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使用引排風機安全技術措施

使用引排風機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2304

為更好地解決刨煤面后三角點局部瓦斯積聚現象,現采用引排風機(風機為重慶煤科分院研制的礦用防爆抽出式軸流局部通風機,型號fbdc-no6.015kw×2的對旋風機)對后三角點局部積存的瓦斯進行抽排,為保證安全有效地發揮引排風機的作用,確保安全生產,對引排風機的使用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引排風機的安設要求

風機初次安設在距后三角點200-300米處,風機吊掛在頂板,采用專用電源,并嚴格按產品說明書接設。需要移設時由保安區指定位置。在吸入側風筒內設過濾網,距風筒吸入口10-15米內“虛聯”一處風筒接頭,作為安全風窗。距安全風窗外側10-20米處的風筒內設置瓦斯傳感器監測瓦斯濃度,對引排風機實現瓦斯電閉鎖。

風筒接設要求

風筒使用直徑為0.8米的骨架風筒,要求風筒吊掛要平直,接頭嚴密不漏風,緩慢拐彎,不準拐急彎。每節風筒吊掛時要抻展,防止風筒阻力過大,影響風機風量。吊掛風筒時不能與電纜在同一側,且吊掛在巷道的頂板上以減小對行人、行車的影響。

安全技術措施

綜采隊安排專人掛牌看管引排風機。瓦檢員負責管理、移動后三角點處的風筒。引排風機使用時不能將風筒吸入口直接放在高濃度瓦斯區,要間隔一定距離,使吸入風筒內的瓦斯經安全風窗進入的風流混合后始終在2%以下。

吸入側風筒內瓦斯傳感器報警濃度為大于或等于2.0%,斷電值為大于或等于2.5%。復電濃度為小于2.0%。瓦斯傳感器顯示瓦斯濃度達到2.5%或超過2.5%時,分站必須能自動切斷引排風機和工作面的電源。監測電工每7天標校傳感器一次,確保傳感器靈敏可靠。

引排風機的風筒排風口設在-410ew407專用回風道巷道內,且風筒吊掛在頂板,排風方向對著頂板,同時對ew407專用回風道出入口設置柵欄及警示標志,防止人員進入。并且將與ew407專用回風道內相連的鐵道、電纜、管路及其它金屬物斷開。在引排風機的排風口前與ew407專用回風道的風流混合處(排放口前30米處)設置瓦斯傳感器,報警斷電濃度為大于或等于1%,復電濃度為小于1%,斷電范圍為引排風機本身電源。

每次開啟引排風機前,必須先打大虛聯的風筒接頭(安全風窗),且將風筒吸入口放在瓦斯濃度不超限的風流中。風機運轉正常后,逐漸縮小虛聯間隙,設好吸入口,抽排后三角點處的瓦斯。當吸入側風筒內瓦斯傳感器報警時要及時打大虛聯間隙稀釋瓦斯或將風筒吸入口進行移動,防止吸入的瓦斯濃度超限造成風機頻繁斷電,影響抽排效果。

進入超前支護內的風筒嚴禁使用鐵線吊掛在8#鐵線上,必須使用風筒布條吊掛。

瓦檢員在后三角點移動風筒或擋麻布簾時嚴禁身體直接進入高瓦斯區域處理瓦斯。

瓦檢隊每天要安排專人檢查一遍風筒完好狀況,發現風筒有損壞或吊掛松動的馬上處理。

風筒吸入口前方1米內確保無碎木片及布片、塑料袋等雜物,防止吸入風機造成風機故障。

引排風機每次啟動時,要檢查風機及開關附近20米以內巷道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只有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方可啟動風機。同時每次開啟前必須試運轉,判定風機是否反轉,防止誤操作。開啟時必須先開單機,待單機正常后,再開啟雙機運行。

風機運行時要經常檢查風機有無雜音或異常聲、撞擊聲,機殼中各密封部件是否漏風,風筒有無被吸癟,發現有問題時及時停機處理。

測風員每周測定一次風筒吸入側和末端排風側風量,確保風機風量滿足要求。

隨著工作面的推進,要及時回撤和調整吸入側風筒,確保最佳抽排效果,回撤的風筒要運到風機處碼放整齊,掛牌管理,數量達到一車時及時裝車運走。

移設風機等作業需要斷開中途風筒時,要事先將風筒吸風口移至瓦斯濃度小于1%的區域,嚴禁風筒內受全風壓作用通過1%以上的瓦斯風流。

吸入側風筒內瓦斯傳感器必須保持在風筒內中上位置,且距風筒壁大于100mm,傳感器窗口隨時嚴密不漏風。

篇2:使用引排風機安全技術措施

為更好地解決刨煤面后三角點局部瓦斯積聚現象,現采用引排風機(風機為重慶煤科分院研制的礦用防爆抽出式軸流局部通風機,型號FBDC-No6.015KW×2的對旋風機)對后三角點局部積存的瓦斯進行抽排,為保證安全有效地發揮引排風機的作用,確保安全生產,對引排風機的使用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引排風機的安設要求

風機初次安設在距后三角點200-300米處,風機吊掛在頂板,采用專用電源,并嚴格按產品說明書接設。需要移設時由保安區指定位置。在吸入側風筒內設過濾網,距風筒吸入口10-15米內“虛聯”一處風筒接頭,作為安全風窗。距安全風窗外側10-20米處的風筒內設置瓦斯傳感器監測瓦斯濃度,對引排風機實現瓦斯電閉鎖。

