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本科教學檔案管理辦法

本科教學檔案管理辦法

2024-12-08 閱讀 6093

  本科教學工作是我部的中心工作之一,在本科教學工作中形成的各種檔案材料,記錄了本科教學工作的全過程,也體現了我部對本科教學的思想和方法,是衡量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和質量的重要標志,是教學檢查和教學評估的重要依據,是基礎部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加強我系本科基礎課教學工作檔案的管理,根據我校的有關規定,特制訂本科基礎課教學管理辦法。

  本科教學工作檔案在主管教學工作的副主任的領導下,由教學秘書、教研室、實驗室分工負責管理。

  具體辦法如下:

一、本科教育教學檔案實行三級管理

  1、一級:學校集中管理和利用的檔案。

  2、二級:基礎部集中管理和利用的檔案。

  3、三級:各教研室、實驗室在本科教育教學工作中形成的對教研室、實驗室工作有保存價值的檔案由各教研室、實驗室集中統一分門別類進行保管和利用。

二、基礎部本科基礎課教學檔案實行分工負責制

  1、應明確教學主任、教學秘書主管檔案工作,負責本部門基礎課本科教學檔案工作的組織、監督和檢查,將本科教學檔案工作落實到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

  2、基礎課本科教學秘書負責本單位形成的教學檔案的分類、整理、立卷、歸檔,保管好本單位的二級檔案,并提供利用。

  3、各教研室(實驗室)主任負責本單位教學檔案的積累和歸檔工作,督促教師及時向本單位移交檔案,同時要保管好本單位的三級檔案,并提供利用。

  4、各任課教師及有關人員有義務及時將教學檔案交給部本科教學秘書進行歸檔管理。教學檔案的借閱要及時歸還。

三、本科教育教學檔案的歸檔范圍、級別及類別

  1、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系領導研究本科教學工作的會議記錄。

  2、各個教研室的工作計劃、工作總結。

  3、領導、教研室主任聽課記錄。

  4、基礎科學部發展規劃、基礎科學部規章制度。

  5、教學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典型教案。

  6、教學日歷、試題、答案、試卷分析。

  7、學校各個專業的培養計劃、實驗教學大綱。

  8、教師編寫、出版的教材、講義、實驗教材或指導書。

  9、各種教學管理文件。

  10、承擔教研項目情況。

  12、教學論文發表情況(附復印件)。

  13、教學獲獎情況(附復印件)、數學建模競賽獲獎情況。

  14、調串課記錄。

  16、教師授課任務書。

  17、期中教學檢查工作情況。

  18、學生評教、專家評教。

  19、各門課程考試試題、參考答案、試卷分析、學生試卷、考場記錄。

  19、各種教學活動照片。

  20、基礎科學部師資隊伍建設。

  (二)教研室

  1、教研室教學工作總結。

  2、教研室教學研討活動記錄。

  3、青年教師試講材料。

  4、歷年考試試題。

  5、歷年考試試卷成績分析。

  6、教學大綱、教學設計、教學日歷。

  7、教研室開出的各門課程試卷。

四、對歸檔材料的要求

  1、學生試卷保存齊全,無丟失、破損。試卷批改規范、嚴格、公正、核分準確,無提分現象。試卷、評分標準、試卷分析、成績單等資料完備,填寫規范正確。

  2、學生實驗報告保存完整,無丟失、破損。實驗報告批改認真,給出評語、分數并簽字。

  3、有關文件要有公章,日期準確。

五、保存年限

  1、試卷、課程設計及實驗報告保存三年。

  2、其他檔案材料長期保存。

  基礎科學部

篇2:科研教研項目管理辦法

  為推動基礎科學部科學研究的深入開展,保證各項目課題研究的順利申請、進行并產生高質量的成果,提高我部教職工的教育科學研究水平和研究的實效性,發揮教育科學研究對教育改革和提高師資水平的積極作用,特制定科研、教研項目管理暫行辦法。

