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9753

總則

一、為保障本單位2009年井下運輸工作安全進行,特制訂本措施。

二、所有參與各專項運輸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本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第一節下井乘坐乘人皮帶、人車安全技術措施

一、作業人員在乘坐乘人皮帶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嚴禁攜帶超長、超重物品乘坐乘人皮帶。

2.乘人間距不低于5米。

3.乘坐人員應面向行駛前方,不得站立或仰臥,嚴禁嬉戲打鬧。

4.乘坐皮帶時不得撫摸皮帶側幫,防止擠傷手。

5.下皮帶時小心謹慎,嚴禁在站臺處停留,防止堵塞造成人員摔傷。

6.禁止在非乘人時間段內乘坐。

二、作業人員在入井或升井乘坐人車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聽從乘務人員指揮,開車前必須關上車門或掛上防護鏈。

2.人體及所攜帶的工具和零件嚴禁露出車外。

3.人車行駛中或尚未停穩時,嚴禁上、下車或在車內站立。

4.嚴禁在人車上或任何2車箱之間搭乘。

5.嚴禁扒、蹬、跳。

6.嚴禁超員乘坐。

7.乘坐人員必須頭戴安全帽,不準打鬧。

第二節乘罐及北山乘車安全技術措施

一、乘車人員要按順序排隊上、下車,不準擁擠、打鬧,搶上搶下,聽從司機統一指揮。

二、乘車人員要坐在車內,頭、手不得伸出窗外,站穩、扶好,身體部位嚴禁露出車外。

三、汽車在行駛中或尚未停穩時,嚴禁上、下車或在車內打鬧。

四、嚴禁人、物混運。

五、乘坐罐籠時,必須遵守乘罐制度,聽從把鉤工指揮,開車信號發出后嚴禁進出罐籠。

六、乘坐罐籠要自覺排隊,嚴禁在達到規定人數時,強行擠罐。

七、當罐籠開動后,要站穩扶好,嚴禁在罐籠內嬉戲打鬧。

八、嚴禁在同一罐籠內人員和物料混合提升。

第三節大巷、軌道上山下、綜采工作面機風巷、采面行走安全技術措施

一、在大巷、軌道上下山、綜采工作面風巷行走時,嚴格遵守“行車不行人”制度,禁止嬉戲打鬧。

二、在大巷、軌道上下山、綜采工作面風巷行走時,要走在巷道兩邊的人行道上,嚴禁行走在軌道中間。

三、在大巷、軌道上下山、綜采工作面機風行走時,巷道失修區域行人時應先觀察,然后迅速通過,嚴禁在失修區域隨意停留。通過巷道維修作業區,要先與該區域人員打招呼,等到允許后方可迅速通過。

四、如在大巷內行走時有車輛經過,應及時躲至距道邊寬度不低于400mm的巷道寬敞處或及時躲進

附近的躲避洞室內躲避,禁止“扒、蹬、跳”。

五、在大巷內行走時,聽清電機車運行時所發出的信號,嚴禁強行超車,嚴禁從礦車中間跨越。

六、在軌道上、下山行走,如途中突然行車,應及時躲進躲避硐室。

七、在綜采工作面風巷內行走時,如途中突然行車,應及時躲至距道邊寬度不低于400mm的巷道寬敞進行躲避。

八、行人進出采面必須走上、下安全出口,嚴禁跨越采面機頭、機尾。

九、在采面行走時注意觀察頂板完好性,必須走在支架的架角上,嚴禁貼近煤墻行走,禁止乘坐運輸機。

十、行人通過兩巷超前支護、替棚作業區、設備檢修區、有關拉架、推溜作業區、割煤區,要提前與有關作業人員打招呼,經允許,方可快速通過,不準隨意在上述區域停留。

十一、機巷行人嚴禁走轉載機上、坐皮帶;行走跨越轉載機和皮帶時必須走過橋。

第四節扛運物料行走安全技術措施

一、人員搬運、扛抬物料時必須事先熟悉搬運路道及巷道狀況。

二、行走路道一定要暢通,路道如有雜物阻擋時要先清理通順后再進行搬運。

三、行人或運料通過巷道失修區域時,應先觀察,然后迅速通過,嚴禁在失修區域隨意停留。通過巷道維修作業區,要先與該區域人員打招呼,等到允許后方可迅速通過。

四、搬運、扛抬物料時注意力要集中,如果前后有人同時扛運,必須保持10米以上間距,防止間距過小相互碰傷。

五、扛抬物料時要量力而行,重量超過45公斤或長度超過3米時要有兩人以上合力搬抬。

六、兩人以上合力搬抬物料時要有統一口令、同時用力。用手抓物料時一定要抓牢,避免抓滑出現意外。

七、物料運送到指定地點后一定要輕放,嚴防猛扔摔壞物品或彈傷人員。

八、抬運不規則重物時要用鐵絲栓牢后用結實工具抬運。

九、扛運物料通過采面時,要走在架腳上,腳下踩穩手扶好慢行,防止踩空踩滑造成傷人。

第五節巷道小絞車風巷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一、運輸路線軌道扣件齊全,質量符合要求,并定期檢查,及時維修。

