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清罐作業指導書

清罐作業指導書

2024-07-23 閱讀 5808

1作業準備

1.1劃定警戒線,以罐壁為界四周35m范圍內不許無關人員進入;

1.2作業前對入罐人員進行登記,每天作業完工后,必須進行人員清點,確認無誤后方可離開作業現場;

1.3斷開與清罐作業區相連的電器電路導線,配電柜掛“嚴禁合閘”的警示牌;

2作業實施

2.1打開人孔、光孔、量油孔,拆下呼吸閥、阻火器等,具體作業程序是:(1)排空余油;(2)拆斷管線;(3)用水沖洗;(4)蒸汽吹掃;(5)再次用水沖洗;(6)排或抽吸污雜并以低壓通風吹干。

2.2需要用清水沖洗時,壓力不得大于0.98mpa;蒸汽吹掃:使用溫度65~70℃、壓力0.25~0.6MPa的蒸氣通入罐底,罐孔蓋適度開啟,通氣6~8小時。蒸氣噴嘴應跨接并接地。油罐的蒸汽吹掃也可用自動清罐器代替。但在清罐器放入油罐前:

(1)應確認油罐內的油蒸汽濃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25%;

(2)清罐器應與油罐做電氣連接;

(3)清罐器的清污時間一般在1~2小時左右。抽吸污雜的要求同上。

2.3入罐人員進罐前,須進行油氣濃度檢測,油氣濃度降至爆炸下限的20%以后,作業人員可佩戴隔離式防毒面具,并經檢查無誤后方可入罐作業;

2.4油氣濃度穩定在300mg/m3以下時,允許作業人員不帶防毒面具進入油罐作業;

2.5若在油罐內部進行高空作業須系安全帶,并按高空作業規范進行;

2.6清洗人員可用木刷等不產生火花的器具刮洗油污,嚴禁用鐵器刮擦和化纖織物擦洗;

2.7入罐人員不許少于3人,入罐時間不準超過15min,并制定專人現場監護;

2.8油站清洗作業要制定嚴密的明火管理、電器管理制度和人員管理制度;

3主要事項

3.1下列人員不準參與清罐作業:孕婦、哺乳期婦女、聾、啞、呆、傻、神經功能癥患者,癲癇、高血壓、過敏性氣管炎、哮喘、心臟病患者,老、弱人員和外傷未愈合者;

3.2油罐清洗完畢,經有關部門試壓驗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3.3清洗出的油污、污水要妥善處理,嚴禁污染環境。

3.4油氣測試應嚴格遵守有關的安全技術規定。

3.5有條件的加油站可采用油罐清洗車進行油罐清洗和檢漏作業。

篇2:清罐作業安全管理辦法

一、總則

1.1目的

油罐清洗是一項比較危險的罐內作業,這是由于油蒸汽不僅易燃、易爆且有毒,因此,清洗油罐必須嚴格遵守作業安全規定,為做好儲罐(包括車、船,以下相同)清洗工作,保障油罐清洗人員的作業安全和身體健康,不斷提高油罐清洗的技術水平,防止發生各類事故,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1.2適用范圍

適用于營口港清洗艙有限公司及清罐協作隊伍。

二、管理規定

2.1清罐方案及應急辦法的制定

2.1.1營口港清洗艙有限公司根據施工作業現場情況制定清罐方案及應急辦法,協作隊伍可以在施工協調會時提出合理建議對清罐方案及應急辦法進行改進。

2.1.2清罐方案和應急辦法審核通過后,協作隊伍要根據清罐方案及應急辦法準備相關的物質材料。

2.2作業人員的管理

2.2.1根據清罐方案及應急辦法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教育。

2.2.2業人員必須穿防靜電服(鞋)、防油化手套,正確佩戴安全帽。

2.2.3業人員嚴禁攜帶違禁物品(煙、火機等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施工現場。

2.2.4嚴禁在作業現場用膳、飲水或吸煙。

2.2.5工作業人員嚴禁隨地大小便、要做到文明施工。

2.2.6工作業中嚴禁拋擲工屬具、材料等。

2.2.7作業人員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準確把握每個環節操作規范,確保清罐作業全過程安全。

