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局機關固定資產相關規章制度

局機關固定資產相關規章制度

2024-12-20 閱讀 1460

  一、為加強局機關國有資產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益,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特制定本辦法。

二、本辦法所稱固定資產包括:

  1、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要在一年以上。

  2、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一般設備以及房屋。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量同類物資。

  一般設備包括:

  (1)辦公通用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辦公家具及會議室家具等。

  (2)汽車:轎車、面包車、越野車等。

  (3)其他:以上未列入的一般設備。

  房屋:辦公用房等。

三、固定資產管理部門:

  1、辦公室為局機關固定資產實物管理部門;

  2、辦公室的工作職責:負責制訂局機關各部門固定資產的配備及使用標準;負責固定資產采購、驗收、保管、維修保養工作;負責固定資產實物登記統計工作;負責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盤點、清理核對工作;負責對固定資產調撥、報廢、殘值處理等有關管理工作。

四、固定資產核算部門:

  1、綜合計劃財務處為局機關固定資產的核算部門;

  2、綜合計劃財務處的工作職責:負責固定資產經費計劃的安排;負責向市財政政府采購中心及核算中心部門辦理固定資產采購結算工作;負責對固定資產增減變動及時進行賬務處理;負責對固定資產總帳及明細分類帳核算;協助辦公室進行固定資產盤點工作,做到帳實相符。

五、固定資產的購置:

  1、每年按照財政預算經費安排設備購置計劃,由辦公室根據當年辦公設備購置需要,與資金計劃銜接,制訂固定資產購置計劃,經局領導審定批準后實施。

  2、屬政府采購范圍內的固定資產,不得自行采購。先由辦公室填報設備政府采購申請表,再由綜合計劃財務處根據經費來源,向財政政府采購中心及核算中心等部門辦理購置、結算手續。

  3、不屬于政府采購范圍的固定資產,應在進行廣泛的市場詢價基礎上擇優購置。

六、固定資產的驗收、保管、使用(包括借用、調撥)、

  報廢:

  1、新購入的固定資產,應先做好驗收工作。由使用部門及使用人驗收,驗收人員要嚴格把關,對所驗固定資產的數量、質量、附件、資料等都要認真檢查。經辦公室簽署意見登記備案后,連同發票交綜合計劃財務處。

  2、各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領用及保管要落實使用責任人。貴重財產除安排專人保管外,還要落實安全保管措施。各部門負責人是本部門固定資產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固定資產外借必須經部門負責人批準,未經批準不得隨意轉借。

  3、固定資產變更使用管理部門,必須經辦公室同意并辦理相關手續。計算機使用及管理根據《關于局機關計算機管理規定》執行。

  4、固定資產的減少變動(調出、變賣、盤虧、報廢、丟失、損壞)都必須按規定履行報批手續。對尚有利用價值但已不適宜機關使用的固定資產,應根據實際情況,先考慮機關內公開拍賣。拍賣不成,再作為廢舊物資處理。殘值回收資金一律交財務部門入帳。

七、固定資產的清查:

  要堅持固定資產定期清理、清查制度。各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應每年自查一次,每二年全面清查一次,做到賬物相符。

八、固定資產的賠償:

  各部門的固定資產都應保證安全、完整。由于管理使用不妥,造成損失或者遺失(包括失竊)的,都要按情節輕重給予一定的經濟賠償,情節嚴重的,給予必要的行政處分。

附件:固定資產政府采購目錄:

  1、辦公自動化設備:計算機、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速印機、投影儀、掃描儀。

  2、網絡設備: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

  3、電器設備:攝影、攝像器材(不包括普通相機)、空氣調節設備。

  4、辦公室、會議室家俱。

  5、車輛:小轎車、大轎車、摩托車、專用車輛。

篇2:機關招待管理制度

接待招待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機關制度化建設,促進招接待工作規范化管理,節約招待費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接待原則:熱情禮貌、廉潔節約、對口接待、定額使用、嚴格控制、統一管理。