二、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

三、運輸所用絞車、設備安裝必須滿足“三固定、四保險、四個四”要求,并定期檢查處理。

四、各部絞車聲光信號必須完好,制動系統靈敏可靠。

五、運輸期間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六、運輸路線中各變坡地點“一坡三擋”必須完好,堅持正確使用,并保證常閉狀態,各作業地點必須協調作業。

七、絞車司機開車前必須認真檢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制動系統是否靈敏可靠,信號工必須檢查聲光信號是否完好,如有問題,必須經處理后,方可進行提升運輸工作。

八、絞車司機隨時檢查各部絞車鉤頭、絞車繩的完好情況,并堅持使用好保險繩。

九、把鉤工嚴把掛鉤關,鉤頭掛不好,不準發出信號。

十、傳號人員,要保證傳號清晰準確。

十一、絞車司機開車前,做到手不離閘,信號工手不離按鈕,二者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密切配合,做到開車穩,停車準。

十二、絞車司機操作時,要集中精力,聽清信號,隨時注意絞車的受力情況和繩道方向,絞車受力異常時,要及時停車查明原因,待問題處理后方可開車,嚴禁生拉硬拽;并時刻注意對方傳來的開、停車信號,做到開車、停車、倒車及時準確。

十三、現場人員聽到開車信號后,要迅速躲到安全地點,并堅持“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所有人員必須躲開繩道,嚴禁人員緊跟隨車輛,以防斷繩、脫鉤等傷人事故。

