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加氣站儲罐進液操作規程

加氣站儲罐進液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8881

1.0目的

為規范本丹北LNG/L-CNG加氣站的卸液操作,保障加氣站工作正常運行和安全使用,確保平穩供氣,特制訂本制度。

2.0?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丹北LNG/L-CNG加氣站槽車卸液。

3.0?危險因素

燃氣泄漏、著火、爆炸、人身傷害、環境污染等,及壓力異常影響

4.0?人員及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維護設施配置

具有操作證的卸車人員二名、監控室一人,防爆應急燈一盞(夜間)、防凍手套兩付。

5.0?作業氣候和環境要求:

雷雨天氣、附近有明火或發生火災、站內發生泄漏、LNG儲罐壓力異常及氣化器不正常的情況下不允許卸液。

6.0?操作流程

注意:根據實際操作只采用泵卸車。泵卸車優點是卸液速效率高且卸液誤差小。

6.1槽車進站

6.1.1槽車進站先檢查地磅是否置0,引導槽車上磅(檢查車輛是否停好),做好加氣站卸車記錄單,核對槽車稱量計量單。

6.1.2引導槽車停在卸車區域,司機停車拉好手剎熄火,駕駛員下車開后車門,站上卸車人員放好防滑枕木(前后都放)。

6.1.3接好靜電接地夾,卸車人員和駕駛員一起連接好卸車軟管并檢查有無漏氣(液相增壓管、增壓氣相管、出液管),槽車安全閥檢查是否打開。

6.1.4駕駛員打開氣動閥,站內卸車人員和駕駛員打開槽車氣相閥和增壓液相閥給槽車增壓,槽車壓力增至0.6-0.65mpa,嚴禁壓力大于0.65mpa。

6.2泵卸車

泵卸車即槽車里的液體直接由管道流經泵,由潛液泵將液體打入儲罐中。

6.2.1?控制電腦系統上檢查2個儲罐根部閥是否全開,頂部進液閥是否全開,將卸車的潛液泵調為手動操作。

6.2.2?選擇1個潛液泵卸車,選擇1號泵就打開閥SV108、關閉閥閥SV116,選擇2號泵就打開閥SV109、關閉閥SV117。

6.2.3?控制電腦上打開卸車閥,現場進液管道上打開閥SV106(將管道內氣體放空),打開卸車泵的頂部放空閥SV111/SV114。

6.2.3?控制電腦上觀察卸車泵的泵后溫度,當溫度下降很快時關閉卸車泵的頂部放空閥SV111/SV114。

6.2.4?當泵后溫度低于-110℃時,控制電腦上手動啟動卸車的潛液泵并設置泵運轉平率為40HZ,當泵后溫度低于-135℃時,泵運轉頻率設置為80-95HZ。

6.2.5?卸液過程中觀察槽車液位和壓力,槽車液位低時頻率設置為30-50HZ。

6.2.5?槽車液位表到0后卸液結束,關閉潛液泵、關閉槽車卸車閥、關閉槽車上的手動閥和氣動閥。將軟管內的氣體通過放空閥泄壓排空,然后駕駛員將軟管拆下。放好軟管,拿下靜電接地夾和防滑枕木。

6.2.6?引導車輛出站過磅,做好卸液記錄表,卸液結束。

7.0?注意事項:

7.1?過磅時檢查車是否停好,以免過磅誤差大。

7.2?卸液過程中合理控制槽車儲罐和站內儲罐壓力。

7.3?卸液結束后將設備調為加液狀態,閥門檢查是否處于正常加液時工作狀態。

篇2:加氣站儲罐進液作業指導書

作業名稱

LNG/L-CNG丹北加氣站儲罐進液操作。

適用范圍

本操作規程適用于加氣站儲罐進液作業,加氣站操作工和門站操作工。

作業關鍵控制點

液位、壓力、潛液泵的泵池溫度、泵池溫差和泵池壓差,閥門啟閉順序、閥門開度。

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維護設施配置

操作人員2名,防爆對講機,防爆扳手、防護服、防凍手套、防護鞋。

作業氣候、環境要求

站內無泄漏、周圍無明火,雷雨天氣、附近有明火或發生火災情況下不允許卸液。

作業流程

檢查確認操作控制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是□否□

檢查確認儲罐、管路各閥門處于正常狀態

是□否□

安全閥在檢定有效期內

是□否□

檢查地磅是否顯示正常,置零。

是□否□

引導車輛過磅,并填寫卸車記錄單。

是□否□

過磅后引導車輛安全停靠卸車區域。

是□否□

在輪胎處放好前后防滑三角枕木。

是□否□

連接好靜電接地夾。

是□否□

槽車卸車尾部放置“槽車卸液、請勿靠近”。

是□否□

1.第一步給槽車增壓,槽車操作人員檢查槽車儲罐安全閥裝置處于開啟。

是□否□

2.槽車操作人員打開槽車氣動閥系統。

是□否□

3.連接槽車氣相出口閥與卸車氣化器氣相軟管。

是□否□

4.準備對增壓管路吹掃,觀察周圍作業環境,打開槽車氣相進行吹掃,然后關閉。

是□否□

5.連接槽車增壓液相出口閥和卸車增壓液相軟管。

是□否□

6.打開槽車氣相出口閥。

是□否□

7.打開槽車增壓液相閥,通過卸車氣化器給槽車增壓。

是□否□

8.槽車壓力控制在0.5-0.6Mpa之間,嚴禁壓力大于0.65Mpa。

是□否□

9.?增壓完成。

是□否□

槽車卸液模式

1.潛液泵自動卸液。

是□否□

2.手動壓差卸液。

是□否□

1.選擇1號潛液泵卸液(2號潛液泵),將控制電腦上1號潛液泵調(2號潛液泵)為手動操作。

是□否□

2.現場關閉1號潛液泵(2號潛液泵)泵后加液出口閥SV116(SV117)。

是□否□

3.打開手動球閥SV108(SV109)。

是□否□

4.控制電腦上打開儲罐頂部進液閥,槽車卸車閥。

是□否□

5.現場手動打開槽車卸液出液閥。

是□否□

6.打開泵前進液管路上的閥SV106,將管路內氣體放空,然后關閉。

是□否□

7.打開潛液泵頂部放空閥SV111(SV114),加快潛液泵預冷。

是□否□

8.當潛液泵預冷完成后,將泵頻率設置為40HZ,啟動潛液泵。

是□否□

9.卸液開始,觀察泵后溫度和現場潛液泵運行聲音(聲音刺耳適當打開頂部放空閥,排空氣體再關閉),當泵后溫度低于-135℃,泵頻率設置為85HZ.

