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化石油氣站儲罐安全技術措施

液化石油氣站儲罐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1502

1、引言在城市內建設的液化石油氣站(如小區氣化站、混氣站和加氣站等)應安全使用。保證安全有二種途徑,一是主要通過比較大的安全間距來減少事故的危害,二是主要通過技術措施保證運行的安全。為減少事故而需設置的安全間距是很大的。為了防止較大事故(如發生連續液體泄漏,泄漏時間30min)的安全距離:靜風為36m,風速≤1.0m/s時下風向為80m;為防止重大事故(如爆發性液體泄漏)的安全距離:靜風為65m,風速≤1.0m/s時下風向為150m.這對一般液化石油氣站難以實現。城市用地十分緊張,很難找到一片空地專用于液化石油氣站建設。這就要求液化石油氣站的建設應以安全技術為主,即應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和可靠的防止燃氣泄漏措施,滿足液化石油氣站的建設的發展的需要。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液化石油氣儲存系統發生重大泄漏事故的主要部位是:液化石油氣儲罐、儲罐外接管的第一道接口和閥門、液化石油氣汽車槽車的卸液處。其他部位若發生泄漏,只要操作人員能迅速切斷相關閥門的采取控制火源等措施后,基本不會引發爆炸等大事故。2.1預防儲罐部位事故的技術措施(1)液化石油氣儲罐的設計、制造、安裝、檢查和驗收應符合規范的有關規定,其中城市液化石油氣站液化石油氣儲罐的設計壓力為1.77MPa。(2)儲罐的接管除出液管端口隨選擇的加氣泵要求外,要求將其他管道端口設置在罐頂,優點是:一旦管口接頭發生泄漏主要是氣相,便于處理。(3)為防止儲罐超裝可能紡發的事故的隱患,要求設置液位上、下限報警裝置,并宜設置液位上限報警裝置。壓力、溫度、液位3個計量儀表,除現場指示外,并遠傳至中央控制窒,以便操作人員隨時監視。(4)在液化石油氣站內設置比較完善的燃氣泄漏報警裝置的緊急切斷液化石油氣泵、壓縮機的電源。(5)為防止地下液化石油氣儲罐的腐蝕,應采用特加強級防腐;為防止儲罐生發點為腐蝕和局部的腐蝕,應采用犧牲陽極保護措施。(6)應重視對液化石油氣儲罐基礎沉降的限制,防止液化石油氣儲罐接管嚴重受力,形成事故隱患。2.2預防儲罐外接管部位事故的技術措施(1)若液化石油氣儲罐外接管的第一道法蘭及閥門發生泄漏,處理較為困難,尤其地下儲罐無法處理空間。第一道貌岸然法蘭接口的連接,應遵照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產于加強液化石油氣站安全監督與管理的通知》(質技監局國發[1999]143號)規定,應采用高頸對焊法蘭、金屬纏繞片(帶外環)和高強度螺栓緊固的組合。閥門及附件應按系統設計壓力提高一級配置,并應采用液化石油氣介質專用閥門的附件。(2)強調儲罐首級關閉控制系統的重要性,對進液管、氣相回流管上宜選用內置式止回閥;出液管上應選擇內置式過流閥或外置式緊急切斷閥。罐外第一道閥門的進口側應對著儲罐,即在閥桿發生脫扣等事故時,可采用裝卡堵漏,此時的閥體上腔處于卸壓區。按此要求,可避免由儲罐的第一道法蘭接口和閥門發生泄漏。(3)因儲罐的排污管接口和閥門凍裂而引發泄漏,國內已發生多起重大貢獻事故,防止此類事故的發生極為重要。