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汽油罐清罐安全措施

汽油罐清罐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7941

為保證汽油罐清洗安全順利實施,防止火災、爆炸、中毒、窒息、觸電等各類事故的發生,綜合考慮有可能發生的問題,特制定以下清洗處理方案及安全措施:

處理方案及步驟:①首先將清洗罐內油品用倒油泵倒空;②在切水口處接臥式齒輪泵或隔膜泵將罐底存油通過切水線倒入污油罐或罐車內;③罐底油倒凈后,開儲罐人孔利用消防水帶向罐內注水再將罐內浮油倒凈為止;④此時再開排污孔,繼續用水帶向罐內沖洗并將流出污油抽凈;⑤辦理票證,儲罐進出口加好盲板隔離;⑥接防爆風機強制通風,取樣合格后,辦理《進入設備容器或受限空間內安全作業證》,安排人員進罐清掃,直至罐底流出水清亮為止;⑦車間管理人員進罐檢查正常后方可封罐(封人孔、排污孔、上好切水閥、關閉罐頂透光孔、取樣孔),并辦理票證抽進出口盲板;⑧車間管理人員、當班班長及崗位人員現場檢查確認達到投用條件,通知調度方可投用。⑨投用后崗位人員密切注意人孔、排污孔及收發油口墊片是否泄漏,發現異常及時匯報并緊固處理。

安全措施:

1、首先確定清罐人員,指定清罐安全負責人及現場監護人,明確清罐方案及安全措施。

2、清罐現場必須備好長管式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救護繩、氧氣瓶(或氧氣袋)、備好急救藥品。

3、開人孔作業人員必須戴好長管式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使用防爆工具,車間管理人員在場監護,現場人員攜帶硫化氫檢測儀。

4、開人孔前,周圍設置警戒繩,懸掛“當心火災中毒,禁止靠近”警示牌,無關人員嚴禁進入禁區,周圍35米以內停止動火及檢維修作業。

5、清罐前封堵油罐切水口,未經調度允許嚴禁排入污油井。

6、清罐所用電器設施必須完好,防爆風機備用運轉良好、護罩齊全、電纜無破損、使用時固定綁扎牢固,避免碰撞,防止出現打火現象。

7、清罐用齒輪泵(或隔膜泵)安設位置距切水池2米以外、防爆開關距人孔或且水池3米以外,電纜完好無損,嚴禁設備帶病運行,且專人負責開停泵。

8、進入容器作業人員必須穿戴公司發放工作服或檢修服,嚴禁攜帶鑰匙、手表等一切容易產生火花的鐵質物品,罐內作業必須使用防爆工具。

9、作業現場必須使用防爆手電,清罐現場至少準備2個滅火器。

10、剛開始利用水帶沖洗罐底集油時,不可高速噴濺式沖洗(水壓控制3公斤以下)、槍頭用導線與罐壁接地連接,以消除靜電。

11、罐車裝油必須設置靜電消除器,裝油管插入罐底部,且綁扎牢固,車輪設置墊木。

12、容器內可燃氣體經化驗分析合格、測爆儀現場檢測合格(硫化氫:無,氧含量:18-21%,可燃氣體含量不大于300㎎/M3)并辦理相關票證后方可進罐作業。容器外必須有專人監護,罐內作業時間不可過長,20分鐘左右輪換一次。隨時注意人員動態,防止人員中暑、中毒。

13、罐內作業期間,每2小時取樣1次,指定一人隨身攜帶硫化氫檢測儀,隨時監測,尤其注意油罐深處及死角,濃度超標時立即停止作業,撤出容器。

14、清罐完成后車間管理人員進罐檢查,確認無遺留物品;進出口無堵塞;浮船密封良好、無傾斜、靜電導線緊固無斷裂;檢尺、高低報靈活好用;防腐層完好;內浮頂人孔蓋嚴后方可安排封罐。

15、清出油泥運至車間指定位置,清出硫化亞鐵挖坑深埋,防止自燃。

油品車間

2011.3.22

篇2:油罐汽車駕駛員的安全職責

(1)認真執行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法規、制度和規程,服從指揮與分配,熱愛工作崗位,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2)嚴格遵守交通規則,自覺維護交通秩序,行駛證等證件齊全有效。

(3)保持良好駕駛作風,文明駕駛、禮貌行車,切實做到“三先、五慢、七不超”。

三先:會車時先慢、先讓、先停。

五慢:通過繁華街道慢;過窄橋、隧道慢;轉彎、下坡慢;過窄路、交叉路口慢;下雪、結冰、雨霧視線不清慢。

七不超:過橋梁、涵洞不超;前車不讓不超;前車正在超越其他車輛時不超;對面來車不超;下雪、結冰、雨霧視線不清不超;轉彎不超。

(4)掌握油料防火、防爆基本知識,熟悉油料裝卸、運輸操作要領,裝卸油料時不遠離車輛。

(5)熟悉本崗位防火要求及措施,做到“四懂四會”。

(6)嚴禁酒后開車、私自出車、私自將車交給他人駕駛。嚴禁超員和同時裝運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7)切實執行出車前、行車中、回車后的車輛技術狀況和安全檢查工作,能夠排除一般故障。