是□否□

10.卸液過程中觀察槽車和儲罐的液位和壓力,槽車壓力保持在0.35-0.5Mpa。

是□否□

11.當槽車液位在零刻度上三小格時,卸車泵頻率設置為40HZ,保證卸車平穩,卸液后期泵頻率過高容易導致泵空載報警。

是□否□

12.當槽車液位到0零后,槽車卸液軟管會出現霜化現象,此時槽車內液化天然氣已卸完。

是□否□

13.潛液泵自動停機,關閉槽車卸車氣動閥,關閉槽車啟動閥系統。

是□否□

14.關閉槽車上的出液手動閥、增壓液相出液閥和氣相閥。

是□否□

15.將增壓軟管的氣體通過槽車放空管路放空,卸液軟管通過卸車管路放空閥放空。

是□否□

16.槽車操作人員配備防護用品和防爆工具將軟管一一拆下。

是□否□

17.將軟管放在卸車架上,拿下靜電接地夾、三角枕木和卸車警示牌。

是□否□

18.引導車輛過磅,做好卸車記錄。

是□否□

19.卸液結束,引導車輛駛離本站。

是□否□

20.本站操作員打開泵撬內閥門SV116(SV117),關閉閥門SV108(SV109)。將潛液泵調為自動狀態,卸液結束。

是□否□

1.?控制電腦上打開槽車卸車氣動閥、泵撬內上進液2閥、手動球閥PSV105。

是□否□

2.打開槽車出液閥開始卸液。

是□否□

3.手動壓差卸液過程中要時刻觀察槽車和儲罐的壓力。槽車壓力高于儲罐壓力0.2Mpa。采用頂部進液方式給儲罐降壓,增大壓差。

是□否□

4.?當槽車液位計歸零后,卸液完成;關閉槽車上的手動閥門和啟動閥門。

是□否□

5.?關閉槽車卸液啟動球閥、泵撬內上進液閥、手動球閥PSV105。

是□否□

6.排空卸車三根軟管內的余氣,槽車操作員拆卸連接法蘭。

是□否□

7.本站操作人員將卸車軟管放置在卸車架上。

是□否□

8.拿下靜電接地夾、防滑枕木和卸車警示牌。

是□否□

9.引導車輛過磅,做好卸車記錄,引導車輛安全出站

是□否□

10.關閉撬內閥門,卸車結束

是□否□

7.?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

7.1操作時應2人進行,嚴禁離開現場,直至操作完畢。

7.2當LNG儲罐液位接近安全上限時必須停止進液操作。

7.3根據現場情況,控制好臥罐的壓力。

7.4根據不同情況調整進液方式,底部進液、頂部進液和頂底同時。

篇3:儲罐防腐涂刷施工辦法規程

儲罐防腐涂刷施工辦法

1、底漆涂刷

除銹檢查合格后刷涂第一道底漆,涂刷前應先進行試涂,觀察涂層的顏色、測量涂膜厚度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合格后進行大面積刷涂并進行全過程監督檢查,嚴格控制稀釋劑的加入量,不得大于5%。

涂料配制與施工用的工具應保持干凈,不得隨便混用。刷涂時,層間應縱橫交錯,每層宜往復進行,均勻為止,不得有漏刷避免流掛。第二道底漆應在第一道底漆實干后,再進行涂刷。依次施工涂刷至設計所要求的厚度。

2、面漆刷涂

底漆施工完畢,一切工序檢驗、焊口補涂合格后,最后一道底漆實干,經測厚議檢驗合格后即可進行面漆的涂刷。

涂刷前應清除干凈表面灰塵、泥垢、油污等污染物,刷涂時,層間應縱橫交錯,每層宜往復進行,均勻為止,不得有漏刷避免流掛,第二道面漆應在第一道面漆實干檢查合格后,再進行涂刷。依次施工涂刷至設計所要求的層數或厚度。

3、涂層的修補

涂層受到損傷應進行修補,修補的程序要按照刷涂要求進行施工。

4.注意事項:

4.1原料應存放在陰涼、通風、干燥處,遠離熱源和火源。

4.2按比例配好的涂料須充分攪拌,熟化后才能施工。

4.3配好的料在5~8小時內用完,余料不能倒回原桶中。

4.4不得在雨霧天施工,漆膜未干進要注意保護不能有灰砂土沾在涂層上。

5、手工刷涂施工:涂刷時,將刷子的2/3沾上油漆,沾上漆的在桶邊刮一下以減少刷子一邊的油漆,拿出時,有油漆的一邊向上進行涂刷。欄桿扶手的圓鋼及死角位置涂漆時,用刷尖沾上油漆作來回彈拍涂裝。用過后的漆刷要及時用稀料洗干凈,以免刷毛變硬,刷柄要保持清潔。

6、涂裝前,金屬表面處理后應無灰塵、油污、浮土等。特別注意交叉及陰角處。應先補刷與一致的配套底漆,涂刷厚度與層數應符合設計要求,干燥固化后統一涂刷面層涂料。

7、防腐涂料使用前,首先應核對稀釋劑是否符合涂料說明書的技術要求,油漆還應做二次檢查,各項指標合格后方可調制作裝。

8、涂料的配制應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技術要求及配比進行調配,并充分攪拌,使桶底沉淀物混合均勻,放置15-30分鐘后,使其充分熟化方可使用。工程用量允許的施工時間,應根據說明書的規定控制,在現場調配時,據工程量用多少、配多少。