2.3工屬具及輔助工具的要求

2.3.1清罐作業前,要做好工屬具及輔助工具的安全檢查工作,確保工具及輔助工具滿足作業環境安全需要。

2.3.2清罐作業中要使用防爆工屬具(銅制、鋁制工具、棉質拖布或抹布、竹掃帚等)。

2.3.3清掃甲、乙類(含丙A)油品儲罐時,在油氣濃度高于爆炸下限的4%時,禁止向罐內引入移動電纜線及連接的電燈(包括防爆燈)等電器,必須采用防爆手電筒作局部照明。

2.3.4當確認“無油氣”(濃度在爆炸下限的4%以下時),必須采用防爆型照明設備。其最低掛高度一般不宜小于2.5M,供電電壓不應超過12V。

2.3.5油罐清洗作業中應加強通訊聯系,必須用防爆型無線通訊設備。

2.4作業前氣體檢測

2.4.1檢測儀器:兩臺以上相同型號規格的防爆型可燃氣檢測儀及測氧儀。

2.4.2氣體檢測的范圍,應包括甲類、乙類、丙A類油品儲罐等作業場所及附近35M范圍內油氣易積聚的地方,如:水封井、低洼處等等。

2.4.3檢測人員首次進罐檢測時腰部要系安全繩并根據油罐狀況必要時佩戴防毒面具或風帽,檢測儀全部開啟后,進入油罐進行多點檢測,艙口安排專人監護操作,防止下艙人員發生缺氧窒息事故。

2.4.4每次通風(包括間歇通風后的再通風)前以及作業人員入罐前半小時內都應認真進行油氣濃度的測試,并應作好詳細記錄。

2.4.5作業期間,應定時進行油氣濃度的測試。正常作業中每八小時內不少于兩次,以確保油氣濃度在規定范圍之內。

2.4.6氧氣含量保持在19.5%-23.5%范圍內,可燃氣體濃度為該油品爆炸下限的1%以下,人員可以在無防護措施情況下8小時作業。

2.4.7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要根據作業現場環境變化對罐內進行檢測,如發現罐內可燃氣體濃度上升接近爆炸下限(按照國家及行業標準規定的限值執行)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滿負荷通風,作業間歇中應進行通風。

2.4.8現場各類檢測數據記錄應由營口港清洗艙公司、協作單位、屬地油品公司人員共同簽字確認,并存檔。

2.5作業現場布置

2.5.1清罐作業現場要設置警戒帶、安全告知牌。

2.5.2消防器材、物質要求擺放在上風口,配備至少4具5KG可撲滅A、B、C類火災的滅火器,還應備有一定數量的滅火毯、吸油氈等消防物質。

2.5.3作業區域和存放材料、垃圾部位地面要鋪設苫布,防止油污污染地面。

2.6防護及應急物品

2.6.1防護用品每次使用后,必須擦拭干凈,專管、專用,防毒用具和防護用品使用之前應仔細檢查。

2.6.2防護用品包括:防護服、防毒面具、隔離式呼吸器或消防空氣呼吸器(不得使用橡膠質呼吸供氣軟管,應選擇聚氯乙烯或尼龍等制成的軟管)。

2.6.3清罐作業前要根據作業方案及應急措施準備好相應的應急物質,并對應急物質仔細檢查。

2.6.4應急物品包括:氧氣袋、急救箱和其它一些針對清罐介質準備的相應急救物品。

2.7作業中通風要求

2.7.1清罐作業中罐內要保持適度的罐頂引風或罐底通風。

2.7.2機械通風機應與油罐做電氣連接并接地。

4]/t;r%S+c*~'r'C"C2.7.32.22222.7.3風管應使用不產生靜電的材質,禁止使用塑料管;并應與罐底或地面接觸,以使靜電很快消散。

2.8作業后清理工作

2.8.1清罐作業結束后要核對工屬具并認真檢查罐內是否遺留工屬具等物品。

2.8.2清罐結束后要認真清理罐外地面衛生、處理人孔周圍、附近地面的油污。

2.8.3根據清罐方案及時處理清罐垃圾。

2.9其它管理要求

2.9.1禁止在雷雨天(或嚴重低氣壓無風天氣)、風力六級及以上大風天進行清罐作業。

2.9.2清罐用電氣設備的檢查、試驗應在防火堤以外的安全地帶進行。

2.9.3油氣濃度測試及清洗作業人員禁止佩戴氧氣呼吸器。

2.9.4清罐過程中需要吊裝時,其麻繩拉力應大于荷重的五倍,且每次作業前均應檢查有無破損斷股和機械損傷。

2.9.5夏天進罐、下艙作業宜在10點前完成,作業時專門的監護人員進行監護,作業人員應及時進行輪換。

篇3:清罐作業安全要求

1、清罐作業部門應根據作業現場的不同情況,制定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清罐方案和安全措施。

