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科研管理條例
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優化師資水平,根據學校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條例。
第一部分:教科室的工作職責
教科室是校長直接領導下的教育研究機構,它與學校的教導處、德育室并行,負責管理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向校長負責,它所布置的工作任務是行政性的,全校的教職工應認真執行。
其主要職責是:
一、制定和實施學校的教科研工作計劃,收集國內外教科研、教學管理工作的情報,為校長決策提供信息和依據,為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服務。
二、開展對學校課堂教學動態和改革方向的研究與指導工作,編擬學校課程教材改革方案和校本課程標準,并指導改革的實驗與推廣。研究與編寫教育的教學資料,匯編教學、教改經驗和動態資料;負責研究擬訂與課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教學軟件建設計劃和相應的學具、教具標準。
三、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行分析,對課程教材方案實施的情況進行調研,并提出對策和建議;研究并承擔學業評價的改革與實施工作,指導各學科教學和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承擔教學、教改經驗的總結和推廣工作。
四、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和教改實驗,建立對教育教學有較大現實意義的課題組,組織各教研組、課題組認真開展教科研活動。
五、收集教科研成果并進入檔案。為教師考核、職稱評定,為推薦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提供準確詳實的事實材料。為校長對教師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提供依據。
六、組織教師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轉變教育觀念,探索現代教學模式和教學規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改革效率。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工作。
七、主持學校現代技術教育工作,推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開展和運用。
第二部分:教科研制度
1、領導定期研究和親自承擔課題制度。學校領導每學期要針對教科研工作進行三次例行研究,要親自承擔或參加一項課題的研究。
2、校內教科研組織和網絡制度。
成立有主管領導負責、有專職和兼職人員組成的教科室;建立顧問團和教科研骨干隊伍,骨干隊伍由教研組長、省級、市級、縣級和校級重點課題負責人組成。教科室下設校級優秀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實驗成果評審委員會。
3、教科常規工作制度。
(1)學校有近期、遠期科研工作計劃。近期:(學期、學年科研工作計劃);遠期:三年以上科研規劃。
(2)教科室負責對校級以上課題的管理,具體檢查計劃的實施情況。
(3)編輯學校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實驗成果集和編發教科研簡報。
4、履行各級教師職責,承擔和參加科研課題制度。所有教職員要承擔或參加一項科研課題,開展課題研究.
5、教研組長承擔科研課題制度。
教研組長和年級組長要親自承擔本教研組和年級組的科研課題并將本組課題加以分解,合理分工給本組教職員,并負責本組各子課題的管理。
6、課題的申報、認定制度。每項課題的承擔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報,然后由教科室對各項課題進行認定。
7、教科室對各課題組提供服務與指導、進行驗收評獎。由教科室負責對各項課題組提供服務與方法指導,舉辦科研方法講座,發放教科研信息。
教科室負責對各項校級以下課題的驗收與評獎。
8、承擔課題計入工作量并列入年終考核項目制度
(1)45歲以下的教師,每學年要有科研課題,要有階段性成果或課題的總結性論文作為學年末評為優秀等級教師的條件之一。
(2)45歲以上的教師,每學年要系統總結教學經驗,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學年末完成3000字以上的某一側面的教學經驗總結。有總結作為學期末考評為優秀等級的條件之一。
(3)重大科研成果、論著(在市級以上書刊發表論文及教學經驗總結、區級學會論文一等獎、市級學會論文二等獎以上、省級三等獎以上及國家級三等獎以上),學校將其作為推薦區級以上先進教師以及晉級職稱、獎勵工資的重要條件之一。
9、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實驗成果的評審、展示和推廣
