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儲罐泄壓(BOG系統)操作作業指導書

儲罐泄壓(BOG系統)操作作業指導書

2024-07-23 閱讀 3647

1.作業名稱

儲罐泄壓(BOG系統)操作

2.適用范圍

加氣站值班人員對儲罐BOG系統的操作。

3.作業關鍵點

儲罐、站內管道、門站的BOG氣化系統及流量計。

4.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

工作手套、工作服、工作鞋、防爆通訊工具。

5.作業氣候環境要求

對加氣站進行巡檢作業時發現儲罐壓力大于其所需壓力范圍時進行泄壓。

6.作業流程

內容

完成情況

泄壓前

操作

1.確認儲罐壓力是否在所需壓力以上。

是□否□

2.檢查相關閥門的狀態是否良好

是□否□

3.檢查管道是否漏氣

是□否□

儲罐卸壓

1.確認手動放空閥處于關閉狀態

是□否□

2.對講機通知門站值班人員,我站儲罐需泄壓

是□否□

3.確認門站值班人員開啟BOG氣化器前后閥,打開計量撬。

是□否□

4.通知門站值班人員我站準備泄壓,記錄好計量表泄壓前數值,打開BOG管路泄壓閥

是□否□

泄壓過程中和門站值班人員共同監護,防止氣化后溫度太低,損壞計量設備。

是□否□

泄壓結束

泄壓到正常工作壓力值時,關閉BOG管路泄壓閥。

是□否□

確認流量計數值不變時,記錄好數值,通知門站工作人員泄壓結束。

是□否□

8.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

8.1相關閥門的啟閉狀態的控制。

8.2相關容器及管道內的壓力控制。

8.3如遇意外和事故,應按《加氣站應急預案》制定的程序進行處理。

篇2:液體化工儲罐區吊裝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范圍

本規定規定了吊裝作業分級、安全要求、應急措施的管理等。

本規定適用于鎮海液體化工儲罐區各倉儲企業的吊裝作業。

2、編制依據

GB2811安全帽

GB5082起重吊運指揮信號

GB6067重機械安全規程(GB/T6067-1985?NFE52-122:1975,NEQ)

GB16179?安全標志使用導則

AQ3021-2008化學品生產單位吊裝作業安全規范

AQ3025-2008化學品生產單位高處作業安全規范

AQ3024-2008化學品生產單位斷路作業安全規范

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寧波港公安局、寧波市鎮海眾安倉儲管理有限公司等有關規定

3、術語和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術語和定義。

3.1、吊裝作業?

在作業過程中利用各種吊裝機具將設備、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發生位置變化的作業過程。

3.2、吊裝機具

系指橋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裝卸機、纜索起重機、汽車起重機、輪胎起重機、履帶起重機、鐵路起重機、塔式起重機、門座起重機、桅桿起重機、升降機、電葫蘆及簡易起重設備和輔助用具。

4、吊裝作業的分級

吊裝作業按吊裝重物的質量分為二級:一級吊裝作業吊裝重物的質量大于20t(包括20t);二級吊裝作業吊裝重物的質量小于20t。

5、作業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5.1、作業安全、勞動保護、電氣設備與照明安全、機械設備安全、消防、安全衛生培訓、應急器材、應急救援措施按國家AQ3021-2008《化學品生產單位吊裝作業安全規范》規定執行。

5.2、吊裝作業為施工項目,需進行施工備案(按鎮海液體化工儲罐區施工管理規定執行)。

5.3、吊裝作業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5時,節假日、夜間禁止作業,確因生產需要應到寧波市鎮海眾安倉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稱眾安公司)辦理特批手續,并落實相應的安全措施。

5.4、吊裝機具應符合國家安全標準規定,業主單位在作業前應對吊裝機具進行檢查,確保吊裝機具安全可靠。

5.5、吊裝作業人員(指揮人員、起重工)應持有有效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方可從事吊裝作業指揮和操作。

