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辦法
企業內員工的理想,莫過于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諧融洽的管理氣氛。5S管理籍造就安全、舒適、明亮的工作環境,提升員工真、善、美的品質,從而塑造企業良好的形象,實現共同的夢想。
一、什么是5S管理
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TKETSU)、素養(SHITSUKE)五個項目,因日語的羅馬拼音均以S開頭而簡稱5S管理。
5S管理起源于日本,通過規范現場、現物,營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環境,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其最終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質,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1、革除馬虎之心,凡事認真(認認真真地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2、遵守規定
3、自覺維護工作環境整潔明了
4、文明禮貌
沒有實施5S管理的工廠,職場臟亂,例如地板粘著垃圾、油漬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層,零件與箱子亂擺放,起重機或臺車在狹窄的空間里游走。再如,好不容易導進的最新式設備也未加維護,經過數個月之后,也變成了不良的機械,要使用的工夾具、計測器也不知道放在何處等等,顯現了臟污與零亂的景象。員工在作業中顯得松松跨跨,規定的事項,也只有起初兩三天遵守而已。改變這樣工廠的面貌,實施5S管理活動最為適合。
5S管理與其它管理活動的關系
1、5S是現場管理的基礎,是全面生產管理TPM的前提,是全面品質管理TQM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證。
2、5S管理能夠營造一種人人積極參與,事事遵守標準的良好氛圍。有了這種氛圍,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獲得員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形成強大的推動力。
3、實施ISO、TQM、TPM等活動的效果是隱蔽的、長期性的,一時難以看到顯著的效果,而5S管理活動的效果是立竿見影。如果在推行ISO、TQM、TPM等活動的過程中導入5S管理,可以通過在短期內獲得顯著效果來增強企業員工的信心。
4、5S管理是現場管理的基礎,5S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著管理者對現場管理認識的高低,這又決定了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約著ISO、TPM、TQM活動能否順利、有效地推行。通過5S管理活動,從現場管理著手改進企業體質,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5S管理的定義、目的、實施要領
1S----整理
定義:?
◇將工作場所任何東西區分為有必要的與不必要的;
◇把必要的東西與不必要的東西明確地、嚴格地區分開來;
◇不必要的東西要盡快處理掉。
正確的價值意識----使用價值,而不是原購買價值。
目的:
●騰出空間,空間活用
●防止誤用、誤送
●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生產過程中經常有一些殘余物料、待修品、返修品、報廢品等滯留在現場,既占據了地方又阻礙生產,包括一些已無法使用的工夾具、量具、機器設備,如果不及時清除,會使現場變得凌亂。
生產現場擺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種浪費:
即使寬敞的工作場所,將俞變窄小。
棚架、櫥柜等被雜物占據而減少使用價值。
·增加尋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難,浪費時間。
·物品雜亂無章地擺放,增加盤點困難,成本核算失準。
注意點:
要有決心,不必要的物品應斷然地加以處置。
實施要領:
⑴、自己的工作場所(范圍)全面檢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⑵、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別基準
⑶、將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場所
⑷、對需要的物品調查使用頻度,決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
⑸、制訂廢棄物處理方法
⑹、每日自我檢查
2S----整頓
定義:
◇對整理之后留在現場的必要的物品分門別類放置,排列整齊。◇明確數量,有效標識。
目的:
●工作場所一目了然
●整整齊齊的工作環境
●消除找尋物品的時間
●消除過多的積壓物品
注意點:
這是提高效率的基礎。
實施要領:
1、前一步驟整理的工作要落實?
