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制度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制度

2024-10-05 閱讀 2112

  為加強對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根據我某實際,特作如下規定:

1、初審制度:

  低保對象提出申請,低保評議小組要按照我某制定的《尚志某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程序及操作辦法(試行)的通知》要求,入戶核實,集體評議,提出初審意見,上報鄉鎮政府。對不入戶核實,不進行集體評議或瞞報的居委會主任予以辭退。對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員要給予黨內嚴重警告或行政記大過處分,并在全某內通報。

2、公示制度:

  對初審合格的要在醒目的位置張榜公布5天,無異議的上報鄉鎮政府低保評審小組。對不公示、公示不全或不到位的社區居委會主任要給予辭退。

3、復審制度:

  鄉鎮政府低保評審小組對社區居委會上報申請低保對象要入戶復查后,由低保評審小組集體評審,符合低保條件的上報民政局審批。對不按程序復查和評審小組集體評審,或在復查中弄虛作假造成影響的,鄉鎮主管領導要給予黨內警告處分或降職,街道辦主任及相關工作人員要給予黨內警告處分或撤銷職務處分,并在全某內通報。

4、審批制度:

  民政局對上報申請低保對象進行集體審批,簽署審批意見,錄入微機,上報哈某民政局備案。不經過集體審批或審批把關不嚴,因工作失誤造成影響的,民政局主要領導、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要分別給予黨內警告處分或嚴重警告處分。

5、二次公示制度:

  社區居委會對審批合格的低保對象要進行第二次張榜公布(7天),無異議的發放低保證,領取低保金,有異議的報某民政局調查處理。對不按程序辦事、不進行二次公示或公示不到位的,對社區居委會主任予以辭退。

6、建立三級檔案管理制度:

  社區居委會、鄉鎮低保評審小組、某民政局都要建立健全低保對象檔案,有微機的要錄入微機。不按要求建立檔案或檔案管理混亂,對三級主管領導要分別給予通報批評。

7、動態管理制度:

  社區居委會和鄉鎮低保評審小組對已享受低保待遇的居民家庭要進行不定期復查,及時掌握情況。對收入發生變化的家庭,按程序及時為其辦理提高、降低、終止低保待遇的變更手續,并張榜公布。民政局對低保對象進行不定期抽查,對不進行復查或虛報、瞞報的鄉鎮主管領導要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居委會主任予以辭退,并在全某內通報。

8、資金發放制度:

  低保資金要列入財政預算,專戶管理。要通過銀行按月發放到低保戶手中,財政局、民政局、鄉鎮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或拖延低保金的發放。違者相關人員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9、信訪制度:

  社區居委會、鄉鎮政府、民政局要指定專人接待有關低保問題的來信來訪,并對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解答,需要調查核實的要在10日內給予答復。對*信件和*人員提出的問題,不及時答復而造成越級*的直接責任人,要給予通報批評或黨內警告處分。

篇2:黨員干部誡免督導制度

  第一條為了認真貫徹落實《**x省委關于全面開展構建警示訓誡防線工作的實施方案》,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強化動態監督機制,促進黨員干部廉政勤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建立誡免督導制度,要堅持從嚴治黨、強化監督,以人為本、保護挽救的原則,對已有苗頭性腐敗問題和正在演化的腐敗行為,以及在改革創新,干事創業和執行黨的政策中存在偏差的黨員干部,進行及時糾偏,督察引導,終止其錯誤行為繼續發展。

  第三條誡免督導制度實施主體。

  誡免督導制度由局機關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組織實施。

第四條誡免督導對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黨員干部為誡免督導對象,應實施誡免督導:

  (一)在廉潔從政、道德品質、工作作風等方面出現苗頭性問題的;

  (二)在現實生活中存在不正之風和不廉潔行為的;

  (三)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執行黨的政策,以及改革創新、干事創業中出現一般性決策失誤和工作偏差的;

第五條誡免督導實施方法和程序

  (一)收集和掌握誡免督導對象線索信息

  1、通過建立警示訓誡對象線索信息報告制度,收集和掌握誡免督導對象線索信息;

  2、通過群眾信訪舉報,收集和掌握誡免督導對象線索信息;

  3、通過新聞輿論監督,收集和掌握誡免督導對象線索信息。

  (二)確定誡免督導對象

  根據收集和掌握誡免督導對象線索信息,在調查了解、確定事實的基礎上,由局分管領導確定誡免督導對象。

  (三)實施誡免督導

  實施誡免督導,應采取誡免談話的方式進行,其程序是:

