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山巍小學學校教育科研小結

山巍小學學校教育科研小結

2024-08-01 閱讀 4513

山巍小學學校教育科研小結

質量興校、科研強校,構建一個充滿生機的魅力教師群體是山巍鎮校大力開展教科研活動的目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職業正逐漸走向專業化,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已成為當今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我校以提高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質量為核心,把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師教學中的科研含量作為教育科研的工作重點,加大教研力度,收到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一、高度重視、保證投入。

1、學校領導重視

我校領導有超前的科研意識,充分認識抓好教育科研的重要意義,積極利用本校教研風氣濃厚、師資力量豐厚的有利條件,扎實開展教育科研,努力發揮教育科研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促進作用。為了達到利用教育科研興教、興校、興師的目的,學校始終把教育科研工作擺在學校發展的先導位置,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學校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學校每學年每學期工作計劃。

校領導不僅思想上重視教育科研工作,而且帶頭參加教育科研,承擔課題研究任務,力爭使自己成為領導科研工作的內行。我校承擔的只省(含國家級子課題)、地、市教科研課題,校長都是課題組組長。從課題的選題、立案到實施、結題自始至終全程參與和調控。主持召開課題組會議;組織課題的開題論證;組織課題組成員聆聽科研報告、學習科研信息、外出考察學習;為課題組成員補助科研津貼;為實驗教師出臺職務晉升、評比先進等優惠政策等。從而不斷深化了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水平。每位學校中層領導堅持做到帶頭申報科研課題,帶頭設計和實施科研方案,帶頭參加科研活動,帶頭完成科研任務。領導的率先垂范使學校科研氛圍日益濃厚。

2、科研投入優先

科研投入是教科研工作的硬件。學校有限的辦公經費優先保證教育科研的開支。各課題從立項到結題期間有關的打印費、資料費、培訓費、差旅費和接待費。全由學校負責報銷;給每位教師配備電腦,每個教室安裝了多媒體,可以直接上網交流;學校在要求教師自訂一份業務刊物的基礎上,每年給每位教師訂一份教育理論刊物,以便交流。同時學校給五大教研組和科研骨干訂閱《教育月刊》、《教學研究》、《教育管理》、《金華教育》。《上海教育》、《浙江教育科研》、《東方教育研究》等教育理論刊物;落實教師科研津貼和獎勵制度:經考核合格--160元/年·人,優秀--200元/年·人。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獲獎論文和在有統一刊號報刊上論文發表的獎勵60--280元/篇不等。教師個人承擔市級及以上級別課題研究通過鑒定及獲獎的標準,200--900元/只不等。

二、落實制度、規范管理。

1、完備的科研制度。

重視出效益,管理出質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須有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只有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才能使教科研工作沿著正確方向運行。為此,我們著重抓了以下三個方面:

制定《教科研工作管理條例》,闡明了科研工作的指導思想,指明了科研工作的具體目標,規定了各科研組織的職責,確定了科研成果的考核方法,提出了科研工作的獎懲條例。

制定《教師科研成果考核細則》,具體明確地規定了教師科研工作考核合格和優秀的條件,各級各類論文獲獎或發表的獎勵金額,把教科研工作列入激勵競爭機制。

為了突出科研重點,形成有特色的教育科研成效,學校注重從研究課題的長遠性、實用性和前瞻性入手選取課題,制訂了學校教育科研中、長期規劃,使教科研工作目標明確、連貫協調。

制訂好每學期的教科研工作計劃,具體落實各項教科研計劃,保證教科研工作有組織、有步驟、有目的地進行。

2、規范的科研管理

管理規范是教科研工作的保證。光有制度不落實,規章制度就成了一紙空文。為了落實科研工作管理條例、考核細則和工作計劃,我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課題申報、論證、立項、指導、結題和成果推廣等各項工作運轉有序。

按時完成上級科研管理部門下達的任務。

能正確運用東陽市、金華市科研課題網絡管理系統。

建立了完整的科研檔案。主要檔案有:各課題研究方案、研究參考資料、研究活動的組織和效果、論文(總結)、教學案例或活動設計、階段性報告、結題報告、考核記載、會議記錄等。共積累檔案資料萬字。