2、需要的物品明確放置場所
3、擺放整齊、有條不紊
4、地板劃線定位
5、場所、物品標示
6、制訂廢棄物處理辦法
整頓的3要素:場所、方法、標識
放置場所----物品的放置場所原則上要100%設定。
·物品的保管要定點、定容、定量
·生產線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
放置方法----易取。
·不超出所規定的范圍
·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
標識方法----放置場所和物品原則上一對一表示。
·現物的表示和放置場所的表示
·某些表示方法全公司要統一
·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工夫
整頓的3定原則:定點、定容、定量
定點:放在哪里合適
定容:用什么容器、顏色
定量:規定合適的數量
重點:
●整頓的結果要成為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的東西的狀態
●要站在新人和其它職場的人的立場來看,什么東西該放在什么地方更為明確
●要想辦法使物品能立即取出使用
●另外,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復到原位,沒有回復或誤放時能馬上知道
3S----清掃
定義:
◇將工作場所清掃干凈。
◇保持工作場所干凈、亮麗。
目的:
●消除贓污,保持職場內干凈、明亮
●穩定品質
●減少工業傷害
注意點:
責任化、制度化。
實施要領:
1、建立清掃責任區(室內、外)
2、執行例行掃除,清理臟污
3、調查污染源,予以杜絕或隔離
4、建立清掃基準,作為規范
5、開始一次全公司的大清掃,每個地方清洗干凈
●清掃就是使職場進入沒有垃圾,沒有污臟的狀態,雖然已經整理、整頓過,要的東西馬上就能取得,但是被取出的東西要達到能被正常使用的狀態才行。而達到這種狀態就是清掃的第一目的,尤其目前強調高品質、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制造,更不容許有垃圾或灰塵的污染,造成品質不良。
4S----清潔
定義:
◇將上面的3S實施的做法制度化、規范化。
目的:
●維持上面3S的成果
注意點:
制度化,定期檢查。
實施要領:
1、落實前3S工作
2、制訂目視管理的基準
3、制訂5S實施辦法
4、制訂考評、稽核方法
5、制訂獎懲制度,加強執行
6、高階主管經常帶頭巡查,帶動全員重視5S活動。
●5S活動一旦開始,不可在中途變得含糊不清。如果不能貫徹到底,又會形成另外一個污點,而這個污點會造成公司內保守而僵化的氣氛:我們公司做什么事都是半途而廢、反正不會成功、應付應付算了。要打破這種保守、僵化的現象,唯有花費更長時間來改正。5S----素養
定義:
通過晨會等手段,提高員工文明禮貌水準,增強團隊意識,養成按規定行事的良好工作習慣。
目的:
提升人的品質,使員工對任何工作都講究認真。
注意點:?
長期堅持,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實施要領:
1、制訂服裝、臂章、工作帽等識別標準
2、制訂公司有關規則、規定
3、制訂禮儀守則?
4、教育訓練(新進人員強化5S教育、實踐)
5、推動各種精神提升活動(晨會,例行打招呼、禮貌運動等)
6、推動各種激勵活動,遵守規章制度
三、5S管理的效用
5S管理的五大效用可歸納為:
5個S,即:Sales、saving、safety、standardization、satisfaction
1、5S管理是最佳推銷員(Sales)----被顧客稱贊為干凈整潔的工廠使客戶有信心,樂于下訂單;會有很多人來廠參觀學習;會使大家希望到這樣的工廠工作。
2、5S管理是節約家(Saving?
)----降低不必要的材料、工具的浪費;減少尋找工具、材料等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3、5S管理對安全有保障(Safety)----寬廣明亮、視野開闊的職場,遵守堆積限制,危險處一目了然;走道明確,不會造成雜亂情形而影響工作的順暢。
4、5S管理是標準化的推動者(Standardization)----3定、3要素原則規范作業現場,大家都按照規定執行任務,程序穩定,品質穩定。
5、5S管理形成令人滿意的職場(Satisfaction)----創造明亮、清潔的工作場所,使員工有成就感,能造就現場全體人員進行改善的氣氛。
篇2:5S管理辦法
企業內員工的理想,莫過于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諧融洽的管理氣氛。5S管理籍造就安全、舒適、明亮的工作環境,提升員工真、善、美的品質,從而塑造企業良好的形象,實現共同的夢想。
一、什么是5S管理
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TKETSU)、素養(SHITSUKE)五個項目,因日語的羅馬拼音均以S開頭而簡稱5S管理。
5S管理起源于日本,通過規范現場、現物,營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環境,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其最終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質,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1、革除馬虎之心,凡事認真(認認真真地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2、遵守規定
3、自覺維護工作環境整潔明了
4、文明禮貌
沒有實施5S管理的工廠,職場臟亂,例如地板粘著垃圾、油漬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層,零件與箱子亂擺放,起重機或臺車在狹窄的空間里游走。再如,好不容易導進的最新式設備也未加維護,經過數個月之后,也變成了不良的機械,要使用的工夾具、計測器也不知道放在何處等等,顯現了臟污與零亂的景象。員工在作業中顯得松松跨跨,規定的事項,也只有起初兩三天遵守而已。改變這樣工廠的面貌,實施5S管理活動最為適合。
5S管理與其它管理活動的關系
1、5S是現場管理的基礎,是全面生產管理TPM的前提,是全面品質管理TQM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證。
2、5S管理能夠營造一種人人積極參與,事事遵守標準的良好氛圍。有了這種氛圍,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獲得員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形成強大的推動力。
3、實施ISO、TQM、TPM等活動的效果是隱蔽的、長期性的,一時難以看到顯著的效果,而5S管理活動的效果是立竿見影。如果在推行ISO、TQM、TPM等活動的過程中導入5S管理,可以通過在短期內獲得顯著效果來增強企業員工的信心。
4、5S管理是現場管理的基礎,5S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著管理者對現場管理認識的高低,這又決定了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約著ISO、TPM、TQM活動能否順利、有效地推行。通過5S管理活動,從現場管理著手改進企業體質,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5S管理的定義、目的、實施要領
1S----整理
定義:?