一、范圍與原則

  第一條科研、教研項目包括:

  1、國家各級(指國家級、國家部委、省級、廳局級等)計劃內的科研、教研項目;

  2、經學院批準,列入學院計劃內的科研、教研項目;

  3、經學院同意與有關單位協作并有計劃、協議的科研、教研項目。

  第二條國家各級科研、教研項目,按立項單位的原則、程序辦理。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基礎部在編的所有從事教學、科研和其他有關從事科研活動的人員。

二、項目管理

  第一條本部鼓勵并支持教師及有關人員承擔校內外科研、教研項目、產出科研、教研成果,這是本部建設與發展的首要任務。在積極支持研究人員從校內外有關部門承攬重要的研究、教研課題的同時,本部尤其重視省、國家項目的課題研究。

  第二條本部研究人員申報各類科研、教研項目,均應遵守國家、學校和本部有關的科研管理規定,接受有關科研管理部門的管理和指導。

  第三條各類項目課題申報者必須事先準備好相關課題申報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并按照要求填寫或粘貼好相應的表格,整理后按規定向有關部門報送申請材料。

  第四條為鼓勵廣大教師積極進行教研和科研工作,并為其創造必要條件,對經基礎科學部審核具備省級及省級以上教研、科研立項條件的教師的正常申報費用由基礎科學部負責。

  第五條各類項目課題申報成功,需要報送基礎科學部一份申請書以備案。

  第六條本部各級各類項目實行項目主持人負責制。凡本部研究人員所承擔的各類各級項目,其課題負責人均應按照規定保證項目按質、按量、按時完成,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完成,應在規定結題時間內向科研處提交延緩的申請

  第七條各項目負責人應了解、掌握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接受本部科研管理檢查。

  第八條各項目課題承擔者如期完成項目后,必須向相關部門提交項目結項材料和課題成果,作為鑒定之用。

  第九條各項目課題應嚴格執行國家和學校有關的財務制度,執行相關科研、教研項目課題經費使用規定

  第十條各項目結項后必須向本部科研管理人員提供課題立項、中期檢查、項目總結報告、成果名錄、成果鑒定等材料,作為科研檔案管理之用。科研管理人員必須做好科研檔案的搜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三、學術行為規范

  第一條發揚學術民主,保障學術自由,促進學術交流、學術積累與學術創新;引導教師正確對待學術研究中的名和利,反對在科學研究中沽名釣譽、弄虛作假。

第二條教師和科研人員在科研活動中,應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和下列學術規范:

  1、在學術活動中,應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

  2、學術研究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遵循學術界關于引證的公認準則。在作品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須注明出處;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構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實質部分,從他人作品轉引第三人成果,應注明轉引出處。

  3、合作作品應按照當事人對科學研究成果所作貢獻大小并根據本人自愿原則依次順序署名,或遵從學科署名慣例或作者共同的約定。任何合作作品在發表前要經過所有署名人同意,所有署名人應對本人完成部分負責,作品主持人應對作品整體負責。

  4、在對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進行介紹、評價時,應遵循客觀、公正、準確的原則,在充分掌握國內外材料、數據基礎上,做出全面分析、評價和論證。

  5、在參與各種推薦、評審、論證、鑒定、答辯和評獎等活動中,要堅持客觀公正的評價標準,堅持按章辦事,不徇私情,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和干擾。

  6、在教學、科研及相關活動中,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宣傳教育有紀律”的原則,對于應該經過學術界嚴謹論證和鑒定的重大科研成果,須在論證完成后并經項目主管部門批準,方可向新聞媒體公布;對于正在討論中,尚不成熟、不宜公開的學術觀點不在公開場合進行宣傳,不在課堂上進行宣講等。

  7、在教學、科研及相關活動中,應嚴格遵守和維護國家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規定。

第三條教師和科研人員不得有下列違反學術行為規范的行為:

  1、為得出某種符合自己主觀愿望的結論而故意捏造、篡改研究成果、統計數據或引用的文獻資料。

  2、抄襲他人已發表或未發表的作品,或者剽竊他人的學術觀點、學術思想,擅自使用在同行評議或其他評審中獲得的學術信息。

  3、在填寫有關個人學術情況報表時,不如實報告學術經歷、學術成果,偽造專家鑒定、證書及其他學術能力證明材料。

  4、未參加實際研究或者論著寫作,未經本人同意或違背本人意愿,而在別人發表的作品中署名,或未經本人同意盜用他人署名。

  5、故意夸大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經濟與社會效益。

  6、違反國家有關保密的法律、法規或學校有關保密的規定,將應保密學術事項對外泄露。

  7、其他違背學術界公認的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的行為:包括在報刊上一稿多投而導致的一稿多用、不正當地獲取學術榮譽、誣陷或故意歪曲他人學術觀點、在申報科研項目或申請職稱晉升時謊報成果、包庇縱容學術違規現象等。

第四條基礎科學部在維護良好的學術行為規范方面履行下列職責:

  1、制定教師學術行為規范和相關政策,并向教師做廣泛的宣傳。

  2、在教師聘用、職務晉升和考核評估之前,了解候選人遵守學術行為規范的情況。對有較嚴重違反學術行為規范者,實行一票否決。

  3、向教師通報對違反學術行為規范行為處理的情況。

  基礎科學部

篇3:基礎科學部教學事故認定和管理辦法

  為保證教學工作的順暢和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嚴格杜絕教學事故,特作如下規定:

一、日常教學事故的認定及處理

  1、嚴格遵守上、下課時間,不能遲到、不得提前下課。

  2、認真備課,按教學要求及時認真教學計劃、教案等教學資料,做到講解熟練精確,內容充實,信息量飽滿。

  3、不得隨意換課、串課、停課、或找人代課。

  4、若遇出差或重大事情,需要代課時,應向基礎科學部申請,經批準后,再到教學秘書處填寫《課程變動通知單》,呈報教務處,否則按教學事故處理。

  5、對出現教學事故者,視情節輕重,分別給與系內通報批評,警告處分,降崗,或勸其退調離教師崗位。

二、考試工作人員教學事故的認定及處理

  1、主考或監考教師擅自不到崗(嚴重教學事故);

  2、主考或監考教師在考試過程中擅自離開考場;

  3、主考或監考教師未認真清理考場,致使開考后,仍有學生的書包、復習資料、手機、bp機、電子記事本、電子辭典等留在座位上;

  4、主考教師在考試開始時仍未到場或監考教師遲到十分鐘以上(嚴重教學事故);

  5、教師擅自更改考試時間、地點或者考試安排;

  6、暗示考試重點、劃定考試范圍;

  7、在考場不制止考生作弊行為;

  8、在監考過程中,不認真履行職責,做與監考無關的事情,如交談、看書、看報、批作業等;

  9、在監考過程中,教師打手機、或接聽手機、或手機(傳呼機)發出聲響;

  10、閱卷評分不認真并經復核認定負有責任;

  11、未安排主考或監考教師負有責任(嚴重教學事故);

  12、以各種方式透露考題(嚴重教學事故);

  13、庇護考試作弊(嚴重教學事故);

  14、閱卷時給人情分(嚴重教學事故);

  15、因未及時登錄成績而影響學籍管理工作;

  16、因未及時報送成績單而影響學籍管理工作;

  17、隨意更改學生成績;

  18、其他認定為考務違規的行為。

  出現教學事故后,要向全校通報,并納入院(系)本科教學工作狀態評價的內容。對尚不構成教學事故的違紀現象,有關院(系)和主管部門對責任人應給予批評,幫助及時糾正。對發生嚴重教學事故或一學期發生兩次以上一般教學事故的責任人,由所在院(系)予以行政處分。對于造成嚴重后果或屢次出現嚴重教學事故的責任人,可停止其教學工作一年直至調離教學崗位。

  基礎科學部

  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