十四、運輸過程中,每次只允許掛一個重車,出空車時,可以掛兩個空車,但必須使用好連接裝置。

十五、運輸大型設備時,必須認真檢查裝車質量,如不符合要求,必須在及時處理后,方可進行運輸。

十六、變坡點處下車時,嚴格掌握松繩長度,防止松繩過多導致下放過快斷繩,提車時嚴禁硬拉硬拽。

十七、若在有坡度的地方倒換鉤頭或停車等情況時,必須專人負責,利用牢固的擋車器擋穩,嚴禁無絞車繩吊掛,停車去掉鉤頭。

十八、倒換鉤頭調向,可采取絞車鉤頭臨時替換方法,利用15環鏈配牛鼻環、m20螺絲上滿扣拴牢,然后倒換拴牢使用鉤頭。

十九、摘掛鉤要專人負責,鉤頭、聯結環等,確保牢固可靠,經檢查無誤,符合要求,再操作。

二十、掛運大件時,必須專人用15環鏈配牛鼻環、m20螺絲上滿扣拴牢,經檢查無問題后,通知周圍人員

躲到安全地點。由專人打點、傳號,做到開、停、剎車及時。

二十一、若需平輪導向時,平輪要懸掛牢靠,并設專人看護,發現問題及時發出停車信號,處理后方可開車。

二十二、處理掉道車時,必須緊好繩、掩好車,處理時必須在現場跟班人員指揮下進行,合理使用導鏈,嚴防錯誤操作傷人。

二十三、運輸過程中,關鍵部位必須由跟班副隊長或班長現場盯住,各作業人員必須服從現場指揮人員調度指揮。

二十四、提車運輸過風門時,必須保證過一道關一道,嚴防礦車撞壞風門。

二十五、運輸前,必須對巷道內的瓦斯抽放管、水管、電纜、信號線、電話線、監測線等設備做可靠性吊掛,防止受到破壞。

二十六、車場推車、倒車必須嚴格按《規程》規定執行。

二十七、隊干部跟班上崗,嚴禁空崗。

第六節大件運送、裝卸車安全技術措施

一、大件運送安全技術措施

1.運送大件時要專人指揮,統一協調。

2.運送大件時,首先要檢查運送路線的路道、絞車繩、一坡三擋裝置的完好情況,確保運送順暢,不符合規定,嚴禁運輸。

3.若大件裝在花車或平板車上時,要用鐵絲剎緊或用螺絲上牢固。

4.利用絞車拉運大件時,人員躲開繩道,嚴格按照絞車使用安全措施執行。

5.運送大件要對運送道路進行清理,防止碰壞電纜、單體柱或其他設備,道路不夠寬、不夠高時嚴禁強過。

6.運電機、開關等電氣設備遇到水坑時,要將水坑水抽干,嚴禁電器進水。

7.車輛過后要把運送大件時拆掉的棚子、腿子補齊,對道路進行清理、平整。

8.當人員抬運大件時,專人指揮統一協調,穩抬輕放,身體各部位嚴禁伸入重物下面。

二、大件裝、卸車安全技術措施

在井下使用導鏈起吊大件、裝卸車時要嚴格遵守下列規定:

1.作業前先觀察頂板情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2.使用導鏈裝卸車時,首先要檢查導鏈的完好情況,將導鏈固定在頂板完好、支護牢靠的地點,并設專人觀山,隨時,注意導鏈運行情況及周圍環境,嚴禁強拉硬扯或超載使用。若大件須暫時停留半空中,要把小鏈栓在大鏈上,并穿上限位銷,防止導鏈滑鏈傷人。

3.鉤頭起吊時,用力要均勻,發現導鏈受力異常時要及時查明原因。

4.起吊、拉運大件時,首先要保護好易受損部位,防止戧壞大件。直接用導鏈起吊大件時,人身體要躲開導鏈和被吊物體可能竄出的方向。

5.起吊大件前必須發出信號,人員離開大件,起吊物下方或下部嚴禁站人。將吊繩逐漸張緊,使大件微離基面100mm左右,進行試吊,檢查物件應平衡。如有異常,立即停止吊運,將物體放回原處后進行處理。

6.被吊物體的活動部分必須可靠固定,試吊可靠后正式起吊。

7.在任何情況下,嚴禁用人體重量平衡被吊運的重物,不得用手直接接觸已被重物張緊的吊繩、吊具;嚴禁用手直接觸對接面、連接孔或縫隙。

8.活動部分裝車前要有牢靠固定,并將各部螺絲、銷子補齊、緊固。

9.裝車時不能裝超長、超寬、超高的物件,車體固定牢固,確保裝車、剎車質量。

第七節機械設備運送物料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刮板輸送機嚴禁乘人,利用刮板輸送機運送物料時,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一、用運輸機運送物料前,必須閉鎖采煤機,輸送機安設的所有停止和啟動信號裝置必須完好,間距符合規定(15米),且靈敏可靠。

二、運送前,所有參與運送人員,特別是運輸機司機,必須了解運送的物料種類、數量、運送地點等相關情況。必須了解采煤機的停車位置,檢查輸送機的完好狀況,必須保證輸送機“平、直、穩”,無明顯偏斜,無急彎、陡彎或溜槽明顯豁口等影響物料運行、滑移的異常現象,發現隱患未處理好的,嚴禁運送物料。

三、運送物料時,安排專人跟機監護運料情況,在信號裝置、卸運物料位置和采煤機停車位置,分別安排專人監管,另外運輸機閉鎖按鈕處必須有專人監護,緊跟所運物料后10米也應有人監管,出現戧頂等異常狀況,發出信號,及時停車處理。

四、采面所有參與運料人員必須精力集中,時刻注意觀察物料運行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車處理,異常處理后再繼續操作。

五、輸送機司機要精力集中,手不離開操作按鈕,隨時注意對方傳來的開停車信號和運輸機的運行情況,運輸機開停及時。

六、采煤機機身下面嚴禁運料。

七、嚴禁用刮板輸送機運送火藥、雷管;

八、運送物料時,有專人在離采煤機上方3米處停止運輸機取料,然后用人力傳送,通過采煤機后,在放入刮板輸送機內運輸。

九、裝卸物料時,必須將運輸機停電閉鎖,采取防滾動措施(如物料兩邊墊煤、用鐵絲繩或小鏈固定等方法),同時認真執行“進入煤壁側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先處理幫頂隱患后,方可裝卸。

十、裝運物料要求連續擺放時,最大長度不超過10m,嚴禁零星亂放,超長擺放,所運物料嚴禁超寬、超重。

十一、物料到位后,停車閉鎖輸送機,待所有物料被撿出,人員全部撤到人行道安全位置,無人在煤墻作業后,方可傳信號繼續其它作業。

十二、運送物料結束后,清理衛生,整理工具等后續工作。

十三、嚴禁運輸機開倒車送機運料;