◇將工作場所任何東西區分為有必要的與不必要的;
◇把必要的東西與不必要的東西明確地、嚴格地區分開來;
◇不必要的東西要盡快處理掉。
正確的價值意識----使用價值,而不是原購買價值。
目的:
●騰出空間,空間活用
●防止誤用、誤送
●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生產過程中經常有一些殘余物料、待修品、返修品、報廢品等滯留在現場,既占據了地方又阻礙生產,包括一些已無法使用的工夾具、量具、機器設備,如果不及時清除,會使現場變得凌亂。
生產現場擺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種浪費:
即使寬敞的工作場所,將俞變窄小。
棚架、櫥柜等被雜物占據而減少使用價值。
·增加尋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難,浪費時間。
·物品雜亂無章地擺放,增加盤點困難,成本核算失準。
注意點:
要有決心,不必要的物品應斷然地加以處置。
實施要領:
⑴、自己的工作場所(范圍)全面檢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⑵、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別基準
⑶、將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場所
⑷、對需要的物品調查使用頻度,決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
⑸、制訂廢棄物處理方法
⑹、每日自我檢查
2S----整頓
定義:
◇對整理之后留在現場的必要的物品分門別類放置,排列整齊。◇明確數量,有效標識。
目的:
●工作場所一目了然
●整整齊齊的工作環境
●消除找尋物品的時間
●消除過多的積壓物品
注意點:
這是提高效率的基礎。
實施要領:
1、前一步驟整理的工作要落實?
2、需要的物品明確放置場所
3、擺放整齊、有條不紊
4、地板劃線定位
5、場所、物品標示
6、制訂廢棄物處理辦法
整頓的3要素:場所、方法、標識
放置場所----物品的放置場所原則上要100%設定。
·物品的保管要定點、定容、定量
·生產線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
放置方法----易取。
·不超出所規定的范圍
·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
標識方法----放置場所和物品原則上一對一表示。
·現物的表示和放置場所的表示
·某些表示方法全公司要統一
·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工夫
整頓的3定原則:定點、定容、定量
定點:放在哪里合適
定容:用什么容器、顏色
定量:規定合適的數量
重點:
●整頓的結果要成為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的東西的狀態
●要站在新人和其它職場的人的立場來看,什么東西該放在什么地方更為明確
●要想辦法使物品能立即取出使用
●另外,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復到原位,沒有回復或誤放時能馬上知道
3S----清掃
定義:
◇將工作場所清掃干凈。
◇保持工作場所干凈、亮麗。
目的:
●消除贓污,保持職場內干凈、明亮
●穩定品質
●減少工業傷害
注意點:
責任化、制度化。
實施要領:
1、建立清掃責任區(室內、外)
2、執行例行掃除,清理臟污
3、調查污染源,予以杜絕或隔離
4、建立清掃基準,作為規范
5、開始一次全公司的大清掃,每個地方清洗干凈
●清掃就是使職場進入沒有垃圾,沒有污臟的狀態,雖然已經整理、整頓過,要的東西馬上就能取得,但是被取出的東西要達到能被正常使用的狀態才行。而達到這種狀態就是清掃的第一目的,尤其目前強調高品質、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制造,更不容許有垃圾或灰塵的污染,造成品質不良。
4S----清潔
定義:
◇將上面的3S實施的做法制度化、規范化。
目的:
●維持上面3S的成果
注意點:
制度化,定期檢查。
實施要領:
1、落實前3S工作
2、制訂目視管理的基準
3、制訂5S實施辦法
4、制訂考評、稽核方法
5、制訂獎懲制度,加強執行
6、高階主管經常帶頭巡查,帶動全員重視5S活動。
●5S活動一旦開始,不可在中途變得含糊不清。如果不能貫徹到底,又會形成另外一個污點,而這個污點會造成公司內保守而僵化的氣氛:我們公司做什么事都是半途而廢、反正不會成功、應付應付算了。要打破這種保守、僵化的現象,唯有花費更長時間來改正。5S----素養
定義:
通過晨會等手段,提高員工文明禮貌水準,增強團隊意識,養成按規定行事的良好工作習慣。
目的:
提升人的品質,使員工對任何工作都講究認真。
注意點:?
