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中心小學閱讀工作實施方案

中心小學閱讀工作實施方案

2025-07-06 閱讀 3036

  濟恒中心小學閱讀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讓書香陪伴孩子快樂成長,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校園洋溢濃郁書香。開展讀書活動,利用現有條件,師生共讀,在書海中徜徉,與經典為友,為精神打底;與博覽同行,為人生奠基。同時增加英語讀書活動,既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又可以通過閱讀外語作品開闊學生的視野,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從而形成有濟恒鎮中心小學特色的雙語讀書活動。

  二、實施過程

  (一)、學生閱讀。

  1、建立各班級圖書角,印發學生讀書推薦目錄,以及召開家長會,豐富班級圖書角。落實專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做好造冊,記錄工作。學校規定除了早讀、晚讀,另外于中午按排半小時的午讀讓學生進行讀書及讀書筆記的摘抄或感悟。

  2、開放圖書室,讓學生有秩序的到圖書室借閱或閱讀圖書、雜志。同時圖書室做好圖書推薦工作和圖書保護的要求。閱讀老師同時指導借書、還書,做讀書筆記。

  3、召開家長會,號召家長給孩子買一本好書,提倡親子閱讀。在家庭中塑造濃濃的讀書氛圍。

  4、推薦學生閱讀適合的書籍。規定每學期學生閱讀推薦書籍不少于8本。

  5、抓好讀書的主陣地,抓好三課的實施,倡導早讀“書聲瑯瑯”,午讀“書香校園”,晚讀“師生同讀”。

  6、做好檢查評比,來促進學生的閱讀。

  建立閱讀巡查員隊伍,巡查好每天的早讀、午讀、晚讀,按情況記載打分。

  規定2-6年級每生每周完成兩篇讀書筆記。每周每班進行評比選出五篇,全校評比,并用戧板進行展示。英語讀書筆記每周一篇,同樣進行評比展示。強調讀書筆記的內容和書寫質量。

  雙周舉行朗讀或誦讀競賽。

  每學期評選“讀書小狀元”兩次,進行展示,樹立身邊的讀書榜樣。根據以上情況每周進行書香班級的評選,并予以及時公布。

  (二)教師閱讀

  1、印發教師推薦閱讀書目,落實教師學期閱讀計劃,讓教師有計劃的進行閱讀,并在閱讀中不斷成長。

  2、學校規定一定的閱讀數量,每學期規定教師閱讀書籍不少于5本。另倡導師生同讀,特別是擔任閱讀課的老師。

  3、定期進行讀書筆記的檢查,交流,評比。一個月檢查一次,與教學“六認真”檢查同時進行,納入教師的考核。

  (三)活動

  除了平時的檢查和評比,為進一步促進師生的閱讀工作,學校定于每學期第三個月為讀書月,并舉行“讀書節”進行集中地活動,對師生閱讀進行總結和促進。

篇2: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實施方案

今年4月23日,是第16個世界讀書日。遵照寧文明辦[20**)15號文件及靈教體發〔20**〕99號文件“關于20**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通知”精神,結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及創先爭優活動,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進一步營造和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社會文化風尚。特制定《靈武三中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實施方案》。

一、主要活動內容

以“全民閱讀健康生活”為主題,以閱讀“百本”優秀經典圖書、《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為基礎,以學生閱讀對象為重點,以學校圖書閱覽室為陣地,廣泛組織全校師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推進“全民閱讀”活動的有效落實。

(一)開展讀書演講活動。在組織師生閱讀“百本”優秀經典圖書的基礎上,結合“學習型機關”建設、評選“青年文明號”、開展“巾幗建功”活動等,采取讀書演講的形式,圍繞主題,豐富內涵,突出特點,要求各年級各班發動學生積極參與,以講帶學,學講并行,以讀書演講促進全校性的閱讀活動。

(二)組織體會交流活動。按照學有所思、學有所獲的要求,在組織廣大師生閱讀的同時,要求積極撰寫讀書心得。在此基礎上,采取體會交流的方式,暢談讀書感想、講讀書體會,做到“一人談體會,大家受啟發”,以體會交流促進全校性的閱讀活動。

