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罐作業防護應急措施的安全技術要求
一、目的
為做好清罐作業安全防護及應急工作,減少或消除事故發生,確保發生事故后人員安全,控制或消除事故的影響特制訂本應急措施。
二、防火、防爆安全措施及技術要求
2.1油罐清洗作業前,應在作業場所的上風向處配置好適量的消防器材,現場消防值班人員應充分做好滅火的準備;清罐作業人員嚴禁攜帶任何火種進入作業現場;嚴禁穿著化纖服裝,不得使用化纖繩索及化纖抹布等;氣體檢測人員必須穿著防靜電服及鞋。
2.2做好清洗油罐的廢物處理,油垢和殘渣等應及時運出罐區,清洗油罐排出的污水不可隨意排進下水管道,可通過專用污油水線排入污水池或用罐車拉到有資質處理污油水的單位處理;采用化學清洗油罐排出的廢水,要經過化學處理后統一排放。
2.3控制和消除引起火災的引火源。油罐人孔和清掃孔打開以后,油蒸汽可能漂入防火堤范圍內,因此帶入防火堤內的照明設備、通訊設備和電器設備應符合防爆要求;檢查和試驗電器設備距離油罐應在35m以外進行;引入油罐的氣管、水管、蒸汽管道及其噴嘴等金屬部件以及排油膠管和有關機械設備,均應與油罐進行電氣連接,并有可靠的接地;清掃工具應采用與鋼鐵碰撞不產生火花的防爆型工具;雷雨天應停止油罐清洗作業。
2.4徹底清除油罐內的可燃物。對于還需焊修的油罐,必須預先將罐內污垢和油蒸汽徹底清理干凈,如果是浮頂油罐,則應將密封部位的油氣混合氣要吹掃干凈,不得留有死角;對罐內其他附件部位的油垢也要情理干凈;對于被油品浸過而污染的泥土要挖除,然后用干凈泥土封閉垢坑面及用干凈沙子在上充填;對于罐壁和底板處的銹皮要清除,以防止積存此處的可燃物質在修焊作業時發生火災;
2.5被清洗油罐,應與輸油管線脫離,并在法蘭處加盲板封堵,防止油氣進入油罐;同時應打開人孔、采光孔及量油孔,拆下呼吸閱、安全閥、阻火器等附件,使被清洗罐得到充分的自然通風而往外排出油蒸汽,直到罐內油氣濃度符合安全規定的標準為止。值得注意的是,當遇有六級以上風力的天氣時,不宜進行油罐的通風作業,清洗作業亦應停止。利用化學清洗時應選用能滿足工藝要求的不燃或難燃性清洗劑;
2.6必須嚴格執行油罐清洗規定,其清洗作業應在嚴密組織下進行,準備好必用的專用檢查工具和清罐器材,包括充分的消防器材。清洗作業應按操作技術規定和安全要求清洗,作業期間,現場應有專職人員做監護,并隨時做好滅火撲救準備。
三、防中毒、窒息安全措施及技術要求
3.1任何濃度條件下進入含毒化石油化工儲罐內進行清洗作業的人員,必須內著白色衣褲,外著整體防護服,對全身進行保護后作業。為避免有毒介質和油泥與皮膚接觸。不準使用橡膠手套和長靴,如沒有聚氨乙烯長靴時,應穿白色長襪再穿長膠靴。
3.2當油氣濃度低于該油品爆炸下限4%以下時,可視為“無油氣”,允許作業人員不佩戴呼吸器進罐作業。
3.3隔離式防毒面具,應選擇罐外空氣呼吸。呼吸管內徑一般要大于20mm,長度不少于20m。
3.4防毒面具和防護用品,其規格大小應保證佩戴合適,性能良好,在使用中必須嚴格遵守“產品說明書”中的各項技術規定。呼吸軟管內外壁表面不應被油類污染,不得使用橡膠質呼吸供氣軟管,應選擇聚氯乙烯或尼龍等制成的軟管。
3.5防毒用具,防護用品及其他機具設備每次使用后,必須擦拭干凈,專管、專用,防毒用具和防護用品使用之前應仔細檢查。
3.6清洗人員作業前嚴禁飲酒。
3.7嚴禁在作業場所用膳或飲水。作業人員每天飯前應在指定地點洗澡更衣,換下工作服,用肥皂洗凈臉和手并刷牙漱口,然后就餐。
3.8作業場所應備有急救箱,并有專人值守。
3.9因作業影響而使罐內油氣濃度上升超標時,施工人員應迅速撤離現場,重新進行通風,直到油氣濃度降到規定值時,方可繼續作業。
四、防靜電安全措施及技術要求
4.1清洗作業人員嚴禁穿著化纖服裝。不得使用化纖繩索及化纖抹布等。入罐(塔、槽)作業時必須穿著防靜電服裝。?