長期堅持,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實施要領:
1、制訂服裝、臂章、工作帽等識別標準
2、制訂公司有關規則、規定
3、制訂禮儀守則?
4、教育訓練(新進人員強化5S教育、實踐)
5、推動各種精神提升活動(晨會,例行打招呼、禮貌運動等)
6、推動各種激勵活動,遵守規章制度
三、5S管理的效用
5S管理的五大效用可歸納為:
5個S,即:Sales、saving、safety、standardization、satisfaction
1、5S管理是最佳推銷員(Sales)----被顧客稱贊為干凈整潔的工廠使客戶有信心,樂于下訂單;會有很多人來廠參觀學習;會使大家希望到這樣的工廠工作。
2、5S管理是節約家(Saving?
)----降低不必要的材料、工具的浪費;減少尋找工具、材料等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3、5S管理對安全有保障(Safety)----寬廣明亮、視野開闊的職場,遵守堆積限制,危險處一目了然;走道明確,不會造成雜亂情形而影響工作的順暢。
4、5S管理是標準化的推動者(Standardization)----3定、3要素原則規范作業現場,大家都按照規定執行任務,程序穩定,品質穩定。
5、5S管理形成令人滿意的職場(Satisfaction)----創造明亮、清潔的工作場所,使員工有成就感,能造就現場全體人員進行改善的氣氛。
篇3:酒店五常法管理及5S
酒店五常法管理與5S
一、“5S”活動的含義
“5S”是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etsu)和素養(Shitsuke)這5個詞的縮寫。因為這5個詞日語中羅馬拼音的第一個字母都是“S”,所以簡稱為“5S”,開展以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為內容的活動,稱為“5S”活動。
“5S”活動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業中廣泛推行,它相當于我國企業開展的文明生產活動。“5S”活動的對象是現場的“環境”,它對生產現場環境全局進行綜合考慮,并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與措施,從而達到規范化管理。“5S”活動的核心和精髓是素養,如果沒有職工隊伍素養的相應提高,“5S”活動就難以開展和堅持下去。
二、“5S”活動的內容
(一)整理
把要與不要的人、事、物分開,再將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處理,這是開始改善生產現場的第一步。其要點是對生產現場的現實擺放和停滯的各種物品進行分類,區分什么是現場需要的,什么是現場不需要的;其次,對于現場不需要的物品,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頭、切屑、垃圾、廢品、多余的工具、報廢的設備、工人的個人生活用品等,要堅決清理出生產現場,這項工作的重點在于堅決把現場不需要的東西清理掉。對于車間里各個工位或設備的前后、通道左右、廠房上下、工具箱內外,以及車間的各個死角,都要徹底搜尋和清理,達到現場無不用之物。堅決做好這一步,是樹立好作風的開始。日本有的公司提出口號: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
整理的目的是:①改善和增加作業面積;②現場無雜物,行道通暢,提高工作效率;③減少磕碰的機會,保障安全,提高質量;④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錯事故;⑤有利于減少庫存量,節約資金;③改變作風,提高工作情緒。
(二)整頓
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通過前一步整理后,對生產現場需要留下的物品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和擺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規章、制度和最簡捷的流程下完成作業。
整頓活動的要點是:①物品擺放要有固定的地點和區域,以便于尋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錯;②物品擺放地點要科學合理。例如,根據物品使用的頻率,經常使用的東西應枚得近些(如放在作業區內),偶而使用或不常使用的東西則應放得遠些(如集中放在車間某處);③物品擺放目視化,使定量裝載的物品做到過日知數,擺放不同物品的區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標記加以區別。
生產現場物品的合理擺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保障生產安全。這項工作己發展成一項專門的現場管理方法--定置管理(其內容將在第三節中進一步介紹)。
(三)清掃
