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人工挖孔樁在施工中質量控制措施

人工挖孔樁在施工中質量控制措施

2024-07-23 閱讀 7157

大直徑人工挖孔樁在建筑領域得到較廣的應用,其優點是較為經濟、直觀,能保證質量,施工機具操作簡單,占用施工場地小,對周圍建筑物無影響,可全面展開,縮短工期,造價較低等。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上的粘土、亞粘土、含少量砂卵石的粘土層,特別是黃土層中,干作業成孔較為理想;對軟土、流砂、地下水位較高、涌水量大的土層則不宜選用。本文結合工程實例,針對人工挖孔樁在成孔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闡述人工挖孔樁施工質量的控制要點。

一、工程概況

位于定海文化路的文香苑工程為5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該工程場地地質情況為:①雜填土,層厚0.8~1米;②粘土,層厚2.5~19米,層頂高程介于3.3~2米之間;③礫砂、粉質粘土,層厚1.5~3米,層頂高程介于4.8~23米之間;④-1強分化基巖,層厚0.4~1.3米,層頂高程介于5.2~24.3米之間;⑤-2中分化基巖,層厚2~5.5米,層頂高程介于5.2~24.7米之間。結合本工程柱豎向荷載大并且部分柱水平荷載也較大的情況,采用大直徑人工挖孔樁,樁型為摩擦端承樁,以④-2中分化基巖為樁端持力層,樁端進入持力層不少于0.5米,樁的有效長度為6~25米。設計人工挖孔樁樁徑800毫米,無大頭的總樁數54根,設計單樁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為500KN;設計人工挖孔樁樁徑1000毫米,無大頭的總樁數46根,設計單樁極限承載力為750KN;設計人工挖孔樁樁徑1000毫米,樁端擴大至1200毫米的總樁數18根,設計單樁承載力標準值為900KN;設計人工挖孔樁樁徑1000毫米,樁端擴大至1300毫米的總樁數18根,設計單樁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為1050KN.樁身混凝土強度采用C25,護壁混凝土強度采用C25。

二、施工工藝

根據地質資料的顯示,該工程的人工樁孔深大都在6~25米,施工方案的選擇主要考慮到提升設備的選擇,根據強度要求,本工程采用人力手搖絞車,既能滿足施工要求又較經濟。對于個別超過15米的挖孔樁則采用電動葫蘆提升挖土,從而可以有效地保證施工工期。

挖孔樁灌筑混凝土前,應先放置鋼筋籠,并再次測量孔內虛土厚度,超過要求進行清理。搬運鋼筋籠時應采取適當措施,防止彎曲、扭曲,埋設鋼筋籠時應對準孔位吊直、扶穩、緩緩下沉,下到設計位置時立即固定。混凝土下料采用串筒,深樁孔用混凝土導管,如地下水大,應采取混凝土導管水中灌筑混凝土工藝?;炷烈怪惫嗳霕犊變?避免混凝土斜向沖擊孔壁,造成塌方?;炷翍B續分層澆灌,每層澆灌高度不得超過1.5米。對小直徑挖孔樁,距地面6米以下利用混凝土的大坍落度和下沖力使之密實。大直徑挖孔樁應分層搗實。第一次澆灌到擴底部位的頂面,隨即振搗密實,再分層澆筑樁身,直到樁頂。在混凝土初凝前抹壓平整,避免出現塑性收縮裂縫或環向干縮裂縫。表面有浮漿層應鑿除,以保證與上部承臺或底板的良好連接。

人工挖孔樁在施工中的規范要求:

第一節井圈護壁應符合:井圈中心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不得大于20毫米;井圈頂面應比場地高出150~200毫米,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毫米;修筑井圈護壁應符合:護壁的厚度、拉結鋼筋、配筋、砼強度均應符合設計要求;護壁模板的拆除一般應在24小時后進行;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時,應及時補強以防造成事故;上下節護壁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毫米;澆注樁身混凝土時,必須通過溜槽;當高度超過3米時,應用串筒,串筒末端離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米,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實;滲水量過大時,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混凝土的澆注質量;人工挖孔樁應采取下列安全措施:孔內必須設置應急軟爬梯;使用的電葫蘆、吊籠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不得使用麻繩和尼龍繩掛或腳踏井壁凸緣上下;每日開工前必須檢測井下的有毒有害氣體,并應有足夠的安全防護措施,樁孔開挖深度超過10米時,應有專門向井下送風的設備;孔口四周必須設置護欄。

三、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在成樁過程中,常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孔底虛土多。防治措施:要有詳細的地質報告,特別是水文地質報告,以便預先制定有效措施,減少孔底虛土超標。嚴格控制孔深超挖,完孔后,孔底虛土必須全部清除,見到堅實的原狀土。擴底部位遇到砂土層時,應采取支護措施。

2、樁孔傾斜及樁頂位移偏差大。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圖定位,并有復檢制度。軸線樁與樁位樁應用顏色區分,不得混淆。開始挖孔前,要用定位圈鋼筋制作的圓環有刻度十字架放挖孔線,或在樁位外位置定位龍門樁,安裝護壁模板必須用樁中心點校正模板位置,并由專人負責。定位圈中心線與設計軸線偏差不得大于20毫米。挖孔過程中,應隨時用線墜吊放中心線,發現偏差過大立即糾偏。要求每次支護壁模板都要吊線一次(以頂部中心的十字圓環為準)。擴底時,應從孔中心點吊線放擴底中心樁。應均勻環狀開挖進尺,每次以向四周進尺100毫米為宜,以防局部開挖過多造成塌壁。成孔完畢后,應立即檢查驗收,緊隨下一工序,吊放鋼筋籠,澆筑混凝土,避免晾孔時間過長,造成不必要的塌孔,特別是雨季或有滲水的情況下,成孔不得過夜。

3、吊放鋼筋籠與澆筑混凝土不當。成孔驗收后,應立即吊放鋼筋籠,發現標高不夠時,應測孔深,清除孔底虛土、回落土。吊放鋼筋籠要選擇好吊點位置。吊立時,要速度均勻地慢起,若起吊較長的鋼筋籠,要采取加固措施,避免變形。遇到卡籠時,要找出原因,排除故障,正常放入。吊放鋼筋籠前,對超偏的混凝土護壁進行處理,以保證鋼筋籠順利吊入,混凝土配合比要計算準確,保證坍落度均勻。澆筑混凝土前,要放孔口漏斗,并再次測孔內虛土厚度。當澆筑擴底混凝土時,第一次應灌到擴底部位的頂面,隨即振搗密實,特別是澆筑樁頂以下5米范圍內混凝土時,應隨澆隨振搗,每次澆搗高度不得大于1.5米。當滲水量過大時,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澆筑混凝土要連續進行,不得過夜。

4、樁身混凝土產生離析。處理方法:①對離析位置距樁頂距離小的,采取鑿除上部混凝土及離析層重新澆筑混凝土接樁;②對離析位置距樁頂距離較大的,用風鉆沿樁身垂直鉆孔,穿過離析層,然后以高壓注漿填補離析層的空間。

人工挖孔樁施工保證質量的前提,是要有健全的施工現場質量保證體系。人員素質要高,材料質量要保證,施工機具性能要佳,各種制度要完善。

四、試樁

為檢驗樁身質量及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根據《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程JGJ106-2003》規范要求,該工程對所有樁進行了低應變樁身質量檢測,并抽查了樁徑800毫米、樁徑1000毫米無大頭、1000毫米樁端擴大至1200毫米的3根樁,進行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試驗。根據檢測結果,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均滿足設計要求,樁身質量Ⅰ類樁達86%,Ⅱ類樁達14%,無Ⅲ類樁。

文香苑樁基從施工開始到檢測結束,共歷時65天,大大縮短了工期,人工挖孔灌注樁造價為750元/立方米,節省了投資,取得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2:人工挖孔樁工程施工保證措施