3、健全的管理機構

組織健全是教科研工作的基礎。為了保證教科研工作的正常運作,我校成立了以下教科研組織--

教育科研領導小組。學校申報的劉邦題由校長任組長,教導主任、教科室主任和總務主任擔任副組長,教研組長為組員;負責教科研決策、組織和指導工作。

教育科研辦公室(簡稱教科室)。有兼職教科室主任和教科員各一名,負責教科研的具體組織和管理工作。

子課題組。組長由組員推薦,報學校備案,負責子課題的組織和管理工作。

教科組。組長由教研組長兼任,負責各科子課題的研究、檢查、考核工作。

三、全面落實、扎實研究。

1、貼近實際優選課題。

開展教育科研的目的是為了使教師能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實現學校、教師、學生三者的協調發展。因此,要提高教研的實效就要方向明確、特色明顯。兩年來,我校的最大特色就是以科研促教改、以科研促發展。在搞科研的過程中,注重科研與教學實際的有效結合。所研究的課題都直接來源于學校和教師的需求,來源于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來源于教師的困惑。“從教學研究起步,再研究到教學中去”,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就是老師們研究的課題,使課題研究有針對性。這樣的課題一線的老師有能力研究,有經驗和挫折可寫,并能使研究的心得轉化為現實的教學能力。

2、組織活動積累資料。

教研活動課堂教學相結合

課題研究觀摩活動。全校性的課題研究觀摩課,主要是給全體教師指明研究的方向和策略。每學年,教科室和教導處都會針對教師們剛開始新課題研究產生的一些困惑,舉行全校性的課題研究觀摩課,會后分教研組進行討論:通過觀摩后,你有哪些想法與建議?......使教師能更深入地理解課題的內涵,并促進進一步的研究。

課題研究自薦活動。自薦課旨在發現和解決教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由同課題組的教師一起來商討和解決。山巍鎮校歷來有互學互助、共同提高的優良教研傳統。為了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處理教材的能力,為教師提供展示才能的舞臺,學校設立了開展課題研究自薦課---“亮課日”活動,健全“人人上匯報課,人人參與評課,人人參與課題實驗研究”的教研制度。亮課日做到了研究教材、制定教案、討論教案、試教修正、開課評課五落實。開課教師的教案要先得到教研組長的認可和簽名,才可以開自薦公開課。針對以往的評課主要集中在幾位教師的身上,有些教師經常不發言的情況,學校對評課也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上課教師先說課,說出設計意圖、理論依據、上課后的反思;二是要求每位聽課教師填寫一張課堂教學評估表,對這堂課分項評估,而后在集體討論中,參與面對面的評課;三是每堂課確立一位教師重點評課,重點評課人從教研組長開始,輪流進行。自薦課使每一位教師都有所獲,提高了課堂教學和課題研究的實效。

專家指導教師實踐相結合

學校還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激發教師參與學習、積極教研的熱情,提高教師科研能力,主動學習新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促使教師由經驗型、技能型向科研型、學者型轉變,實現教師、學生和學校的同步發展。

每學期學校都要舉行專家坐診活動,針對在課題研究和教師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普遍性問題進行了研討,主要涉及有教研任務的學科。整個活動分四步進行:第一步是學校組織全體課題組教師在統一教材、統一時間、統一地點的要求下獨立備好課。第二步是抽簽決定上課的三位老師,抽到的教師使用自己獨立設計的教案進行上課。第三步是請專家和語文教師面對面地互動評課。評課先由上課老師說課;再是每一位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互動評課,談談自己的見解;最后由專家點評,就如何把握教材、確定教學目標、確定重難點等與課題研究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了指導。第四步是每一位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結合上課教師及專家點評情況寫一個教學反思,學校組織對這些反思進行評比。

理論學習教學論壇相結合

教學論壇由學校每次指派外出學習、聽課、考察過的教師,把外出學習期間獲得的教育教學信息或體會結合自己所學的理論,在全體教師會議上交流。在全校教師面前開論壇,會使開課教師有一種壓力,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才會進一步促進該教師去努力學習,獲取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前沿動態。這樣的交流不僅是全體教師資源共享的過程,也是以論壇促學習消化的過程。

兩年共舉行了43次教學論壇,涉及語、數、音、美等多門學科。每一次的論壇都是教師“洗腦”的過程,讓語數教師了解到其他學科領域的教學理念與深厚文化,讓其他學科的教師體會到語數學科的深厚內涵,為改善全校教師的知識結構,拓寬學科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自主發展專題培訓相結合

