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橋梁鉆孔灌注樁事故處理預防措施

橋梁鉆孔灌注樁事故處理預防措施

2024-07-23 閱讀 9462

一、前言

在橋梁工程施工中,鉆孔灌注樁處于地下或水下,致使施工中工作人員無法直接接觸到,使其施工難度加大,特別是在灌注樁基過程中,往往會由這樣那樣的疏忽或其它原因,造成嚴重的質量事故。為使這些事故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現根據工程實踐經驗就樁基灌注中常出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方法、預防措施加以分析和研究。

二、施工中事故處理及預防措施

1、施工中成樁的幾個關鍵

⑴在剪隔水栓時,漏斗及導管內要儲存足夠的混凝土。

⑵混凝土灌注時,導管的提拔和拆除中應防止管內進水。

⑶導管內混凝土不滿時,混凝土應徐徐灌注,以防止導管內造成高壓氣囊,堵塞混凝土的下落。

⑷混凝土的運輸對混凝土和易性的影響。

⑸整個灌注過程中,應對所有參加人員進行明確的分工,各個工種之間緊密配合,并設專人統一指揮,做到迅速、連續、有條不紊地進行。

⑹盡量使用先進的機械。

實踐表明使用了先進的運輸機械施工的橋梁樁基和人工運輸施工的樁基,其樁基聲測報告中就可以看到其差別。

2、導管進水

在灌注樁基過程中,導管進水較為常見,其主要原因有:

⑴剪隔水栓時,漏斗內和導管內混凝土的存儲量掌握不好,造成混凝土下落后導管底與混凝土面有一定的間距,使孔內水漿上翻進入導管內。

⑵導管接頭處橡膠墊有損傷,密封不嚴或橡膠墊老化,在導管內高壓氣囊的沖擊下,造成破裂而進水。

⑶導管自身碰撞或長期使用,使導管壁漏水或焊縫開裂而進水。

⑷在提升導管和拆除導管過程中,提升太猛或量導管埋深時出錯致使管底口超出混凝土面,造成水漿由管底口進入管內。

預防處理辦法:

⑴經常派有經驗的人員對橡膠墊及導管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更換與維護,加強施工、技術人員的責任心,避免錯誤計算、量深的發生。

⑵一旦出現類似情況,應及時分析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補救:對于1類原因引起的,應提出導管,用空壓機、抽沙泵或沖抓錐清除所灌注的混凝土,并重下導管重新灌注。

⑶對于2、3類原因引起的,拔出導管,將進水處換下來,重新插入混凝土中,并用抽沙泵將管內泥漿水抽干,方可繼續灌注混凝土,對于新灌混凝土前兩盤應適當加大水泥用量。

⑷對于4類原因引起的,導管應向下放置插入混凝土面1-2m左右,用抽沙泵抽干管內水漿,再繼續灌注混凝土。

⑸對于重新灌注混凝土時,原灌注混凝土將要初凝,導管不能順利插入混凝土。可在導管上方安置振動器,在振動導管的同時,利用重壓使導管壓入原混凝土面內,然后抽干管內水,繼續灌注。對于已初凝的混凝土,在離設計標高距離較小時,可抽干孔內水漿,并清理原混凝土面至新鮮的混凝土時在護筒內灌注一般混凝土至設計標高。

3、導管“卡管”現象

在混凝土灌注施工中,由于隔水球密封不嚴造成導管進水,使管中混凝土在下落時石子、砂、水泥漿分離,導致粗集料集中將混凝土棚起,使混凝土無法下落,或由于機械故障和其它原因使混凝土在導管內已初凝,增大了混凝土在管中下落的阻力,堵塞了管道。

⑴將鋼筋焊接起來,向管內沖搗使混凝土下落。

⑵上下抖動吊導管的吊繩,使管中混凝土在抖動的作用下下落。

⑶在導管靠近管口的地方,固定安放附著式振動器,依靠振動器的振動作用使混凝土下落。

如三種方法都無法湊效,則應立即拔出導管逐段拆除,并將管內混凝土清理干凈,重新進行灌注工作。

對于混凝土已灌注大半的,在拔導管、清理干凈導管后,重新下導管插入混凝土中,然后用抽沙泵將管內泥漿全部抽出,繼續開始灌注。

4、樁基鋼筋骨架上浮原因

⑴混凝土中粗集料粒徑過大,配比不當,混凝土凝固速度太快,導管埋入太深。

⑵混凝土中粗集料粒徑大,剪隔水栓時混凝土料處理量過多,造成混凝土下落沖力大使導管混凝土上翻力量過大。

處理措施:

