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輔運順槽收帶巷貫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三、概述:
按照20112工作面設計及設計更改通知單jb12-04-02的要求,20112工作面輔運順槽開口處往工作面方向97米處將與收帶巷貫通,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施工要求:
1、20112工作面輔運順槽嚴格按照生產技術科給定中線及工作聯系單(js12-05-08)的要求進行施工。
2、20112工作面輔運順槽與收帶巷貫通處頂部采用錨網索支護。錨桿間排距800*900mm;錨桿采用φ20*2200mm的右旋螺紋鋼錨桿,7-7-7布置;錨固劑采用ck2370錨固劑,每根錨桿用1根;鋼帶采用φ12圓鋼加工,規格為4870*90mm;菱形鉛絲網采用8#鉛絲加工,頂部(兩片)3200*2700mm。錨索3-2-3布置,打二根間排距為2000*2700mm,打三根間排距為1600*2700mm;錨固劑采用ck2370錨固劑,每根錨索用2根;
3、透口包角錨桿采用φ16*1800mm圓鋼錨桿,間排距950*900mm,3-3-3布置,錨固劑采用ck2335錨固劑,每根錨桿使用1根;鋼帶采用φ10圓鋼加工,規格為2500*60mm;網片采用3200*2700mm的金屬網進行支護。
4、收帶巷頂、底板與輔運順槽頂、底板不得留有臺階。
5、20112工作面收帶巷透口處采用錨索結合w鋼帶進行加固(見附圖)。
三、貫通安全技術措施
1、貫通時必須有盯崗干部在現場指揮,否則嚴禁施工;
2、貫通時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確定無安全隱患后方可施工;
3、距巷道貫通前5米通知礦相關部門,貫通前綜掘二區在貫通點外20米處派專人值守設置警戒,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4、巷道貫通前如幫部有片幫、炸幫現象,必須及時補打臨時錨桿。
5、貫通前,按照以上要求對預透巷道頂部、兩幫進行加固支護,未加固好不得貫通施工;
6、貫通前,對透口位置幫部支護不得采用機組截割,要盡量人工處理,以防止傷人;
7、貫通時,要看好20112工作面收帶巷頂部網片、錨桿及鋼帶,防止綜掘機切割時纏在掘進機上抽人;
8、當工作面頂板破碎時,應采用“掘一排、支一排”的辦法施工,最大控頂距不大于1.2m;
9、距貫通點5m時,必須淺循環掘進,控頂距不得大于1.2m;
10、若貫通時發現頂板(幫部)有裂隙、有片幫危險時應立即停止施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加打錨桿進行臨時支護,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繼續施工;
11、掘進時要小斷面貫通,然后再刷大斷面,嚴禁一次大斷面貫通。刷大后處理完活茬,確定清理完后立即對頂板進行支護;
12、貫通后嚴禁任何人員進入貫通處空頂區域;
13、貫通后要嚴格按照透口加固方案對貫通點進行加固;
14、嚴禁割破頂板已支護的錨桿,發現割破頂板的錨桿要及時進行補打;
15、貫通后對左、右兩幫抹角,抹角半徑2米。在透口處2個角刷合格后,隨之進行兩幫包角,包角范圍必須與原有巷道支護對接好;
16、透口抹角處有空頂區域時,要進行錨網支護,不得空頂;
17、裝載機出貨過程中,人員必須躲到安全地點,裝載機在運行到裝貨點、卸貨點時,5米范圍內嚴禁人員作業、逗留。
18、未述事宜執行《煤礦安全規程》(2011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20112工作面輔運順槽掘進作業規程》、《鄂爾多斯市昊華精煤有限責任公司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相關內容。
篇2:安全泵房回風巷貫通施工措施
泵房回風巷貫通施工措施
工程概況
王行莊煤礦泵房回風巷位于主排水泵房與中央風井之間。從中央風井向泵房方向由三十處施工,現已施工完畢。其工作面距一處施工的工作面還余8米左右,根據工程安排,剩余的工程將由一處進行貫通。
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和要求,施工已進入貫通的關鍵階段,為了安全無誤、順利實現泵房回風巷的貫通,特編制該措施。
施工方法
由于貫通段的巖石以泥巖為主,頂板局部淋水較大。在施工中必須加強支護,堅持一掘一錨噴,堅決杜絕空頂現象。
在巷道貫通之前,測量人員要做好測算工作,具體做法是對兩個工作面統一進行一次導線測量,將巷道的施工中線檢查一次,嚴格按照設計給線,確保對頭施工的巷道中線閉合;另外做好控制點,以便隨時量測施工進度,掌握貫通距離。
當貫通距離剩下5米時,每次打眼前要用3米長釬打超前探眼,并采用短掘震動放炮、導洞施工,當長釬打透以后,此時要放小炮爆破,堅持多打眼,少裝藥的原則進行施工,先放下部眼,再放上部眼。
貫通以后擴刷巷道到設計值,永久支護要及時跟上,嚴禁空頂或超大距離擴刷。
