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氣站儲罐進液作業指導書
作業名稱
LNG/L-CNG丹北加氣站儲罐進液操作。
適用范圍
本操作規程適用于加氣站儲罐進液作業,加氣站操作工和門站操作工。
作業關鍵控制點
液位、壓力、潛液泵的泵池溫度、泵池溫差和泵池壓差,閥門啟閉順序、閥門開度。
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維護設施配置
操作人員2名,防爆對講機,防爆扳手、防護服、防凍手套、防護鞋。
作業氣候、環境要求
站內無泄漏、周圍無明火,雷雨天氣、附近有明火或發生火災情況下不允許卸液。
作業流程
準
備
檢查確認操作控制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是□否□
檢查確認儲罐、管路各閥門處于正常狀態
是□否□
安全閥在檢定有效期內
是□否□
檢查地磅是否顯示正常,置零。
是□否□
引導車輛過磅,并填寫卸車記錄單。
是□否□
過磅后引導車輛安全停靠卸車區域。
是□否□
在輪胎處放好前后防滑三角枕木。
是□否□
連接好靜電接地夾。
是□否□
槽車卸車尾部放置“槽車卸液、請勿靠近”。
是□否□
槽
車
增
壓
1.第一步給槽車增壓,槽車操作人員檢查槽車儲罐安全閥裝置處于開啟。
是□否□
2.槽車操作人員打開槽車氣動閥系統。
是□否□
3.連接槽車氣相出口閥與卸車氣化器氣相軟管。
是□否□
4.準備對增壓管路吹掃,觀察周圍作業環境,打開槽車氣相進行吹掃,然后關閉。
是□否□
5.連接槽車增壓液相出口閥和卸車增壓液相軟管。
是□否□
6.打開槽車氣相出口閥。
是□否□
7.打開槽車增壓液相閥,通過卸車氣化器給槽車增壓。
是□否□
8.槽車壓力控制在0.5-0.6Mpa之間,嚴禁壓力大于0.65Mpa。
是□否□
9.?增壓完成。
是□否□
槽車卸液模式
1.潛液泵自動卸液。
是□否□
2.手動壓差卸液。
是□否□
泵
自
動
卸
車
1.選擇1號潛液泵卸液(2號潛液泵),將控制電腦上1號潛液泵調(2號潛液泵)為手動操作。
是□否□
2.現場關閉1號潛液泵(2號潛液泵)泵后加液出口閥SV116(SV117)。
是□否□
3.打開手動球閥SV108(SV109)。
是□否□
4.控制電腦上打開儲罐頂部進液閥,槽車卸車閥。
是□否□
5.現場手動打開槽車卸液出液閥。
是□否□
6.打開泵前進液管路上的閥SV106,將管路內氣體放空,然后關閉。
是□否□
7.打開潛液泵頂部放空閥SV111(SV114),加快潛液泵預冷。
是□否□
8.當潛液泵預冷完成后,將泵頻率設置為40HZ,啟動潛液泵。
是□否□
9.卸液開始,觀察泵后溫度和現場潛液泵運行聲音(聲音刺耳適當打開頂部放空閥,排空氣體再關閉),當泵后溫度低于-135℃,泵頻率設置為85HZ.
是□否□
10.卸液過程中觀察槽車和儲罐的液位和壓力,槽車壓力保持在0.35-0.5Mpa。
是□否□
11.當槽車液位在零刻度上三小格時,卸車泵頻率設置為40HZ,保證卸車平穩,卸液后期泵頻率過高容易導致泵空載報警。
是□否□
12.當槽車液位到0零后,槽車卸液軟管會出現霜化現象,此時槽車內液化天然氣已卸完。
是□否□
13.潛液泵自動停機,關閉槽車卸車氣動閥,關閉槽車啟動閥系統。
是□否□
14.關閉槽車上的出液手動閥、增壓液相出液閥和氣相閥。
是□否□
15.將增壓軟管的氣體通過槽車放空管路放空,卸液軟管通過卸車管路放空閥放空。
是□否□
16.槽車操作人員配備防護用品和防爆工具將軟管一一拆下。
是□否□
17.將軟管放在卸車架上,拿下靜電接地夾、三角枕木和卸車警示牌。
是□否□
18.引導車輛過磅,做好卸車記錄。
是□否□
19.卸液結束,引導車輛駛離本站。
是□否□
20.本站操作員打開泵撬內閥門SV116(SV117),關閉閥門SV108(SV109)。將潛液泵調為自動狀態,卸液結束。
是□否□
手
動
壓
差
卸
車
1.?控制電腦上打開槽車卸車氣動閥、泵撬內上進液2閥、手動球閥PSV105。
是□否□
2.打開槽車出液閥開始卸液。
是□否□
3.手動壓差卸液過程中要時刻觀察槽車和儲罐的壓力。槽車壓力高于儲罐壓力0.2Mpa。采用頂部進液方式給儲罐降壓,增大壓差。
是□否□
4.?當槽車液位計歸零后,卸液完成;關閉槽車上的手動閥門和啟動閥門。
是□否□
5.?關閉槽車卸液啟動球閥、泵撬內上進液閥、手動球閥PSV105。
是□否□
6.排空卸車三根軟管內的余氣,槽車操作員拆卸連接法蘭。
是□否□
7.本站操作人員將卸車軟管放置在卸車架上。
是□否□
8.拿下靜電接地夾、防滑枕木和卸車警示牌。
是□否□
9.引導車輛過磅,做好卸車記錄,引導車輛安全出站
是□否□
10.關閉撬內閥門,卸車結束
是□否□
7.?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
7.1操作時應2人進行,嚴禁離開現場,直至操作完畢。
7.2當LNG儲罐液位接近安全上限時必須停止進液操作。
