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架空乘人裝置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一、所有參加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安全技術措施,并在安全技術措施學習貫徹記錄中簽字。掌握施工要素,嚴格聽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
二、安裝期間嚴禁喝酒,對酗酒和極度困乏者禁止參加安裝。嚴禁帶火種,穿化纖衣服下井。安裝人員要上標準崗,干標準活,確保安裝人員人身安全。
三、施工前,必須認真準備好安裝工程所需的各種工具、材料,并提前運送到位。
四、礦用架空乘人裝置系統安裝的技術要求:
1、設備在安裝前,應對設備地基和巷道的土建工程進行驗收,只有當土建工程滿足設計圖紙要求時,才能進行設備安裝工程。
2、橫梁的安裝:
(1)、橫梁安裝之前要放好巷道中線和腰線,以作為安裝的基準線。
(2)、按圖紙要求預埋托輪橫梁、驅動裝置橫梁、迂回輪和導軌橫梁及重錘橫梁。
(3)、機頭機尾橫梁標高尺寸偏差不大于±10mm。(4)、托輪橫梁標高尺寸偏差不大于±15mm。(5)、全部橫梁水平度為千分之二。
3、驅動裝置的安裝:
(1)、電動機、聯軸器、減速器安裝的主軸同軸度偏差不大于0.5mm。
(2)、彈性聯軸器的同軸度允許≤0.1mm,聯軸器兩端面應將梅花型彈性件壓緊。
(3)、制動閘瓦與閘輪的間隙≤2.5mm,制動狀態最小接觸面積≥60%。
(4)、驅動輪的縱橫中心線對設計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2mm。繩槽中心線必須與出入側的牽引索的中心線吻合,偏移量不得大于鋼絲繩直徑的1/20,偏斜不得大于1/1000。驅動輪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不得大于0.3/1000。
(5)、在設計轉速下對減速器進行正反向的空載運轉各半小時,在運轉過程中不允許有沖擊、異常振動和噪聲、緊固件松動、滲漏油等現象,然后按規定的25%、50%、75%、100%的額定載荷四級加載,每級載荷持續時間為運轉到油溫平衡2h為止,最高油溫不超過75℃。(6)、新減速器第一次使用時,經運轉7-14天后必須更換新油,以后每6-8個月換油一次。
4、迂回輪、導軌、張緊裝置的安裝:
(1)、迂回輪安裝要求與驅動輪的安裝要求相同。
(2)、兩側導軌安裝的中心線直線度不大于1/1000,兩條中心線的平行度不大于0.5/1000,兩中心線的高度為±3mm。
(3)、重錘安裝應按設計值安裝重量,其重錘塊應交錯排列組裝,防止松動,當上下調節重錘高度時,應防止重錘從吊架上滑出傷人。
5、托繩輪和壓繩輪的安裝:
(1)、安裝在同側的托繩輪和壓繩輪,要求其繩槽全線中心線應在同一線上,其偏差不應大于±2mm。
(2)、安裝在同側的托繩輪和壓繩輪,其全線的輪槽頂面高差不應大于2mm。
6、鋼絲繩的安裝:
(1)、鋼絲繩的插接長度為鋼絲繩直徑的1000倍,插接后的接頭處直徑增粗量不超過10%。
(2)、鋼絲繩安裝后應空轉4小時,以消除鋼絲繩的內應力,使其扭力基本平衡后,才能安裝固定抱索器和吊椅。
7、乘人器的安裝:
(1)、卡鉗式抱索器與吊椅的安裝:吊椅與卡鉗式抱索器用擋圈連接牢固,抱索器與鋼絲繩接觸依靠載荷產生摩擦自鎖后,不允許產生任何情況下的滑動,抱索器的抗滑力不得小于重車載荷在最大坡度下滑力的2倍。
(2)、鋼絲繩在運行了一段時間后,直徑會減小,長度會伸長。因此,應及時調整重錘高度,使其時刻保持懸掛狀態。(一般在試車運行8小時調整一次,此后一周后應重新檢查和調整)。
(3)、裝置在運行了一段時間后,驅動輪、迂回輪、托繩輪及抱索器的襯墊磨損到一定程度,必須及時更換,否則,抱索器及吊椅在經過時產生跳動和擺動甚至掉繩。
8、調試:
(1)、人工試車:在斷電狀態下,打開電力液壓制動器,對驅動系統試車,首先人工盤動驅動輪數圈,無異常情況后,再進行電動試車。
(2)、人工試車:
①、在確認電動機、制動器、減速器、驅動輪、懸掛的鋼絲繩、迂回輪、尾部張緊機構能正常使用后,即可進行空載運行。
②、空載試運行時,先在鋼絲繩上無吊椅的情況下慢速點動運行,直至到設計運行速度空轉1h。
③從機頭的下行側和機尾的上行側各安裝4把空吊椅,間距為1m,先以慢速點動直至設計運行速度進行空載試運行,空載試運行時間為4h。然后以相同的運行方式,分別以4倍、2倍和1倍的設計吊椅間距全線安裝吊椅進行試運行(機頭、機尾應同時安裝),運行時間為4h。