每年12月召開校級科研成果報告會。通過報告會的召開,總結經驗,展示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實驗成果,交流信息,開闊思路,同時給教師提供發表自己成果的機會,并推薦、表彰優秀教科研成果。
第三部分:課題管理辦法
以課題的形式進行教育科研活動是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因此必須做好課題的管理工作。
1、選題:
(1)選題必須有價值;
(2)選題必須有科學的現實性;
(3)選題必須具體明確;
(4)選題要新穎且有獨創性;
(5)選題要有可行性;
2、申報:每項課題的承擔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報所研究的課題,然后由教科室對各項課題進行審批、認定。
3、審批:教科室根據上交的課題,逐一審批,避免課題的大而空、重復性、無創新、難完成等問題。
4、對已確定下來的國省、市、區級課題,課題承擔人要寫出論證報告。論證報告的內容有:
(1)課題名稱。
(2)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即研究本項目的實際意義和理論意義)。
(3)研究的主要內容。
(4)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預計有哪些突破
(5)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包括人員結構、資料準備和科研手段等。
(6)課題研究計劃(計劃要具體,能操作,有日程安排)以及審批部門要求填寫的其它內容。
5、開題:
課題開題工作是一項嚴肅慎重的工作。開題工作由學校教科室與課題組共同完成。
(1)課題承擔人要認真修改和完善課題方案,并準備好以下材料方可開題:課題的立項通知、課題的背景材料或調查報告、課題方案、課題研究工作計劃、前期研究總結。
(2)開題過程:宣讀立項通知、課題背景介紹、介紹課題方案、宣布課題研究工作計劃、前期研究小結、課題咨詢與論證、開題會總結。
(3)課題開題應視其研究領域邀請有關人員參加開題會,會議所涉及的問題要有記錄,會議所有的材料均應存檔,開題情況用簡報形式報上級部門。
6、課題實施:
由課題組組長(或指定主研人之一)負責課題實施,按課題研究工作計劃組織課題組全體成員開展各種研究活動。活動中主研者和參研者均應發表自己的意見并承擔一定的任務,每次活動后,認真分析得失,做好記錄,并為下次活動做好準備。
7、課題進展報告登記:
學校教科室負責對不同各級科研課題進展情況進行認真登記。登記表由教科室統一印制。每次登記應填寫階段工作登記表一式三份,兩份報市、縣教科室備查,一份學校教科室存檔。
8、結題管理:
(1)課題結題時,學校教科室應及時向上級管理部門提交結題申請報告。上級管理部門根據報告及有關材料會商,確定結題驗收方式(含結題驗收、專家通訊鑒定、結題鑒定會三種形式)。
(2)請求鑒定的成果應報齊鑒定材料:課題結題鑒定申請書、課題研究方案、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工作過程總結、階段總結)、課題研究報告(主要技術文件、論文或專著)、課題研究(實驗)效果報告、推廣應用方案、課題經費使用情況。
(3)成果鑒定主要分為兩部分:
資格鑒定:根據成果是否是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的創新,科研成果分為:
①無新意、仿效
②略有新意、說明、具體化
③有新意、補充、發展
④首創、全新
綜合評價:既通過自評、他評等方式,根據成果評價標準(科學性、創新性、應用性)給予綜合的價值判斷。
9、檔案管理:
課題研究建檔管理:
(1)計劃選題階段。包括調查報告、方案論證、開題報告、立項申請與審批手續、工作計劃等。
(2)研究階段。各種原始記錄、音像資料、工作日記、會議記錄、進展報告、研究方案及其修改記錄、經驗總結、有關論文、教育教學效果檢測情況、階段報告等。
(3)總結鑒定階段。課題進展報告登記冊、研究報告、成果報告、經驗總結、論文或專著、結題驗收有關材料(申請報告、鑒定會議記錄、鑒定會議證書等)
(4)成果推廣應用階段。成果推廣應用情況、效果。
(5)成果獲獎材料。
學校教科室責成課題組建立課題研究檔案,并在結題后妥善管理。課題負責人應向上一級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檔案材料各一份:教育科研項目立項申請書、階段研究工作小結、方案修訂情況、終結成果報告、研究工作報告、課題進展管理手冊、鑒定結論及其證書、落實情況、研究經費決算報告。注意加強對檔案及成果的保密工作,在成果正式公布之前,應給予保密性保護。項目研究檔案的建立與管理工作,應作為評審表彰優秀成果的參考標準之一。
10、科研工作計劃和總結:
(1)年初(或學期末),各課題組根據本課題年度中心工作提出本年度(或學期)科研工作的目標、任務、要求等做同意安排,并按計劃內容要求將科研工作落實到實處。課題組工作年度(或學期)計劃內容應是課題研究整體工作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2)年終(或學期末),各課題組應對全組一年來(或學期末)的科研工作進行全面總結,認真填寫工作登記表,一式三份交教科室。
(3)課題組的年度(或學期)科研工作計劃內容在年初(第二周內),年度科研工作總結及階段工作登記表在年終(最后一周內)交教科室。
11、獎懲制度:
(1)凡不按上述辦法進行的科研課題研究,學校和市、區教育科研部門不予結題,對其研究不予行政認可,評職稱晉級不得填報有關內容。
