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鉆孔灌注樁施工作業標準

鉆孔灌注樁施工作業標準

2024-07-23 閱讀 1901

1、準備作業:

①在開鉆前應根據設計圖提供的地質資料畫出地質柱狀圖,向領工員、工班長或作業負責人交底。并根據地質情況,制定對應措施了解鉆機的機械性能。

②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導管應進行試拼、試壓,不得漏水和彎曲。進行編號,并自下而上標上小度。

③檢查所用材料是否有合格證書,是否達到要求的質量標準。含配合比試驗報告,鋼筋焊接合格證明報告。

④檢查鋼筋籠垂球的制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灌注混凝土計量器具是否安置好,并檢其準確性。

⑤檢查是否制定了安全、質量施工措施。

⑥鉆樁要連續作業,要配備足夠的人員,分好班,找出作業負責人。制定交接班制度,落實安全、質量施工措施。開展勞動競賽。關心施工人員的生活,安排好吃飯、休息問題。在灌注樁的過程中,領工員、工地主管技術人員要實行跟班制。如條件可能在鉆樁施工過程中施工隊領導干部要晝夜值。

⑦戴安全帶、安全帽。下導管發給水鞋、雨衣、膠質手套。開拌和機、倒水泥發口罩。

2、基本作業:

①沖擊鉆機鉆吊的鋼絲繩必須選用軟性、優質、無死彎和無斷絲者,安全系數不應小于12。鋼絲繩與鉆頭的聯結必須牢固,必要時栓保險繩,以防掉鉆頭。

②沖擊法鉆孔時,應采用小沖程開孔,使初成孔堅實,堅直、圓順、能起導向作用,并防止孔口坍塌。鉆進深度超過鉆頭全高加沖程后,方可進行正常的沖擊。堅硬漂石和巖層應采用中、大沖程,松散地層應采用中、小沖程。鉆進過程中,必須勤抽碴,使鉆頭經常沖擊新鮮地層。每次松繩量,應根據地質情況、鉆頭形式、鉆頭重量決定。為控制松繩長度,可在鋼絲繩上作出標記。

③旋轉鉆機的超重滑輪和固定鉆機的卡孔,應在同一垂線上,保持鉆釓垂直。開鉆時,以低檔慢速鉆進,鉆至護筒下1m后,再以下沉速度鉆進,在鉆進過程中,應經常注意土層變化,對不同的土層采用不同的轉速,鉆壓、泥漿比重和泥漿量。在砂土、軟土等容易坍孔的土層宜采用低檔慢速鉆進,同時提高水頭,加大泥漿比重,防止坍孔。

④發生坍孔后,應仔細分析,查明原因和位置,然后進行處理。坍孔不嚴重者,可加大泥漿比重繼續鉆進;嚴重時應重鉆。在鉆進過程中,發生事故要及時匯報有關領導,研究處理措施,嚴禁不報或盲目處理造成更大的事故。

⑤出現流砂現象后,應增大泥漿比重,提高孔內壓力或用粘土作成大泥塊投下。用沖擊法造孔,必要時可投粘土塊,用鉆頭將粘土擠入流砂層,加強孔壁,堵住流砂。

⑥鉆孔至設計高程后,要經技術人員檢查確認。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容許沉渣厚度為:柱樁不大于10cm。摩擦樁不大于30cm。

⑦清孔可采用下列方法:抽碴法,適用于沖擊鉆機或沖抓鉆機造孔,吸泥法:適用于沖擊鉆機造孔,但土質松軟孔壁容易坍塌時,不宜使用;換漿法:正反循環旋轉鉆機宜使用換漿法清孔。換漿法的清孔時間,以排出泥漿的含砂率與換入泥漿的含砂率接近為度。不得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⑧鋼筋籠宜整體吊裝入孔。為了吊裝時有足夠的剛度,主筋與加強箍筋必須全部焊接,并在鋼筋籠內綁上杉桿,鋼筋籠入孔后拆除。

⑨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導管應符合下列要求:導管內壁應光滑園順,內徑一致,直徑可采用20~30cm,一般中間節長2m,底節長4m,導管軸線誤差依孔深,鋼筋籠內徑與法蘭盤外徑差值而定,一般不宜孔深的0.5%,亦不大于10cm。組裝時,接近螺栓的螺帽宜在上邊,導管接頭法蘭盤宜加錐形活套。漏斗底至孔口距離應大于一中間導管長。

⑩水下混凝土封底,必須有隔水栓。混凝土的初存量應滿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0.8m。灌注中要經常測量混凝土的高度。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并置標志,隨時注意鋼筋籠的變化,發現浮起和下沉要及時采取措施。特別是灌注混凝土頂面接近鋼筋籠底時尤其重要。采取措施,不得使混凝土在導管外掉入孔內。萬一掉入,在測定樁頂標高時,要考慮影響成度。水下混凝土應連續灌注,不得中途停頓。

篇2:鉆孔灌注樁安全技術規定

1鉆孔灌注樁施工順序、機具位置,泥漿池及沉淀池位置、出渣路線、鋼筋籠加工區域的位置、場內運輸、供水供電線路等,必須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

2陸上鉆孔樁施工一律采用硬地坪施工法,即鉆機應置于地基處理堅實平整的混凝土地面上,確保鉆機運轉時平穩。

3鉆孔樁機在陡坡或水上作業時,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設置堅固穩定的工作平臺(如水中鋼平臺等)。平臺應設有規范的防護和供人員上下的設施,經驗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同時應在各作業點配備相應的救身、防護設備。