在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緩凝劑,并控制混凝土中粗集料的粒徑不要太大。縮短混凝土的灌注時間,防止混凝土在灌注中途凝固或塑性變小。當混凝土灌注面接近和進入鋼筋骨架時,保持較深的埋管并放慢灌注混凝土下沖速度,減少混凝土浮力。孔內混凝土灌注面進入鋼筋骨架1-2米時適當提升導管,但要保證埋深大于1米,以增加鋼筋骨架在導管底口以下的埋深。鋼筋骨架上端焊在護筒口上,以承受部分頂托力。

5、坍孔

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還會出現坍孔現象。主要表現為孔內水位突然上升,并冒出氣泡,原因有:井孔周圍有機械振動,護筒內水位和泥漿護壁受損等,這種情況應及時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首先向護筒內注水,或停止機械振動,并用抽沙泵吸出坍入孔內泥土。如不繼續坍落,則可繼續灌注施工;如坍落嚴重則應拔出導管,清出所灌混凝土,并提出鋼筋骨架,重新用泥沙填井、鉆孔。

6、樁基中加有泥沙

原因主要由以上幾種現象造成的,這種現象應查明原因,采取壓漿補強的方法進行處理。

對于有問題的樁基,鉆兩個孔,孔深應不大于補強位置0.5米以下,用高壓水泵向一個孔壓入清水,將加泥或加沙從另一個孔沖出,直至派出全部所夾的泥沙為止,然后用壓漿機降純水泥漿壓入一個孔內,至另一個孔向外溢出水泥漿為止。水泥漿應先用較稀的(一般水灰比為0.8較宜),然后壓入稠水泥漿(水灰比為0.45-0.5),并請有關質檢單位再次檢查其補強效果。

三、結論

各種事故主要以預防為主。由于灌注樁質量事故引發的后果十分嚴重,所以每個施工單位都應加強教育職工,增強職工的質量意識,強化職工責任心,并制定出相應的管理、監督機制和制度,將質量事故的發生和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篇2:鉆孔灌注樁安全技術規定

1鉆孔灌注樁施工順序、機具位置,泥漿池及沉淀池位置、出渣路線、鋼筋籠加工區域的位置、場內運輸、供水供電線路等,必須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

2陸上鉆孔樁施工一律采用硬地坪施工法,即鉆機應置于地基處理堅實平整的混凝土地面上,確保鉆機運轉時平穩。

3鉆孔樁機在陡坡或水上作業時,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設置堅固穩定的工作平臺(如水中鋼平臺等)。平臺應設有規范的防護和供人員上下的設施,經驗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同時應在各作業點配備相應的救身、防護設備。

4護筒埋設應嚴格按樁位中心軸線和垂直位置進行,埋設深度必須確保成孔過程中不發生筒邊竄水坍孔事故。若樁孔附近有管線時,宜將護筒的埋入深度超過管線埋入深度,確保管線在鉆孔樁成孔過程中的安全。埋設后的護筒應加蓋。

5鉆孔就位時,機架不能靠在護筒上,以免機械振動引起護筒漏水導致坍孔。沖抓鉆或沖擊鉆操作時,不準任何人進入落鉆區。

6裝、拆鉆桿時,應注意吊、放操作與人員之間的配合。在鉆進過程中,若鉆機發生卡鉆跡象時,必須立即停機。

7樁孔成型后,應盡快灌注混凝土,否則應在護筒上加蓋。

8鋼筋籠子的吊點必須焊接牢固,起吊前經驗收合格。起吊時必須設專人指揮,不準斜吊或橫向拖拉,確保鋼筋籠子垂直于鉆孔。

9除全護筒鉆孔施工法外,其它幾種成孔方法,應保持孔內水位穩定。在潮汐地區或河道中鉆孔時,必須有專人隨時觀測、記錄、調整護筒內水位變化。

10每根樁開鉆起至混凝土澆注完成必須連續作業,防止坍孔。

11電氣線路及其設施,必須符合先行規范《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的要求。設備的電源線必須是整根導線,不得有破皮、接頭。控制電箱應符合規范要求,并嚴禁外接任何用電設備。水上施工應采用發電機供電。