2、凡有作業人員進罐檢查或作業時,油罐人孔外均須設專職監護人員,且一名監護人員不得同時監護兩個作業點。

3、作業結束后清點人員及其工具器材等工作。

4、作業場所應確定安全距離,設置安全警戒區,并應有專人負責對所設置的安全警戒區進行監護。

5、為了防止清罐作業人員中毒,必須做到:

——當油氣濃度為該油品爆炸下限的4-40%時,進入油罐的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隔離式防毒面具。

——當油氣濃度超過該油品爆炸下限的1%并低于4%時,允許作業人員在不佩戴呼吸器具情況下短時間進罐作業,但應佩戴防毒口罩且每次作業不應超過15分鐘;同時,每工作日最多重復工作四次,時間間隔不少于1小時。在此濃度下,也可以使用類似過濾式的呼吸器具(如濾毒式防毒面具),但其氣體空間的含氧量不應低于18%。

——當油氣濃度低于該油品爆炸下限的1%時,允許在無防護措施情況下八小時作業。

6、隔離式呼吸器具的供氣,可根據不同條件采取自吸空氣、手動供氣、電動風機供氣、壓縮機供氣、自帶壓縮空氣型等方法。

7、由于作業影響而使罐內油氣濃度超過允許值時,作業人員應迅速撤離現場。重新通風,直到油氣濃度降到規定值時,方可繼續作業。

8、當油罐及其作業場所油氣濃度超過該油品爆炸下限的20%時,其35米范圍(臥式油罐可縮小50%)內均為火災和爆炸危險場所。進入該場所進行清罐作業時,必須做到引入該場所的電氣設備及其安裝,應符合國家有關的安全用電規定。在該場所應嚴防鐵器等相撞擊。

9、當作業場所的油氣濃度超過該油品爆炸下限的40%時,禁止入罐清洗作業。

10、禁止在雷雨天(或氣壓低)或風力在五級以上的大風天進行油罐的通風或清洗作業。

11、電氣設備檢查、試驗時,必須在距作業油罐35米范圍(臥式油罐可縮小50%)以外的安全地帶進行。

12、墊水或充水使用的進水管線,不應采用輸油管線,以防油品進入罐內。

13、油罐清洗作業前,應在作業場所的上風向處配置好足量完好的消防器材。

14、清罐作業人員嚴禁穿著化纖服裝。不得使用化纖繩索及化纖抹布等。氣體檢測人員必須穿著防靜電服及鞋。

15、當油氣濃度超過該油品爆炸下限的20%時,清罐作業時嚴禁使用壓縮空氣,禁止使用噴射蒸汽及使用高壓水槍沖刷罐壁或從油罐頂部進行噴濺式注水。

16、引入油罐的空氣、水及蒸汽管線的噴嘴等金屬部份以及用于排出油品的膠管都應與油罐作電氣連接,并應做好可靠的接地。引入罐內的金屬管線,當法蘭間電阻值大于0.03歐姆時,應進行金屬跨接。

17、機械通風機應與油罐做電氣連接并接地。

18、風管應使用不產生靜電的材質,禁止使用塑料管;并應與罐底或地面接觸,以使靜電很快消散。

19、下列人員嚴禁從事清罐作業:

——在經期、孕期、哺乳期的婦女。

——有聾、啞、呆傻等嚴重生理缺陷者。

——患有深度近視、巔癇、高血壓、過敏性氣管炎、哮喘、心臟病和其他嚴重慢性病以及年老體弱不適應清罐作業者。

——有外傷瘡口尚未愈合者。

20、禁止與清罐作業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21、清罐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等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后方可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