4護筒埋設應嚴格按樁位中心軸線和垂直位置進行,埋設深度必須確保成孔過程中不發生筒邊竄水坍孔事故。若樁孔附近有管線時,宜將護筒的埋入深度超過管線埋入深度,確保管線在鉆孔樁成孔過程中的安全。埋設后的護筒應加蓋。

5鉆孔就位時,機架不能靠在護筒上,以免機械振動引起護筒漏水導致坍孔。沖抓鉆或沖擊鉆操作時,不準任何人進入落鉆區。

6裝、拆鉆桿時,應注意吊、放操作與人員之間的配合。在鉆進過程中,若鉆機發生卡鉆跡象時,必須立即停機。

7樁孔成型后,應盡快灌注混凝土,否則應在護筒上加蓋。

8鋼筋籠子的吊點必須焊接牢固,起吊前經驗收合格。起吊時必須設專人指揮,不準斜吊或橫向拖拉,確保鋼筋籠子垂直于鉆孔。

9除全護筒鉆孔施工法外,其它幾種成孔方法,應保持孔內水位穩定。在潮汐地區或河道中鉆孔時,必須有專人隨時觀測、記錄、調整護筒內水位變化。

10每根樁開鉆起至混凝土澆注完成必須連續作業,防止坍孔。

11電氣線路及其設施,必須符合先行規范《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的要求。設備的電源線必須是整根導線,不得有破皮、接頭。控制電箱應符合規范要求,并嚴禁外接任何用電設備。水上施工應采用發電機供電。

12鉆孔樁機在地面移位時,應采用外動力拖動,禁止采用鉆機主、副鉤的垂直動力經轉向后直接快速拖動。鉆機滾筒下禁止采用磚塊等易碎物體墊襯。采用千斤頂調整鉆機水平度或垂直度時,同樣禁止千斤頂下用磚塊等易碎物體墊襯,調整應緩慢平穩地進行。

13鉆孔樁機的承重、連接銷,必須采用原廠的產品,禁止采用鋼筋等物件代替。

14在地面指揮混凝土車輛進行混凝土灌注的人員,必須隨時關注自己所處的位置是否安全,車輛倒車時,嚴禁進入車尾與樁架構件或其他構筑物之間,嚴禁車輛撞擊樁架。

篇3:鉆孔灌注樁監理實施細則

鉆孔灌注樁工程

(一)依據標準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

《鉆孔灌注樁施工規程》(DBJ08-202-9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50204-92)

《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2-83)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

(二)基本要求

1.灌注樁用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2.成孔深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以摩擦力為主的樁,沉渣厚度嚴禁大于300mm以端承樁為主的樁,沉渣厚度嚴禁大于50mm,以摩擦為主的樁或圍護樁沉渣厚度嚴禁大于100mm

3.實際澆筑混凝土量嚴禁小于計算體積,樁身任意一段平均直徑與設計直徑之比嚴禁小于1

4.澆筑后的樁頂標高及浮漿的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5.混凝土灌注樁冬期施工要求

⑴長螺旋鉆孔機的鉆頭宜選用椎型鉆頭并鑲合金刀,鉆過凍土時應加大鉆桿對上層的壓力,并防止擺動和偏位。鉆成的柱孔應及時覆蓋。

⑵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宜在初冬或春融期施工,泥漿溫度不低于5℃,并不得摻氯鹽防凍劑。

⑶人工挖孔,其孔應保溫,孔內作好通風。

⑷錘擊(振動)套管成孔應制定保證相臨樁身砼質量的施工順序,提拔套管應及時清除管壁上的泥土,防止凍結在管壁上,當成孔施工有間歇時,宜將套管埋入樁孔中。

⑸混凝土灌注樁的混凝土冬期施工要求,參照(3)基礎混凝土工程①質量標準(三)冬期施工要求。混凝土填入土孔的溫度不低于5℃,沉管灌注樁混凝土填入孔的溫度應根據熱工計算確定。

⑹在地基土最大凍深內和露出地面部分的樁身混凝土養護可采取負溫養護法,水泥宜使用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澆筑后起始養護溫度不應低于5℃并應以澆筑5d內的預計日最低氣溫或選用防凍劑。混凝土澆筑后,裸露表面應采用塑料薄模覆蓋保護。采用負溫養護法應加強測溫。當混凝土內部溫度降到防凍外加劑規定溫度之前,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應為設計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40%,并不低于4Mpa。

⑺鋼筋工程冬期施工要求,參見(3)基礎混凝土工程①質量標準(四)鋼筋工程冬期施工要求。

(三)允許偏差

1.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主筋間距±10mm,箍筋間距±20mm,鋼筋籠直徑±10mm,鋼筋籠長度±50mm

2.鋼筋籠安裝允許偏差鋼筋籠安裝深度±100mm,鋼筋籠保護層±10mm

3.樁的位置偏移:單樁條形樁基垂直軸線方向和群樁基礎邊樁1/6d,且不大于100mm,條形樁基順軸線方向和群樁基礎中間樁1/4d,且不大于150mm,支護樁1/12d,樁徑偏差:-0.1d,且≤-50mm。

4.成樁垂直度≤H/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