9、使用涂料時,應邊刷涂邊攪拌,如有結皮或其他雜物,必需清除掉,方可使用。涂料開桶后,必須密封保存。

10、使用稀釋劑時,其種類和用量應符合油漆生產的標準規定。

11、涂刷時,首先對邊角、棱角處、夾縫處進行預涂,必要時采用長桿毛筆進行點涂,以保證漆膜厚薄均勻無漏涂。

12、施工環境溫度以5-30度為宜,相對濕度不宜大于85%,遇雨、霧、大風少天氣不得進行施工。

13、涂層的第一道漆膜指觸干后,方可進行下道涂層的施工。

14、涂刷時,盡量減少涂層的往復次數,以免將底層漆膜拉起,按縱橫交錯方式涂漆以保證漆膜的涂刷質量。

15、所有涂層不得漏涂,涂層表面應光滑平整,顏色一致無針孔、氣泡、流掛、剝落、粉化和破損等缺陷,無明顯的刷痕、紋路及陰影條紋。每道厚度及總干膜厚度完全滿足該涂料的技術指標及甲方的要求。

16、每道涂層間隔時間不宜超過24小時,最好在第一道底漆表干后涂第二道底漆。

17、每道工序施工隱蔽前要經甲方質檢人員檢查驗收,做好表面干凈、無灰塵、無油污等,每一道油漆必須采用漆膜測厚儀測干膜厚度,防腐完工后組織竣工驗收。

18、涂刷時,首先對邊角、棱角處、夾縫處進行預涂,必要時采用長桿毛筆進行點涂,以保證漆膜厚薄均勻無漏涂。

19、噴涂機噴涂施工:利用壓縮空氣將涂料從噴槍中噴出霧化,在氣流的帶動下涂到被涂件表面上形成涂膜的一種方法。

20.1機具:空壓機、噴槍

20.2特點:設備簡單,操作容易,涂膜均勻,效率高,但對環境污染較大。

20.3操作方法:右手持槍時,食指、中指均在扳機上,其余手指握住槍柄,兩肩自然放松,左手拿著噴槍附近的一段輸氣管,以減輕右手拖拉膠管的力量。正式噴涂前,應首先檢查噴涂室內的風壓、供料系統閥門是否打開、壓縮空氣壓力、涂料粘度是否合適,扣動扳機觀察噴出的涂料霧化效果、涂料的噴出量、涂料的連續狀況、噴涂距離、工作壓力、噴涂幅面寬度等。在噴涂操作中,嚴禁將噴槍對人扣動扳機。

20.4噴涂操作距離:采用大型噴槍時,噴距為200-300mm,采用小型噴槍時,噴距為150-250mm,噴涂距離越近,形成的涂膜越厚,反之越薄,涂料損失大,嚴查時涂膜無光。

20.5噴槍運行方式:噴槍與被涂件表面的角度和噴槍運行速度,應保持噴槍與被涂表面的角度呈直角且平行運行,噴槍的運行速度應保持在10-20m/min并恒定。

20.6噴霧涂膜搭接寬度:搭接寬度應保持一致,一般都采用重疊法,即每噴涂幅面的邊緣在前一噴涂幅面上重疊1/3-1/2。

20.7噴槍的用后保養:噴槍使用后應及時用配套的溶劑清洗干凈。

20.8高壓無氣噴涂:涂料經加壓泵加壓,通過噴槍的噴嘴將涂料噴出來,高壓漆流在大氣中劇裂膨脹,溶劑急劇揮發分散霧化而高速地噴到被涂件表面上。高壓無氣噴涂適于噴涂高固體涂料,噴涂機分氣動式高壓無氣噴涂和電動式高壓無氣噴涂。

21.1機具:噴槍、柱塞泵、料桶。

21.2特點:效率高,節省涂料,適于粘度大、高固體涂料,漆霧少,減少了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