯系醫院對受傷人員的搶救。
四、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為確保破壞性自然災害發生后,能夠迅速有效地開展救災行動,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后造成的損失,本著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把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機構及其應急行動
1.園林綠化部救災領導小組
組長:z
成員:z
2.救災領導小組的應急行動
掌握災情,制定救災對策,向上級匯報災情,組織園林職工參加搶險救災行動。根據災情的發展,請求學校有關部門進行支援。
(二)發布災害預報時的應急反應
當發布自然災害預報時,臨時應急行動如下:
1.召開救災指揮部會議。加強監視,隨時報告異常現象,做好臨時預報。
2.根據災情發展情況,組織人員疏散。
3.加強自然災害知識的宣傳,及時平息各種謠言和誤傳。
4.對易燃、易爆、毒氣、疫病等自然災害源進行檢查,進行必要的處理。
5.做好災后應急的準備和必要的物資、資金儲備工作。
6.采取強制措施,保持學校秩序穩定。
(三)發生嚴重破壞性災害應急反應
由救災領導小組迅速組建救災行動小組并由各組管理員指揮工人開展工作。
救災行動小組分成六個小組
1.通信組:z
2.保衛組:z
3.搶險救災組:z
4.救護組:z
5.疏散組:z
6.搶修組:z
救災行動小組職責
1.通信聯絡組:負責通信聯絡保證信息暢通。
2.保衛組:加強學校災害現場治安管理,維持現場秩
序。
3.搶險救災組:搶救被壓人員,排除險情。迅速組織力量對重要設施進行排險、搶修,盡量避免自然災害的擴大,防止水災、火災、毒氣泄漏、樹木傾倒傷人事件的發生蔓延。
4.救護組:安置師生,提供食品、飲用水、帳篷、防寒衣物以及其它生活必需品。特別做好受傷人員的安置及死難者的善后工作。
5.疏散組:保證災害現場人員的安全撤離。
6.搶修組:對應對災害使用的各種設備及時維修養護,保障救災設備使用。
篇3:學校項目物業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學校項目物業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停水預案
(一)為確保校園正常的教學與學習秩序,及時處理突發性或一般性停水,避免給廣大師生造成不便,制定本預案。
(二)停水預案組織機構由公司主管領導擔任組長,部門主管領導任副組長,各樓樓長為組織成員。
(三)組長和副組長統一指揮,重點解決。
(四)所有樓宇保持信息溝通順暢,資源共享,通過各種媒介得知停水消息后,迅速通知其他樓宇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五)發生突然停水時,由樓長立即通知維修部工作人員前來查明原因,疏通供水系統,盡快恢復供水。
(六)由于水網改造或其它特殊原因造成的區域性停水,樓長通知本樓工作人員提前儲備充足的清潔及生活用水,保證樓內的環境衛生。
(七)加強對廣大師生的宣傳,并讓工作人員下班前檢查供水系統,防止師生打開的水龍頭、水閥門沒有關閉,造成再次供水時發生浪費現象,甚至造成更大的損失。
(八)因維修水管水線原因造成的停水,修復后,區域負責人應隨時觀察修復設備,避免因設備損壞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九)發生大面積、長時間停水時,由主管領導統一協調安排相關工作。
(十)由預案領導小組每年組織一次演練,演練結束后及時對設備、設施進行維修、保養恢復正常并做好記錄。
二、停電預案
(一)為確保校園正常的教學與學習秩序,及時處理突發性或一般性停電,避免給廣大師生造成不便,制定本預案。
(二)停電預案組織機構由公司主管領導擔任組長,部門主管領導任副組長,各樓樓長為組織成員。
(三)組長和副組長統一指揮,重點解決。
(四)所有樓宇保持信息溝通順暢,資源共享,通過各種媒介得知停電消息后,迅速通知其他樓宇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五)發生突然停電時,由樓長立即通知維修部工作人員前來查明原因,疏通供電系統,盡快恢復供電。
(六)由于網改造或其它特殊原因造成的區域性停電,樓長通知樓內相關單位做好停電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包括切斷設備設施的電源,保存計算機數據等,避免因停電給師生及正常教學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七)加強對廣大師生的宣傳,通知廣大師生下班前關閉電源開關,讓工作人員下班前關閉公共區域的開關,避免造成再次供電時發生浪費現象,不留下絲毫的安全隱患。
(八)因維修電路電器原因造成的停電,修復后,區域負責人應隨時觀察修復設備,避免因設備損壞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九)發生大面積、長時間停電時,由主管領導統一協調按排相關工作。
(十)由預案領導小組每年組織一次演練,演練結束后及時對設備、設施進行維修、保養恢復正常并做好記錄。
三、火災預案
(一)物業經營公司領導任總指揮,統一協調各項工作,各樓宇工作人員服從調遣。
(二)公共各樓長明確分工,分別負責通訊、疏散、宣傳、后勤保障工作,各小組各司其職,有條不紊。
(三)樓內發生火災時,由樓長或值班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查看火情,視情況做出正確的處理措施:如果是初期火災,火勢較小,可迅速利用身邊的滅火器或水源滅火,如果火勢較大,則馬上報警,說明地點、位置、火勢和其它特殊情況。
(四)門衛迅速打開各安全通道門。
(五)疏散人員組織師生就近疏散。
(六)物業工作人員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在緊急情況下合理使用。
(七)加強平時的安全隱患排查,防患于未然。
(八)組織各崗位人員參加學校進行的消防演練。
四、設施損壞預案
(一)發現暖器設施損壞漏水,及時查看情況報修。
(二)組織樓內人員清理積水,避免人員滑倒或擴散面積太大。
(三)如果水勢太大無法控制,申請其它樓宇人員前來支援。
(四)維修完畢工人走后,密切注意修復處,防止再次漏水或存在其它漏點。
(五)查明原因,如因我方工作人員失誤所致,按責處罰。
(六)加強巡視工作,發現隱患及時處理,盡量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