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過程中職業(yè)健康危害識別規(guī)范

施工過程中職業(yè)健康危害識別規(guī)范

2024-07-23 閱讀 3097

1、通過識別建筑產品形成與各工序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危害來全面識別危害

大的建筑群是由一個個單體建筑組成的,應詳盡地辨識出單體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危害。而一個單體建筑的形成是由各個分部工程組合而成,分部工程又是由各個分項工程組合而成,分項工程又是由建筑材料通過不同的工序過程而形成的。所以,一個建筑群,都可以分解為一個個小小的工序組合。綜上所述,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過程中存在的危害來辨識建筑業(yè)的風險是可行的,辨識出的危害結果也是可信和比較充分的。

由技術、材料、安全、衛(wèi)生等相關職能人員成立“危害辨識組”。結合每一個工序所需要的人員、材料、機具、施工方法、工序形成時所處的工作環(huán)境等,即建筑業(yè)通常所講的“人、機、料、法、環(huán)”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入手,分析每一個工序形成過程中以上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下面結合底板混凝土灌注施工工序中存在的危害進行分析。

(1)人員因素造成的危害:使用身體不健康的人員、不具有相應崗位操作能力的人員、沒有經過安全教育培訓的人員,發(fā)生傷害的情況是比較多見的。

(2)機具使用中的危害:灌注混凝土的過程中用到的機具有混凝土泵、小推車、鐵鍬、振動棒、配電箱等。以上每一種工具的使用,在建筑業(yè)都發(fā)生過相應的傷害,比如混凝土泵運輸、組裝以及在輸送混凝土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小推車使用過程中將人刮倒或碰傷;鐵鍬鏟傷人;振動棒使用過程中的震動以及噪聲對操作人員健康的影響和造成的職業(yè)病;配電箱使用不符合規(guī)定、非電工操作等。

(3)材料使用中的危害: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石子、砂子、水以及外加劑等。如材料部門在采購的時候未對材料供方做職業(yè)安全健康評價,特別是在外加劑的采購方面;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運輸過程中存在的危害。

(4)施工方法及施工措施中存在的危害:如施工方法中無安全健康規(guī)定或無該工序危害分析;沒有安全交底措施或安全交底措施無針對性、不全面等;對振動棒的使用未做出規(guī)定或規(guī)定不合理等。

(5)施工過程中所處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如高溫、低溫天氣造成施工人員中暑或凍傷;夜間、雨天、大風天氣施工,會對人的行為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障礙,會出現新的危害因素,在辨識時注意不要遺漏。

(6)在以上五個方面的辨識過程中,可能存在不同類別的危害交叉出現,要隨時記錄下來,歸并入不同的類別之中,以免遺漏。在辨識一個工序的危害過程中,以上五個方面會起到互相補充的作用,使危害識別的結果更全面、合理和適用。

2、依據國家、行業(yè)或地方發(fā)布的法規(guī)、規(guī)范、標準、規(guī)定推出危害

我們可以依靠獲取的法規(guī),來補充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危害識別。比如針對建筑施工用的塔式起重機,辨識危害時結合法規(guī),就會考慮它的生產、運輸、安裝、驗收、使用、拆除、清運出廠等全過程。《起重機械安全監(jiān)察規(guī)定》(勞安字[1991]8號)、《塔式起重機安全規(guī)程》(GB5144-94)、《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使用規(guī)范》(GB/T5972-86)、《起重機司機安全技術考核標準》(GB6720-8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86)的規(guī)定,無疑都是為了更好地控制塔式起重機產生的危害。這樣,就可能將此機械全過程中存在的危害全部辨識出來。以上只是一個例子,對建筑業(yè)中的腳手架、臨時用電、人員管理等都有相應的法規(guī),如《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88)、《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80-91)等。

3、根據危害控制措施推出危害

每一個建筑企業(yè),在日常的管理活動中有控制本企業(yè)安全健康運行的管理措施,如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專項的安全技術方案以及安全技術交底等。企業(yè)實際上已對其危害進行了控制,在危害辨識中將歸入危害識別的清單即可。