第八節井下防爆三輪車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一)使用準備工作

1.三輪車下井前對司機進行培訓,掌握其性能,工作原理及各部分操作規范要求及步驟。能熟練操作并能處理一般故障。

2.認真組織學習三輪車使用說明書,掌握其注意事項。

3.井下巷道要保證平直,夠寬,路面不能有積水。有水地點在下幫挖一個(1×1.5×3)規格的泵窩,但不能影響行車。

4.巷道高度保證達到要求,行車道要暢通,備用木料,設備存放在硐室內。

5.三輪車入進前要對三輪車進行嚴格檢查,特別是防爆性能和制動系統確保安全、靈敏、可靠。

6.對巷道頂板進行全面檢查,維護,確保行車安全。

(二)安全技術措施

1.乘人安全技術措施

(1)乘車人員要排隊上、下車,不準擁擠、打鬧,并隨時注意前方頂板情況,身體部位嚴禁露車體外。

(2)乘車人員要坐在車內,嚴禁站立或打鬧,并隨時注意前方頂板情況;身體部位嚴禁懸露車體外。

(3)防爆車司機要慢停慢起,嚴禁急剎猛起車現象,開車要先發出信號,提醒乘車人員注意安全。

(4)防爆車司機要隨身攜帶便攜儀,瓦斯濃度達到0.7%時,嚴禁啟動車輛。

(5)防爆車司機時刻注意運行前方的流動人員,發現前方有行人時,必須鳴笛,若行人沒有躲避意識,距行人前方50米必須停車,鳴喇叭,待行人躲到安全地點后,方可繼續行車;在行使到超前20米處及時停車,待人員躲到安全地點后,然后方可通過。

(6)司乘人員要看清前方道路頂板,特別是上下坡,要減速緩行,,便速時,要事先發出信號,由于井下條件惡劣,駕駛時要勻速慢行。

(7)司機要集中精力,不要亂談話,影響開車;開車時車速均勻,嚴禁撞到巷道巷幫、水管、抽放管、電纜等。

(8)換檔時采用兩次離合的操作方法,嚴禁不踏離合造成打壞齒輪或自動脫檔,造成事故。

(9)坡道上盡量避免停車,除非出現突發事件,必須停車時,應踏下制動板同時拉緊制動器將發動機熄火掛上倒檔司機不得離開駕駛位置,以防止制動松動造成滑坡事故。

(10)乘人嚴禁超員,途中嚴禁扒車或跳車。

(11)車未停穩,嚴禁人員上下。

2.運料安全技術措施

(1)嚴禁超載,超寬,超高運送貨物。

(2)貨物必須置于車中心或均勻分布在車箱內,嚴格偏重。

(3)當柴油機表面超過150℃,排氣溫度超過70℃,機油壓力于1.2mpa時必須停車,故障排除后方可運行。

(4)裝載重料、重物時要輕裝清放清卸,以免破壞車體或滾動傷人;所裝物料必須采取木料或其他防止滾動,裝易滾動滑移重物時嚴禁做人。

(5)裝載貨物應盡量使貨物均勻分布,力求中心位置于車廂中前部。

(6)行車時嚴禁超載超速行駛,柴油機表面溫度不超過150℃,排氣溫度大于70℃,應立即停車檢查機油,壓力大于0.2mpa排除故障后方可開車。

(7)當保護裝置發出警報時,必須在1min內停車進行故障排除,嚴禁帶病作業。

(三)預防瓦斯事故措施

1.采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7%,必須停止工作,查找原因,進行處理。采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班長必須通知司機撤出維修車間。防爆車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電撤人制訂措施進行處理。

2.因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而切斷電源,都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0.7%以下時,方可開動防爆車。

3.當需放炮時,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聯鎖程序化放炮制度,司機如果在風巷維修車間,放炮前,班長必須打電話通知司機,司機必須撤到風門以外,炮放完30分鐘后,方可進入維修車間打電話詢問情況,沒有特殊情況方可進行作業,否則,立即撤到軌道。

4.合理供風,加強對瓦斯易積聚點(如采空區、采面回風上隅角和頂板冒落空洞等)的管理,對瓦斯易積聚點采取增大風量或導風設施調節風量。

5.采面完善瓦斯監測裝置,風巷瓦斯探頭距采面不超過10m,當班工長,采煤機司機泵站司機和電工必須隨身佩帶便攜儀。班長帶便攜儀,掛在機尾上隅角。

6.風巷維修車間作業人員認真保護監測裝置,每班流動觀查瓦斯探頭濃度,一旦發現瓦斯濃度達到0.6%以上時,必須打電話通知采面和值班人員,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在瓦斯濃度未將到0.6%以下時,嚴禁開防爆車