5.6、業主單位必須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并落實;一級吊裝作業應編制吊裝作業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吊裝物體雖不足20t,但形狀復雜、鋼度小、長徑比大、精密貴重,以及在作業條件特殊的情況下,也應編制吊裝作業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

5.7、吊裝作業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經業主單位負責人審查,業主單位安全負責人批準后方可實施。

5.8、吊裝作業委托外協單位的,應發包給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發包單位與承包單位必須簽訂施工合同及安全生產協議,明確雙方的安全生產責任;外來施工人員須經港區派出所審查教育合格,經眾安公司和業主單位現場安全教育合格,報眾安公司備案后,方可進入施工。

5.9、吊裝作業實行統一報備制度,在進行施工備案同時向眾安公司安全部門進行吊裝作業報備并填寫《鎮海液體化工儲罐區吊裝作業報備表》,報備作業最長允許時間為一個月,超過報備時間應重新報備;各業主企業根據報備情況開具《作業證》后方可執行施工,《作業證》應按照一個施工地點開具一張《作業證》,《作業證》有效期限為10天,超過有效期限,應重新辦理。

5.10、作業前及作業中必須做好

5.10.1、吊裝作業前,業主單位現場負責人應對吊裝作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交代現場環境和作業安全要求以及作業中可能遇到意外時的處理和救護方法。

5.10.2、業主單位應做好吊裝作業前的風險辨識,吊裝作業前應書面通知相鄰企業并進行會簽,共同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5.10.3、吊裝作業人員應按照規定穿戴符合國家標準的勞動保護用品,作業前必須對勞動保護用品進行檢查,確認安全。

5.10.4、吊裝作業前,業主單位安全管理部門應對從事指揮和操作的人員進行資質確認;對起重吊裝機械和吊具進行安全檢查確認,確保處于完好狀態;使用汽車吊裝機械,要確認安裝有車輛防火罩。

5.10.5、業主單位、實施吊裝作業單位的有關人員應對吊裝區域內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包括吊裝區域的劃定、標識、障礙)。警戒區域及吊裝現場應設置安全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監護,非作業人員禁止入內。吊裝作業如需封道、占道的按《鎮海液體化工儲罐區動土、斷路作業安全規范》執行。

5.10.6、吊裝作業要有專人管理,業主方、作業方每天進行巡回檢查,建立檢查記錄,發現隱患及時整改,確保安全。

5.10.7、實施吊裝作業單位的有關人員應在施工現場核實天氣情況。室外作業遇到大雪、暴雨、大霧及6級以上大風時,不應安排吊裝作業。

6、吊裝作業完工后

6.1、每天作業完工,應做到工完場清。

6.2、吊裝作業完工后,作業現場清掃干凈并清理作業用的工具、安全警戒標志、路障及禁戒繩等。

6.3、各種吊裝設備、工具不準在化工區過夜,確因生產需要應到眾安公司辦理特批手續,并落實相應的安全措施及防盜措施。

6.4、施工結束要做好收工驗收工作。

7、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并由眾安公司安全部負責解釋。

附件1:鎮海液體化工儲罐區吊裝作業報備表

篇3:儲罐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范圍

為了加強罐內作業安全管理,防止發生中毒、窒息、著火和爆炸事故。

本制度適用于進入化工生產區域內的各類塔、槽、罐、爐膛、鍋筒、管道、容器或其他封閉設備內進行的作業。

2引用標準

2.1《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檢測規程》(LD84-1995)

2.2《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GB8958-2006)

2.3《工作場所的危情信號險情聽覺信號》(GB1251.1-1989)

2.4《特低電壓(ELV)限值》(GBT3805-2008)

2.5《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

3名詞和術語

4職責

4.1安全環保辦公室是本制度的歸口管理部門,具體負責罐內作業的監督、檢查、審批和考核。

4.2屬地單位負責審批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申請,和安全措施的落實。

4.3作業單位負責申請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施工前危害辨識,制定安全措施,組織安全交底和實施作業許可措施。

