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中小學教育科研課堂怎么選擇
教學是一個科學的過程,教師不僅是技術熟練者,而且還是反思性的實踐者,這說明了教學研究的一種成長性。那到底如何認識行動研究呢?為了行動,在行動中,對于行動。種方法論(研究的價值準則):“研”以致用、一種研究范式:工作與研究的統(tǒng)一、一種具體的研究路徑: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接下來講到第三個問題:中小學教育科研是什么?課題?論文?教師的交流與互動?教師自我提高的手段?教學質量提高的途徑?一種行為方式、一種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一種“精神革命”。1926年,布科海姆在其名為《教師的研究》中就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教師總是情愿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聽憑大學的人員來定義他們的專業(yè),他們只是在別人通過他們并不了解的試驗向他們提供某種方法的時候向人道謝,而從來沒有想到這些可能并不是真的適用,并且他們并沒有參與其中。“教育研究不應該是專業(yè)人員專有的領域,它沒有不同于教育自身的界限。實際上,研究不是一個領域,而是一種態(tài)度。(布科海姆)中小學教育科研是:態(tài)度+行為+實踐(或經(jīng)驗)=能力。在我們這樣的一個特殊的群體農村教師如何搞科研呢?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形式:反思、教育敘事、案例研究、校本培訓。
首先我們講述一下反思:反思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是新鮮的詞匯了,但對它存在一些誤解,如理解成自我反思,或對自己的教學反思,其實,教師的反思的角度,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學生,同事,專家,或者是家長。反思的內容可以教學方面,班級管理,學生生活等各個方面。反思的方法也是多樣的可以是獨立反思,可以是合作反思。因為資源的限制,農村教師的反思更應該側重于合作反思。反思不僅是反思自己的據(jù)點也是發(fā)現(xiàn)自己亮點的方法,要善于從自己的實踐中得到收益,鼓舞自己更上一層樓。將自己的優(yōu)點盡可能的放大,從而增添教育研究的樂趣。
接下來是教育敘事:**年6月26日,朱永新發(fā)帖子《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開業(yè)啟示》:保期十年。投保條件:每日三省吾身,寫千字文一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計360萬字)來本公司。理賠辦法:十年后,投保方未能躋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賠十。保險公司第一投保人,江蘇鹽城張向陽。**年10月12日,這位農村教師寫下他第一篇隨筆《聽課隨想》。8個月后竟有30萬字,其中50余篇7萬余字見諸報刊。張向陽將上小學女兒作為新教育之夢實驗對象。這樣的教育隨筆和教育敘事等實錄式研究,易于操作,有助于教師積累更多的研究資料,為進一步地研究打下基礎。農村教師有其獨特的身份,即農民和教師的雙重身份會給他們的經(jīng)歷多了許多不同于城市教師的特殊視角。在寫教育敘事和隨筆的時候也不要拘泥于形式的優(yōu)美,但求感情的真切,內容的真實。
第三是案例研究:案例應來源于教學的實際生活中真實的問題。它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即有問題,有一定的故事性,有對問題的思考等等。案例研究,是針對現(xiàn)實的問題進行深度地思考,旨在剖析問題原因,尋求解決的辦法。它也是易于操作的,具有示范性和實效性等特點,從而使這種研究方式受到農村教師的青睞。由于農村的學生的條件和城市的條件十分不同,農村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也會同城市的學生的問題也不一樣。所以,農村教師不宜把城里的一些經(jīng)驗搬上自己的教學中去,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去開發(fā)符合農村特點的研究方式。第四是校本培訓:許多地方已經(jīng)開始實施,但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如走過場,內容一致,步調一致,形式統(tǒng)一,過程統(tǒng)一,集體培訓,全民過關。
校本培訓成了一種形式上的達標培訓。而學生的需要,教師的需要,學校的需要,都沒有考慮進去。在對校本培訓的認識上也有許多不恰當?shù)牡胤健P1緫摪ㄊ且詫W校為本,以學校為基礎,即一切為了學校,一切基于學校,在學校中研究。把學生的成長,教師的發(fā)展和學校的提升結合起來,農村教師,由于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培訓形式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校本培訓正是解決這種限制的良好方法,教師需要的實踐智慧也只有通過實踐去體會。脫產進修,短期課程培訓,觀摩公開教學等活動,在經(jīng)費上也不允許農村教師去參加這類活動,一方面又不能解決他們所碰到的問題。
