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生示范群體建設方案
山天中學學生示范群體建設方案
一、基本要求:
一、班級建設有突出表現,包括:
班風學風建設、自主管理機制、班級文化特色、凝聚力建設、班干部隊伍培養
二、班級在年級、學校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二、市、區先進集體評選成績單構成:
1、先進集體
(1)第一學期良好班集體分數40%
(2)第一學期團支部活動分數10%
(3)班級(團支部)建設調研、交流25%
(4)評委打分10%
(5)任課老師評價15%
注:出現以下情況即被取消資格:
(1)作弊
(2)不友好競爭
三、市、區先進集體評選評委組成:
行政老師、青保老師、年級組長、學生干部
四、工作流程
12月27日評審啟動
1月6日12:001-304候選申報集體培訓會
1月7日-1月11日任課老師評價
1月23日8:001--308候選集體調研、交流
2月20日校級評審,報校長室、校務會通過
2月26日張榜三日無疑議后報送團區委
注:1、候選集體調研內容:
班風學風建設、自主管理機制、班級文化特色、凝聚力建設、班干部隊伍培養
2、任課老師打分:學風建設、自主管理、班(干部)示范作用。
篇2:社實施全面建設小康示范社的發展規劃
為了認真貫徹縣委、縣府樹立*****建設丘區示范縣及全縣農村工作流動會議精神,加快全面小康示范點建設進程,促進全鎮于*年全面達小康的奮斗目標的實現,結合實際,特制定磨咀村11社全面小康示范點建設發展工作規劃。
一、基本情況
磨咀村11社地處縣城西,離縣城3公里,座落在山青水秀的龍泉山下,全社共有農戶32戶,合計127人,勞動力67人。現有耕地面積76.7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28.2畝。*年人均純收入3081元。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為核心,以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為目標,堅持面向市場調結構,增收富民建新村,大力推進“六通三化”戰略,積極探索依托縣城,服務城市,發展自我的新路子,力爭于*年實現全面小康。
三、奮斗目標
到*年,通過4年左右的時間,把該社建成我鎮的全面小康示范社,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增長方式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跨越;生態資源實現由簡單利用型向可持續發展的跨越,初步形成蔬菜、水果、養殖以及勞務四大支柱產業;人民生活實現由初級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跨越。
*年,蔬菜基地達20畝,優質水果30畝,發展種養大戶達5戶,引進推廣新品種4個,推廣適用新技術2項,勞務輸出25人,農民新村修建戶達30%,沼氣池達95%口,全社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
*年,建設蔬菜基地達40畝,加大對30畝優質水果基地的管護、增效,發展種養大戶達10戶,引進推廣新品種3個,推廣適用新技術2項,勞務輸出達45人,農民新村修建戶達70%,全社人均純收入達到6500元。
*年,全社人均純收入達8000元,達到全面小康建設標準。
四、發展模式及經濟支撐點
充分發揮地處城郊的區位優勢,逐漸淡出傳統農業,發展城郊特色經濟。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六通三化”為重點,以“三個轉變”為動力,扶持大戶,建設基地,推動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民生活小康化。
1、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由于城市擴展,蔬菜基地大量被征占,充分利用該社離縣城較近的有利條件,建立成片優質蔬菜基地20畝,發展種植大戶3戶,實現畝平產值4200元,全社增收8.4萬元,人均增收700元。
2、發展名優水果基地。轉變觀念,將原有荒破28.2畝退耕還林未掛果的果樹,進行品種高換改良,并加強管理,全社年增收5萬元,人均增收400元。
3、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利用該社群眾庭院,發展名優水果、花卉。新發展農家樂戶2戶,年收入2萬元,人均增收150元。
4、搞好養殖業的發展。堅持一村一品,一社一色的指導思想,利用庭院和在水果樹下發展養殖業,做到上面有優質水果,下面有雞、鴨、鵝群,促進毛豬、耕牛、養蠶全面發展,實現人均增收1000元。
5、大力發展勞務輸出。我地借離縣城近的優勢,抓好農村勞動力輸出和就地轉移,每年力爭輸出勞動力45人,人均增收*元。
6、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堅持以“六通工程”為重點,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路通”,力爭在*年內,修建社至龍泉路的主要路段1000米水泥路,進一步完善到各戶的水泥路工程。二是“水通”,整治排灌水渠*米,利用攔田堰的有利條件,開發10畝田面積的蓄水量,做到能漁、能灌、能養殖,促進全面發展。三是“氣通”,新建沼氣池32口,做到用沼氣參建戶100%。四是“光纖電視通”,實現光纖電視入戶率達100%。五是“電話通”,安裝固定電話達95%以上。六是“電通”,實現以電代柴戶30%。
7、引進外資,借資發展。利用我地離城近和六通的自然優勢,努力創造良好外部條件,大力實行招商引資,引進外來有志之士來該社辦廠,搞活地方經濟,增加人均收入300元。
五、*年工作重點:
1、全面完成社、戶的水泥路面硬化2200米,“戶通”硬化率達100%。
2、年底完成沼氣池31口,力爭達到100%。