4.2當油氣濃度超過該油品爆炸下限20%時嚴禁使用壓縮空氣,禁止使用噴射蒸氣及使用高壓水槍沖刷罐壁或從油罐頂部進行噴濺式注水。
4.3引入油罐管線的噴嘴等金屬部分以及用于排出油品的膠管都應與油罐作電氣連接,并做好接地。引入罐內的金屬管線,當法蘭電阻值大于0.03Ω時,應進行金屬跨接。
4.4通風機械應與油罐做電氣連接并接地,風管使用電阻率不大于108Ω帆布材質,禁止使用塑料管,并應與罐底或地面接觸,以使靜電很快消散。
五、防受傷安全措施及技術要求
5.1清洗作業時,為避免罐(塔)頂構架,罐(塔)內附件、工具或其它物件落到作業人員身上,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
5.2清除罐底污雜時,作業人員,應穿著合適的工作鞋,以防落物或搬運過程中砸傷腳趾及污染皮膚。
5.3防止從腳手架、斜梯上摔下或在油污表面上行走時滑倒碰傷。
5.4使用隔離式呼吸器具時,其軟管末端應放置在空氣新鮮的上風處并注意供氣壓力適宜,同時要進行過濾,防止空氣中的砂粒被吸入而傷及面部。
5.5采用人工手動吊運油污時,其麻繩耐拉力應大于荷重的5倍,且每次作業均應檢查有無破損斷股和機械損傷。
5.6作業人員腰部宜系有救生信號的繩索,繩的末端留在罐(塔)外,以備隨時搶救。
5.7清洗油罐污雜的綿紗應保持濕潤狀態,以防自燃。
六、清罐作業應急措施
6.1一般應急處理與事故報告
6.1.1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撥打119火警電話,請求支援;
6.1.2發生觸電、窒息、中毒等人身事故,對傷者實施急救措施,并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救護;
6.1.3發生物體擊打、機械傷害、燒燙傷等人身事故,對傷者實施急救措施,并根據受傷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救護或將傷者送往醫院治療。
6.1.4發生各類安全事故,要及時向安全主管部門報告。
6.2清罐現場發生火災應急措施
6.2.1如發生火災,應立即切斷電源,組織有關人員利用現場滅火器進行撲救,如火勢蔓延,應立即撤離現場內的易燃、易爆物品、疏散人群。
6.2.2儲罐口失火,應用石棉布捂蓋,用干粉滅火器撲救,力爭盡快控制火勢并將火險消滅在初起狀態,切忌用水噴灑造成助燃。
6.3抽油時,管道口或油罐車輛油口著火
6.3.1司機迅速將油罐車駛離現場,開到安全區域進行滅火撲救。
6.3.2如果油罐車罐口著火,可使用石棉被或其它覆蓋物(如濕棉衣等)將罐口蓋住,堵嚴罐口窒息火源。當火勢較猛時,應使用手推式及手提式干粉滅火器對準罐口進行撲救。
6.3.3當專業消防人員尚未到場,且火勢無法控制時,應立即將作業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同時做好周邊交通疏散和人群隔離工作。
6.3.4因臨時用電不當造成火災,如在操作中發生火情,應立即切斷現場臨時電源并利用現場滅火器材進行滅火。
6.4作業人員觸電的應急措施
6.4.1立即脫離電源,可用“拉”、“切”、“挑”、“拽”、“墊”五種方法:
“拉”就近拉開電源開關、拔出保險;
“切”用帶有絕緣的利器切斷電源線;
“挑”如果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壓在身下,可使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開電線或干燥的絕緣繩套拉電線或者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
“拽”救護人可戴上絕緣手套或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
“墊”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緊握電線或電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離電源,然后再采取其他辦法切開電源。
6.4.2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立即檢查傷者的身體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跳,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就地搶救。
6.4.3對傷者進行人工呼吸時,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調整;
