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規章制度
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和考察是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保證新黨員質量,加強黨組織建設的必要保證。根據我校黨員發展的有關規定,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黨支部必須每半年召開支部委員會分析入黨申請人的思想狀況和在學習、工作中的表現,對照積極分子條件,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并向全體黨員公布。
二、對積極分子要指定1-2名正式黨員負責聯系、培養。聯系人每月至少和積極分子進行1次談心,每季度將聯系情況填寫入積極分子考察表內。
三、建立入黨積極分子檔案(內容包括: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政審材料、積極分子考察表、推薦優秀團員為黨的發展對象的推薦表)。
四、支部對積極分子必須進行一年以上的入黨動機和對黨的認識的考察,政治覺悟和政治品質的考察,歷史和現實表現的考察。
五、黨支部要經常吸收積極分子聽黨課,參加黨內有關活動。
六、積極分子在被列入發展對象前必須參加學校黨委組織的積極分子培訓班并參加結業考試。
七、學院分黨校每半年對全院的積極分子隊伍培養、教育、考察情況作一次分析,向學院黨支部作匯報。
篇2: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制度
第一篇:高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制度
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和考察是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保證新黨員質量,加強黨組織建設的必要保證。根據我校黨員發展的有關規定,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黨支部必須每半年召開支部委員會分析入黨申請人的思想狀況和在學習、工作中的表現,對照積極分子條件,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并向全體黨員公布。
二、對積極分子要指定1-2名正式黨員負責聯系、培養。聯系人每月至少和積極分子進行1次談心,每季度將聯系情況填寫入積極分子考察表內。
三、建立入黨積極分子檔案(內容包括: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政審材料、積極分子考察表、推薦優秀團員為黨的發展對象的推薦表)。
四、支部對積極分子必須進行一年以上的入黨動機和對黨的認識的考察,政治覺悟和政治品質的考察,歷史和現實表現的考察。
五、黨支部要經常吸收積極分子聽黨課,參加黨內有關活動。
六、積極分子在被列入發展對象前必須參加學校黨委組織的積極分子培訓班并參加結業考試。
七、學院分黨校每半年對全院的積極分子隊伍培養、教育、考察情況作一次分析,向學院黨支部作匯報。
第二篇: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制度
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制度
第一條為了切實保證新黨員的質量,逐步改善黨員隊伍的結構,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的素質,提高黨員戰斗力,依據《中國共產章程程》和《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試行)》的有關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發展黨員,必須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從做好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考察工作入手。入黨積極分子,是指學習和工作表現較好,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求進步,積極靠近黨組織,已經提出入黨申請的非黨同志。
第三條非黨同志自愿向黨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由黨支部書記、組織委員或其他支委同其談話,了解其入黨動機和思想、學習、工作情況以及經歷、家庭情況,征求黨內外群眾的意見后,召開支委會討論研究,可以將其列為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考察,并上報縣委組織部備案。
第四條黨支部應該指定一至兩名正式黨員作為培養聯系人,由其指導入黨積極分子填寫《入黨積極分子登記表》,并可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培養考察教育計劃。
第五條黨支部要吸收入黨積極分子列席接收新黨員支
部大會、上黨課、參加黨日活動、優秀黨員事跡報告會、宣誓儀式等黨內有關活動,分配給其一定的社會工作,以此鍛煉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增強他們的組織觀念和集體榮譽感。
第六條入黨積極分子應當定期向培養聯系人口頭匯報思想狀況,每年兩次向黨支部書面作出思想匯報,包括對黨的認識、個人學習收獲和今后的打算。
第七條黨支部應經常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表現情況進行考察,在考察中給予其幫助和指導,鼓勵先進,改進不足。考察的具體方面包括:政治立場,思想覺悟,工作表現,組織紀律觀念,群眾觀念,本人的歷史、家庭主要成員和聯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等。考察意見應分別由培養聯系人、黨小組長和黨支部認真負責地填入《入黨積極分子登記表》。
第八條黨支部應指定專人建立并規范管理入黨積極分子檔案。檔案內容包括:入黨申請書,自傳,思想匯報,考察材料,本人向黨組織交代、說明問題的材料等。
第九條入黨積極分子在考察期內因工作調動或參軍、上學、婚娶等問題需要離開本地的,黨支部應當將其檔案材料清點整理后轉給調入單位的黨組織。
第十條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時間應該從支部大會討論確定他們為積極分子之日起連續計算。經過一年以上的培
養、教育和考察,對于符合發展黨員標準的入黨積極分子,黨支部應當開會討論確定其為黨員發展對象。
第十一條本制度自實施之日起執行。
第三篇:要求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制度
要求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制度
篇3: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及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及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為積極探索新時期新形勢下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途徑,調動廣大積極分子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按照處黨委的有關要求,結合支部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x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全面堅持和正確把握新時期積極分子標準,與時俱進,銳意創新,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規模適度、作用突出的積極分子隊伍,不斷增強黨員隊伍的生機和活動力,增強黨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目標任務