(2)凡承擔校、縣、市等級課題的主研人員,在規定期限未完成任務或結題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同時不得申請新課題;凡完成任務的,學校給予一定的獎勵和科研補貼。
(3)教育科研作為教師評職稱、晉級、評優、送培各級骨干教師的必要條件。
12、經費管理:課題經費管理由學校教科室統一管理使用。
第四部分: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實驗成果評審標準
1、思想性
(1)成果選題和立項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三個面向”精神。
(2)結合當前中國教育改革實際,體現現代教育思想。
2、科學性
(1)論點正確,符合客觀實際。經科學抽象產生;表述準確明白;要相對系統完整。
(2)論據真實可靠。典型充分,新穎穩定。論證嚴密,符合思維規律性。
(3)對實驗和調查結果的處理要實事求是。
(4)研究方法科學、嚴謹,資料詳實、數據充分、邏輯推理和統計分析正確
3、創新性
(1)理論創新:提出新的教育理論,對原有理論提出補充修正。并提出新的例證。較好地反映作者的教育思想。對教育改革具有推動作用。
(2)方法創新: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對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提出補充、修正。
4、應用性
(1)成果提出的觀點和操作方法是教育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成果提出的觀點和方法具有推廣價值。
5、條理性
(1)成果具有可讀性。要求文字通順,概念準確。通俗易懂。
(2)文章結構嚴謹、邏輯性強。
(3)條理清楚、觀點明確。
第五部分:評選教育科研與教學改革實驗成果
先進個人及先進集體條件及辦法
為推動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開展,使我校教育教學水平逐年提高調動廣大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積極性,制定如下:
1、評選條件:
(1)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理論,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方面的素養。
(2)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教科研的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教學效果好,在教科研方面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3)具有一定數量的教科研文獻資料的積累(可用筆記本、卡片或軟片存儲)。
(4)論文獲得縣級二等獎(含二等獎)以上或累計年均獲獎論文兩篇(含兩篇)以上者。
2、評選的辦法:
先進個人由各個教研組、年級組按30%的比例推薦到教科室,由教科室評定后,交給主管教科研的領導審核,最后校務會討論確定。先進集體以課題組為單位由教科室推薦,主管教學的校長認定后,由校務會確定。
3、表彰:學校在每學年度召開教科研成果展示會的同時對先進集體給予表彰。(科研成果表彰、獎勵辦法另行制定)
第六部分: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管理與研究
個性化和特色學校的建設是現代教育改革的兩個重要的傾向,學校的根本在于教師,學校要成長,教師需要先成長,教師成長了,必然推動學校的成長。為了學校的持續發展,必須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的管理與研究,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造就一支符合時代要求、能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的骨干教師隊伍,推動整個教師隊伍建設。
一、建立師培領導小組
主要職責是:
1、制定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總體培訓規劃
2、制定培訓工作的考核、評價和鑒定方案;
3、確定教師培訓的主要內容;
4、組織對教師成長、成才的評價和鑒定工作;
5、組織培訓經驗交流活動,了解落實培訓情況;
6、搞好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的指導和培訓研究;
7、組織期末培訓工作的考評和獎勵;
8、舉行教師師培專題報告。
具體工作由學校教育科學研究室組織實施。
二、培訓類別:
1.青年教師培訓
培訓對象:初、中級教師。
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其鞏固專業思想,熟悉有關教育法規,初步掌握所教學科的教學常規,熟悉教學內容,盡快適應高初中教育教學工作。
篇2:小學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威海市碼頭小學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為促進教育科研檔案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使教育科研檔案更好地為教師服務,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我校教育科研檔案工作實際,特制訂本制度。