風筒接設要求

風筒使用直徑為0.8米的骨架風筒,要求風筒吊掛要平直,接頭嚴密不漏風,緩慢拐彎,不準拐急彎。每節風筒吊掛時要抻展,防止風筒阻力過大,影響風機風量。吊掛風筒時不能與電纜在同一側,且吊掛在巷道的頂板上以減小對行人、行車的影響。

安全技術措施

綜采隊安排專人掛牌看管引排風機。瓦檢員負責管理、移動后三角點處的風筒。引排風機使用時不能將風筒吸入口直接放在高濃度瓦斯區,要間隔一定距離,使吸入風筒內的瓦斯經安全風窗進入的風流混合后始終在2%以下。

吸入側風筒內瓦斯傳感器報警濃度為大于或等于2.0%,斷電值為大于或等于2.5%。復電濃度為小于2.0%。瓦斯傳感器顯示瓦斯濃度達到2.5%或超過2.5%時,分站必須能自動切斷引排風機和工作面的電源。監測電工每7天標校傳感器一次,確保傳感器靈敏可靠。

引排風機的風筒排風口設在-410EW407專用回風道巷道內,且風筒吊掛在頂板,排風方向對著頂板,同時對EW407專用回風道出入口設置柵欄及警示標志,防止人員進入。并且將與EW407專用回風道內相連的鐵道、電纜、管路及其它金屬物斷開。在引排風機的排風口前與EW407專用回風道的風流混合處(排放口前30米處)設置瓦斯傳感器,報警斷電濃度為大于或等于1%,復電濃度為小于1%,斷電范圍為引排風機本身電源。

每次開啟引排風機前,必須先打大虛聯的風筒接頭(安全風窗),且將風筒吸入口放在瓦斯濃度不超限的風流中。風機運轉正常后,逐漸縮小虛聯間隙,設好吸入口,抽排后三角點處的瓦斯。當吸入側風筒內瓦斯傳感器報警時要及時打大虛聯間隙稀釋瓦斯或將風筒吸入口進行移動,防止吸入的瓦斯濃度超限造成風機頻繁斷電,影響抽排效果。

進入超前支護內的風筒嚴禁使用鐵線吊掛在8#鐵線上,必須使用風筒布條吊掛。

瓦檢員在后三角點移動風筒或擋麻布簾時嚴禁身體直接進入高瓦斯區域處理瓦斯。

瓦檢隊每天要安排專人檢查一遍風筒完好狀況,發現風筒有損壞或吊掛松動的馬上處理。

風筒吸入口前方1米內確保無碎木片及布片、塑料袋等雜物,防止吸入風機造成風機故障。

引排風機每次啟動時,要檢查風機及開關附近20米以內巷道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只有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方可啟動風機。同時每次開啟前必須試運轉,判定風機是否反轉,防止誤操作。開啟時必須先開單機,待單機正常后,再開啟雙機運行。

風機運行時要經常檢查風機有無雜音或異常聲、撞擊聲,機殼中各密封部件是否漏風,風筒有無被吸癟,發現有問題時及時停機處理。

測風員每周測定一次風筒吸入側和末端排風側風量,確保風機風量滿足要求。

隨著工作面的推進,要及時回撤和調整吸入側風筒,確保最佳抽排效果,回撤的風筒要運到風機處碼放整齊,掛牌管理,數量達到一車時及時裝車運走。

移設風機等作業需要斷開中途風筒時,要事先將風筒吸風口移至瓦斯濃度小于1%的區域,嚴禁風筒內受全風壓作用通過1%以上的瓦斯風流。

吸入側風筒內瓦斯傳感器必須保持在風筒內中上位置,且距風筒壁大于100mm,傳感器窗口隨時嚴密不漏風。

篇3:采面上隅角抽排風機使用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治理采面上隅角局部瓦斯,防止發現瓦斯積聚或局部瓦斯超限現象,經研究,采用抽排風機配合骨架風筒的方式抽排上隅角處的瓦斯,為了確保安全使用,特制訂以下措施:

1.抽排風機安設在風巷超前支護范圍內,靠上幫吊掛牢固,距巷道底板不小于1600mm,距采面煤壁不小于10m。

2.骨架風筒必須順巷道上幫吊掛,吊掛平直,吸風口距上隅角墻垛不超過300mm,隨回采及時收縮骨架風筒。備用風筒妥善存放,不能亂扔亂放。

3.抽排風機排風口正前2m處,安設一甲烷傳感器,監測混合風流處的瓦斯濃度,甲烷傳感器報警點≥0.8%,斷電點≥0.8%,復電濃度<0.8%,斷電范圍為風巷內一切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的電源。

4.綜采隊每班必須安排專人檢查維護抽排風機,如有雜音、風機變形、風量時大時小等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向區隊及礦調度室匯報,停止風機運行,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5.在抽排風機附近作業時,應防止碰撞抽排風機,造成外殼變形。正常運行期間風葉與外殼間隙不得小于2.5mm。否則必須停止運行,進行處理或更換。

6.抽排風機使用半年后須更換升井檢修,全面檢查各零部件,經檢修完好且符合防爆標準要求后方準下井投用。

7.綜采隊必須保證抽排風機正常運行,因向前移動需要時,須選擇在8點班檢修班進行,且必須保證上隅角風障完好,上隅角瓦斯濃度在0.4%以下。作業時必須有跟班隊干負責現場指揮,作業人員保持5-7人,在1小時內必須完成,恢復抽排風機運行,防止停風時間長引起上隅角瓦斯超限。

8.抽排風機停風移動時,骨架風筒末端5m應落地,保證風流吹散上隅角瓦斯。

9.風機停風移動前綜采隊必須提前通知瓦斯檢查員,由瓦斯檢查員現場監督,隨時檢測瓦斯濃度,如有異常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