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氮系統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一、演練概況
為加強我隊員工對注氮系統的操作熟練程度,檢查、檢驗注氮系統的完好,特舉行本次注氮演練。
二、演練地點:注氮車間
三、演練時間:
四、演練組織
1、技術負責人:
2、演練負責人:
3、安全負責人:
4、演練?人員:
五、演練安全技術措施
第一章上崗條件
第1條身體健康適合本崗位要求。
第2條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持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方能上崗。
第3條必須掌握注氮系統運行流程及工藝,必須熟知液氮物理性能及危險因素。
第4條上崗時必須佩戴專用防凍帽、專用防凍手套和專用防凍鞋,嚴禁皮膚直接接觸液氮及設備。
第二章裝置開車
一開車前的檢查
1.設備及附近的地面清潔干凈,現場整潔、無易燃易爆物品堆放。
2.檢查確認工藝管線、和閥門均處于完好狀態。
3.對檢修和改造后的設備和系統應充分了解,并掌握其操作方法。
4.閥門開關確認,各閥門應處于正常開關位置上。
5.確認儀、電正常,各儀表指示正確。
二、開車過程應注意事項
?1.增壓泵
(1).開啟液氮儲罐底部出液閥,由儲罐底部出氮,因輸送管路處
?于熱狀態。出液閥開度要小,待管路冷卻至低溫液體溫度,放空閥排氣穩定時,可開大出液閥,加大出液液速度。
(2).打開放空閥、測滿閥,壓力表根部閥,并啟動液位計。(壓力表、液位計投用前將連接活接打開進行置換,檢測出口露點小于-70℃時置換合格)
(3).出液進行時,應檢查儲罐各連接法蘭是否有漏液現象,儲罐本體是否出現形變確保儲罐的安全運行。
(4).開啟增壓泵進、出閥門,對增壓泵進行預冷,預冷溫度至-185℃再行起機操作。
(5).增壓泵設備運行時,應專人操作。
(6).儲氮罐出液情況應有專人觀察,并及時通報。
2、液氮氣化系統
(1)確認變頻器運行正常,各儀表、電氣元件正常,泵已送電具備啟動條件。
(2)檢查液氮氣化裝置是否完好,裝置有無開裂,緊固件有無松動,各儀表指示是否正確。
(3)手動開啟手動進氣閥,電控操作氣動閥100%
3、輔熱裝置
(1)確認電加熱輔熱裝置前后進氣閥處于開位100%;旁路閥前后截止閥打開。
(2)確認穩流穩壓裝置進氣閥門處于開位100%。
(3)氮氣溫度不低于10℃時,可不進入電加熱輔熱裝置,此時應打開旁路管道。
(4)確認穩流穩壓裝置進氣閥門無法打開時,可利用旁路管道使氮氣進入穩流穩壓裝置。
4.穩流穩壓裝置
(1)不進行注氮時,穩流穩壓裝置內應保持不小于0.3MPa的氮氣壓力。
(2)穩流穩壓裝置壓力表完好,安全閥完好,氮氣流量計完好。
(3)進行注氮時,穩流穩壓裝置內壓力應保持在0.5-1.0MPa范圍內,溫度不高于40℃
(4)進行注氮時,壓力表、氮氣流量計應有專人看守,并及時通報壓力及流量情況。
三.注氮系統運行期間注意事項
1.液氮儲罐出液時,應平穩流暢,無間歇性液流聲響發生,如出現液流不平穩時,應切換至其他液氮儲罐。
2.啟動增壓泵前,應充分的排空液氮中的氣態氮,利用排污閥和排氣閥充分的調節液氮流量。
3.氣化裝置的投入應為一用一備,注氮量大或氣化裝置上結霜嚴重,氣化效率降低時,可啟用備用氣化裝置。
4.輔熱裝置是在氣化后的氮氣溫度低于0℃時啟用,裝置內溫度保持在60-70℃之間運行。
第三章裝置停車
一、裝置停車
?1、停用液氮增壓泵,電機轉速逐漸降低至零。
?2、緩慢打開液氮回流閥至全開,降低氮泵出口壓力;
?3、按停止按鈕停用液氮泵;
?4、全關泵出口閥、回流閥、儲罐進泵總閥,打開泵體排氣閥直至無氣體排除,關閉泵進口閥、排氣閥;
?5、停用電加熱輔熱裝置;
?6、關閉電加熱輔熱裝置進、出口閥。
二、停車后的處理過程中應注意事項及應達到的標準
?1、檢查確認閥門已關死,無液氮泄漏。
?2、確認液氮泵,及電加熱輔熱裝置已斷電。
?3、確認液氮泵及液氮氣化裝置回溫正常,如有管壁結霜持續不化現?象,說明有閥門內漏。如發現此現象,用水澆灌漏液閥門同時關
緊閥門,仍無法關嚴時說明閥門已壞需進行更換。
?4、確認儲罐增壓裝置和對空放散裝置處于自動狀態,保證儲罐壓力在0.2MPa內的正常工作狀態。
?5、停車后場地干凈整潔,無雜物。
?6、確認各單體設備完好,處于備用狀態。如有故障設備應及時進行?檢修。
?7、工藝管道設備無泄漏現象。
?
第四章正常操作
一、儲罐增壓裝置?