相關技術參數:泵房回風巷設計為直墻半圓拱斷面,支護方式為錨噴,掘寬2740mm,凈寬2600mm,墻高1600mm,凈高2900mm,噴厚70mm,掘進斷面7.33m2,凈斷面6.81m2,錨桿間排距為800mm,錨桿采用D18mm,L=1800mm的樹脂錨桿。每幫基礎深100mm。
在泵房回風巷貫通施工前,必須將開口處的金屬棚先用2根道軌進行加固。加固方法,首先把道軌與開口處的金屬棚全部進行焊接,然后打錨索,用錨索將道軌托緊。錨索數量不得少于6根。最后將開口斷面內的金屬棚用氧氣割掉。
安全技術措施
泵房回風巷從現在開始施工時,每次放炮前必須派2人在所有可能進入泵房回風巷的路口站崗警戒。警戒人員距貫通點的距離直巷不低于100米。彎巷不低于70米。全部警戒完成后,留下一人站崗,回去1個人通知放炮員。
從現在開始,三十處必須在可能進入泵房回風巷的所有路口打上柵欄,并進行掛牌警示。三十處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全部知道泵房回風巷的貫通事宜,以避免人員誤入,在泵房回風巷貫通前,所有人員絕對不得進入泵房回風巷。
三十處的泵房回風巷工作面內必須保持正常的通風。
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和“三人連鎖放炮”制。
通風機必須指定專人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同時要加強貫通處兩頭的通風,風筒要緊跟工作面,確保施工現場有足夠的新鮮風流。
每次放炮后,瓦檢員要到施工工作面和對頭停掘處測量瓦斯濃度,一旦瓦斯濃度超限,立即向礦調度報告,并加強通風。
必須堅持“先探后掘,有疑必探”的原則,當探通巷道時,立即停止掘進,及時匯報礦調度室及有關領導,嚴禁擅自貫通。
打眼前、裝藥前、放炮后,必須先敲幫問頂,找凈危巖活矸,在確保頂板安全的情況下方可進行作業。
爆破后,放炮員、班組長及瓦斯檢查員必須巡視爆破地點,檢查通風、瓦斯、頂板、拒爆、殘暴等情況,如有情況,必須立即處理。
貫通后應及時調整通風系統,保持巷道正常通風。
其他有關安全事項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
篇3:皮帶斜巷貫通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截止8月14日早班,我隊施工的315皮帶道斜巷上返與上段還剩50m貫通,為確保貫通安全,制定措施如下:
一、315皮帶斜巷概述:
1、工作面位置:北為未掘區域;南為315軌道斜巷;西為315下山回風聯絡巷;東為315皮帶斜巷上部。
2、貫通前由315石門局部通風機抽入新風壓入工作面,污風經工作面→315皮帶斜巷→315下山回風聯絡巷→512軌道下山→512軌道上山→南二風井
3、與上部車場貫通后實現全風壓通風,并停止風機運轉。
4、貫通后風流方向:工作面→315皮帶斜巷→315下山回風聯絡巷→512軌道下山→512軌道上山→南二風井
二、貫通安全措施:
1、距貫通剩余50m時,由地測科核對貫通點準確位置,給定修正技術參數,施工隊組每班掘進前必須由驗收員和隊干一同檢查工作面激光線,發現激光指示儀松動要及時緊固調整,確保激光線與地測科所掛方位線在一條線上。
2、距貫通30m時,隊組技術人員配合地測科測量人員逐日核對進尺和圖紙,并逐日報告,確保準確貫通,由地測科匯報公司調度、生技、安全管理部、通風、等有關部門,確保貫通安全。
3、距貫通20m后,每班掘進前必須檢查工作面5m范圍內的支護情況,發現有缺少構件和錨桿、錨索松動現象時要將構件補加齊全和重新將錨索進行緊固、補打。機電工隨時檢查局部通風機,確保局部通風機正常運行。通風科做好調整風流的準備工作。在315皮帶斜巷上部距離貫通位置20米處設好警戒。
5、距貫通5m時,錨索采用2-3-2方式打設,錨索第1排間距1m,打3根,第二排間距2m,打2根,排距1.0m,交替打設,其他支護不變。
6、距貫通5m時,采用風動錨頭對貫通點進行探通,確定準確位置,施工前必須檢查工作面及貫通處10m范圍內的巷道支護,確保支護合格有效。
7、施工隊組在貫通前提前一天通知通風科、調度,由通風科派專人現場指揮,確保貫通時通風安全。隊組保證工作面及貫通點的正常通風工作。
8、貫通過程中加強對頂幫的觀察,加強工程質量的管理驗收,確保支護安全有效,有異常情況及時匯報有關部門。
9、在作業過程中隨時進行敲幫問頂作業,由有經驗的老工人采用長度不小于3m的長柄工具,將頂幫的活矸、活碳處理干凈,保證巷壁煤幫穩定。在敲幫問頂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監護,并要保證退路暢通。
10、貫通時割煤要緩慢進行,先以2㎡左右小斷面貫通,再由通風科人員觀測風流,指導隊組人員停局部通風機,風機停運后,由通風科測風人員進行風流調整,待風流穩定后隊組方可繼續作業,直至達到設計斷面。
未述部分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315下山工作面掘進作業規程》、《315皮帶斜巷開口施工技術及安全措施》及《315材料斜巷補充施工技術及安全措施》中相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