、重載試運行:重載試運行時,采取模擬乘坐人員的有效載荷,進行重載試運行,重載試運行按設計值的1/2、2/3和額定有效載荷分級運行。
(4)、各種調試方法和結果均應做好記錄。
篇2:運輸區架空乘人裝置司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運輸工區架空乘人裝置司機是運輸工區斜巷運輸人員工作的第一責任者,負責本職工作崗位上安全生產工作。運輸工區架空乘人裝置司機必須掌握煤礦安全生產專業知識、三大規程,并依法經過培訓、取得安全資格證。
一、崗位職責
第1條認真執行礦規、礦紀,熱愛本職工作,責任心強,精力充沛,服從領導,服從分配,嚴格按照“三大規程”和有關安全制度、規定進行操作。
第2條架空乘人裝置司機必須熟悉本設備的結構、性能、原理,并會一般性的維護保養和故障判斷處理。
第3條認真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時要認真檢查信號系統、驅動裝置、拖繩裝置、乘人器、迂回輪裝置、張緊裝置、安全保護裝置及電控裝置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較大疑難問題要及時匯報。嚴禁帶病作業。
第4條在乘人裝置運行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乘人裝置的運行狀況,若發現乘人裝置運行狀態突然不穩定或其它意外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乘人裝置運行,待查明原因并使其恢復正常后,方可繼續啟動乘人裝置運行。
第5條操作人員必須提醒準備乘坐的人員,要等乘人裝置運行平穩后方可乘坐。
第6條裝置運行期間,嚴格執行除維修人員外嚴禁任何人員在行人斜巷行走或做其它工作的制度,
第7條監督乘車人員隨身攜帶物品,長度不得超過1.2m,重量
不得超過200N,嚴禁隨身攜帶易燃易爆物品。有人違反時司機要立即制止。
第8條嚴格履行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職責。
二、責任追究
第9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規程操作,違章、冒險作業的;
(二)對重大事故預兆或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上報或不按規程采取措施的。
(三)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其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10條煤礦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工作面事故的;
(二)偽造、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11條對維持架空乘人裝置現場秩序負有直接責任。
第12條對架空乘人裝置乘坐人員進行技術指導,提醒安全注意事項負有直接責任。
第13條對控制乘坐人員相互之間的距離負有直接責任。
第14條對乘車人員隨身攜帶物品長度不得超過1.2m,重量不得超過20kg。所帶物品不得拖地運行監督負有直接責任。
第15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及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追究刑事責任。
篇3:架空乘人裝置司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為本崗位的安全工作負責。
二、架空乘人裝置司機,必須經過培訓,熟知架空乘人裝置的性能,會操作,懂得各種保護的試驗方法。
三、架空乘人裝置運行前,機頭人車司機必須清楚以下情況正常后方可運行。
1)驗繩工對鋼絲繩的檢查情況。
2)對架空乘人裝置的檢查情況。
3)機尾人車司機的到位情況。
四、每班交班后負責對各種保護試驗一次,確保必須靈敏可靠,否則不允許運行。
五、架空乘人裝置司機必須維持好乘人秩序。
六、架空乘人裝置運行中,司機必須注意觀察運行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車,以確保乘坐人員的安全。
七、必須在現場交接班,并按規定作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