4、對以往事件、事故的調查以及反饋意見的評價作為對危害辨識的補充

每一次事故的發(fā)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對于事故產生原因以及事后采取措施的分析,往往又成為預防下一次事故很好的控制手段,又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辨識危害的補充途徑。

5、危害辨識要考慮與建筑業(yè)活動有關的所有場所

如有的危害辨識未考慮工人宿舍,其實工人宿舍中物品的放置、用電、照明情況、人員生理及心理狀態(tài)等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影響;再者辦公區(qū)的用電、用水、上下樓;食堂的衛(wèi)生狀態(tài)、人員健康狀況、外購產品如亞硝酸鹽、煤氣使用、各類電器設施使用等,都可能產生危害。職業(yè)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中的作業(yè)場所是指組織生產活動的所有場所,其中應包括辦公場所、施工現場、加工場所、材料倉庫、機械存放場地等生產場所和人員活動的場所,如宿舍、食堂、衛(wèi)生間、淋浴間以及采購到達的場所等,在進行危害辨識的時候要充分考慮以上各個場所中的各類設施及其它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

6、危害辨識要考慮與建筑業(yè)有關的所有活動

包括各職能和層次的管理活動和可施加影響的活動,只有充分地考慮各種活動,才能使危害辨識更符合每一個部門的實際情況。如勞資部門對工人的培訓教育以及進場勞務分承包方的安全健康評價;材料部門在材料采購中對材料的評價,對運輸、堆放等過程中存在危害的評價等。這些危害都應盡可能全面地辨識出來,這樣,體系的運行才有章可循。

7、辨識危害一定要識別到危害產生的根源和狀態(tài)

這是組織在識別危害時常有的問題,也是組織不能細致策劃每一個危害控制措施的根本原因所在。識別危害的目的不是要建立一個危害清單,也不是要統(tǒng)計有多少個危害,而是為了使識別出的危害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把一個危害識別到其產生的根源和狀態(tài)是非常必要的。

8、辨識危害要考慮職業(yè)病等人員健康方面的影響

在目前的情況來,看建筑業(yè)職業(yè)病,雖然沒有大的問題,但是還是要考慮的,企業(yè)要結合國家有關職業(yè)病的分類標準來分析工作場所存在的職業(yè)病。如高溫天氣的中暑、低溫天氣的凍傷、振動造成的麻木及疼痛、噪聲性耳聾、食物中毒等等,當然,健康方面的問題也要有深入的考慮。

9、辨識危害要全面,不要怕麻煩

在辨識危害之初,辨識小組的人員要樹立“一定要全面”的思想。危害辨識也是如此,無論是產品、服務、場所、活動等,只要存在危害,就要全部地識別出來,至于其之后的處理方法是風險評價還是進行風險控制的策劃,下一步再考慮。如果沒有全面地危害辨識做基礎,建立起來的體系則是“大眼安全網”,而不是“密目安全網”,難免會有漏掉的電焊條插到人家腦袋上的事情發(fā)生!

