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焦化廠職工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焦化廠職工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5593

為保證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根據《山西省臨汾鋼鐵公司職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使用管理試行辦法》制定本制度,望各單位遵照執行。

一、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太鋼集團臨鋼焦化廠的在職職工、臨時工及實習人員。

二、管理單位職責

勞動防護用品的審批權屬安全科,供應屬機動科負責。

1、安全科職責:

1)向機動科提供勞動防護用品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特殊防護用品的生產廠商、規格、型號等;

2)定期對防護用品的檢驗合格證、生產許可證編號等相關證件進行檢查,發現不適合我廠使用或質量較差的防護用品時,要求機動科退回公司庫房;

3)負責編制每月防護用品領用計劃;

4)定期對各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情況進行檢查。

2、機動科職責:

1)從公司進回勞動防護用品時,負責查看產品檢驗合格證,生產許可證編號等相關手續;

2)保障防護用品的及時供應和妥善保管;

3)每月底將庫存情況報安全科以便編制下月勞保計劃。

3、車間、科室職責:

1)負責在每月20日前將防護用品從機動科領回并發放;

2)負責將勞動防護用品質量狀況及時向安全科、機動科反饋;

3)負責失效、報廢勞動防護用品的銷毀。

三、管理內容

1、各單位發放防護用品時必須建立嚴格的領用和發放制度,實行一人一卡,卡隨人走的辦法,將每一件防護用品的品名、規格、數量、領用日期進行詳細登記,并有領用人蓋章。

2、凡新進廠職工,發放單位按勞資調令分配的工種發給防護用品。

3、進廠實習生,可按勞動崗位的需要,由所在單位車間負責借給防護用品,但必須經廠長、主管部門批準,用后收回。若實習完后分配廠內,可按其所在崗位建立勞保卡。

4、廠所用臨時工必須按所在崗位工種穿戴齊全防護用品,所需防護用品費用由本人負擔。

5、職工在廠內部調動變換工種應按變換后的工種配發防護用品。

6、脫產學習、轉勞保、長期病假及不上班人員一律不發勞保用品。

7、職工為搶救國家財產、搶險、排除故障、工傷事故等造成防護用品損壞,確定不能繼續使用以及在廠內存放被盜經車間領導證明情況屬實,經主管部門批準補發。

8、因本人保管不當遺失或損壞,應按使用期限折價賠款,經主管部門批準補發防護用品。

9、勞動防護用品失效或達到報廢要求,由各車間組織集中回收銷毀。

10、勞動防護用品原則上不允許先領貨后補票,特殊情況需經廠領導批準。

11、防護用品領用票據開出后即生效,當月25日前領取,未領用者自行作廢,若庫房無貨票據應在兩日內退回安全科,未退回安全科視為發出,票據丟失自行負責。

四、罰則:

1、擅自變賣勞動防護用品者按購進價格的雙倍處罰。

2、車間、科室擅自截留勞動防護用品者,視情況處罰單位500-1000元。

篇2: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特制定本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

文章引用自:

一、定義

1.1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護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稱為勞動防護用品;如:勞動防護手套,防護鞋等。

1.2所使用的特殊防護器具稱勞動防護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職責

2.1安全管理部門參與全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2.2安全管理部門統一負責編制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

2.3倉儲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驗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絕入庫。

三、選用與保管

3.1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3.2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3.3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3.4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使用車間部門應派專人保管,建立臺帳。車間、工段、崗位上的防護器材要設專人管理,對防護器材的完好負責;并按班交接。

3.5必須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登記卡制度,并根據有關規定制訂發放標準。

3.6定期校驗和維護

(1)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公司安全防護工具的管理、建立臺帳和定期校驗工作。

(2)使用車間部門對所屬區域的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和記錄。

(3)電氣絕緣工具定點專人保管,定期進行耐壓試驗,嚴禁使用不合格的絕緣工具從事電氣作業。

(4)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3.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

篇3:安全裝置防護用品器具管理制度

1目的與適用范圍為加強安全裝置和防護用品(器具)管理,保障作業員工身心健康和生產設備安全運行,制定本制度。

2術語2.1安全防護裝置:配置在生產設備上,起保障人員和設備安全作用的所有附屬裝置(如防護罩、安全閥、限位器、聯鎖裝置和報警器等)。2.2防護用品(器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或職業危害的個人隨身穿佩戴的起防護作用的用品(器具)。

3職責3.1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對廠安全裝置和防護用品(器具)的管理情況進行監督。3.2車間負責所管轄區域內,安全裝置和防護用品(器具)日常監督管理,負責根據崗位作業環境和條件,合理配置必要的防護用品,并制訂出本廠的管理細則。

4安全裝置管理4.1各車間要對所屬的各種安全裝置進行日常檢查、維護保養。4.2技術開發部所屬安全裝置要建立各種安全裝置檔案,并納入檢修計劃,定期檢修。4.3安全裝置定期進行專業檢查和校驗。4.3.1設備主管部門要按有關規程對主管的壓力容器安全閥、行程限位器等機械設備安全裝置進行專業檢查和校驗。4.3.2電儀部門要按有關規程對各種繼電保護器和避雷裝置進行專業檢查和校驗,并建立檢查、校驗記錄。4.3.3電儀部門要按相關規程對分管轄區工藝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安全聯鎖等裝置進行檢查、校驗,并建立相應記錄。4.4安全裝置不準隨意拆除、挪用或棄置不用。因檢修拆除的,所屬單位要將所管轄區域的安全裝置及時復原。

5防護用品(器具)管理5.1安全管理部部門根據崗位作業環境、條件(空氣中氧含量、接觸毒物類別、濃度等)、勞動強度及相關要求,選擇適宜的防護用品和器具、合理配置。5.2安全管理部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領用登記臺帳。5.3安全管理部負責防護器具的定期檢查和維護,檢驗維護后要加鉛封,作好記錄。5.4防護用具應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5.5車間負責在本單位防護用具的存放、保管,發現缺少或損壞等情況,及時向安全管理部門反應。5.6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對防護用具的日常管理、檢查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