12鉆孔樁機在地面移位時,應采用外動力拖動,禁止采用鉆機主、副鉤的垂直動力經轉向后直接快速拖動。鉆機滾筒下禁止采用磚塊等易碎物體墊襯。采用千斤頂調整鉆機水平度或垂直度時,同樣禁止千斤頂下用磚塊等易碎物體墊襯,調整應緩慢平穩地進行。

13鉆孔樁機的承重、連接銷,必須采用原廠的產品,禁止采用鋼筋等物件代替。

14在地面指揮混凝土車輛進行混凝土灌注的人員,必須隨時關注自己所處的位置是否安全,車輛倒車時,嚴禁進入車尾與樁架構件或其他構筑物之間,嚴禁車輛撞擊樁架。

篇3:鉆孔灌注樁監理實施細則

鉆孔灌注樁工程

(一)依據標準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

《鉆孔灌注樁施工規程》(DBJ08-202-9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50204-92)

《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2-83)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

(二)基本要求

1.灌注樁用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2.成孔深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以摩擦力為主的樁,沉渣厚度嚴禁大于300mm以端承樁為主的樁,沉渣厚度嚴禁大于50mm,以摩擦為主的樁或圍護樁沉渣厚度嚴禁大于100mm

3.實際澆筑混凝土量嚴禁小于計算體積,樁身任意一段平均直徑與設計直徑之比嚴禁小于1

4.澆筑后的樁頂標高及浮漿的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5.混凝土灌注樁冬期施工要求

⑴長螺旋鉆孔機的鉆頭宜選用椎型鉆頭并鑲合金刀,鉆過凍土時應加大鉆桿對上層的壓力,并防止擺動和偏位。鉆成的柱孔應及時覆蓋。

⑵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宜在初冬或春融期施工,泥漿溫度不低于5℃,并不得摻氯鹽防凍劑。

⑶人工挖孔,其孔應保溫,孔內作好通風。

⑷錘擊(振動)套管成孔應制定保證相臨樁身砼質量的施工順序,提拔套管應及時清除管壁上的泥土,防止凍結在管壁上,當成孔施工有間歇時,宜將套管埋入樁孔中。

⑸混凝土灌注樁的混凝土冬期施工要求,參照(3)基礎混凝土工程①質量標準(三)冬期施工要求。混凝土填入土孔的溫度不低于5℃,沉管灌注樁混凝土填入孔的溫度應根據熱工計算確定。

⑹在地基土最大凍深內和露出地面部分的樁身混凝土養護可采取負溫養護法,水泥宜使用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澆筑后起始養護溫度不應低于5℃并應以澆筑5d內的預計日最低氣溫或選用防凍劑。混凝土澆筑后,裸露表面應采用塑料薄模覆蓋保護。采用負溫養護法應加強測溫。當混凝土內部溫度降到防凍外加劑規定溫度之前,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應為設計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40%,并不低于4Mpa。

⑺鋼筋工程冬期施工要求,參見(3)基礎混凝土工程①質量標準(四)鋼筋工程冬期施工要求。

(三)允許偏差

1.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主筋間距±10mm,箍筋間距±20mm,鋼筋籠直徑±10mm,鋼筋籠長度±50mm

2.鋼筋籠安裝允許偏差鋼筋籠安裝深度±100mm,鋼筋籠保護層±10mm

3.樁的位置偏移:單樁條形樁基垂直軸線方向和群樁基礎邊樁1/6d,且不大于100mm,條形樁基順軸線方向和群樁基礎中間樁1/4d,且不大于150mm,支護樁1/12d,樁徑偏差:-0.1d,且≤-50mm。

4.成樁垂直度≤H/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