3、鞏固發展名優水果,力爭*年全面掛果上市。
4、大力發展養殖業,重點發展養蠶大戶1戶,養殖大戶4戶,勞務輸出和就地轉移45人。
5、發展個體工商戶大戶30戶,民營企業2戶。
6、確定示范戶10戶。
附:太和鎮磨咀村11社全面建設小康規劃表。
二oo四年七月六日
太和鎮磨咀村十一社全面建設小康工程規劃表
戶主姓名實施年度基本現狀小康工程建設項目及內容主要增收項目備注
蔡成烈*~*農業人口6人,勞動力3個,耕地面積3.0畝,人均收入31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3人、種蔬菜10畝,養蠶和養豬10頭,果樹0.5畝示范戶
恭紹倫*~*農業人口5人,勞動力3個,耕地面積2畝,人均收入30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養豬6頭,種蔬菜0.8畝示范戶
蔡彥德*~*農業人口3人,勞動力3個,耕地面積1.5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養豬10頭,種蔬菜0.8畝示范戶
蔡紹界*~*農業人口5人,勞動力4個,耕地面積2.5畝,人均收入31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運輸、勞務輸出1人,種蔬菜0.5畝,養豬10頭示范戶
蔡紹維*~*農業人口4人,勞動力3個,耕地面積2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養豬8頭,種蔬菜0.5畝示范戶
唐樂瓊*~*農業人口1人,勞動力1個,耕地面積0.5畝,人均收入3100元沼氣池1口勞務輸出1人示范戶
譚周銀*~*農業人口4人,勞動力4個,耕地面積2畝,人均收入31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4人示范戶
蔡紹凱*~*農業人口5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2.5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3人,養豬10頭,種蔬菜0.6畝示范戶
太和鎮磨咀村十一社全面建設小康工程規劃表
戶主姓名實施年度基本現狀小康工程建設項目及內容主要增收項目備注
蔡潤生*~*農業人口5人,勞動力3個,耕地面積2.5畝,人均收入31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運輸、勞務輸出2人,養豬6頭示范戶
蔡興才*~*農業人口2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1畝,人均收入31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示范戶
蔡紹建*~*農業人口4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2.0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種蔬菜0.5畝示范戶
蔡紹中*~*農業人口4人,勞動力3個,耕地面積2畝,人均收入30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養豬8頭,種蔬菜0.6畝
蔡紹軍*~*農業人口5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2.5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養豬5頭
蔡紹志*~*農業人口5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2.5畝,人均收入31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養豬7頭
蔡紹仁*~*農業人口3人,勞動力3個,耕地面積2.5畝,人均收入31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養豬5頭,種蔬菜0.5畝
蔡紹玖*~*農業人口5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2.5畝,人均收入30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1人,養豬8頭,種蔬菜0.6畝
太和鎮磨咀村十一社全面建設小康工程規劃表
戶主姓名實施年度基本現狀小康工程建設項目及內容主要增收項目備注
蔡紹富*~*農業人口4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2畝,人均收入30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養豬6頭
蔡紹舉*~*農業人口3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1.5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養豬5頭,蔬菜0.3畝
蔡紹錦*~*農業人口5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2.5畝,人均收入30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3人,養豬8頭
蔡紹夫*~*農業人口5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2.5畝,人均收入31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3人
蔡紹絡*~*農業人口4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2.0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養豬6頭,種蔬菜0.5畝