校本研究的方法很多如學術沙龍,案例分析,專題講座,課題研究同伴互助,師徒結對等等,校本培訓,或校本研究是教師,也是農村教師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篇2:小學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威海市碼頭小學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為促進教育科研檔案工作規(guī)范化、科學化、制度化,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使教育科研檔案更好地為教師服務,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我校教育科研檔案工作實際,特制訂本制度。
一、立卷歸檔學校、區(qū)、市、省、全國級教育科研立項課題均要立卷歸檔。各級的立項課題結題二個月后由學校教科室負責人將所有材料(立項文件、課題申報表、實施方案、實驗報告或結題論文,以及調查材料等)立為一卷。
二、裝訂成冊檔案按文件內容進行分類并裝訂成冊,標題簡明確切,書寫整齊,編好明碼。
三、分類存放按明碼順序分類存放,擺放整齊,存放處有防火、防盜、防潮、防塵、防光、防霉、防鼠等設施。
四、保管期限省、國家級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永久,區(qū)、市級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長期,學校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短期。
五、借閱利用因工作需要借閱教育科研檔案,應履行借閱登記手續(xù),用后及時歸還。查閱時不得污損、卷折,不得在卷內劃線、打圈、批注和涂改。若需要復印,請示有關領導批準后方可復印。
篇3: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徽寧路第三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標
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由校長主管,下設分管領導。通過制定學校科研管理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在課題申報、中期管理、具體實施、獎勵等方面更加規(guī)范。
二、學習制度
1、加強理論學習,以理論學習促進自己的觀念轉變和認識的提高,指導教育實踐和教育研究,為自己的科研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
2、學校為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聘請有關專家來校指導課題的研究。平時加強與圖書館的聯(lián)系,及時為課題研究的進行提供相關的資料和書籍。
三、申報制度
1、學校及時發(fā)布區(qū)級課題的申報信息,并組織力量做好課題立項、論證等工作。
2、每年9、10月份,學校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申報,并認真填寫校級課題申報表,申報者要比較詳細地寫出課題研究的方案,由學校審核批準為校級重點和一般課題。
3、學校要求全體教師積極投入課題研究,特別是骨干教師、青年教師(40歲以下),要做到人人有課題。
4、申報課題的形式可個人申報,也可以教研組申報,個人參與合作共同研究。課題的研究內容要貼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小而實,要服務于學校的重點課題。
5、一經(jīng)申報,課題組的教師或個人要積極主動地進行研究,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上研究課。課題負責人對情報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課題一旦結題,要做好歸檔工作,按時完成結題報告。
6、課題實施時間超過一學期的,課題組要做好中期的自查及匯報。
7、學校每年撥出一部分經(jīng)費用于教育科研,用于課題組購買圖書資料、問卷及資料的復印等其它所需的支出。
四、獎勵制度
1、為了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鼓勵廣大教職工參與課題研究,學校每一年舉行一次校教育科研成果評獎,經(jīng)有關專家及科研小組評審,獲成果一、二、三等獎的,在考核中分別獎勵120元、100元、80元,鼓勵獎40元。
2、教育科研在市、區(qū)、校級課題立項成功,校方向課題參與者發(fā)放課題開題獎,獎額視參與人數(shù)而定。教科研榮獲市、區(qū)級成果等第獎的課題組負責人獎400元、300元,其他組員視承擔課題的多少獎200~100元不等。
3、在區(qū)、市、國家刊物上發(fā)表論文的獎勵為100元、200元、300元,在同等條件下可優(yōu)先評為先進。文章在區(qū)、市會議上交流的獎120~160元。在校級匯報交流的獎30~60元。
4、教育科研獲獎的將記入教師本人的業(yè)務檔案。
5、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學校將評選教科研個人先進。
6、學校每年組織一次科研研討會,進行科研成果的交流。
7、教科研成果評獎必須達到以下幾點要求:基本按時,案幾劃完成課題方案;論文符合課題研究報告的基本內容和要求;論文具有客觀性、準確性、可讀性。
8、征文在區(qū)、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80元、100元、120元。
9、課件在校、區(qū)、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60元、80元、100元、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