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做教育科研》聽后感
《中小學教師怎樣做教育科研》聽后感
海南華僑中學吳東旭
**年5月9日,學校利用政治學習的時間,請來了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的李洪山主任給全校老師做了一個專題講座《中小學教師怎樣做教育科研》。在一個小時的講座中,李主任結合中小學教育的實際情況,談了如下幾個問題:
序為什么要做教育科研?
一、怎樣選擇研究課題?
二、怎樣申報立項課題?
三、怎樣開展課題研究?
四、怎樣撰寫研究報告?
整個講座很務實,從發現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出發,通過課題研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
我校已經開展小課題研究多年,有時是為了完成任務應付了事,通過聽這次講座,讓我對課題研究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要克服教育研究中大量存在的說大話、假話、空話的現象。
首先把握實然,弄清事情的真相,搞清楚“是什么”、實際情況到底怎么樣。不論研究什么,首先要把握實然,實際存在的狀況,本來的面目。第二是澄清價值,弄清教育應循的方向,應達的目標,就是弄清“應該是什么”。搞教育研究,不能迷失應循的方向。第三就是要開發從實然向應然步步逼近的方案、工程、技術,也就是解決“怎么辦”的問題。三個層面的研究當中,事實研究是基礎,價值研究是魂靈,工程研究是關鍵。好多研究為什么不能轉化為實踐?為什么不能向更為合理的教育教學實踐逼近?原因就在于沒有可供操作的方案、技術,所以工程研究是教育研究的關鍵。三種研究實際上是缺一不可的。
我認為教師搞教學研究就是個過程,它是貫穿于正常的教育教學之中的行為。最后的研究成果要落實到課堂上,反映在學生活動上。好的老師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把身邊的教學事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自己的經驗總結和積累。也許對其他教師也是個借鑒。我們能夠從中品嘗到做教師的快樂,感受到做教育研究的深遠意義。
篇2: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徽寧路第三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標
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由校長主管,下設分管領導。通過制定學校科研管理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在課題申報、中期管理、具體實施、獎勵等方面更加規范。
二、學習制度
1、加強理論學習,以理論學習促進自己的觀念轉變和認識的提高,指導教育實踐和教育研究,為自己的科研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
2、學校為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創造條件,聘請有關專家來校指導課題的研究。平時加強與圖書館的聯系,及時為課題研究的進行提供相關的資料和書籍。
三、申報制度
1、學校及時發布區級課題的申報信息,并組織力量做好課題立項、論證等工作。
2、每年9、10月份,學校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申報,并認真填寫校級課題申報表,申報者要比較詳細地寫出課題研究的方案,由學校審核批準為校級重點和一般課題。
3、學校要求全體教師積極投入課題研究,特別是骨干教師、青年教師(40歲以下),要做到人人有課題。
4、申報課題的形式可個人申報,也可以教研組申報,個人參與合作共同研究。課題的研究內容要貼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小而實,要服務于學校的重點課題。
5、一經申報,課題組的教師或個人要積極主動地進行研究,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上研究課。課題負責人對情報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課題一旦結題,要做好歸檔工作,按時完成結題報告。
6、課題實施時間超過一學期的,課題組要做好中期的自查及匯報。
7、學校每年撥出一部分經費用于教育科研,用于課題組購買圖書資料、問卷及資料的復印等其它所需的支出。
四、獎勵制度
1、為了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鼓勵廣大教職工參與課題研究,學校每一年舉行一次校教育科研成果評獎,經有關專家及科研小組評審,獲成果一、二、三等獎的,在考核中分別獎勵120元、100元、80元,鼓勵獎40元。
2、教育科研在市、區、校級課題立項成功,校方向課題參與者發放課題開題獎,獎額視參與人數而定。教科研榮獲市、區級成果等第獎的課題組負責人獎400元、300元,其他組員視承擔課題的多少獎200~100元不等。
3、在區、市、國家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獎勵為100元、200元、300元,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評為先進。文章在區、市會議上交流的獎120~160元。在校級匯報交流的獎30~60元。
4、教育科研獲獎的將記入教師本人的業務檔案。