(8)保證行車安全,如發生事故應保護現場,并積極搶救受傷人員和物資。

篇3:油罐區安全規定

第一條?嚴禁攜帶引火、發火危險品進入罐區。

第二條?一般情況禁止機動車輛進入罐區。特殊情況下應經有關部門批準,并帶阻火器后方可進入。

第三條?油罐區是全廠性重要設施,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第四條?嚴禁在罐區堆放油污、油布、紙張、木材等雜物。管溝、電纜溝保持暢通,不得積存油污、垃圾等。下水系統不得存油、瓦斯和滲油。

第五條?罐區應定時、定人進行巡回檢查,有異常情況要立即向調度室和車間領導報告,并采取有效措施。

第六條?輕質油泵房應加強自然通風和強制通風,室內禁止敲打和碰撞以防產生火花。

第七條?罐區內應有完善的滅火設施和消防水源,并使其始終處于完好狀態;消防道路要保持暢通無阻,不得堵塞。

第八條?避雷裝置和防靜電接地裝置每年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第九條?應定期檢查管道密閉性能是否良好,呼吸閥工作是否正常,在冬季呼吸閥有否凍結,液壓式安全閥的液面是否保持規定高度,阻火器是否有損壞和變形,量油口有色金屬襯墊是否完好等。

第十條?油罐區應有足夠的照明。宜采用遠距離高懸透光燈。罐體上一般不設照明,必須時應選用合適的防爆型燈具。

第十一條?貯罐應設置防火堤,其有效容積符合設計規范要求。管線穿越防火堤處或分隔堤處的縫隙及堤壁上的孔洞,必須全部封死。

第十二條?貯罐的走梯要有扶手,垂直走梯要有圍欄。貯罐頂上人孔周圍要有欄桿,防止墜落。

第十三條?對于正常生產或事故狀態下,雨水明排溝穿越防火堤處所設的隔斷設施的正確管理和操作,應由車間工藝技術員寫成文字材料作為工藝操作規程的補充,每個操作工人應非常熟悉并會應用。

第十四條?罐區和生產裝置內的殘液、瓦斯、污油等的排放應有回收系統,不準隨意排空或任意就地排放殘液。

第十五條?貯罐管線須保溫的,應嚴格控制溫度,防止過高或過低,造成物料揮發或管線凍壞。

第十六條?貯存低沸易揮發物料的貯罐,夏季須用冷卻水冷卻罐壁。天涼停用后,必須將水放盡,防止冬天凍裂管線。

第十七條?不同物料貯罐的管道不得相連。如貯罐換裝不同物料時,必須徹底清洗,經檢查合格后方可換裝,以防物料相混。

第十八條?操作人員應經常檢查儀表指示的液面與實際液面是否相符,防止出現假液面造成跑料事故。

第十九條?油品貯罐進口管,應在罐的下部進入,以免沖擊磨擦產生靜電。嚴禁采用自由流入方式向油罐、油槽車和油桶中罐注輕質油及其他易燃液體。調合罐禁止通風攪拌。

第二十條?向貯罐輸油的油泵能力不應超過呼吸閥的工作能力,以免損壞貯罐。

第二十一條?油罐油品的加溫、脫水循環、清洗、輸轉、切換和油罐一系列管理制度,必須建立健全,應嚴格遵守如下規定:

1、除凝固點過高的原油外,溫度一般應控制在油品的閃點以下。向有水份的貯罐送油溫度不超過90℃。超過90℃以上的貯罐收油不得帶水,不得直接向該罐用蒸汽掃線,以防冒頂跑油。有升降管的必須將升降管提到水層以上。

2、油罐脫水不準離開人,應遵守“三脫水”制,即:收油前脫水;收油后沉降脫水;移動前脫水。

3、對調合罐可根據罐的容積大小,泵排量大小和各種調合油品的性質決定循環時間。循環時各有關閥門的開關情況應檢查好,防止串油。

4、為保證油品質量和安全檢修,貯罐必須定期清掃、清洗,清洗時必須采用蒸氣直接吹掃加溫并保證足夠時間,所有與罐體相連的閥門,管線一定要切斷關嚴,防止誤操作使油串入罐內傷人。

5、油罐收付前后,須詳細檢查閥門、管線是否開關正確,切換時必須遵守“先開后關”的原則,以免憋壓。

6、閃點低于60℃以下的油品,禁止用壓縮空氣掃線,夏季不掃線應防止管線受熱升壓。閃點高于60℃的油品在用壓縮空氣掃線時,油溫必須低于該油品閃點20℃。

7、清洗含有硫化物的貯罐時,應不斷用水澆灑,保持潮濕,防止硫化鐵自燃;清除出的硫化鐵應運出罐區,埋入地下。

第二十二條?灌裝、放置和搬運閃點45℃以下油品時應遵守如下規定:

1、灌裝速度應緩慢,放出口流速小于4米/秒。

2、油桶或其他容器的灌裝量要留有余地,即留有一定的空間高度。

3、露天貯放要防止撞擊。

4、搬運時要防止撞擊,滾動時墊好木板。

5、灌裝石油氣體的容器、槽車,須首先用惰性氣體置換,使氧含量小于0.5%。

第二十三條?雷雨時應停止輸送油品,防止雷電感應引起火災。

第二十四條?檢尺和采樣口平時要蓋嚴。量油尺和采樣器應有防止碰撞產生火花的措施,起落要緩慢。

第二十五條?嚴禁穿帶釘子的鞋進入罐區和油罐、槽車上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