篇2:安全危害因素識別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1、目的:為明確公司施工范圍內安全危險因素的識別、控制內容和要求,提出安全危險因素的評價方法,確保安全重要危險因素有效的識別和評價,以達到安全第一,預防環(huán)境污染,保護人身健康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范圍: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鍋爐安裝改造和壓力管道安裝項目工程施工(以下簡稱項目工程施工)范圍內的安全危險因素的識別、評價和重要危險因素的控制管理。3、安全危險因素識別與控制的內容——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對安全造成影響的各種安全危險因素;——物資、設備的采購、接受、驗收、保管和發(fā)放過程中,可能對安全造成影響的各種安全危險因素;——施工、生活暫設和物資的存放及使用過程中,可能對安全造成影響的各種安全危險因素;——項目工程施工范圍內可能對安全造成影響的各種相關方的安全危險因素;4、安全危險因素識別與控制的類型本公司在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對以下類型的安全危險因素實施識別與控制:——有毒有害物質;——火災、爆炸;——電擊、觸電及電弧輻射燒傷;——物體和人員的高處墜落;——吊裝設備或吊裝物的跌落損壞;——腳手架或構筑物的跨塌;——高溫、高壓等異常環(huán)境;——粉塵及煙塵;——塌方;——交通事故;——射線及輻射;——噪聲;——固體廢棄物;——化學危險物品;——廢氣(汽)和廢液排放;——油品泄漏及滲透;——機械傷害;——能源消耗;——其它安全危險因素。5、安全危險因素的識別與控制管理(1)識別安全危險因素的時間——首次實施安全管理體系時;——安全目標或指標變更或修改時;——安全計劃書或安全管理方案制訂或修改時;——現行安全法律法規(guī)或其它安全要求發(fā)生變化時;——施工作業(yè)的內容或施工作業(yè)的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相關方的安全管理條件或管理要求發(fā)生變化時;——安全管理體系審核后,需重新進行安全危險因素識別時。(2)識別安全危險因素應遵循的原則1)對安全危險因素進行以下三種時態(tài)下的識別:——過去曾經發(fā)生過,而且對當前的安全管理仍存在影響的識別;——目前正在對安全管理產生影響的識別;——到目前尚未發(fā)生過,但可預料到將來可能發(fā)生,并對安全管理會產生影響的識別。2)對安全危險因素進行以下三種狀態(tài)的識別:——正常施工狀態(tài)下可預期發(fā)生的情況的識別;——非正常施工狀態(tài)下可預期發(fā)生的情況的識別;——人為過失或自然災害狀態(tài)下施工不可預期發(fā)生的情況的識別。6、安全危險因素的識別與風險評價(1)施工活動分析和安全危險因素調查本公司安全危險因素的識別工作,由施工經理負責組織質量安全科和技術科,根據施工作業(yè)實際情況,結合以往的施工經驗,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進行項目工程施工作業(yè)活動分析和安全危險因素調查、收集和記錄,填寫《安全工作危害分析記錄表》;(2)安全危險因素的風險評價1)將某項目工程的全過程存在的危害按工序逐一列出,對危害發(fā)生的嚴重性和可能性作出評估,并計算其風險值,然后,根據風險值提出控制風險的方法,最后列出經過風險控制后的剩余危險。R=L×S式中:——R:風險值;——L: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S:發(fā)生事故后的嚴重性。2)LS的平分方法——用危害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L),評估發(fā)生危害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其取值范圍如下表所示:分數偏差發(fā)生率安全檢查操作規(guī)程員工勝任程度監(jiān)控、控制、補救措施5每天發(fā)生從來無檢查無操作規(guī)程不勝任無任何措施4每月發(fā)生偶爾檢查操作規(guī)程不完善不夠勝任任何措施不完善3每季發(fā)生每月檢查部分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一般勝任措施使用不當2曾經發(fā)生每周檢查偶爾不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勝任措施偶爾失去作用1從未發(fā)生每日檢查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高度勝任防范控制措施有效——用危害事件發(fā)生后的嚴重性(S),評估發(fā)生危害事件后的嚴重后果,其取值范圍如下表所示:分數事故的嚴重性人員傷亡程度財產損失停工時間法規(guī)符合情況形象受損程度5a.死亡b.終身殘廢c.喪失勞動能力≥3萬元≥3天違法全國性影響4a.部分喪失勞動能力b.職業(yè)病c.慢性病d.住院治療≥2萬元≥2天潛在不符合法律法規(guī)市級范圍影響3需去醫(yī)院治療,但不需住院≥1萬元≥1天不符合淄博市安全規(guī)章制度齊魯石化地區(qū)影響2a.皮外傷b.短時間身體不適<1萬元半天不符合本公司規(guī)章制度本公司范圍內影響1沒有受傷無無完全符合無影響3)風險評價及處置辦法——重要安全危險因素的確定原則A.風險值R≥9的安全危險因素可確定為重要安全危險因素;B.通過風險評價與識別確認的重要的安全危險因素,填寫《重要安全危險因素清單》。——重要安全危險因素清單審批與管理本公司項目工程施工范圍內的《重要安全危險因素清單》,有質量安全科長負責審核,公司管理者代表負責批準,并在質量安全科存檔備查。7、重要安全危險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實施期限(1)按照風險值(R=L×S)再將風險細分為五個級別,根據風險值的不同分別實施控制,風險分級見下表R值分級危險程度應采取的行動20—25一級風險極其危險不能繼續(xù)作業(yè),需立即停工,組織整頓15—16二級風險高度危險需立即開展整改工作9—12三級風險顯著危險需要整改4—8四級風險一般危險需要引起注意<4五級風險稍有危險可以接受(2)本公司項目工程施工范圍內的重要安全危險因素,應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和控制目標,按JAB/安全03—《安全管理作業(yè)文件》的相應要求實施控制,編制項目工程施工安全計劃書:1)一級風險,立即停工,制定降低危害的措施,并對措施進行評估,經審批后整改,直到施工作業(yè)條件改善;2)二級風險,需立即采取緊急措施降低風險,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整改;3)三級風險,應制定整改目標,在段時間內整改;4)四級風險,需要加強溝通,加強操作規(guī)程的執(zhí)行的力度,定期檢查;5)五級風險,加強教育與溝通,提高技術水平。