  第三條實行按業務關系由分管領導負責對口接待,由局辦公室統一登記,定額管理,超支自付。全局性會議和綜合檢查接招待工作由辦公室統一安排,按實支出。

  第四條招待范圍。

  (1)市級以上領導到我區調查了解情況,檢查指導工作需招待的;

  (2)區級領導或有關部門到我局檢查指導工作需招待的;

  (3)兄弟縣區部門到我局交流工作需招待的;

  (4)各鄉鎮、辦事處領導和民政辦來我局辦理業務工作需招待的;

  (5)其它因工作需要需招待的。

  第五條接待辦法。區級領導、市局副局以上領導、省廳以上領導以及兄弟縣區的局長由局長或局長委托的其他領導接待。市局各科室、區直有關部門、兄弟縣區和鄉鎮(辦事處)領導按業務關系對口接待。

  第六條招待定額規定。根據工作需要,年定額如下:局長2萬元,黨組成員各500元,低保中心、辦公室各5000元,計財股、優撫安置股、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股各3000元,救災救濟股、福利事務股、募委辦各*元,信訪室、老齡辦、人事股、民間組織管理股各1000元,共計金額6.9萬元。上級民政部門主要領導來芝山指導工作,按實支出,由局長掌握,辦公室備案。如因工作任務量顯著增加,按待總額增加額由局長掌握。

  臨時性接待或迎檢工作中的茶水、水果、煙等招待由相關股室自行負責,所用費用列入定額。

  第七條招待地點。招待一般不得到高檔酒店就餐,具體招待地點由局領導按照方便實惠的原則考察確定。

  第八條招待標準。陪同人員由分管領導確定,一般每次不得超過5人,原則上按20元每人安排,每桌不得超過300元,一般不安排高檔煙酒和飲料,提倡不飲酒。不得安排就餐以外的其它特殊招待。確需超標準招待的,或確需安排住宿的,應事先報局長同意,方可安排,安排住宿也應在辦公室登記備案。

第九條招待程序。堅持先請示登記后接待原則。

  ①接待人向分管領導或局長提出招待申請,填寫派餐單;

  ②分管領導或局長審查同意,確定地點;

  ③接待人到辦公室登記備案;

  ④到指定地點招待。

  第十條招待費用結算。實行月結或季結。所有招接待費用均由局辦公室和財務室負責結算,以辦公室登記備案的記錄為準,未經登記備案的不予結算支付。經請示同意在定點以外的地點招待的也應及時登記,在一星期內憑國家正式有稅發票報賬,并附詳單。辦公室將招待費用每季匯總核算一次,報局長審查,送財務一份。

  第十一條定點處的招待詳單由負責招待的當事人簽字認可,注明招待日期、招待對象和招待金額(大寫),招待住宿也應照此辦理,以便與辦公室備案記錄核對。

  第十二條費用結算程序。

  (1)辦公室根據備案情況核對認可并簽字;

  (2)分管領導或當事人簽字認可;

  (3)財務審核;

  (4)局長審批。

  第十三條本制度已經局黨組研究同意,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未盡事宜以局黨組研究意見為準。

篇3:稅務分局機關食堂管理制度

稅務分局機關食堂管理制度

  一、本分局干部、家屬可在食堂就餐,其余人員未經分局長允許不得在此就餐。計費標準為1.5元/餐.人。

  二、開餐時間:早餐:上午八點前結束,過時食堂關門,不予開餐;中、晚餐分別為十二點、六點開餐。

  三、來客就餐須與食堂管理員聯系。

  四、食堂的采購必須有管理員的審查,設備的維修購置必須由分局長審批方可開支。

  五、就餐人員、食堂工作人員如患有傳染性疾病的必須自覺停止在食堂就餐、就業。

  六、食堂工作人員必須自覺搞好責任區范圍內的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