(三)開展知識競賽活動。結合填答我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黨史黨建百題知識競賽試題”、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等,采取知識競賽的形式,重點組織我校師生圍繞形勢政策教育、學習“十二五’’規劃及黨史知識、紅色經典等,開展試題競答活動,了解黨的歷史,豐富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識,以知識競賽促進群眾性的閱讀活動。

(四)舉辦讀書征文活動。結合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全校性的閱讀活動,采取讀書征文的形式,以“我與書的故事”、“我讀書、我快樂”、“開卷有益書香人生’’等為主題,辦好讀書征文活動。

二、加強組織領導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20**年的“全民閱讀”活動,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創先爭優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我校將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務求實效。

(二)突出重點,彰顯特色。組織開展好“全民閱讀’’活動,以開展活動為載體,以師生廣泛參與為重點,營造濃厚的讀書學習氛圍。

(三)強化措施,抓好落實。結合實際,強化措施,把開展“全民閱讀”活動與創建“學習型機關”、“學習型班組”結合起來,與學習黨的歷史結合起來,與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結合起來,抓緊抓實。

(四)抓好宣傳,確保效果。圍繞全校性閱讀活動、主題活動,利用校園廣播、板報、網絡宣傳等媒體做好相關的宣傳報道工作,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營造好氛圍。

篇3:《走進兒童文學享受快樂閱讀》課題實施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近幾年來,許多學校都將讀書活動放在了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廣大教師也充沛認識到了閱讀在小朋友健康生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審視當前同學的閱讀現狀卻不太令人樂觀,在大力呼吁讀書的同時,老師不知道該向小朋友推薦什么書,家長們不知道怎樣的書籍適合自身的小朋友,小朋友手中捧著的書則出現或缺乏價值、或缺乏樂趣的狀態。

我們課題研究的價值在于從兒童的心理與能力動身,分年段地有重點地對同學進行閱讀指導,有效地提高小朋友的閱讀質量與閱讀樂趣,培養同學的想象力、適應力和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提高同學的綜合素質。

本課題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針對目前同學的閱讀現狀,提出了階梯性閱讀方式,根據同學的年齡層次,選擇適合的書籍,并通過閱讀指導課的形式,對同學的閱讀進行有效地指導

二、理論假設

朱永新教授說過,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而童年的閱讀對于一個人的完美人格形成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兒童文學對于一個小朋友來說,意味著生長的伴侶,意味著心靈的雨露,意味著精神的家園,意味著美的存在,意味著笑的源泉,意味著第二個生命。

兒童文學是人類專門為兒童寫的,是兒童自身的“文學”,表示的是童心和童趣,使最適合兒童心靈的讀物,因而也是兒童最愿意接受的。兒童文學讓人善良,兒童文學增添人審美的意趣,兒童文學會讓人小朋友的心靈變得豐富敏銳,使他們具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童年階段的閱讀是審美情趣和美好人性的起點,兒童文學可能影響人的一生。

帶領小朋友走進童書的世界,協助小朋友選擇適合自身年齡的書籍,引領小朋友在閱讀中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讓閱讀成為小朋友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一個喜好,讓書籍成為小朋友快樂的源泉。

三、研究目標和內容

1.研究目標

通過開展閱讀童書的活動,帶領小朋友走進童書的世界,協助小朋友選擇適合自身年齡的書籍,引領小朋友在閱讀中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讓閱讀成為小朋友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一個喜好,讓書籍成為小朋友快樂的源泉。

2.主要研究內容

(1)、研究閱讀當前優秀兒童讀物,尋找鑒別優秀作品,從兒童哲學、兒童心理與教育目的動身,考慮特定的兒童“應當讀什么”的問題。

(2)、選擇“共讀”童書,組織和開展班級讀書會,探索如何通過師生的一起討論,引領兒童在閱讀能力、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方面得到發展。

(3)、借助家長與社會的力量,組織和開展親子共讀活動,研究親子共讀在小朋友生長中的重要作用。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課題研究意圖在于通過童書閱讀的研究與實踐,有效地提高同學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進一步推進書香學校的建設。根據同學的年齡特點,研究中將采用分年段推薦、階梯性閱讀的方式開展閱讀活動。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收集有關童書閱讀的中外研究資料和他人勝利的閱讀課、讀書會的案例,借鑒其勝利之處,同時進行不時揚棄,形成課題研究的基本理念。