篇3:工地職業(yè)病危害評價識別防治措施

建筑業(yè)存在職業(yè)衛(wèi)生評價中的職業(yè)危害的主要工種:碎石工、磚工、安裝保溫工、石棉瓦工、混凝土攪拌機工、砂漿機司機工、水泥上料工、搬運工、料庫工、材料試驗工、金屬打磨工、金屬除銹工、木工機械工、油工、噴漆

建筑業(yè)存在職業(yè)衛(wèi)生評價中的職業(yè)危害的主要工種:碎石工、磚工、安裝保溫工、石棉瓦工、混凝土攪拌機工、砂漿機司機工、水泥上料工、搬運工、料庫工、材料試驗工、金屬打磨工、金屬除銹工、木工機械工、油工、噴漆工、涂刷工、冷熱瀝清涂刷工、水電焊工、混凝土振搗工、打樁工、推土機司機等工種;對建筑行業(yè)的施工操作人員易造成粉塵、鉛、苯、一氧化碳、燥聲、振動而引發(fā)的粉塵危害、毒物危害、放射線危害、噪聲危害、振動危害、弧光輻射的危害和高空作業(yè)不良反應。

采取防護措施:

一、防塵技術措施

1、水泥防塵措施

(1)流動攪拌機除塵。在建筑施工現場攪拌機流動性比較大,因此,除塵設備必須考慮適合流動的特點。既要達到除塵目的,又做到裝、拆方便。

流動攪拌機上有2個塵源點: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時飛起的粉塵;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時,從進料口、出料口飛起的粉塵。

采用通風除塵系統(tǒng)。即在拌筒出料口安裝活動膠皮護罩,擋住粉塵外揚;在拌筒上方安裝吸塵罩,將拌筒進料口飛起的粉塵吸走;在地面料斗側向安裝吸塵罩,將加料時揚起的粉塵吸走,通過風機將空氣粉塵送入旋風濾塵器,再通過器內水浴將粉塵降落,被水沖入蓄水池。

(2)水泥制品廠攪拌站。多用砼攪拌機自動化。由計算機控制砼攪拌,輸送全系統(tǒng),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同時在進料倉上方安裝水泥,砂料粉塵器,就可使料斗作業(yè)點粉塵降為零,從而達到徹底改善職工勞動條件的目的。

(3)高壓靜電除塵。高壓靜電除塵是靜電分離技術之一,已應用于水泥除塵回收。

2、木屑除塵措施

可在每臺加工機械塵源上方或側向安裝吸塵罩,通過風機作用,將粉塵吸入輸送管道,再送到蓄倉內。

3、金屬防塵措施

鋼、木門窗的拋光(砂輪打磨)作業(yè)中,一般采用局部通風除塵系統(tǒng)。或在打磨臺工人操作的側方安裝吸塵罩,通過支道管、主道管,將含金屬粉塵的空心輸送到室外。