各液化石油氣站應制定事故防范和處理措施,如倒膜、裝卡箍等。排污管在運行中應防止積水和采取防止結凍的措施。2.3防止槽車卸液時發生事故的技術措施為防止槽車卸液是雪生事故的技術措施,與槽車連接的液相管道上宜設置拉斷閥的緊急切斷。氣相管道上宜設置接斷閥。在卸液運行中應有專人負責,遵守操作規程。2.4合建站的運營安全為保障液化石油氣站和油氣合建站的運營安全。要求:①液化石油氣和各類油品在裝卸、充裝過程中都應設法控制和減少泄漏,并嚴格控制泄漏和放散時的相互影響;嚴格控制氣相液化石油氣竄入到汽、柴油儲罐內;應嚴格消除靜電影響;②消除事故發生后的相互影響,即一個儲罐若發生泄漏、著火、爆炸等事故時,不得影響相鄰儲罐。在市區內所建的液化石油氣站宜采用地下罐,采用地下、半地下儲罐一般不會發生爆炸事故。罐外的火災也不會對其產生影響,安全性較高。地下儲罐的主要接管設置在儲罐的氣相空間,一旦發生泄漏也僅是氣相,易于處理。泄漏到大氣中的液化石油氣,只要站區工作人員處理得當,不會釀成爆燃。3、事故防范措施(1)從技術上限制液化石油氣站發生重大泄漏事故,主要事故防范措施見表1。(2)液化石油工業氣站泄漏事故的治理措施見表2有些部位泄漏事故難以短時完成堵漏,且倒罐困難,如罐體發生點蝕孔泄漏,可采取人工引燃從混凝土蓋板外竄的液化石油工業氣。采用該法的前提必須是:在泄漏點周圍的液化石油氣的體積分數低于爆炸極限下限的確20%,且應不存在其他非引燃泄漏。同時,應時刻做好滅火準備和進行倒液、堵漏的措施。表2所列事故的危害距離(距泄漏點):靜風時約26m,風速≤1.0m/s時,可至下風區20m,寬25m的范圍。表1液化石油氣站主要事故防范措施重大泄漏事故技術防范措施儲罐的爆裂泄漏①提高液化石油氣儲罐的設計壓力,相當于提高儲罐的耐壓能力和腐蝕裕量;②防范超裝和安全放散的措施;防范儲罐腐蝕的措施;③采用地下、半地下儲罐,避免了外來火災的影響。罐外第一道接口、閥門的大跑氣①第一道法蘭的設計、安裝應符合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有關規定;②內置式閥門的使用;③排污管的防凍裂等措施;④設置法蘭卡箍、閥門卡箍的緊急堵漏;⑤防止液化石油氣儲罐基礎下沉造成管道等受力變形。槽車卸液連接管大跑氣①設置了拉斷閥,防止槽車誤啟動事故;②設置了緊急切斷閥,事故萌芽期亦獲得處理;③槽車和卸車點間距離達不到行車寬度;④卸車專人管理,卸車期間禁止加油加氣。表2液化石油工業氣站泄漏事故的治理措施泄漏內容治理措施入孔法蘭處的泄漏堵漏堵漏:擰勻螺絲、裝卡堵漏等約耗時20min,并應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槍驅散泄漏的液化石油氣。此后儲罐卸空,經置換后換墊檢查。罐體點蝕孔泄漏堵漏、倒液等,并應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槍驅散泄漏的液化石油氣。此后液化石油氣儲罐卸空,經置換后換墊檢查。儀表接管泄漏纏繞墊繩裝卡等方法堵漏,卸空置換檢查確認可否使用。槽車卸液連接管泄漏0.5min內關閉緊急切斷閥,并應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槍。罐外閥后泄漏(泵、加氣機等)關緊急切斷閥等,確認無危險后修復。充裝汽車上單向閥卡住暫用加氣槍堵漏后,關車用閥門。