一、立卷歸檔學校、區、市、省、全國級教育科研立項課題均要立卷歸檔。各級的立項課題結題二個月后由學校教科室負責人將所有材料(立項文件、課題申報表、實施方案、實驗報告或結題論文,以及調查材料等)立為一卷。
二、裝訂成冊檔案按文件內容進行分類并裝訂成冊,標題簡明確切,書寫整齊,編好明碼。
三、分類存放按明碼順序分類存放,擺放整齊,存放處有防火、防盜、防潮、防塵、防光、防霉、防鼠等設施。
四、保管期限省、國家級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永久,區、市級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長期,學校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短期。
五、借閱利用因工作需要借閱教育科研檔案,應履行借閱登記手續,用后及時歸還。查閱時不得污損、卷折,不得在卷內劃線、打圈、批注和涂改。若需要復印,請示有關領導批準后方可復印。
篇3: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徽寧路第三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標
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由校長主管,下設分管領導。通過制定學校科研管理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在課題申報、中期管理、具體實施、獎勵等方面更加規范。
二、學習制度
1、加強理論學習,以理論學習促進自己的觀念轉變和認識的提高,指導教育實踐和教育研究,為自己的科研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
2、學校為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創造條件,聘請有關專家來校指導課題的研究。平時加強與圖書館的聯系,及時為課題研究的進行提供相關的資料和書籍。
三、申報制度
1、學校及時發布區級課題的申報信息,并組織力量做好課題立項、論證等工作。
2、每年9、10月份,學校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申報,并認真填寫校級課題申報表,申報者要比較詳細地寫出課題研究的方案,由學校審核批準為校級重點和一般課題。
3、學校要求全體教師積極投入課題研究,特別是骨干教師、青年教師(40歲以下),要做到人人有課題。
4、申報課題的形式可個人申報,也可以教研組申報,個人參與合作共同研究。課題的研究內容要貼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小而實,要服務于學校的重點課題。
5、一經申報,課題組的教師或個人要積極主動地進行研究,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上研究課。課題負責人對情報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課題一旦結題,要做好歸檔工作,按時完成結題報告。
6、課題實施時間超過一學期的,課題組要做好中期的自查及匯報。
7、學校每年撥出一部分經費用于教育科研,用于課題組購買圖書資料、問卷及資料的復印等其它所需的支出。
四、獎勵制度
1、為了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鼓勵廣大教職工參與課題研究,學校每一年舉行一次校教育科研成果評獎,經有關專家及科研小組評審,獲成果一、二、三等獎的,在考核中分別獎勵120元、100元、80元,鼓勵獎40元。
2、教育科研在市、區、校級課題立項成功,校方向課題參與者發放課題開題獎,獎額視參與人數而定。教科研榮獲市、區級成果等第獎的課題組負責人獎400元、300元,其他組員視承擔課題的多少獎200~100元不等。
3、在區、市、國家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獎勵為100元、200元、300元,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評為先進。文章在區、市會議上交流的獎120~160元。在校級匯報交流的獎30~60元。
4、教育科研獲獎的將記入教師本人的業務檔案。
5、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學校將評選教科研個人先進。
6、學校每年組織一次科研研討會,進行科研成果的交流。
7、教科研成果評獎必須達到以下幾點要求:基本按時,案幾劃完成課題方案;論文符合課題研究報告的基本內容和要求;論文具有客觀性、準確性、可讀性。
8、征文在區、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80元、100元、120元。
9、課件在校、區、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60元、80元、100元、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