7.每班安排1名專職瓦斯檢查工,瓦斯檢查員經常檢查采面頂、底板煤層結構變化情況和回風流中瓦斯含量變化情況,一旦發生瓦斯突出預兆,應立即停止工作,組織人員撤離。

8.采面一旦發生瓦斯超限斷電撤人或其他嚴重瓦斯災害時,應及時向調度室和隊值班人員匯報,及時通知維修車間人員按照避災路線撤離

附則

其他未盡之項嚴格按本工作面《作業規程》、《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文件規定為準執行。

篇2:某某機械部車輛運輸安全規定措施

一、嚴禁駕駛員帶病、車輛“帶病”運輸作業。駕駛員長途運輸每天不得超過6小時,兩個司機不得超過12小時,確保運輸安全。

二、駕駛員在行車前、行車中禁止飲酒,杜絕疲勞駕駛,在行駛中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三、對拌合站的分解部件,超高、超長、超寬、超重部分裝運時要求再次分解,對確實無法分解的要辦理有關手續,否則,駕駛員有權拒絕裝運。

四、在裝運現場及運輸途中要及時瞭望、規避空中的障礙物,如:電線、通訊電纜、繩索、橋涵、門樓及廣告牌等。

五、在行駛中對不明路段、路況(如:鄉村路段、山區彎道路段、河床臨時路段、塌方后臨時修建的路段及進出現場臨時修建的路段)駕駛員要下車觀察,必要時要有一人在前引導通過。

六、在行駛途中要對車輛及所拉貨物的捆綁及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及時上報部門負責人,如發生意外事故時應及時報警求助。

七、對違反交通法規造成的事故視情節對駕駛員處以100-2000元的罰款。

八、誰讓駕駛員違規拉運,如造成事故誰承擔責任并處以100-5000元的罰款。

九、為了確保設備及所有車輛轉場的安全,增強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年終進行安全評比,未發生大小事故者,板車司機獎勵3000元,卡車司機獎勵2000元,其他車輛司機獎勵1500元。

篇3:材料山上絞車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1、為了確保絞車運輸安全,保障人員安全。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結合我礦實際,特制定本措施。

2、材料上山出渣作業時,除絞車工、運輸工、裝渣工外,其它人員一律禁止進入絞車巷下車場。機車工只準在車場與材料上山繞道交岔口掛運渣盒。

3、絞車工必須持證上崗,并具有高度責任心。絞車工到工作面后,必須認真檢查絞車情況,每次開機第一趟必須試運行一次,檢查絞車剎車是否靈活可靠,各轉向滑輪是否正常工作,否則必須停止工作。

4、絞車工必須時刻待在崗位上,嚴禁脫離崗位干其它與之無關的工作。

5、絞車工隨身礦燈必須系在腰間,燈頭掛在礦帽上,嚴禁離身丟在一邊。不能因為工作面有工作燈而將礦燈熄滅,必須隨時確保礦燈處于工作狀態。

6、下車場運輸工除推車運輸時可進入下車場外,其它時間待在井底車場與本巷交岔口處,接運空礦車和協助機車工掛運礦渣,嚴禁待在下車場,嚴禁在裝渣時間從絞車巷上下,嚴禁與絞車工聊天,分散絞車工注意力。

7、上山用于固定滑輪的錨桿深度不得小于75公分,與軌道的交角不得小于40度,大于60度,錨桿打在巷壁上的,錨桿與巷道前進方向的夾角不得小于60度,大于80度。

8、連接滑輪與錨桿的鋼絲繩,必須穿過錨桿上的鼻孔,并固定在錨桿上。

9、錨桿必須打在巷道兩幫或軌道側,出渣人員作業時不得站在兩鋼絲繩形成的夾角內。

10、錨窩必須打在堅固的巖層上,嚴禁打在松軟的巖層上或被炮震松的巷壁和底板上。在打錨窩前,必須對兩幫或底進行清理,確保錨窩牢固可靠。

11、絞車工開機運行時,特別是放渣車時,必須速度均勻,嚴禁放飛車,帶急剎。

12、絞車工必須按鈴聲作業,聽到工作面打鈴,必須打回鈴確認,并等待一會兒(大約30秒)再開機作業。

13、裝渣工必須按規定打鈴,即一停、二絞、三放、四慢絞、五慢放。

14、材料上山掘進工作面所有人員必須熟記本措施,并遵照執行,違反一條次處罰金兩百員,重者做開除處理。

長陽大溪煤礦有限責任公司

2010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