6.4.4如果傷員牙關緊閉,可口對鼻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吹氣時,要將傷員嘴唇緊閉,防止漏氣;操作頻率:每分鐘12-16次。
6.4.5胸外按壓操作程序:
A、使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站立或跪在傷員一側肩旁,一手掌根部緊貼于胸部按壓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兩手平行重疊且手指交叉互握稍抬起,使手指脫離胸壁,雙臂繃直,垂直于按壓部位,利用上半身體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壓,按壓必須有效,按壓過程中可以觸及頸動脈搏動。
B、操作頻率: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松的時間相等,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搶救。
C、傷員好轉后的處理:如果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后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蘇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初期恢復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動,應設法使傷員安靜。
6.4.6若有2名以上搶救人員,可同時對傷者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有1名搶救人員,可對傷者按2:30比例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
6.5清洗儲罐人員昏厥應急措施
6.5.1當發現與作業人員問話無回答時,應及時將作業人員從儲罐中救出,將傷者抬到空氣流通較好的地方進行搶救。
6.5.2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先連續對口吹氣兩次,每次1-1.5秒。如兩次吹氣試測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按壓;
6.6物體擊打、機械傷害、燒燙傷等人身事故應急措施
6.6.1根據傷者的受傷原因、部位、程度,采取初步處理措施,通知醫療救護。
6.6.2傷者傷口出血緊急止血:一般性出血,先用消毒紗布覆蓋傷口后,再用棉花團卷折成墊子放在傷口敷料上面,然后用繃帶包扎,以達到止血目的為度。急救箱物品不足時,可用干凈衣服、毛巾、帽子等物包扎,傷口有碎骨存在時,禁用此法;較劇烈的動脈出血,用手指在傷口上方(近心端)的動脈壓迫點上,用力將動脈血管壓在骨骼上,中斷血液流通。指壓止血是較迅速有效的一種臨時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換用其他止血方法;四肢大動脈血管出血,可用止血帶止血,在出血的上端(近心端),先用紗布、毛巾、衣服或其他軟織物墊好,將止血帶適當拉長,纏繞肢體兩圈,在外側打結固定,靠止血帶的彈性壓迫血管,達到止血的目的。完全阻斷受傷肢體的血液,如果時間過長,受傷肢體就要壞死。每隔三四十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時間約一分鐘。
6.6.3傷者骨折緊急處理:傷者肢體骨折要將斷骨上、下方兩個關節固定,也可利用傷員身體進行固定,在固定的肢體要墊些棉花、紗布、衣服、毛巾等防止夾板壓傷皮膚和淺表神經,可選用夾板、木板、木棒等固定肢體。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
6.6.4電灼傷、火焰燒傷、高溫燙傷緊急處理:將受傷部位及周圍的衣服鞋襪用剪刀剪開后除去,先用清潔冷水沖洗,然后用紗布覆蓋,防止感染。
6.6.5強酸或強堿腐蝕緊急處理:根據具體情況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或用布搽凈再用大量清水沖洗,并迅速將被腐蝕的衣物剪去,未經醫務人員同意,不宜敷搽任何藥物;如稀硫酸腐蝕直接用大量清水沖洗,濃硫酸腐蝕要用布搽凈再用大量清水沖洗。
6.7液體泄漏應急措施