  1、向誡免督導對象發出《誡免談話通知書》,列出需要誡免督導的內容,并確定談話的時間和地點。

  2、實施誡免談話須由兩人以上進行,對誡免談話對象的誡免談話由紀檢組長組織實施。

  3、實施誡免談話,根據誡免督導對象存在的錯誤行為,對其進行督察、引導、告誡、幫助、提出問題的性質及其影響,要求其終止錯誤行為,限期改正錯誤,期限一般為兩個月,確需延期的,不超過三個月。誡免談話要作出書面記錄,經誡免督導對象核實后簽字,同時,誡免督導對象應對存在的錯誤行為,認真負責地作出檢查,并提出整改的措施和承諾。

  (四)監督整改,對誡免督導對象要及時跟蹤回訪,通過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了解其思想、工作改進情況,督促落實整改措施。

  第六條誡免督導結果運用

  對誡免督導對象誠心接受批評、限期整改到位的,既往不咎;對整改不力、錯誤繼續蔓延造成一定后果的,實施責令糾錯,或按照有關規定立案查處,給予紀律處分,或建議組織部門采取處理措施。

  第八條本制度由*x縣水利水保局負責解釋。

  第九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費管理制度

  第一條視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等(不包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本方法所稱生活垃圾是指城區(含開發區)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發生或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務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

  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費,指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無害化處置過程中發生的費用。

  第二條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費實行政府、社會、企業共同負擔的原則。

  城區(含開發區)范圍內所有發生生活垃圾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工具)個體經營者、社會團體、城市居民和城市暫住人口等均應繳納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費。

  第三條市物價局負責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費標準的制定和管理工作;市城市管理局負責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費的征收管理工作;市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管理處具體實施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費的征收管理工作。

  第四條建立主管部門、專業隊伍、市場運作緊密結合的征收機制,對不同的收費對象采取不同的收費方法。

  (一)居民及暫住人口應交納的生活垃圾處置費: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可由市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管理處委托物業公司按年度定期代收。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由市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管理處專業收費人員按年度定期直接收繳。

  (二)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經營者等應交納的生活垃圾處置費:開設有銀行賬戶的由市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管理處與繳費單位簽訂繳費協議,通過銀行定期收繳。無銀行賬戶的由市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管理處專業收費人員按年度定期收繳。

  (三)城中村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費由獲鹿鎮政府負責代收,開發區范圍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費由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代收。

第五條收費規范

  (一)由個人交納的城區居民3元/戶月,暫住人口2元/人月。

  (二)由單位交納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按上年末在崗職工人數(含臨時人員)計收,計收規范1.3元/人月。

  (三)由經營者交納的

  1.醫院(不含醫療垃圾)賓館、酒店(客房部分)按床位計收,收費規范2元/床月(缺乏五張床的按職工人數計收,計收規范1.3元/人月)

  2.中等專業學校0.5元/人月;

  3.農貿、集貿市場按攤位計收,收費規范5元/攤月;

  4.桑拿、洗浴、美容美發等休閑娛樂場所按經營面積計收,收費規范0.5元/平方米月;

  5.長、短途客運車輛按座位計收,收費規范0.5元/座月;

  6.商業零售企業按營業面積大小計收,收費規范0.3元/平方米月;

  7.餐飲業按營業面積大小計收(含餐廚垃圾)收費規范0.7元/平方米月。

  (四)單位和個人產生的建筑垃圾和渣土,按實際發生量計收,處置費不高于5元/立方米,運輸費不高于15元/立方米。

  今后收費規范,將根據經濟形式發展,上級政策要求和法律規定順序,經上級物價部門批準后適時進行調整,不再另行發文。

  第六條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費為經營性服務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收費主體為鹿泉市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管理處。所收費用用于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垃圾無害化處置設施的建設、運行等支出。

  第七條對受委托代收單位可按實際征收額給予7%10%代收手續費,專項用于征收業務費。

  第八條對拒不繳納或弄虛作假少繳納生活垃圾處置費的單位和個人,市城市管理局可依據《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法》建設部令第157號)相關規定予以處分。

  第九條征收單位和征費使用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違反價格政策和生活垃圾處置費專款專用規定和有關財務規定的由財政、物價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查處,并視情節對單位有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按規定給予紀律獎勵;情節嚴重的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條生活垃圾處置費全面開征后,除清掃費和特種垃圾及物價部門批準的經營性收費外,其他與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無害化處置相關的收費一律停止征收。垃圾處置服務單位不得因收費方式的改變而影響垃圾清運、處置。

  第十一條對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戶或持有特困證的特困戶及經有關部門批準的停產半停產企業在停產期間,予以免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