人工挖孔樁施工保證措施

1、組織保證措施

1.1建立質量管理保證體系:我公司已建立了一套嚴謹、完整、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程序,我公司在本工程中將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以優秀的工作質量確保工程質量。

1.2成立以公司總經理為指揮長,總工程師、項目經理為副指揮長,項目部施工、技術、質安等部門人員為成員的質量管理體系。成立湖南省株洲市體育中心體育場樁基工程項目經理部,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組織機構,并對項目部領導及職能部門按質量體系要素進行分工,在本工程項目部設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技術組、質安組、生產經營組、勞資組、材料設備組、辦公室等質量體系組織機構。按照質量體系程序,建立崗位責任制,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1.3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全面質量領導小組,嚴格貫徹我公司質量方針,形成行政上支持、技術上把關的良性循環,并負責工程總體質量控制。同時配備充足的質檢員,具體實施工程的質量管理和數據檢測,形成第二級監督體系。全面質量領導小組認真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不斷強化質量管理意識,廣泛開展QC小組活動,通過PDCA循環方式控制工序全過程,確保工序質量,以實現工程項目總目標。

1.4各專業班組由施工員任組長、各作業班組負責人任副組長,成立質量自檢小組,把握好質量自檢關,形成第一級監督體系。項目部經常開展質量動態分析,根據工程特點針對質量通病和施工薄弱環節,編制合理的施工方案,提出質量控制要點,組織技術人員預先攻關,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從根本上消除質量隱患,達到"防患于未然"。

1.5更新管理方式。項目部配置計算機,采用計算機管理各類檢測數據,對各類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根據計算成果得出保證質量最優的施工方法。工程施工通過計算機對鋼材、水泥等原材料質量、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制定詳細月、旬、周滾動計劃并跟蹤管理,嚴格控制施工進度與施工預算,充分發揮微機在工程管理中的應用。

2、人員資源保證措施:

2.1選擇專業水平高,技術好、管理能力強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負責本工程的施工管理。要求項目經理為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的國家一級項目經理資質,項目技術負責人為具有高級職稱且具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的技術人員。

2.2項目經理安排有協調組織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任各組組長,并安排工作能力強和工作實踐經驗豐富、敢于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不徇私情、事業心強、工作責任感強、熱愛質量管理工作的人員任質量監督員,施工現場設專職質量監督員,對施工全過程進行嚴格監控。

2.3依照本公司質量保證手冊及質量體系程序文件,設專人負責情報信息、資料檔案管理工作,及時搜集、傳遞、整理、分類與歸檔,保證施工規范、標準的有效性與技術資料的完整性,確保工程質量。

2.4重要崗位安排專人持證上崗,并保證人員相對穩定,項目部對特種作業人員建立臺帳,實行動態管理。

2.5我公司有一批跟隨多年的專業技術較強的勞務隊伍,我們將盡量使其從事的施工項目單一化、專業化,以此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穩定施工質量,并在進場時組織他們學習技術規范,樹立質量第一,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良評定標準。

2.6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由技術負責人組織統一學習公司質量手冊,并進行考核,考核成績不合格者不得上崗工作,將質量手冊及質量意識深入到每一位參戰人員的心中,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3、機械設備及檢測儀器資源保證措施:

3.1采用技術先進、性能穩定可靠的設備、儀器進行本項目施工,項目部建立設備及運行情況跟蹤臺帳,讓各設備的運行情況一目了然,并配備修理人員跟班作業,出現故障及時搶修,使工程設備處于最佳運行狀態。

3.2施工現場配備足量的,能滿足本項目精度要求的、經周期檢查合格的測量儀器,定期檢查、校正儀器,避免由于儀器的誤差影響工程質量,主要儀器有:托普康全站儀一臺,S3級水準儀二臺,試驗工具,混凝土攪拌場地設電子計量裝置一套,四套質量檢查工具。各種原材料抽樣檢驗按監理指定送當地經技術監督部門檢測認證并具備資質的試驗室檢測。