7.3根據現場情況,控制好臥罐的壓力。
7.4根據不同情況調整進液方式,底部進液、頂部進液和頂底同時。
篇2:加氣站儲罐進液操作規程
1.0目的
為規范本丹北LNG/L-CNG加氣站的卸液操作,保障加氣站工作正常運行和安全使用,確保平穩供氣,特制訂本制度。
2.0?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丹北LNG/L-CNG加氣站槽車卸液。
3.0?危險因素
燃氣泄漏、著火、爆炸、人身傷害、環境污染等,及壓力異常影響
4.0?人員及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維護設施配置
具有操作證的卸車人員二名、監控室一人,防爆應急燈一盞(夜間)、防凍手套兩付。
5.0?作業氣候和環境要求:
雷雨天氣、附近有明火或發生火災、站內發生泄漏、LNG儲罐壓力異常及氣化器不正常的情況下不允許卸液。
6.0?操作流程
注意:根據實際操作只采用泵卸車。泵卸車優點是卸液速效率高且卸液誤差小。
6.1槽車進站
6.1.1槽車進站先檢查地磅是否置0,引導槽車上磅(檢查車輛是否停好),做好加氣站卸車記錄單,核對槽車稱量計量單。
6.1.2引導槽車停在卸車區域,司機停車拉好手剎熄火,駕駛員下車開后車門,站上卸車人員放好防滑枕木(前后都放)。
6.1.3接好靜電接地夾,卸車人員和駕駛員一起連接好卸車軟管并檢查有無漏氣(液相增壓管、增壓氣相管、出液管),槽車安全閥檢查是否打開。
6.1.4駕駛員打開氣動閥,站內卸車人員和駕駛員打開槽車氣相閥和增壓液相閥給槽車增壓,槽車壓力增至0.6-0.65mpa,嚴禁壓力大于0.65mpa。
6.2泵卸車
泵卸車即槽車里的液體直接由管道流經泵,由潛液泵將液體打入儲罐中。
6.2.1?控制電腦系統上檢查2個儲罐根部閥是否全開,頂部進液閥是否全開,將卸車的潛液泵調為手動操作。
6.2.2?選擇1個潛液泵卸車,選擇1號泵就打開閥SV108、關閉閥閥SV116,選擇2號泵就打開閥SV109、關閉閥SV117。
6.2.3?控制電腦上打開卸車閥,現場進液管道上打開閥SV106(將管道內氣體放空),打開卸車泵的頂部放空閥SV111/SV114。
6.2.3?控制電腦上觀察卸車泵的泵后溫度,當溫度下降很快時關閉卸車泵的頂部放空閥SV111/SV114。
6.2.4?當泵后溫度低于-110℃時,控制電腦上手動啟動卸車的潛液泵并設置泵運轉平率為40HZ,當泵后溫度低于-135℃時,泵運轉頻率設置為80-95HZ。
6.2.5?卸液過程中觀察槽車液位和壓力,槽車液位低時頻率設置為30-50HZ。
6.2.5?槽車液位表到0后卸液結束,關閉潛液泵、關閉槽車卸車閥、關閉槽車上的手動閥和氣動閥。將軟管內的氣體通過放空閥泄壓排空,然后駕駛員將軟管拆下。放好軟管,拿下靜電接地夾和防滑枕木。
6.2.6?引導車輛出站過磅,做好卸液記錄表,卸液結束。
7.0?注意事項:
7.1?過磅時檢查車是否停好,以免過磅誤差大。
7.2?卸液過程中合理控制槽車儲罐和站內儲罐壓力。
7.3?卸液結束后將設備調為加液狀態,閥門檢查是否處于正常加液時工作狀態。
篇3:加氣站儲罐自增壓操作規程
1.0?目的
為規范LNG/L-CNG加氣站儲罐自增壓操作,保障燃氣加氣站生產的安全平穩運行,制定本操作規程。
2.0?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丹北LNG/L-CNG加氣站儲罐自增壓操作。
3.0?危險因素
燃氣泄漏、著火、爆炸、人身傷害、環境污染等,及壓力異常影響
4.0?人員及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維護設施配置
具有操作證的工作人員二名、監控室一人,防爆應急燈一盞(夜間)、防凍手套兩付。
5.0?增壓操作流程
注意:本系統有一種模式對儲罐進行調壓,即泵給儲罐自增壓(泵增壓),當需要對儲罐增壓時,手動選擇1號泵或2號泵增壓;儲罐目標壓力必須通過手動操作控制。
5.1?泵增壓首先選擇使用的泵,選擇泵以后關閉相應泵后的加氣機進液閥(SV117/SV118)。
5.2?控制電腦上把增壓的潛液泵調為手動狀態,檢查儲罐根部出液閥是否處于開啟狀態,控制電腦上打開調壓閥(PSV06、PSV09)。
5.3?對增壓的潛液泵預冷,打開泵頂部放空閥,PLC控制柜面板上點擊潛液泵預冷,預冷結束后手動啟動增壓泵,系統處于增壓狀態。
5.4?增壓過程中觀察儲罐壓力,不可增至儲罐壓力上限1.2Mpa。
5.5?儲罐壓力達到預先設定的壓力后停止潛液泵,等到氣化器不結霜后關閉調壓閥。
5.6?調壓結束,對應的閥門復位。
6.0注意事項
6.1使用增壓器應先開調壓閥,再啟動增壓的潛液泵。
6.2增壓工作結束后,觀察增壓器內壓力,檢查安全閥處于開啟。
7.0?相關文件與記錄
7.1《LNG儲罐增壓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