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清罐安全防范措施

清罐安全防范措施

2024-07-23 閱讀 4114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清罐作業領導組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負責制定清罐方案,并組織實施協調指揮清罐工作,組織實施清罐各環節的安全工作、生產技術工作及后勤保障工作,及時解決和處理所發現的各種問題。

安全監測組長:

?成員:

1、清罐作業前,應對清罐人員進行安全和有關操作規程崗前教育,并進行考核,合格后方準上崗作業。

2、安全員應加強對作業現場的安全巡回檢查,并有權制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發現問題及時報告有關領導。

3、負責分階段辦理臨時用電作業許可證、用火作業許可證、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

4、負責分階段測試油氣濃度,隨時將測試結果向作業人員進行通報。

5、每次通風前以及作業人員入罐前,應認真進行油氣濃度測試,并做好詳細記錄。

6、作業期間,測試油氣濃度每8小時內不少于兩次,以確保油氣濃度在規定的安全范圍之內。

7、現場作業人員全部到位后,方可作業。

8、負責對作業全過程的安全監督和管理。

消防監護組組長:

成員:

1、負責現場的安全宣傳教育,并做好班前安全教育。

2、油罐清洗作業前,在作業現場的上風向處配置應急消防器材,現場值班人員做好滅火準備。

3、做好作業過程中安全喊話,并隨時準備搶救作業人員。

設備維護組組長:

成員:

1、做好清罐前的準備工作,并進行認真的復核檢查,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和完善。

2、接臨時電源、安裝臨時電纜、通風機、防爆油泵,在消防泵房安裝空壓機及呼吸軟管。

3、開人孔蓋及拆除有關附件,卸下進(出)油管線閥門,切斷與其他輸油管線或油罐的通路。

4、必須采用防爆型照明設備。其最低懸掛高度一般不少于2.5M,供電電壓不應超過12V。

5、油罐清洗作業時的照明應采用防爆手電筒作局部照明,手提行燈的電壓不應超過12V。

6、引入油罐的空氣、水及用于排出油品的膠管都應與油罐作電氣連接并接地。

7、機械通風機應與油罐作電氣連接并接地。

后勤保障組組長:

成員:

1、作業場所配備搶救用急救箱,并有專人值守。

2、做好清罐前的材料供應工作。

3、現場值班,隨時保障作業急需。

作業人員:

1、入罐作業前嚴禁飲酒。

2、凡有作業人員進罐檢查或作業時,油罐人孔外均須設專職監護人員,且一名監護人員不得同時監護兩個作業點。

3、作業人員作業時必須系救生信號繩索,繩末端留在罐外。

4、嚴格執行進入設備作業許可證制度。

5、根據不同場所,選擇防毒用具和防護用品,嚴格遵守產品說明書中的各項事項,保證佩戴合適,性能良好。

6、由于作業影響,罐內油氣濃度上升超過允許值時,作業人員應迅速撤離現場,重新通風,待符合規定后方可繼續作業。

7、禁止在雷雨天進行作業。

8、對所清廢油做好妥善處理。

二、排出底油

1、油罐倒空后應精確計量底部的余油(水),并予以記錄。

2、通過排污閥自流排油,直至油不再排出為止。

3、確認底油低于進(出)油管線后,卸下進(出)油管線閥門,并用盲板將與油罐脫離開的管線法蘭封住。

4、打開人孔,用防爆油泵將底油抽入油罐車。

5、油罐車將底油卸入卸油泵房放空罐。

6、確認底油抽空后,用防爆油泵將罐底存水抽入油罐車,倒入食堂西側灰渣場,嚴禁直接排入下水道。

三、氣體檢測

1、氣體檢測的范圍,包括油罐內、作業場所及附近35M范圍內可能存留油品蒸氣的油氣濃度。

2、測試儀器必須采用兩臺以上相同型號規格的防爆型可燃氣體測試儀,若兩臺儀器數據相差較大時,應重新調整測試。

3、氣體檢測應沿油罐圓周方向進行,并應注意選擇易于聚集油氣的低洼部位和死角,浮頂罐還應測試浮盤上方的油氣濃度。

4、測試儀器必須在有效檢定期內,方可使用。

四、排出油蒸氣

1、拆斷油罐的陰極保護系統。

2、打開油罐下部人孔。

3、以風筒連接油罐下部人孔,經檢查無誤后,啟動風機,進行強制機械通風。

4、進行間歇式通風。即每通風4小時,間隔1小時,連續24小時以上,每小時通風量宜大于油罐容積的10倍以上,直至油氣濃度達到規定數值。

五、入罐作業

1、檢測人員在進罐作業前30分鐘再進行一次油氣濃度檢測,確認油氣濃度是否符合規定的數值,并做好記錄。

2、安全監督、監護人員,進入作業崗位后,作業人員既可進罐作業。

3、作業人員在佩戴隔離式呼吸器具進罐作業時,以30分鐘左右輪換一次,每次進罐人員不得少于3人。

4、人工用銅(鋁)鏟子,清除罐底和罐壁的污雜及鐵銹。

5、用加蓋鋁桶盛裝污雜。

6、以鋸末撒入罐底后,用銅鏟、竹掃帚進行清掃。

7、清罐污雜運往食堂西側灰渣場地處理,防止污染農田、水系。

六、檢查維護

1、油罐清洗作業結束后,應由專業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對油罐底板、圈板以及其他附件進行認真檢查并加以維修。