篇2:加氣站儲罐進液操作規程

1.0目的

為規范本丹北LNG/L-CNG加氣站的卸液操作,保障加氣站工作正常運行和安全使用,確保平穩供氣,特制訂本制度。

2.0?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丹北LNG/L-CNG加氣站槽車卸液。

3.0?危險因素

燃氣泄漏、著火、爆炸、人身傷害、環境污染等,及壓力異常影響

4.0?人員及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維護設施配置

具有操作證的卸車人員二名、監控室一人,防爆應急燈一盞(夜間)、防凍手套兩付。

5.0?作業氣候和環境要求:

雷雨天氣、附近有明火或發生火災、站內發生泄漏、LNG儲罐壓力異常及氣化器不正常的情況下不允許卸液。

6.0?操作流程

注意:根據實際操作只采用泵卸車。泵卸車優點是卸液速效率高且卸液誤差小。

6.1槽車進站

6.1.1槽車進站先檢查地磅是否置0,引導槽車上磅(檢查車輛是否停好),做好加氣站卸車記錄單,核對槽車稱量計量單。

6.1.2引導槽車停在卸車區域,司機停車拉好手剎熄火,駕駛員下車開后車門,站上卸車人員放好防滑枕木(前后都放)。

6.1.3接好靜電接地夾,卸車人員和駕駛員一起連接好卸車軟管并檢查有無漏氣(液相增壓管、增壓氣相管、出液管),槽車安全閥檢查是否打開。

6.1.4駕駛員打開氣動閥,站內卸車人員和駕駛員打開槽車氣相閥和增壓液相閥給槽車增壓,槽車壓力增至0.6-0.65mpa,嚴禁壓力大于0.65mpa。

6.2泵卸車

泵卸車即槽車里的液體直接由管道流經泵,由潛液泵將液體打入儲罐中。

6.2.1?控制電腦系統上檢查2個儲罐根部閥是否全開,頂部進液閥是否全開,將卸車的潛液泵調為手動操作。

6.2.2?選擇1個潛液泵卸車,選擇1號泵就打開閥SV108、關閉閥閥SV116,選擇2號泵就打開閥SV109、關閉閥SV117。

6.2.3?控制電腦上打開卸車閥,現場進液管道上打開閥SV106(將管道內氣體放空),打開卸車泵的頂部放空閥SV111/SV114。

6.2.3?控制電腦上觀察卸車泵的泵后溫度,當溫度下降很快時關閉卸車泵的頂部放空閥SV111/SV114。

6.2.4?當泵后溫度低于-110℃時,控制電腦上手動啟動卸車的潛液泵并設置泵運轉平率為40HZ,當泵后溫度低于-135℃時,泵運轉頻率設置為80-95HZ。

6.2.5?卸液過程中觀察槽車液位和壓力,槽車液位低時頻率設置為30-50HZ。

6.2.5?槽車液位表到0后卸液結束,關閉潛液泵、關閉槽車卸車閥、關閉槽車上的手動閥和氣動閥。將軟管內的氣體通過放空閥泄壓排空,然后駕駛員將軟管拆下。放好軟管,拿下靜電接地夾和防滑枕木。

6.2.6?引導車輛出站過磅,做好卸液記錄表,卸液結束。

7.0?注意事項:

7.1?過磅時檢查車是否停好,以免過磅誤差大。

7.2?卸液過程中合理控制槽車儲罐和站內儲罐壓力。

7.3?卸液結束后將設備調為加液狀態,閥門檢查是否處于正常加液時工作狀態。

篇3:加氣站儲罐自增壓操作規程

1.0?目的

為規范LNG/L-CNG加氣站儲罐自增壓操作,保障燃氣加氣站生產的安全平穩運行,制定本操作規程。

2.0?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丹北LNG/L-CNG加氣站儲罐自增壓操作。

3.0?危險因素

燃氣泄漏、著火、爆炸、人身傷害、環境污染等,及壓力異常影響

4.0?人員及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維護設施配置

具有操作證的工作人員二名、監控室一人,防爆應急燈一盞(夜間)、防凍手套兩付。

5.0?增壓操作流程

注意:本系統有一種模式對儲罐進行調壓,即泵給儲罐自增壓(泵增壓),當需要對儲罐增壓時,手動選擇1號泵或2號泵增壓;儲罐目標壓力必須通過手動操作控制。

5.1?泵增壓首先選擇使用的泵,選擇泵以后關閉相應泵后的加氣機進液閥(SV117/SV118)。

5.2?控制電腦上把增壓的潛液泵調為手動狀態,檢查儲罐根部出液閥是否處于開啟狀態,控制電腦上打開調壓閥(PSV06、PSV09)。

5.3?對增壓的潛液泵預冷,打開泵頂部放空閥,PLC控制柜面板上點擊潛液泵預冷,預冷結束后手動啟動增壓泵,系統處于增壓狀態。

5.4?增壓過程中觀察儲罐壓力,不可增至儲罐壓力上限1.2Mpa。

5.5?儲罐壓力達到預先設定的壓力后停止潛液泵,等到氣化器不結霜后關閉調壓閥。

5.6?調壓結束,對應的閥門復位。

6.0注意事項

6.1使用增壓器應先開調壓閥,再啟動增壓的潛液泵。

6.2增壓工作結束后,觀察增壓器內壓力,檢查安全閥處于開啟。

7.0?相關文件與記錄

7.1《LNG儲罐增壓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