5、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學校將評選教科研個人先進。
6、學校每年組織一次科研研討會,進行科研成果的交流。
7、教科研成果評獎必須達到以下幾點要求:基本按時,案幾劃完成課題方案;論文符合課題研究報告的基本內容和要求;論文具有客觀性、準確性、可讀性。
8、征文在區、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80元、100元、120元。
9、課件在校、區、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60元、80元、100元、200元。
篇3: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范文(二)
乘航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教育科研管理是遵循教育科研的規律,運用決策、計劃、組織、控制等基本管理職能,用科學的方法來管理科研工作,有效地發揮人、財、物、時間、信息等重要作用,完成學校的教育科研任務。
一、組織機構:
教育科學研究由教科室負責,教科室主任由教導主任兼任,教科室副主任具體分管,教科員協助,指導全校各學科和全體教師搞好教育科學研究工作。
二、任務:
1、制定全校教育科研規劃、計劃,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全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提出建議和意見,為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服務。
2、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論,開展科研方法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素質,把轉變教育思想落到實處,形成實施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
3、負責校內各層次課題的篩選、論證、確立和實施。負責課題的逐級申報。重點抓好校主課題的研究與實踐,通過開題論證、階段評估結題,鑒定等環節確保課題圓滿完成。
4、結合學校工作,進行經驗總結和教科論文寫作指導,提高教師提煉教育科研成果和撰寫論文的能力。
5、制訂獎勵辦法,組織學校先進教學經驗、優秀教科論文和教改先進個人的評選,并形成制度。
6、總結本校的教改成果,并及時上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科研機構。
7、宣傳本校、本地區的教改情況和成果、經驗以及有關先進事跡。
8、做好教科資料的收集、篩選和建檔工作。
9、提出教科經費計劃,管好教科經費。
10、完成上級教科機構交辦的有關工作,積極參與上級教科機構組織的教育科研活動。
三、教科室的管理
學校教科室在業務上接受上級教科部門的指導,主動配合、及時完成上級科研管理機構的教育行政部門布置的有關工作,就其自身建設,應作好以下幾個方面的管理。
1、計劃管理
遵循教育科研和學校教育規律,每學期初應制訂單列的學校教育科研計劃,并納入學校的工作計劃之內,每學期應寫出學校教育科研的工作總結,應按要求每年寫出主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報告分送在相應級別的教科機構。同時為使教科室的工作正常運轉,還應制訂相應的工作制度和崗位職責。
2、課題管理
主動承擔市級以上的科研課題,集中主要力量完成承擔的課題任務,還要指導學校、年級組和教師個體的課題申報、立項、實施、結題等工作,形成學校內多層次、多領域的科研局面,充分調動學校廣大教師的科研積極性,通過科研實踐的探索和錘煉,促進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
3、成果管理
組織學習和宣傳教育政策、教育理論。重視科研骨干力量的形成,發現和培養科研積極分子。在課題研究中,要加強成果意識,提高研究成果的先進性、實用性和實效性。建立必要的激勵機制,肯定教師在科研中付出的艱辛勞動,表彰優秀的研究成果,按學年度把校級以上的各類科研成果評獎情況記入學校的教師的業務檔案。
4、檔案管理
學校教育科研運行中,要積累大量的材料,必須做好資料的搜集、分類和歸檔工作。教科資料在形成、積累、歸檔時,應注意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也要注意材料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在建立檔案時要注意科學性和適用性。一般地講,學校教科室至少應把以上門類的材料歸檔,再按檔案管理的有關要求分卷建檔。
(1)計劃總結性資料
學校的教育科研規劃、計劃、總結等,在市級以上教育科研部門立項的申請書、批準通知、實施計劃等。并指導有關人員做好班(組)及個人的科研計劃、總結等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2)過程性資料
研究者的觀察記錄、調查材料、檢測統計等,各學年課題研究進展報告,向有關領導、專家及上級教育科研人員的咨詢記錄等。
(3)專題性資料
每個課題的研究方案、調查報告,階段與終結的有關報告和成果、專家鑒定意見等,專題講座、專題研究等資料。
(4)效果性資料
研究對象個體及群體變化的資料:如成績考核、心理測試、有關素質和態度的檢測統計分析,有價值的學生作品、制作、獎狀等文字材料的原本或復本(照片),音像制品或實物制作(可造冊入檔),社會、家長、學生的反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