2、由技術人員對油罐底板、圈板進行測后檢查,并做好記錄。

3、由電工、維修人員對浮盤進行檢查,檢查浮盤防靜電連接線,浮盤密封圈的完好情況。

4、對油罐進(出)油管線閥門、排污閥門進行檢修。

七、驗收

1、油罐清洗完畢后,由清罐工作領導組會同有關人員共同對清罐工作質量進行驗收。

2、驗收合格后,在清罐工作領導組的監督下,由維修人員立即封閉入孔;連接好有關管線,恢復油罐原來的系統。

年?月?日

篇2: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安全防范措施

手術室內有多種易燃易爆的氣體和化學制劑不可忽視。同時使用多種高頻電器也是可能導致燃爆的因素。麻醉氣體,其它揮發性有機溶劑在手術室工作中頻繁接觸,如酒精、碘酒、乙醚、丙醇、安息香酊及火膠綿,一般都不標有其可燃性而易被忽視,應防止布巾類被這類溶液沾濕而致燃爆。壓縮性氣體如氧氣,氬氣,二氧化碳等防止搬運儲存不當而發生爆炸。為防止手術室燃燒、爆炸意外發生,應采取以下措施:

1易燃易爆和性質相抵觸的各類物品,必須分類妥善存放,專人保管,保持通風良好,并設置明顯標志。

2不得在手術間內貯存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用過的滲有易燃液體的載體(如棉球等)要隨時放入有蓋的容器內。

3手術室內要保持良好通風條件,若采取機械排風,不得循環。由于手術室內使用的乙醚蒸汽等比空氣重,排風口應設在手術室的下部。

4壓縮性氣體使用鋼瓶存儲時,應放于通風良好的地方,存放處應有消防系統。氣瓶外面應標示內容,氣瓶口應防油、防火,不可纏繞膠布或存放在高溫處,使用完畢應及時關閉好閥門;不用時,應用安全蓋保護氣閥。氣瓶搬運時應避免滾動﹑滑動﹑或碰撞尖銳物品。

5手術室內使用電爐、酒精燈時,應遠離氧氣,防止爆炸。側燈勿靠近麻醉機、氧氣筒。

6若使用氣動電鉆、骨鉆時,注意檢查氣體有無漏氣。

7每月定期檢查手術間電路、醫用氣體管道裝置的安全性、密閉性。每月對高頻點刀、無影燈以及其它設備進行測試維修或更換。手術間設地線接口,防止電線短路。

8醫務人員在防靜電時應采用特制的導電軟管,或對麻醉機和手術床作導除靜電處理,并應穿著防靜電服裝和導電鞋操作。麻醉機及手術臺周圍地板要采用金屬導線接地等導除靜電的技術措施

9術中盡可能保持手術間地面干燥,防止漏電。

10加強火警意識及教育,熟知主要電閘開關位置;掌握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定點放置滅火器材,確保發生火災時能迅速控制險情。

篇3:爆炸物品安全防范措施規章制度

為加強爆炸物品的管理,防患于未然,按照《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及華達公司的要求,特制定本規章制度。本項目在購買、運輸、儲存爆炸物品過程中,必須嚴格按此制度執行。

1、安保部具體負責本制度的具體實施。項目經理部對制度的實施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和監督。

2、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建立崗位責任制,保管員由政治可靠、責任心強、身體健康,并經公安機關培訓取得合格證的內部職工擔任,實行二十四小時有人在位值班,嚴禁脫崗失控。

3、爆炸物品的選址建庫必須經所在地縣以上公安機關審核批準,辦理“儲存許可證”后方可啟用,其庫房應具備較好的防盜、防火、防爆性能,炸藥庫和雷管庫必須分別建造,兩庫必須保持一定距離,同時遠離建筑物。庫房周圍設警戒隔離區和明顯警戒標志,嚴禁在庫區吸煙、用火,嚴禁將火種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倉庫,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庫房門向外開,實行雙門和雙鎖設置(即里層為裹鐵皮的木門,外層為防盜門),庫墻設置安全通風口和防火網。

3、爆炸物品的購買必須先向所在地縣以上級治安機關申請領取《爆炸物品購買證》,后在持有爆炸物品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化工廠或持有《爆炸物品銷售認可證》的經銷部門購買。爆炸物品運輸、押運必須由專人持證負責,建立嚴格的出入庫審批、檢查、登記制度,收存和發放按規定進行登記簽字,庫房管理做到帳目清楚,手續齊備,帳物相符。

4、施工隊領取使用爆炸物品要認真填寫《爆炸物品逐日消耗表》,經現場負責人、安全員、爆破員核對簽字后方可由項目部開具領料單領取當班使用量。施工作業剩余的爆炸物品必須當天清退入庫。存儲爆炸物品要分類專庫存放,同一庫內嚴禁存放性質相抵觸,氧化劑、酸堿和易爆的物品。堆碼應墊高200~300毫米,置放雷管必須鋪膠質皮墊,并設置明顯的標牌,不準靠墻堆碼,垛間留有通道。硝銨炸藥垛高不超過1.8米,膠質炸藥垛高不超過1.5米。

5、嚴禁任何部門、個人轉讓、倒賣、易物、私存、持帶危險品。

6、工程項目結束后及時清庫和撤庫,撤庫后看守保管員負責整理原始臺帳,檔案等資料,并移交派出所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