4、材料資源保證措施:

4.1材料質量控制,項目部進行工程需要的物資采購,供貨方必須是經我公司評審合格的物資分供方,提供的產品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原材料檢驗報告。物資入庫執行物資貯存、保管、發放程序,物資保管做到"三相符"。

4.2對鋼筋、水泥、砂石、管材等原材料、半成品,項目部試驗室按規定取樣送檢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經檢驗及檢驗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本工程中。

4.3對鋼材、水泥等原材料及半成品等,項目部建立材料使用跟蹤臺帳,做到材料質量、數量、使用部位,一目了然,有效地控制工程質量,并具有可追溯性。

5、技術保證措施:

5.1對業主提供的軸線控制樁、標高原始點,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驗證并辦理移交手續,作好工程測量控制網。在施測前,編寫好測量作業指導書,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批后,由有測量上崗證的測量員按測量作業指導書和測量操作規程負責實施現場的測量工作,作好測量成果記錄并報監理簽字認可歸檔。

5.2項目部建立標準化養護室,由監理工程師和項目部試驗員及時對原材料產品質量檢查驗證,并按現行見證取樣制度抽樣試驗,掌握試驗數據并及時報送施工過程中的抽樣試驗結果和工程完工后的檢查試驗資料。對所有試驗資料進行數理統計和分析整理,建立好工程全過程的試驗資料檔案,確保技術資料的完整與真實性。

5.3加強施工過程的混凝土的施工管理。砼在現場用砼攪拌站拌和,進量采用電子計量,混凝土的質量應嚴格控制,施工技術人員全過程旁站和抽查混凝土質量,隨時調整混凝土的施工情況。

5.4施工過程中,施工員對每道工序進行技術交底,并組織操作班組對每道工序進行自檢、互檢、交接檢,質檢員進行專檢并驗收評定質量等級,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和驗評標準后,按規定報驗同意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隱蔽工程必須經設計、質監、建設、監理方驗收合格方可進行隱蔽,并及時作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5.5對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合格品進行評審,應調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消除產生不合格品的因素,防止同類問題再次發生。

篇3:人工挖孔樁工程特點難點應對措施

人工挖孔樁工程特點、難點及應對措施

①本工程工作量大,工期緊

應對措施:成井組織100組(200人)民工同時開挖,可同時開挖約160個樁井,灌注設備上兩套(備用一套),同時準備200Kw柴油發電機組一臺備用,可24小時組織施工。

②周轉場地和進場道路為新填土區,且正處于雨季

應對措施:進場道路和砼攪拌站及鋼筋材料庫和制作車間、路面、地面必須硬化,該工作一定要抓緊進行。

③本工程地質條件極為復雜,施工難度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a、場地臨近湘江,地下水位高,單井涌水量大。

b、淤泥質土、粉土、粉細砂、中粗砂層在水動力作用下,經擾動形成流泥、流砂,造成成孔困難。

c、持力層較硬,中風化灰巖抗壓強度達50MPa,中風化石英砂巖抗壓強度達78MPa,風鎬很難掘進,且入巖工作量較大。

應對措施:采用井點降水,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流砂層處理方案,突破流砂層成井,采用多孔小藥量松動爆破,加快入巖進度。

④臨時工房條件較差,人員密度大,衛生保健工作難度大

應對措施:工地配置專業保健醫生和專職衛生清掃員,搞好環境衛生,房間開窗通風,定期消毒,象防非典一樣防流感,工地上配備充足的常用急救物品和藥物。

⑤本工程施工處于雨季,且前期氣溫較低,空氣濕度大,成井施工人員每天從里到外衣服都是濕的,每天都得洗澡換衣,而衣服在自然條件下很難干,此事看來是小事,但直接影響到工人健康和施工進度。

應對措施:工地配備熱水鍋爐,配備脫水和烘干機,安排專人負責為民工烘干衣服,保持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