6.7.1立即關閉相關閥門,停止作業,控制泄漏液體的污染范圍,易燃易爆液體泄漏,要撥打119火警電話,請求消防監護;
6.7.2如有油品等液體流入下水道、明溝、暗渠,要根據其易燃、易爆、有毒、腐蝕等性質,及時布控。
6.7.3利用應急設備、物資清理現場,將收集到的泄漏液體和污染物運送到具有相應資質的廠家進行處理。
6.7.4處理事故不要慌亂,防止發生火災、爆炸、人身傷害等次生事故。
篇2:清罐作業安全要求
1、清罐作業部門應根據作業現場的不同情況,制定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清罐方案和安全措施。
2、凡有作業人員進罐檢查或作業時,油罐人孔外均須設專職監護人員,且一名監護人員不得同時監護兩個作業點。
3、作業結束后清點人員及其工具器材等工作。
4、作業場所應確定安全距離,設置安全警戒區,并應有專人負責對所設置的安全警戒區進行監護。
5、為了防止清罐作業人員中毒,必須做到:
——當油氣濃度為該油品爆炸下限的4-40%時,進入油罐的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隔離式防毒面具。
——當油氣濃度超過該油品爆炸下限的1%并低于4%時,允許作業人員在不佩戴呼吸器具情況下短時間進罐作業,但應佩戴防毒口罩且每次作業不應超過15分鐘;同時,每工作日最多重復工作四次,時間間隔不少于1小時。在此濃度下,也可以使用類似過濾式的呼吸器具(如濾毒式防毒面具),但其氣體空間的含氧量不應低于18%。
——當油氣濃度低于該油品爆炸下限的1%時,允許在無防護措施情況下八小時作業。
6、隔離式呼吸器具的供氣,可根據不同條件采取自吸空氣、手動供氣、電動風機供氣、壓縮機供氣、自帶壓縮空氣型等方法。
7、由于作業影響而使罐內油氣濃度超過允許值時,作業人員應迅速撤離現場。重新通風,直到油氣濃度降到規定值時,方可繼續作業。
8、當油罐及其作業場所油氣濃度超過該油品爆炸下限的20%時,其35米范圍(臥式油罐可縮小50%)內均為火災和爆炸危險場所。進入該場所進行清罐作業時,必須做到引入該場所的電氣設備及其安裝,應符合國家有關的安全用電規定。在該場所應嚴防鐵器等相撞擊。
9、當作業場所的油氣濃度超過該油品爆炸下限的40%時,禁止入罐清洗作業。
10、禁止在雷雨天(或氣壓低)或風力在五級以上的大風天進行油罐的通風或清洗作業。
11、電氣設備檢查、試驗時,必須在距作業油罐35米范圍(臥式油罐可縮小50%)以外的安全地帶進行。
12、墊水或充水使用的進水管線,不應采用輸油管線,以防油品進入罐內。
13、油罐清洗作業前,應在作業場所的上風向處配置好足量完好的消防器材。
14、清罐作業人員嚴禁穿著化纖服裝。不得使用化纖繩索及化纖抹布等。氣體檢測人員必須穿著防靜電服及鞋。
15、當油氣濃度超過該油品爆炸下限的20%時,清罐作業時嚴禁使用壓縮空氣,禁止使用噴射蒸汽及使用高壓水槍沖刷罐壁或從油罐頂部進行噴濺式注水。
16、引入油罐的空氣、水及蒸汽管線的噴嘴等金屬部份以及用于排出油品的膠管都應與油罐作電氣連接,并應做好可靠的接地。引入罐內的金屬管線,當法蘭間電阻值大于0.03歐姆時,應進行金屬跨接。
17、機械通風機應與油罐做電氣連接并接地。
18、風管應使用不產生靜電的材質,禁止使用塑料管;并應與罐底或地面接觸,以使靜電很快消散。
19、下列人員嚴禁從事清罐作業:
——在經期、孕期、哺乳期的婦女。
——有聾、啞、呆傻等嚴重生理缺陷者。
——患有深度近視、巔癇、高血壓、過敏性氣管炎、哮喘、心臟病和其他嚴重慢性病以及年老體弱不適應清罐作業者。
——有外傷瘡口尚未愈合者。
20、禁止與清罐作業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21、清罐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等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后方可排出。
篇3:清罐安全注意事項
1.PrepareproperPPEssuchashardhat,safetyglasses,gloves,footwear,harness,tyvekcloth,etc.準備合格的勞保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眼鏡、安全帶、一次性防護工服等等。
2.Knowwheretheeyewashandsafetyshower,andworkwithCCDCtoensureeyewash&safetyshowerinfunction.清楚洗眼器和淋浴器的位置,并與井隊一起確認它們工作狀況良好。