2.行動研究法:實驗教師研讀童書,引領同學閱讀童書,以閱讀課為陣地,課內外想結合,在實踐中不時地反思、改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經驗總結法:在課題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從理性和實踐層面上總結、提煉童書閱讀的具體方法與經驗

五、實施步驟

研究時間是3年。

1、準備階段(**.7~**.10)(1)分低中高三個年段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兒童階梯閱讀研究的內容與目標。(2)組織課題組教師開展童書的閱讀、選擇與推薦工作。提出若干兒童閱讀的“主題”,并把它們分配到不同的年級中。(3)總結分析學校近幾年讀書活動的經驗與效果和存在的問題,討論引進童書,進一步推進讀書活動的具體措施。

2.實施階段:(**.11~20**.1)按低中高三個年段,以閱讀課為主陣地,結合讀書節等活動對同學進行童書的推薦、介紹和閱讀指導,并由實驗教師和時做好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工作。

3.總結階段:(20**.2~20**.6)整理課題研究相關資料(活動方案、閱讀隨筆、讀書報告、同學習作、優秀論文案例集等),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七、課題組組成

篇4:小學二年級語文與閱讀評價具體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全面落實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以緯一路小學學業評價方案為依據,貫徹“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充分發揮學業評價的激勵作用,關注學生成長與進步的狀況,促進學生的發展。落實“鍛煉一個好身體、養成一個好習慣、掌握生存學習的本領、尋找獲得快樂的途徑”的教學理念。

二、評價目的

為了有效診斷學生的學業水平,檢驗與考察學生的學及其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檢驗和改革教師的教,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促進教師教學反思,有效促進學生發展;評價中關注學生道德品質、知識技能、學習愿望和能力、學習過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建立自信,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激發其內在的發展動力。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評價方案。

三、評價原則

(一)豐富體驗與過程價值

關注學生豐富的課程體驗和自主發展,讓評價引導新課堂學習環境的營造,新課堂形態的創造,新學習方式的熏染,新思維方式的形式。

(二)發展評價與主題多元

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評價內容的個性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倡導活動游戲型、達標闖關型、情景模擬型等多種評價策略的運用,增強血液評價的情趣性、活動性和挑戰性。

(三)綜合性與生長性

注重評價知識的綜合運用,評價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評價課程間的相互溝通,評價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四、評價內容

二年級上期語文評價包括識字寫字、閱讀理解、口語交際、寫話、綜合性學習和學習習慣六個部分。識字寫字占30%,其中平時評價占10%,期末評價占20%。閱讀理解占20%,其中平時評價占10%,期末評價占10%。口語交際占15%,其中平時評價占5%,期末評價占10%。寫話占15%,其中平時評價占5%,期末評價占10%。綜合性學習占10%,學習習慣占10%,這兩項主要在平時完成。

五、評價方法

對學生的學業評價,首先要加強對學生學業狀況形成過程的評價,通過形成性評價進行;主要內容有學科活動、學科作業、學生成長檔案袋;其次要對學生學業的結果進行評價,通過終結性評價進行。其中終結性評價內容來源于教材內容和課外實踐。努力做到三結合:筆試的形式與開放式考試形式相結合;考試的評價與平時的質量監控相結合;家長、學生和老師的評價相結合。

六、具體評價內容、方法及標準

(一)識字寫字(30%)

1.平時評價(10%)

評價目標:主要評價學生平時作業生字正確書寫,正確聽寫所學生字詞。

評價方法:根據作業本所蓋標志的個數給予評價。

評價標準:30個及以上為10分,25-29個為9分,20-24個為8分,以此類推。

2、期末評價(20%)

(1)字詞大闖關

評價目標:能熟練掌握272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特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卷面整潔,從要求會寫的生字中抽取部分進行書寫、組詞。能區別形近字,會根據語境選擇合適的字填空。

評價形式:書面測試:看拼音寫詞語;寫出帶有常用偏旁的字;形近字、同音字選詞填空。

評價方法:老師評價。

評價標準:本部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