1.儲罐增壓裝置的操作(當儲罐壓力<0.1MPa時投用儲氮罐中的一臺,將儲罐壓力穩定在0.2MPa)。
2.打開儲罐增壓裝置中一臺的進口閥。
3.緩慢打開需要增壓的儲罐去增壓泵的出液閥,對管道及增壓泵進行預冷。
4.增壓泵掛霜后,打開出口閥。
5.出口壓力設定在0.2MPa后,將自調閥投自動。
二、安全放散系統
1.安全放散系統在儲罐壓力>0.22MPa時投用,將儲罐壓力穩定在0.2MPa;
2.打開對空放散裝置的進、出口閥;
3.將氣體排放閥投自動,壓力0.22MPa時自動打開。保障儲罐內壓力穩定。
三、儲罐切換注意事項
1.當儲罐內液體到達低液位報警時,要切換到有液的儲罐。
2.將要投用的儲罐去液氮增壓泵的出液閥打開進行預冷,當管道掛霜后全開此閥門。
3.緩慢關閉正在使用的儲罐出液閥們,操作過程中不得引起泵進口壓力的大幅波動。
4.如泵入口壓力大幅波動,則打開泵排氣閥進行排氣仍無法排除故障時可先停泵,重新預冷后再啟動液氮泵。
四、液氮氣化器的切換
1.液氮氣化器在長時間連續運行后,由于結霜會嚴重影響液氮與空
氣的換熱效果,所以在液氮氣化器連續運行6個小時后就需切換。
2.緩慢打開備用氣化器的進口閥,對備用氣化器進行充壓。
3.待備用氣化器壓力與管網壓力相同時,打開其出口閥。
4.關閉正在使用的氣化器進、出口閥,待回溫到環境溫度后作為備
用。
5.液氮泵的切換
6.全開備泵的回流閥、排氣閥。
7.緩慢打開液氮泵的進口閥,對泵進行預冷待排氣閥排除的全為液體時預冷結束。
8.啟動備用液氮泵。
9.將備用泵的轉速提高到80%。
10.緩慢關小回流閥至和主泵壓力一致。
11.緩慢打開備泵出口閥。
12.緩慢全開主泵的回流閥,降低主泵負荷。
13.將主泵轉速降至0,做備泵運行。
14.如需檢修則停泵,將泵的進、出口閥、回流閥全關,排氣閥全開待泵體溫度回到常溫后,斷電交出檢修。
第五章?系統故障、緊急情況的處理
一、液氮泄漏應急處理
1.預冷過程中,一旦發生管道泄漏,應先停止充液,關閉設備的進出閥門,排放管道的殘液。
2.在進液過程中,若出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設置隔離區域,嚴格限制出入。
3.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寒服,戴防寒手套。?
4.避免泄漏液體流入地下室或其他密閉有人工作空間,如無法避免時,應立即通知相關部門。
5.嚴禁直接接觸泄漏物。?
6.盡可能切斷泄漏源。
7.可用霧狀水噴淋加速液體蒸發,但不可使水槍射至液體。
8.防止氣體在低凹處積聚,用排風機將漏出氣送至空曠處。
9.禁止人員在低洼或下風處停留。
10.漏點消除后,氧含量分析合格后人員方可進入作業。
二、設備故障應急處理
(一)、增壓泵
1、啟用備用泵,迅速將備用轉速提至90%,關閉主泵進液閥、回流閥。
2、將液氮泵出口壓力升至與氮氣管壓力相等時,打開出口閥向管網送氣,保證氮氣管網壓力穩定。
3、檢查跳車原因,若停用在20min以上,將跳車液氮泵排液升溫,保證液氮泵的安全。
(二)、電加熱輔熱裝置故障處理。
?1、緩慢開備用裝置進口閥,待與管網壓力一直時全開進出口閥。
?2、備用裝置送電啟動,將出口溫度設置在10℃。
?3、主裝置斷電,關閉進出口閥。聯系電氣、儀表人員檢修。
第六章?
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礦相關規定執行。
篇2:注氮系統安全使用制度
我礦井下注氮系統由兩臺空壓機和一套制氮機組成,注氮系統由3寸管路連接一頭接至150107回采工作面采空區,另一頭接至井下其他工作面,為了保證安全使用,特制定本措施:
一、基本情況:
為了防止設備升井改造期間,150107工作面發生異常而無法注氮造成嚴重事故,經研究決定需在150107工作面回采完畢后升井,并建立永久地面注氮系統。
二、安全防護措施:
1、注氮機由通風隊安排人員進行注氮,注氮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2、注氮機一般于法定節日礦井停產后和工作面回采即將完畢后進行注氮,注氮前由通風隊編制技術措施。
3、注氮機和空壓機處必須每臺機器放置消防裝置,并每天檢查,確保安全可靠。
4、對于注氮機所需電器設備要加強管理和檢查,杜絕失爆等現象發生。
5、加強注氮司機的培訓,切實做到:
1)、啟動前,要認真閱讀空壓機啟動程序和注氮機啟動程序,并嚴格執行。
2)、開啟前,要認真檢查各電氣設備是否正常。
3)、開啟前,要認真檢查各管路連接是否可靠,閥門是否開啟。
6、注氮機系統必須由專職注氮機司機操作,嚴禁他人代替,現場必須有副隊長跟班作業。
7、開機后,要觀察注氮機和空壓機運轉是否正常。
8、每次注氮完畢后,必須清理現場并檢查注氮機和空壓機,并予以記錄。
9、每旬由通風隊指派專人對制氮機和空壓機進行清理,保證制氮機和空壓機清潔,正常使用,并予以記錄。
10、每月要對制氮機和空壓機進行一次檢修,并予以記錄,確保注氮系統運轉正常,保證井下安全生產順利進行。
11、本措施下發后需嚴格執行,確保責任到人。
通風科
2011年11月
篇3:注氮司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1、必須熟練掌握注氮機和空壓機的操作技術,嚴格按《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
2、認真觀測注氮機上各種儀表數據及循環水水溫的變化,并認真填寫記錄。
3、在工作期間,必須嚴守工作崗位,不得擅自離崗。
4、對因操作失誤或擅離職守而引起的嚴重后果,應負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