5管理內容

5.1切斷

5.1.1停止儲罐的運行和使用,對儲罐與外界連接的管道、設施進行可靠隔絕,如裝設盲板、拆卸連接部位、不能用水封或閥門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5.1.2對動力電源的切斷,應采用取下保險熔絲或將電源開關拉下后上鎖等措施,并加掛警示牌。

5.2.清洗、置換和清理

5.2.1對危險儲罐可靠切斷后,打開儲罐上所有人孔、手孔、放空閥、出氣閥、料孔和排污孔等。

5.2.2根據危險儲罐內的介質類型用蒸汽、水、熱水、機械通風或自然通風等方式進行介質的清洗和置換;如儲罐內裝有非導電性液體(如苯、乙醚等)時,為防止靜電產生導致事故,必須將儲罐進行可靠性接地,沖入水蒸氣時應盡量低壓、低速導入。

5.2.3危險儲罐內殘留物必須盡量排放或移液,清理干凈。

5.3采樣、分析或檢測

5.3.1檢修作業人員進入危險儲罐內前,要對儲罐內的狀況進行分析或檢測,并符合下列條件:

5.3.1.1含氧量不能低于19.5%;

5.3.1.2有毒氣體或粉塵濃度低于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或低于允許進入的時間及濃度;

5.3.1.3其他可燃性氣體低于其爆炸下限濃度的20%以下;

5.3.2對危險儲罐內的氣體或粉塵進行取樣分析或檢測不得早于進入儲罐作業前30分鐘,所采取的樣本應是儲罐內的最高濃度;工作中斷后,作業人員再次進入前應重新采樣分析或檢測。

5.3.3使用具有揮發性溶劑、涂料時,應做連續性分析檢測并加強通風措施。

5.4電氣及安全防護措施

5.4.1進入危險儲罐內作業的照明電壓應使用不高于36V的安全電壓,狹小或潮濕場所應使用不高于12V的安全電壓;使用的電動工具必須裝有防觸電的電氣保護裝置。

5.4.2在易燃易爆作業環境中應使用防爆型低壓燈具和電動工具,電氣線路必須絕緣良好,無斷線接頭,電源接點無松動,防止產生電氣火花造成事故;作業人員不得穿戴化纖類等易產生靜電的工作服。

5.4.3在有酸堿等腐蝕性作業環境中,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在儲罐外部應設有急救用的沖洗裝置和水源等。

5.4.4在儲罐內多層交叉作業應搭設腳手架、安全作業平臺,作業人員應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

5.4.5儲罐內作業嚴禁拋擲工具、材料,也不得將工具、材料等物品放置在人孔邊上或儲罐頂部,以防墜物傷人。

5.4.6在儲罐內進行焊接作業時,應使用干燥絕緣墊,進行氣割、氣焊時,要使用不漏氣的儲罐,在儲罐內不得隨便開放乙炔或氧氣,加強儲罐內通風。

5.5安全監護

5.5.1儲罐外應配備空氣呼吸器、消防器材、安全繩和相應的急救用品和裝置。

5.5.2進入儲罐內部作業前,所有作業人員要檢查安全措施、安全器具,規定好統一的聯絡信號。

5.5.3進入儲罐內部作業前,所有作業人員要檢查安全措施、安全器具,規定好統一的聯絡信號。

5.5.4監護人員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發生,應立即召集急救人員穿戴好防護器具進行搶救,不得無防護措施情況下盲目進入搶救。

5.5.5在檢修作業過程中,檢修項目負責人、檢修現場監護人(包括儲罐所屬單位和檢修單位)必須堅守檢修現場;對于在作業過程中可能產生、竄入或析出危險物質的情況下,現場檢測分析人必須堅守檢修現場,并最多每隔30分鐘進行檢測分析一次;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通知儲罐內作業人員立即撤出,待采取措施并重新檢測分析合格后,方可繼續進入作業。

6相關文件

7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