堅持入黨自愿的原則和個別吸收的原則,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嚴格黨員發展程序,確保每年支部發展1到3名入黨積極分子,新發展黨員中年齡在35周歲以下達到70%以上,一線工作人員達75%以上,高中文化程度以上達到80%以上,嚴格執行入黨“三公開”制度,嚴把入口關,保證新黨員的質量。使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呈現出不斷壯大、不斷發展、不斷更新、朝氣蓬勃、后繼有人的可喜局面。
三、主要措施
1、抓源頭,提高黨員隊伍質量。
一是嚴把“入關口”。堅持“寧要少些,但要好些”的原則,真正把那些工作表現突出的骨干、本行各業的先進分子及時吸收為入黨積極分子,通過建立“發展黨員公示制”,實施“發展黨員預審制”嚴把黨員“入口關”。在審批過程中,堅持“六不發展”,即:未列為積極分子專門培養的不發展;未經過集中培訓教育的不發展;培養時間不到兩年的不發展;未經政審或政審不清的不發展;未經推優的不發展;考察中表現一般或群眾意見大的不發展,使發展黨員工作的程序更加規范,新發展黨員在更大范圍內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保證新發展黨員的質量。
二是注重“三個傾斜”。根據培養對象的結構和分布特點,在確定發展計劃時,堅持做到“三個傾斜”,即年齡上向35歲以下的青年傾斜,崗位上向基層一線傾斜,文化上向高中以上傾斜。將那些真正經得住組織考驗的同志列為入黨發展對象,進行重點培養。
三是實行黨團共建。把黨建和團建的目標管理統一起來,工作整體互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并且在目標責任書中明確了發展黨員的具體要求。通過加強對共青團的領導,協助團組織做好青年的思想教育,發揮共青團在培養、教育、推薦入黨積極分子上的作用,為黨組織輸送年輕的后備人才。
四是嚴抓“審核關”。在考察上,擴大考察范圍,從思想、作風、紀律、工作、生活等各個方面全面跟蹤考核,為黨員隊伍培養全面發展人才;對于沒有嚴格執行黨組織發展黨員規定,不嚴格入黨政審辦法,出現“關系”黨員、“家族”黨員現象要予以審核,對于個別影響較壞的行為,予以黨內處罰。
2、建機制,加強后備力量管理。
一是建立臺帳管理機制。建立申請入黨人員信息庫。根據申請入黨人員變化,隨時進行更新,對申請入黨人員性別、年齡、文化結構情況及時進行分析,不斷為黨組織準備后備力量;建立入黨積極分子信息庫。對考察對象、預備黨員工作、生活表現情況進行動態監控,同時對各黨組織發展黨員過程進行全面監控。
二是建立“結隊培考”機制。通過發揮黨支部委員和優秀黨員的作用,采取“1+1”、“1+2”的模式,每人掛鉤聯系1名或2名優秀積極分子,引導他們加入黨組織。從黨支部到責任黨員堅持做到“四個定期”,即:責任黨員定期與積極分子談心、交流思想,責任黨員定期向支部匯報積極分子工作、學習、思想作風等方面情況,黨支部定期對積極分子進行考察,黨委定期分析積極分子隊伍狀況,適時調整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待條件成熟后再發展。
三是建立優勝劣汰機制。著力抓好入黨積極分子的動態管理,堅持定期整頓,做到有進有出,通過個人舉薦、集體推薦、組織引薦和民主測評等方式,打破坐等上門交申請的發展模式。推行入黨積極分子管理培養報告制,規范黨支部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工作,增強工作主動性,解決好入黨積極分子“斷源”現象。
3、建模式,強化后備力量教育。
一是強化經常性教育模式。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匯報會,切實摸清他們的思想“脈搏”,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引導。通過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圍繞黨的基本常識、法律法規知識、時政知識等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訓,培訓完成后組織考試,并將考試成績作為確定發展對象的重要參考依據。組織開展向身邊的優秀共產黨員學習等形式,加強對積極分子教育培養,全面提高入黨積極分子的整體素質。
二是探索特色性教育管理。根據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特點,采取相應的培訓辦法。積極探索入黨積極分子教育的特色模式,采取集中與分散、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方法學習,把握好教育管理的各個環節,積極引導入黨積極分子“五個參與”,達到“五個提高”。一是引導入黨積極分子參與黨支部開展的學習培訓,堅定入黨積極分子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認識水平;二是引導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習困難黨員結對子,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組織黨員后備力量參加“學先進、找差距”座談會,通過座談、交流討論、談心等形式,讓積極分子在感受身邊黨員典型先進事跡,查找自身不足,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四是通過網絡開展“我為社會做貢獻”等主題活動,引導入黨積極分子為群眾辦好事實事,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提高為民服務質量;五是引導入黨積極分子參與年初工作目標制定和年終總結工作,鼓勵他們創出一流的工作業績,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4、創載體,突出主題活動。
一是開展“永葆先進本色”系列活動。黨支部通過各種形式廣泛開展“永葆先進本色”活動。七一期間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參觀革命紀念館,通過參觀使入黨積極分子重溫歷史,學習先進,發揚優良傳統,讓他們在思想上先入黨,進而從行動上入黨。
二是開展“奉獻在社會”列活動。開展好“四三二一”活動,“四助”即助困、助學、助崗、助殘、“三講”即講公德、講誠信、講奉獻、“二有”即每名入黨積極分子有一個幫扶對象、有一塊植綠護綠責任園、“一特”每名入黨積極分子爭創一項特色工作。通過活動為入黨積極分子搭建平臺,使廣大青年特別是在職工作人員感到有崗、有責、有為,找到發揮作用的平臺,同時增強他們在黨員群眾中的認同感。
四、幾點要求
1、堅持黨員標準,注重發展質量。要把在醫院建設中涌現出的熱心工作,耐心幫助患者,群眾中享有較高威信,符合黨員條件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組織中來,不斷提高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的整體素質。
2、堅持健全制度,嚴格發展程序。在吸收入黨積極分子工作中,要加強制度建設,注重制度創新。積極探索總結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集聚黨內的新機制、新途徑,確保黨員隊伍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不斷形成新的生機與活力。
3、堅持公開透明,充分發揚民主。在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工作中,要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民主、擇優”的原則。實行陽光作業,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注重擴大黨內民主,采取有效形式,保障黨員正確行使民主權利,要廣泛吸收群眾參與,保證把更多的優秀人才吸收到黨組織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