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架空乘人裝置無安輪邊制動器安全運行技術措施

架空乘人裝置無安輪邊制動器安全運行技術措施

2024-07-22 閱讀 3098

一、概況

副井架空乘人裝置擔負全礦井運送人員的任務。由于我礦副井架空乘人裝置設計安裝時,無安裝輪邊制動器。現副井井口設施正在改造,制動器未購回,暫無法安裝,為保證輪邊制動器無安裝到位前架空乘人裝置安全運行,特編制副井架空乘人裝置安全運行技術措施。

該項措施的關鍵技術是架空乘人裝置的安全技術,關鍵安全環節是保證架空乘人裝置安全運行。

二、編制時間:2011年月日

三、人員組織分工

安全負責人:

操作人:

四、安全運行技術措施

1、運輸隊做好日常維護及檢修工作,每天對易松動部位和易損部件進行一次檢查;每月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和維修。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不得拖延維修時間。

2、繩偏輪或掉輪時必須及時匯報調度室并安排處理,做好調輪檢修工作。

3、檢修工每天對架空乘人裝置的鋼絲繩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

4、架空乘人裝置電控部分配置的各種保護(沿線急停、機頭越位、機尾越位、運行速度等)必須齊全,靈敏可靠,班班進行檢查試驗。

5、制動閘杠桿系統動作靈敏可靠,銷軸不松動,不缺油;閘輪表面無油跡,液壓系統無漏油和滲油現象,減速機潤滑油量、制動器液壓油量要符合規定,并定期檢查。

6、閘帶無斷裂現象,磨損余量不小于3mm,閘輪表面溝痕深度不大于1.5mm,溝寬不超過閘輪有效寬度的10%。

7、輪襯貼合緊密,無脫離現象,輪襯磨損余量不小于5mm;小余5mm必須更換。

8、托輪架穩固,無彎曲變形及位置偏移。

9、架空乘人裝置運行區域內不準堆放雜物,保證架空乘人裝置安全運行。

10、架空乘人裝置機頭和機尾必須派專門值班人員值守,不得用架空乘人裝置運送物料。

11、由三班專職架空乘人裝置司機負責開停架空乘人裝置及對乘車人員進行管理。操作人員必須經過相關專業技術培訓且持有安全檢察部門簽發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資格證書》,否則不能從事架空乘人裝置的操作管理工作。

二、人員乘坐須知:

1、乘坐人員上車時先雙手握住吊椅桿,跨上吊椅座上,然后雙腳置于腳踏桿上,運行時保持正確坐姿集中精力注意前方。

2、下車時先雙足觸地,臀部離開座位,然后雙手松開吊桿。

3、運行時乘車人員不得前后左右擺動吊椅,不得用手抓住運載索和觸摸托(壓)繩輪,以防傷手。

4、上、下乘車人員中途相遇時,不得嬉鬧,乘坐要穩,以免發生危險。

5、乘車人員嚴禁攜帶尖銳、鋒利工具;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攜帶物品長度不得超過1.2米,重量不得超過10公斤,且必須順前進方向放置,攜帶物品不得拖地運行,乘坐人員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車。

6、乘坐中嚴禁將腳觸及地面。

7、人員必須在指定的上下車區域內上下架空乘人裝置,上下架空乘人裝置必須按先后次序,順序上下車,不得搶車、搶座,乘員必須保證乘人間距,乘坐人員不得擁擠、扎堆或兩人共用一個吊椅。

8、架空乘人裝置在運行中,如果沒有下行人員,全部為上行人員時(或沒有上行人員,全部為下行人員)應間隔乘人,避免全線滿乘,造成驅動輪打滑。

9、乘車人員乘車時不得打瞌睡,必須集中精力注意前方,一旦發生緊急情況隨即拉沿線設置的急停開關線停車,就近打電話(8000、8113)報告情況。

10、乘車人員到達下車地點時必須及時下車,不得越位乘車,以防發生危險,造成事故。

11、對于違反以上人員乘坐管理制度的,按“嚴重三違”進行處罰,同時本人一個月內不得乘坐架空乘人裝置。

篇2:架空乘人裝置更換鋼絲繩安全技術措施

由于我礦架空乘人裝置使用的鋼絲繩已經有一年時間,并且開始出現局部斷絲的情況,為確保運行安全,現在決定予以更換。更換工作分兩部分,兩個班進行。第一部分為下放新的鋼絲繩并插接好,第二部分為更換舊的鋼絲繩。現在制定以下措施:

一.下放新鋼絲繩安全技術措施

1.在下放鋼絲繩之前,先把參加此次下放任務的員工組織起來,學習安全措施,交代清楚下放鋼絲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2.所有參加下放工作的人員由施工領導統一指揮,明確分工,并做好自保和互保。

3.安監要指派安全員和施工負責人在現場,監督施工,保證施工順利完成。

4.機電隊負責下放鋼絲繩并保證繩滾能夠靈活轉動,繩滾上裝有有效的剎車設施,防止鋼絲繩下放過快。

5.放繩處和前方拖繩處要有專人負責,必須使用移動電話。保證施工人員安全,鋼絲繩的下放速度合適和防止鋼絲繩打結。

6.鋼絲繩下放后嚴禁井底有其他人員逗留,拖繩人員要齊心協力,拖拉過程中千萬不能隨意松開鋼絲繩,并且拖拉時要注意放慢速度,時刻注意腳下,防止滑倒。

7.新繩下放到合適位置后,前方拖繩人員要與下放人員及時聯系。

8.新繩下放到合適位置后,機電人員要剎好車,上行側鋼絲繩要在機頭處和邊坡點處打好繩卡,并固定好,下行側在鋼絲繩插接處打好繩卡。

二.更換鋼絲繩安全技術措施

1.放舊繩前先將抱索器從鋼絲繩上拆除

2.在機頭處用5T的葫蘆將上行側和下行側的鋼絲繩拉緊,手拉葫蘆和舊鋼絲繩間一定要固定牢靠。

3.將張緊絞車松完后,拉緊葫蘆將鋼絲繩從驅動輪上取下,施工時嚴禁任何人站在上.下行剛絲繩的中間。

4.送葫蘆讓舊鋼絲繩卡在機頭架立柱,并打好繩卡固定好。

5.從拖輪上放舊繩時要自上而下放,把舊繩取下的同時開始懸掛新繩。

6.懸掛新繩前要用5T葫蘆將新繩拉好,拉好后才能松開固定新繩的繩卡。

7.放舊繩時,要注意毛刺傷手,并注意身體不能置于所放舊繩的下方,防止因為抓繩不牢而導致舊繩掉落傷人。

8.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插接位置,將多余的繩截去,新鋼絲繩插接時,插接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長度的1000倍。

9.插接完后,懸掛好鋼絲繩,送開葫蘆,張緊小絞車,使鋼絲繩松緊合適。

篇3:架空乘人器司機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設備檢查(信號、鋼絲繩,組合電器)→接受信號→開車→運行監護(吊椅、

鋼絲繩、驅動輪)→停車→填寫記錄

二、危險源

1、安全保護不完好;

2、鋼絲繩掉道,繼續運行;

3、攜帶超重、超長易滾落的物品乘座;

4、抱鎖器、吊椅安裝不緊固;

5、未檢查配重、托繩輪是否完好,就啟動運行;

6、吊椅距底板的距離小于200mm。

三、預控措施

1、交接班時,細問上一班索道運行情況,檢查信號系統、減速器、鋼絲繩、吊椅等部件,必須完好,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2、對索道機尾配重、托繩輪、是否穩固;

3、對乘坐人員嚴格按規定進行檢查,嚴禁攜帶超重、超長易滾落的物品;

4、在索道運行期間,密切關注抱鎖器、吊椅、鋼絲繩運行情況。安裝不緊固的立即整改。

四、作業標準

1、司機在開車前,應進行以下檢查,如有異常必須待處理后方可開車。

①檢查電控設備有無失爆和不完好情況;

②檢查機架是否牢靠,聯軸節聯接是否可靠,制動閘瓦磨損余量是否小于3mm,制動是否可靠有效;

③信號系統及各項保護靈敏可靠,巷道照明是否充足;

④索道司機不得隨意將重錘松開,如鋼絲繩掉道或有其它情況方可將重錘松開,處理完畢后,再將重錘升起。

2、乘坐人員攜帶工具、物品、材料的長度不得超過1.5m,重量不得超過15kg。吊椅距底板的距離不小于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