把工作場所打掃干凈,設備異常時馬上修理,使之恢復正常。生產現場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灰塵、油污、鐵屑、垃圾等,從而使現場變臟。臟的現場會使設備精度降低,故障多發,影響產品質量,使安全事故防不勝防;臟的現場更會影響人們的工作情緒,使人不愿久留。因此,必須通過清掃活動來清除那些臟物,創建一個明快、舒暢的工作環境。
清掃活動的要點是:①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設備、工具等,要自己清掃,而不要依賴他人,不增加專門的清掃工;②對設備的清掃,著眼于對設備的維護保養。清掃設備要同設備的點檢結合起來,清掃即點檢;清掃設備要同時做設備的潤滑工作,清掃也是保養;③清掃也是為了改善。當清掃地面發現有飛屑和油水泄漏時,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進。
(四)清潔
整理、整頓、清掃之后要認真維護,使現場保持完美和最佳狀態。清潔,是對前三項活動的堅持與深入,從而消除發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使職工能愉快地工作。
清潔活動的要點是:
(1)車間環境不僅要整齊,而且要做到清潔衛生,保證工人身體健康,提高工人勞動熱情;(2)不僅物品要清潔,而且工人本身也要做到清潔,如工作服要清潔,儀表要整潔,及時理發、刮須、修指甲、洗澡等;(3)工人不僅要做到形體上的清潔,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潔”,待人要講禮貌、要尊重別人;(4)要使環境不受污染,進一步消除混濁的空氣、粉塵、噪音和污染源,消滅職業病。
(五)素養
素養即教養,努力提高人員的素養,養成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習慣和作風,這是“5S”活動的核心。沒有人員素質的提高,各項活動就不能順利開展,開展了也堅持不了。所以,抓“5S"活動,要始終著眼于提高人的素質。
三、開展"5S"活動的原則
(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良好的工作環境,不能單靠添置設備,也不能指望別人來創造。應當充分依靠現場人員,由現場的當事人員自己動手為自己創造一個整齊、清潔、方便、安全的工作環境,使他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產生“美”的意識,養成現代化大生產所要求的遵章守紀、嚴格要求的風氣和習慣。因為是自己動手創造的成果,也就容易保持和堅持下去。
(二)勤儉辦廠的原則
開展“5S”活動,要從生產現場清理出很多無用之物,其中,有的只是在現場無用,但可用于其他的地方;有的雖然是廢物,但應本著廢韌利用、變廢為寶的精神,該利用的應千方百計地利用,需要報廢的也應按報廢手續辦理井收回其“殘值”,千萬不可只圖一時處理“痛快”,不分青紅皂白地當作拉權一扔了之。對于那種大手大腳、置企業財產于不顧的“敗家子”作風,應及時制止、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要給予適當處分。
(三)持之以恒原則
“5S"活動開展起來比較容易,可以槁得轟轟烈烈,在短時間內取得明顯的效果,但要堅持下去,持之以恒,不斷優化就不太容易。不少企業發生過一緊、二松、三垮臺、四重來的現象。因此,開展“5S”活動,貴在堅持,為將這項活動堅持下去,企業首先應將“5S”活動納入崗位責任制,使每一部門、每一人員都有明確的崗位責任和工作標準;其次,要嚴格、認真地搞好檢查、評比和考核工作、將考核結果同各部門和每一人員的經濟利益掛鉤;第三,要堅持PDCA循環,不斷提高現場的“5S”水平,即要通過檢查,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因此,在檢查考核后,還必須針對問題,提出改進的揩施和計劃,使“5S”活動堅持不斷地開展下去。
實例:
常組織:
周一――技術考核
每周一晚上8:00,頭砧都要組織廚房砧板進行一次技術考核,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切菜速度、腌菜的質量、配菜的速度等。每一次考核時,李經理都要親自把關,并把考核結果和以前考核成績相比較,以了解員工是否進步,然后據此制定考核檔案。酒店的阿明剛來的時候,技術不到家,腌制的牛柳過油后太硬,影響成菜質量,且配菜時間也把握不好時快時慢,經過幾次考核,一段時間下來他的技術有了很大提高。考核特別優秀的員
工都可以在7月2、3、4號享受三天大連游,并且每人還有400元的補助。一般優秀的員工則獎勵每人100元。提拔員工時也依據考核時的成績。
為了避免考核走形式,李經理在推行考核時基本上采取抽查式,考核前不透露當天考核內容。比如說考核晚上8:00開始,員工只有在時鐘到了8:00才知道自己的考核內容。在考核之前,員工都處于一種緊張氣氛中,對待考核也十分認真。
例子:三砧阿明的考核表6月6日短評
腌制牛柳牛柳劃油后太硬?
銀絲海參內脂豆腐絲粗細不均勻?