專題培訓是搞好教育科研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開展專題培訓,邀請專家來講座,直接讓教師接受專家理念的熏陶或技術層面的指導,提高教師研究課題的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平,使研究者能準確把握教育前沿的方向,從理論的高度闡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年專門邀請了省特級教師洪承基老師作《漫談作文教學》的講座,為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實踐經驗;徐建群老師作《教學案例的撰寫》的講座,指導教師平時如何積累資料、整理成案例,以及寫作的技巧;胡國躍老師作《數字化教學平臺的運用》的講座,如何使信息技術、課題研究與學科三整合,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青藍互助整體提升相結合

實施“青藍工程”,讓青年教師自覺走向另一個校門。青年教師拜骨干教師為師,通過手拉手一幫一的形式,讓骨干教師去指導青年教師,使他們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初就有樣可學,有章可循。師傅從合作備課、授課、互動評課形成案例成果等全過程參與指導,對青年教師手把手地進行課堂教學和教學研究輔導。青年教師每月上交一篇1000字左右的一堂課(自己或師傅)的教學反思,學校組織考核評估,并在全體教師會議上公布考核結果。每學年都有20位老師參與了“青藍工程”,并通過了教科室和教導處的等級考核。青年教師論文的獲獎率占全校獲獎次數的比例不斷提高,吳紅花、呂蘇航、胡國躍、吳曉霞老師在東陽市青年教師擂臺賽中均獲二等獎;趙蕾和吳彩平老師在市優質課評比中分獲一、二等獎;胡國躍老師創建和維護的學校網站獲東陽市優秀網站第二名;胡丹丹老師在浙江省小學數學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一等獎,并且榮獲東陽市教壇新秀的光榮稱號。

四、全員參與、成效顯著。

1、人人參與課題研究。

金華市重點課題《小學課堂教學中留白的策略研究》進行了開題論證,浙江省教科院普教所所長、博士王健敏、博士林莉,金華市教科所所長吳惠強、副所長駱一偉及東陽市教科所所長沈兵、副所長王忠華等到會指導。開題論證后,學校教師申報子課題的工作全面展開,本學期共申報子課題21個,其中金俊華老師的《小學高段語文個性化閱讀策略的研究》和程亦平老師的《讓小學生習作與鮮活的生命相鏈接的策略研究》兩個課題在金華市立項。本學期共有27位老師的課題在各級立頂。金華市級立項課題《個性化閱讀》和《生活化習作》舉行了開題論證。

2、科研成果豐碩

通過在課題研究與各項活動的帶動下,學校取得了一項項的榮譽:我校先后被評為東陽市文明單位、藝術教育先進學校、教育質量考核優勝單位;金華市文明學校、先進學校、示范學校、十佳學校、十佳雛鷹紅旗大隊;浙江省雛鷹紅旗大隊、示范小學、在20**年的金華市第四屆課程改革論文大賽中被評為組織獎,10月份被評為東陽市首批校本教研示范學校,浙江省科研興校200強。**年1月被評為東陽市信息技術應用先進學校,浙江省百年名校等榮譽稱號。教師所撰寫的論文(案例)頻頻在各級評比中獲獎或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一年里先后有24位教師的論文在東陽市獲獎,23位老師在金華市獲獎,有2位在省獲獎。還有多篇論文、反思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在東陽市**學年教學論文評選中,我校教師積極參與,收獲頗豐,有十五位老師的論文獲獎。

3、教學水平得到提升

通過立足于教學實踐的教育科研活動,兩年里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胡丹丹教師的錄像課在省數學優質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金華市一等獎;

--**年5月,胡丹丹教師還榮獲了東陽市小學數學教壇新秀的榮譽稱號;

--有5位教師在東陽市的青年教師擂臺賽中獲得二等獎,1位教師獲三等獎;

--趙雷等教師制作的共6個課件在金華市、東陽市的評比中榮獲一、二、三等獎。

在鎮青年教師演講比賽中,有六位老師獲獎。程奕平老師在金華市第三屆實驗學校“教改之星”評比中榮獲銀獎。金俊華、應美丹老師參加市語文、英語優質課評比,金俊華老師獲市一等獎,應美丹老師獲二等獎。馬蘇平,胡丹丹,卜映雯、趙蕾老師在全市學科教研活動中,上了精彩的教研課。

五、抓好共性、突出行色。

1、小課題研究獨步領先。

學校學生小課題研究課起步早,名氣響。題組同學撰寫的小課題結題報告得到了上級領導、兄弟學校(包括部分中學)的高度評價,在金華市、東陽市級評選中都獲了獎:《小學生的早餐》獲金華市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東陽市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庚樓的研究》獲金華市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東陽市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同齡人的課外書》東陽市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東陽電視臺還來我校拍攝了反映《新屋村瓦缽業的現狀及展望》課題組活動情況的電視專題片,向全市播放。《教育信息報》等新聞媒體也報道了我校開展小課題研究的情況。