3.ApplyforPtW,andpreparethesupplementaryPtWchecklist“ChecklistNo03A-ConfinedSpaceEntry”and“ChecklistNo05-GasTestCertificate”forpre-taskcheck.申請清罐工作許可,并附上“進入有限空間”表和“氣體檢測”表。
4.DevelopspecificJHA,andbriefittoallrelatedpersonsbeforetankentry.編制專門的清管工作危險性分析,并告知相關人員。
5.WorkwithCCDCtoisolaterelatedpipesandpower,andgettheLOTOchecklistdonebeforeentrythetank.和井隊一起,把相關的電氣設備和管道隔離起來,并填寫能量隔離檢查表。
6.Askauthorizedgastestertotesttheaircondition,andre-testandrecorditevery1hour.Andensureairconditionisokfortankentry.請合格的測氣員定時測氣,并記錄,同時確保空氣狀況適合工作。
7.Teamleaderdoublechecktheisolationsinplace,andtagsinpositionbeforecommencingthejob.開始進罐前,領隊還要再次確認所有相關的管道及電氣設備已經上鎖并掛牌了。
8.Makeaconfinedspaceentryregisterandputitintheworkshop,andensureeveryonewhoentrythemudtanktosignoffintheregisterwhenhegoinorcomeoutfromthemudtank.Andalsoensureeverytoolsorequipmentshouldberecordedwhenbringingin/outthetank.做一個人員進出密閉空間的登記表,確保任何人進出都要有登記。還必須登記任何帶進去或者帶出來的工具。
9.Assigndedicatedwatchmanforthetankcleaning,andensureheisintheworkshopatalltimes.指定一名專職監護人,他須全程監控清罐工作。
10.Establishsafetyropesystemformudlabortoholdsothattheycanmovesafelyinsidethemudtanks.使用麻繩作為安全繩,以供工人牽扶,防止滑倒。
11.Runfantoventilatethemudtanks.用鼓風機進行通風。
12.WorkwithCCDCtoturnonsomelampsofmudtankduringtankcleaning.和井隊一起,打開泥漿罐附近的一些電燈以增加照明亮度。
13.Usewhistleorhornasthealarmcommunicationway.使用口哨或者喇叭作為緊急聯系方式。
14.Conducttoolbo*meetingtoallpeopleinvolvedeveryshift,andbriefsafetyrequirementtoeveryone.每天堅持召開班前會,并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15.DisplayrelatedMSDSsintheworkshop,informthedoctorduringthetankcleaning.把相關化學品的材料安全數據清單放在現場,并通知醫生。
16.Keepgoodpersonalhygieneafterjobcompletede.g.washhandandfacebysoap,anddonotentrythecateringroomwithwearingdirtycoverall.完工后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如用肥皂洗手洗臉等,同時不要穿著臟工衣進入餐廳等公共場所。
17.Makesuretheworkerwhoeverworkinginsidethetankhaveabreakevery2hoursasaminimum.確保工人在罐內工作時間每2個小時,至少休息一次。
18.Aftereachshift,ensurethePtWtobeclosed.Ifcrewchangeatthesameshift,ensurehandovertobedone.每個班結束后要及時把工作許可關閉,如果在同一個班內遇到倒班的情況,一定要把交接工作做到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