蔡榮*~*農業人口3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1.5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勞務輸出3人
譚周金*~*農業人口5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2.5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3人,養豬5頭,種蔬菜5畝
蔡興久*~*農業人口4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2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養豬5頭
太和鎮磨咀村十一社全面建設小康工程規劃表
戶主姓名實施年度基本現狀小康工程建設項目及內容主要增收項目備注
蔡紹金*~*農業人口6人,勞動力3個,耕地面積3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3人,養豬8頭,種蔬菜0.6畝
蔡紹奇*~*農業人口3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1.5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3人,養豬6頭,種蔬菜0.5畝
蔡云軍*~*農業人口3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1.5畝,人均收入31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
蔡天三*~*農業人口5人,勞動力3個,耕地面積2.5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1人,養豬5頭,種蔬菜0.6畝
夏洪秀*~*農業人口3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1.5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1人,養豬5頭
譚周富*~*農業人口4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2畝,人均收入308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3人,種蔬菜0.6畝
蔡紹偉*~*農業人口3人,勞動力2個,耕地面積1.5畝,人均收入3100元沼氣池1口,安裝電話勞務輸出2人,養豬5頭,種蔬菜0.4畝
蔡紹*~*農業人口1人,耕地面積0.5畝,人均收入3000元養豬2頭
篇3:順外村基層組織建設十示范工程實施方案
順外村關于基層組織建設“十示范”工程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遵照市委組織部關于實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百村十示范”工程的意見,經村黨委研究,決定在全村開展“百村十示范”工程。特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抓示范、創一流”為目標,打造亮點,培育特色,以點帶面,全面提升本村黨組織建設水平。
二、組織領導
村黨委成立“百村十示范”領導小組,組長:魏云龍,副組長曾春平、徐淑珍,成員:萬抗戰、謝金海、陳國保、魏小林。負責“百村十示范”工程具體工作。
三、工作內容和主要目標
我村“百村十示范”工程,將堅持以村黨組織“五個好”為要求,認真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提升村級黨組織的建設水平。使村級黨建工作統領全村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項事業齊頭并進。
1、班子建設的示范。班子搭配合理、整體素質高、有戰斗力。村黨組織書記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建立并落實村兩委班子學習、工作、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班子成員積極高、責任落實好。
2、優化組織設置的示范。按照區委組織部建立城鄉建立聯合黨委的總體要求,結合實際,在村落社區建立健全黨組織,形成“村黨組織十村落社區黨支部”的組織架構。在便民惠民“民聲110”方面為村民提供優質服務,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有難必幫,最大限度地滿足村民群眾的需求。
3、“五個之家”建設的示范。依托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開展了“五個之家”建設,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管理規范、定期組織開展活動。并在場所建設中實現管理的長效性、活動經常性和參與的廣泛性,群眾的知曉率、參與率、滿意率高。同時,結合建國60周年紀念,開展一系列黨員干部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活動。
4、發展集體經濟的示范。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地理優勢,立足順外實際,明確村級發展功能定位,工業新型化、服務業現代化雙輪驅動,進一步整合現有產業布局,完善順外項目工程建設,即順外昌東工業園小企業基地、世紀購物廣場、孫家亭綜合樓、順外大廈、天香大廈等產業項目,從而把順外打造成跨越發展的示范村。