二、防毒技術措施

1、在職業(yè)中毒的預防上,管理和生產部門應采用的措施。

(1)加強管理。要搞好防毒工作。

(2)嚴格執(zhí)行勞動保護法規(guī)和衛(wèi)生標準。

(3)對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一定要做到主體工程和防毒設施同時設計,施工及投產。

(4)依靠科學技術,提高預防中毒的技術水平。包括:

1)改革工藝;

2)禁止使用危害嚴重的化工產品;

3)加強設備的密閉化;

4)加強通風。

2、對生產工人應采取的預防職業(yè)中毒的措施

(1)認真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方法,嚴防錯誤操作。

(2)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

3、防止鉛毒的技術措施

鉛中毒是可以預防的,只要積極采取措施,改善勞動條件,降低生產環(huán)境空氣中鉛煙濃底,達到國家規(guī)定標準,就可以防止鉛中毒。

(1)消防或減少鉛毒發(fā)生源。

(2)改進工藝,使生產過程機械化,密閉化,減少對鉛煙或鉛塵接觸的機會。

(3)加強個人防護及個人衛(wèi)生。

4、防止錳中毒的技術措施

預防錳中毒主要應采取下列具體防護措施:

(1)加強通風,以降低現場濃度。

(2)盡量采用低塵低毒焊條或無錳焊條,盡量采用自動焊。

(3)工作時戴手套、口罩,飯前洗手漱口,下班后全身沐浴,不在現場內吸煙、喝水、進食。

5、防止苯中毒的技術措施

(1)加強現場通風。地下室、防水池內涂刷各種防腐涂料或環(huán)氧樹脂玻璃鋼等作業(yè),必須根據場地大小,采用多臺抽風機把苯等有害氣體抽出室外,防止急性苯中毒。

(2)用無毒或低毒物代替苯,采用新工藝噴漆。

(3)采用密閉的操作和局部抽風排毒設備。在地下室和密閉的室內工作時,應戴防毒面具。

三、弧光輻射、紅外線、紫外線的防護措施

夏季強烈的太陽光線中,含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生產中的紅外線和紫外線主要來源于火焰和加熱的物體,氣焊和氣割等。

為了保護眼睛不受電弧的傷害,焊接時必須使用鑲有特制防護眼睛片的面罩。可根據焊接電流強度和個人眼睛情況,選擇吸水式濾光片還是反射式防護鏡片。

為防止弧光灼傷皮膚,焊工必須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蓋等。

四、防止噪聲危害的技術措施

各建筑、安裝企業(yè)應重視噪聲的治理,主要應以三個方面著手:消防和減弱生產中噪聲源;控制噪聲的傳播;加強個人防護。

(1)控制和減弱噪聲源。以改革工藝入手,以無聲的工具替有聲的工具。

(2)控制噪聲的傳播。合理布局,控制噪聲入手,消聲、吸聲、隔聲、隔振、阻墻。

(3)做好個人防護。如及時戴耳塞、耳罩、頭盔等防噪聲用品。

(4)定期進行預防性體檢。

五、防止振動危害的技術措施

(1)隔振,就是在振源與需要防振的設備之間,安裝具有彈性性能的隔振裝置,使振源產生的大部分振動被隔振設置所吸收。

(2)改革生產工藝,是防止振動危害的治本措施。

(3)手持振動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塑料隔振墊,工人操作時戴好專用的防振手套,也可減少振動的危害。

六、防暑降溫措施

為了補償高溫作業(yè)工人,因大量出汗而損失的水分和鹽分,最好的辦法是供給含鹽飲料。

對高溫作業(yè)工人應進行體格檢查,凡有心血管器質性疾病者不宜從事高溫作業(yè)。炎熱季節(jié)醫(yī)務人員要到現場巡回醫(yī)療,發(fā)現中暑要立即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