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公司職業危害防治措施

建筑公司職業危害防治措施

2024-07-23 閱讀 4962

一、有職業危害的工種

序號有害因素分類主要危害次要危害危害的主要工作

1鉛鉛蒸汽環氧樹脂

乙二胺甲苯油漆工

2錳錳塵

錳煙紅外線

紫外線電焊工

氣焊工

3輻射非電離輻射紅外線

紫外線

可見光電焊工

氣焊工

二、職業危害程度

(一)、毒物危害

在生產條件下,毒物進入人體主要是經呼吸道或皮膚進入。經過消化道者極少。

1、鉛中毒

鉛是通過呼吸道吸入人體的。其特點是吸收快、毒性大、從其他途徑侵入占的比例很小。

中毒的表現:大多表現為慢性中毒。一般常有疲乏無力,口中金屬味,食欲不振,四肢關節肌肉酸痛等。隨著病情加重可累積各系統:

(1)、神經系統:神經衰弱癥候群三出現較早的癥狀,如頭痛、頭暈、疲乏無力、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失眠)、煩躁、關節酸痛等。

(2)、消化系統:常見的有食欲不振,口內有金屬味,腹部不適、腹痛、腹瀉或便秘,甚至可出現腹部絞痛。

(3)、血液系統:鉛中毒時,少數患者可出現輕度貧血,經驅鉛治療后迅速恢復。

2、錳中毒

錳是一種灰白色硬脆的金屬,用途廣泛,在施工中主要是各類焊工和及其配合工接觸。長期吸入超過允許濃度的錳及其化合物的微粒和蒸汽,則可能造成錳中毒。

焊工的錳中毒,主要是發生在高錳焊條和高錳鋼焊接中,發病較慢,大多在接觸3~5年以后,甚至可長達20年才逐漸發病。初期表現為疲勞乏力,時常頭痛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錳中毒主要是錳的化合物引起的,急性錳中毒較為少見,如連續焊接吸入大量氧化錳時,也可發生"金屬煙霧熱".電焊工人如在作業環境通風不良的管道、坑道、球罐、水箱內焊接,可能出現頭痛、惡心、寒顫、高熱,以及咽痛、咳嗽、氣喘等癥狀。

(二)、弧光輻射危害

對建筑施工來說主要是紫外線的危害。

適量的紫外線對人的身體健康是有益的。但長時間,受焊接電弧產生的強烈紫外線輻射對人的健康是有一定危害的。

手工電弧焊、氬弧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和等離子弧焊等作業,都會產生紫外線輻射。其中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弧光強度是手工電弧焊的2~3倍。

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是由于光化學作用,主要造成對皮膚和眼睛的傷害。

三、職業衛生健康技術措施

(一)、防毒技術措施

1、在職業中毒的預防上,管理和生產部門應采取的措施

(1)、加強管理。要搞好防毒工作。

(2)、嚴格執行勞動保護法和衛生標準。

(3)、依靠科學技術,提高預防中毒的技術水平。包括:

○1改革工藝;

○2禁止使用危害嚴重的化工產品;

○3加強設備的密閉化;

○4加強通風。

2、對生產工人應采取的預防職業中毒的措施

(1)、認真執行操作規程,熟練掌握操作方法,嚴防錯誤操作。

(2)、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

3、防治鉛中毒的技術措施

鉛中毒時可以預防的,只要積極采取措施,改善勞動條件,降低生產環境空氣中鉛煙濃度,達到國家規定標準0.03mg/m3,鉛塵濃度在0.05mg/m3以下,就可以防止中毒。

(1)、消除或減少鉛毒發生源。

(2)、改善工藝,使生產過程機械化、密閉化、減少對鉛煙或鉛塵接觸的機會。

(3)、加強個人防護及個人衛生。

4、防止錳毒的技術措施

預防錳中毒,最主要的是應在那些通風不良的電焊作業場所采取措施,使空氣中錳煙濃度降低到0.02mg/m3以下。

預防錳中毒主要應采取下列具體防護措施:

(1)、加強機械通風,或安裝錳煙抽風裝置,以降低現場濃度。

(2)、盡量采用低塵低毒焊條或無錳焊條;用自動焊代替手工焊等。

(3)、工作時戴手套、口罩;飯前洗手漱口;下班后全身沐浴;不在車間內吸煙、喝水、進食。

(三)、弧光輻射、紅外線、紫外線的防護措施

夏季強烈的太陽光線中,含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生產中的紅外線和紫外線主要來源于火焰和加熱的物體,如鍛造的加熱爐、氣焊和氣割等。

為了保護眼睛不受電弧的傷害,焊接時必須使用鑲有特制防護眼鏡片的面罩。可根據焊接電流強度和個人眼睛情況,選擇吸水式濾光鏡片還是反射式防護鏡片。

為防止弧光灼傷皮膚,焊工必須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蓋等。

篇2:化學品生產公司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

為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切實保護公司員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所屬各部門應當為員工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二、公司綜合管理部與已進、新進公司的員工簽訂職業病危害勞動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員工,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三、未與在崗員工簽訂職業病危害勞動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應按國家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與員工進行補簽。

四、公司員工在已訂立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公司綜合管理部、健康安全科應向員工如實告知現從事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所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并簽定職業病危害因素勞動變更職業病危害因素告知補充合同。

五、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對作業人員進行告知。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六、公司健康安全科應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各部門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實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確保告知制度的落實。

七、公司健康安全科每年對員工進行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的培訓、考核,使每位員工掌握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預防和控制技能。

篇3:作業場所職業危害控制管理制度檢測制度

1、為了加強對生產過程中職業健康的控制和預防,消除職業危害,保證本公司員工的職業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臨猗分公司。

2、凡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項目,必須將預防、控制職業危害因素的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3、公司各單位第一負責人對本單位的職業健康監護工作負責。

4、公司生產管理部安全組負責制訂年度職業危害預防和控制工作計劃。

5、公司職工醫院負責協調有關醫療單位對員工職業健康情況進行檢查,當發生急性事故時,積極協調有關醫療單位進行搶救。

6、公司各分廠安環處,負責對轄區范圍內有粉塵、噪聲、高溫、毒物等有職業危害產生場所建立職業衛生檔案。

7、公司職工醫院負責按《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周期的規定》,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訂職業健康檢查計劃,并按照要求進行實施。

8、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作業的勞動者,需要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存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9、公司各單位應對作業現場的塵毒監測儀和職業健康器材、設施進行維護和保養,保證設施正常運行。

10、各單位要不斷改善作業現場的勞動環境,加強員工的勞動保護措施,減輕職業危害程度,積極預防職業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