5、新村鎮建設的示范。以創建文明城市、花園城市等為契機,認真執行新農村建設規劃,開展“一大四小”工程,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長效。
6、“三培兩帶兩服務”的示范。以本村民營企業為主陣地,把金冠食品有限公司列為我村“三培兩帶兩服務”基地,積極鼓勵本村黨員、干部、群眾到“三培兩帶兩服務”示范基地參加培訓。堅持用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武裝村黨員和村干部,切實提高村黨員和村干部的科技水平,優化班子和黨員隊伍技術結構,著力打造“公司型村班子”和“經理型村干部”,構筑農村人才高地。集中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著力培植能夠富裕農民群眾、發展村級經濟的支柱產業,努力形成“村民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龍頭走、龍頭跟著市場走”的發展格局,積極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務。
7、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示范。建立黨員先進性教育長效機制,推行黨員承諾服務、民主評議黨員等,深入開展設崗定責三三制活動,樹立村黨員“形象要高于群眾、奉獻要多于群眾、做事要好于群眾、技能要精于群眾”的意識,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8、遠程教育的示范。認真開展黨員現代遠程教育,村干部通過有關農村實用技術過關考試。定期組織黨員收看電教片,定期組織村民觀看有關技術技能培訓的遠程教學。通過網絡等遠程教學設備組織黨員干部村民與專家、學者進行面對面交流。提高黨員干部的技術技能水平。
9、統籌城鄉發展的示范。以順外趙坊聯合黨委為平臺,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經濟大區、生態之都”的發展定位,積極挖掘切入點對接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十大工程”,部署謀劃好下一步的工作規劃。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努力形成創新創優、集聚集約、高質高效、互動互補的工業經濟發展新格局。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依靠科技進步,推動制造業向高端攀升。優先發展資本、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改造提升傳統主導產業,培植做大電子、新材料、綠色食品等新興產業,引導生產方向由消費品工業向裝備工業轉變,加速產業發展和提檔升級。著力形成三大高地:優勢主導產業集聚高地、高新技術產業高地、科研高教物流現代商業高地,實現從優勢產業到強勢產業的跨越。樹立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服務、三流企業賣產品的意識,大力實施品牌和標準化戰略,做優產品、做強企業、做大產業,培育一批優勢產業集群,扶持一批支撐順外趙坊經濟發展的大企業,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較強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的工業產品。做優做精樓宇經濟。要抓住天時、地利的大好時機,發揮我們的地理優勢,利用樓宇資源,打造企業航母,發展總部經濟。大力招商引資,招商引稅,堅持“誰引進,誰受益”的原則,對引進稅收大戶和高附加值的企業、公司要熱情服務,重點扶持,根據稅收總量在租金上給予優惠,從而促進順外趙坊經濟快速發展,使村級收入不斷提高。
10、黨內關愛的示范。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愛的長效機制。定期組織黨員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內活動,組織黨員重上井岡山、重溫入黨誓詞、踐行發展觀主題革命傳統教育。定期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建立黨員大病救助制,對老黨員、困難黨員進行傾心幫扶。
四、實施步驟
實施村級組織建設“百村十示范”工程要求在*年11月之前完成,主要分為三個工作階段:
1、啟動籌備階段。(*年5月)村黨委成立“百村十示范”工程領導小組,制定“順外村‘百村十示范’工程具體工作推進計劃”。村屬各部門成立相應的工作組。
2、具體實施階段(*年6月―10月),在上級黨委、部門的指導下,按照“順外村‘百村十示范’工程具體工作推進計劃”開展工作。實施過程中,確保人力、財力、物力及時到位。
3、總結提高階段(*年11月)。對照《全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百村十示范”工作考核評價辦法》要求進行一次全面性的自查,及時查漏補缺,做好工作總結。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要求全村黨員干部正確認識開展“百村十示范”工程的重要意義,村屬各部門要積極配合開展各項工作。
2、要統籌協調,定期召開工作碰頭會,研究、部署、協調“百村十示范”工程工作。重點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3、做好宣傳工作。圍繞“百村十示范”工程,在全村做好宣傳工作,在全村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積極引導村民群眾參與進來。
4、及時總結經驗。定期開展階段性工作總結,對好的做法、經驗進行宣傳和推廣。
順外村黨委
*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