配菜時間:90秒
柴把鴨子鴨肉條粗細不均勻,柴把造型粗糙
周二――學習菜牌
周二下午2:00――4:00下班后,由李經理組織前廳服務人員和廚房全體人員學習并研究菜牌(菜單)。先請廚房的做菜師傅給服務員講解特色菜的特點、口味、顏色搭配、所用原料、烹制時間和具體做法等,以幫助前廳服務員更好地為客人服務,更好地推銷酒店特色菜。服務員不僅要在第一時間記住和特色菜有關的所有信息,而且在做菜師傅講解完畢后還要根據自己的體會交流如何推銷,并請師傅提意見。
周三――消防培訓
保安部人員在每周三的下午2:00――4:00為酒店所有人員尤其是廚房師傅進行消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火災的基本知識、火災性質、火災隱患、如何避免火災發生,以及火災發生時的一些救護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酒店損失等。
周四――衛生檢查
酒店老板每周四下午2:00――2:30都要帶著李經理和質檢部人員檢查酒店尤其是廚房衛生,他帶著雪白手套專門找犄角旮旯里“摸”,凡是發現手套稍微有一點變顏色,輕則返工重新打掃,重則罰款。如果有員工連續累積三次所負責的衛生區域檢查不合格,將被扣掉工資的5%,并責令改正。
常清潔:
李經理從廚房、工作環境、員工自身、員工宿舍四個方面入手以確保“常清潔”。廚房方面除了要求廚具整潔擺放以外還要求抹布、手勺不能有一丁點的油。廚房人員指甲不能過長,頭發不能齊耳,夏天必須每天洗澡兩次,其他季節保證每天洗澡一次。而且宿舍每天都要留一人值班半小時,專門打掃宿舍衛生。李經理專門安排兩名衛生負責人,每天上午上班前和晚上下班前檢查宿舍衛生,并記錄檢查情況。檢查內容包括地面是否干凈,衛生間和陽臺是否有煙頭和垃圾等等,要求雖然沒有酒店衛生檢查嚴格,但是為了嚴格執行也有一定的獎罰制度,一般情況下衛生不合理則罰款50元,如果情節嚴重的,除了罰款50元以外,并負責打掃所有宿舍一個禮拜。所有罰款都獎勵給衛生比較好的員工。
常規范
李經理說只有規范做事效率才會高。所有餐具他都要求定位存放,例如荷臺下面的餐具,像12寸魚盤、10寸圓盤都放在固定位置,盤子對應的下面貼上標簽,且擺放高度要求一致,整潔方便。
每一種需保鮮的原料都必須放入保險盒內,以標簽形式標明生產日期后再存入冷藏柜,規定員工在使用時必須執行“先進后出”政策,先放入的先用,杜絕原料放壞現象。
每天都要根據銷售(營業額)、直撥(從采購員或供貨商手里直接進入廚房的原材料)、出庫(從干調庫調出的干貨)統計一個數據表以方便獲得毛利率。此數據表必須由各崗位主管自己填寫,在第二天例會時交至總廚,這樣再加上每日庫存變化,毛利率第二天便可以知道。
常整頓
每周五李經理都要組織定期召開“賓客意見反饋會”,并據此整頓內部問題。早上9:30,前廳經理要把收集到的一周客人意見整理后拿到反饋會上,所有與會人員就顧客提出的各種意見交流思想,并重點解決其中反映出來的員工問題等。有一次周三的客人在意見本上流露出對酒店的不滿,他表示晚上點的“自佐菜芯”里吃到了一顆黃葉。經過討論,最后要追究配菜人的責任。如果這種情況是第一次出現,就給配菜人警告處分;如果是第二次出現,要根據情況罰款20――50元;如果錯誤累積超過三次(包括三次),就要扣除工資的5%,情況嚴重者則開除處理。
常自律
李經理為了更好的執行“常自律”,他規定每天早上9:30――10:00和晚上技術考核完畢后必須召開兩次例會,以確保員工嚴格遵守紀律,比如會上對一些違反酒店紀律規定在非吸煙區吸煙的、把煙頭不放在固定地方的、在酒店大聲喧嘩的、原料的架子沒有擺放好的等等都要受到批評,甚至處罰。
后記:李.....告訴記者:“五常法實施中不但要求有持之以恒的決心,還需要全體員工積極投入和配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安全、優質、規范化、現代化’的企業精神。它不僅帶領企業走進一個全新的管理境界,也有利于個人環境教育與行為修養,最終成為有責任感的自我管理者,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安全、衛生、品質、效率、形象這五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