2、充分利用獨特的人文資源。

竹笛在山巍鎮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群眾基礎,竹笛教育研究是我校的傳統和特色,更是我校的亮點,省級立項課題《民樂竹笛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舉行了開題認證,全體老師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竹笛教育堅持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學習模式,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得到相應的培養。

3、研究成果著書立說。

《飛吧,七彩的童話》和《研究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相繼由正式出版社

校刊《芝山》國內有名,被評為全國小學校園文學社優秀報刊社和優秀理事單位。

篇2:小學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威海市碼頭小學教育科研檔案管理制度

為促進教育科研檔案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使教育科研檔案更好地為教師服務,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我校教育科研檔案工作實際,特制訂本制度。

一、立卷歸檔學校、區、市、省、全國級教育科研立項課題均要立卷歸檔。各級的立項課題結題二個月后由學校教科室負責人將所有材料(立項文件、課題申報表、實施方案、實驗報告或結題論文,以及調查材料等)立為一卷。

二、裝訂成冊檔案按文件內容進行分類并裝訂成冊,標題簡明確切,書寫整齊,編好明碼。

三、分類存放按明碼順序分類存放,擺放整齊,存放處有防火、防盜、防潮、防塵、防光、防霉、防鼠等設施。

四、保管期限省、國家級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永久,區、市級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長期,學校立項課題保管期限為短期。

五、借閱利用因工作需要借閱教育科研檔案,應履行借閱登記手續,用后及時歸還。查閱時不得污損、卷折,不得在卷內劃線、打圈、批注和涂改。若需要復印,請示有關領導批準后方可復印。

篇3: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徽寧路第三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標

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由校長主管,下設分管領導。通過制定學校科研管理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在課題申報、中期管理、具體實施、獎勵等方面更加規范。

二、學習制度

1、加強理論學習,以理論學習促進自己的觀念轉變和認識的提高,指導教育實踐和教育研究,為自己的科研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

2、學校為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創造條件,聘請有關專家來校指導課題的研究。平時加強與圖書館的聯系,及時為課題研究的進行提供相關的資料和書籍。

三、申報制度

1、學校及時發布區級課題的申報信息,并組織力量做好課題立項、論證等工作。

2、每年9、10月份,學校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申報,并認真填寫校級課題申報表,申報者要比較詳細地寫出課題研究的方案,由學校審核批準為校級重點和一般課題。

3、學校要求全體教師積極投入課題研究,特別是骨干教師、青年教師(40歲以下),要做到人人有課題。

4、申報課題的形式可個人申報,也可以教研組申報,個人參與合作共同研究。課題的研究內容要貼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小而實,要服務于學校的重點課題。

5、一經申報,課題組的教師或個人要積極主動地進行研究,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上研究課。課題負責人對情報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課題一旦結題,要做好歸檔工作,按時完成結題報告。

6、課題實施時間超過一學期的,課題組要做好中期的自查及匯報。

7、學校每年撥出一部分經費用于教育科研,用于課題組購買圖書資料、問卷及資料的復印等其它所需的支出。

四、獎勵制度

1、為了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鼓勵廣大教職工參與課題研究,學校每一年舉行一次校教育科研成果評獎,經有關專家及科研小組評審,獲成果一、二、三等獎的,在考核中分別獎勵120元、100元、80元,鼓勵獎40元。

2、教育科研在市、區、校級課題立項成功,校方向課題參與者發放課題開題獎,獎額視參與人數而定。教科研榮獲市、區級成果等第獎的課題組負責人獎400元、300元,其他組員視承擔課題的多少獎200~100元不等。

3、在區、市、國家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獎勵為100元、200元、300元,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評為先進。文章在區、市會議上交流的獎120~160元。在校級匯報交流的獎30~60元。

4、教育科研獲獎的將記入教師本人的業務檔案。

5、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學校將評選教科研個人先進。

6、學校每年組織一次科研研討會,進行科研成果的交流。

7、教科研成果評獎必須達到以下幾點要求:基本按時,案幾劃完成課題方案;論文符合課題研究報告的基本內容和要求;論文具有客觀性、準確性、可讀性。

8、征文在區、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80元、100元、120元。

9、課件在校、區、市、國家范圍內獲獎的獎60元、80元、100元、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