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制度范例
為加強對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根據我某實際,特作如下規定:
1、初審制度:低保對象提出申請,低保評議小組要按照我某制定的《尚志某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程序及操作辦法(試行)的通知》要求,入戶核實,集體評議,提出初審意見,上報鄉鎮政府。對不入戶核實,不進行集體評議或瞞報的居委會主任予以辭退。對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員要給予黨內嚴重警告或行政記大過處分,并在全某內通報。
2、公示制度:對初審合格的要在醒目的位置張榜公布5天,無異議的上報鄉鎮政府低保評審小組。對不公示、公示不全或不到位的社區居委會主任要給予辭退。
3、復審制度:鄉鎮政府低保評審小組對社區居委會上報申請低保對象要入戶復查后,由低保評審小組集體評審,符合低保條件的上報民政局審批。對不按程序復查和評審小組集體評審,或在復查中弄虛作假造成影響的,鄉鎮主管領導要給予黨內警告處分或降職,街道辦主任及相關工作人員要給予黨內警告處分或撤銷職務處分,并在全某內通報。
4、審批制度:民政局對上報申請低保對象進行集體審批,簽署審批意見,錄入微機,上報哈某民政局備案。不經過集體審批或審批把關不嚴,因工作失誤造成影響的,民政局主要領導、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要分別給予黨內警告處分或嚴重警告處分。
5、二次公示制度:社區居委會對審批合格的低保對象要進行第二次張榜公布(7天),無異議的發放低保證,領取低保金,有異議的報某民政局調查處理。對不按程序辦事、不進行二次公示或公示不到位的,對社區居委會主任予以辭退。
6、建立三級檔案管理制度:社區居委會、鄉鎮低保評審小組、某民政局都要建立健全低保對象檔案,有微機的要錄入微機。不按要求建立檔案或檔案管理混亂,對三級主管領導要分別給予通報批評。
7、動態管理制度:社區居委會和鄉鎮低保評審小組對已享受低保待遇的居民家庭要進行不定期復查,及時掌握情況。對收入發生變化的家庭,按程序及時為其辦理提高、降低、終止低保待遇的變更手續,并張榜公布。民政局對低保對象進行不定期抽查,對不進行復查或虛報、瞞報的鄉鎮主管領導要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居委會主任予以辭退,并在全某內通報。
8、資金發放制度:低保資金要列入財政預算,專戶管理。要通過銀行按月發放到低保戶手中,財政局、民政局、鄉鎮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或拖延低保金的發放。違者相關人員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9、信訪制度:社區居委會、鄉鎮政府、民政局要指定專人接待有關低保問題的來信來訪,并對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解答,需要調查核實的要在10日內給予答復。對*信件和*人員提出的問題,不及時答復而造成越級*的直接責任人,要給予通報批評或黨內警告處分。
篇2:農民生活保障管理辦法
2014年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再次提高,由2012年的1600元提高到1800元。按照《縣2014年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的要求,為了切實做好2014年我鄉農村低保動態管理工作,做到“按標施保,應保盡保”,制定今年農村低保動態管理實施辦法。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發放明白紙、廣播、公告或包組干部通知到戶等多種形式,宣傳農村低保標準、政策、規定,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二、時間要求。
2014年3月16日至3月25日,完成受理申請、入戶調查、民主評議聽證、鄉鎮審核、花名冊錄入、張榜公示、醫療救助“一站式”信息錄入、民政統計臺賬錄入等工作。
三、受理申請,核查提供資料。
個人申請。以家庭為單位,由戶主或其代理人以戶主名義向鄉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由戶主填寫《縣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審批表》,提供居民戶口簿(原件、復印件)、居民身份證(原件、復印件)、家庭收入狀況證明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殘疾證、大病診斷書或出院小結等),受申請人委托,村(居)委可代其向鄉人民政府提交書面申請材料,及其相關委托書、授權書。
四、入戶調查。
由鄉包村干部或民政事務所工作人員、村干部組成調查組,對申請人的家庭狀況進行入戶調查,填寫《入戶調查表》。《入戶調查表》上被調查人和調查人都要簽字(鄉、村調查人員要在入戶調查表上簽字),對明顯不符合低保條件的,要及時書面告知。
五、民主評議聽證,分類施保、按標施保。
1、民主評議聽證。召開評議聽證會議,評議聽證委員會成員由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成員、熟悉村民情況的黨員及村民代表組成(村民代表由群眾推薦,每個村民組不少于1人),按照“按標施保,應保盡保”的要求對申請人的家庭生活情況和核查情況進行民主評議聽證,評議聽證票決表要注明家庭狀況(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擬享受類別、致貧原因,享受金額)。參加評議聽證的村民代表不少于三分之二,被評議聽證對象同意票必須超過半數,方可進行一榜公示。評議聽證票決表投票結束后,由評議聽證委員會成員推選出唱票、監票、計票人,票決統計表按照申請人得票多少按序排列,統計表上要所有評議聽證委員會成員簽字。鄉包村干部和民政干部要全程指導,簽字負責,村(居)廉勤委成員負責全程跟蹤參與監督,同時要求在票決統計表上簽署具體意見。
2、分類施保、按標施保。一類保障對象和補差標準:(1)、“三無人員”,享受全額農村低保待遇月150元/人。(2)、二級以上(含二級)殘疾人及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者(提供殘疾證);大重病患者(須有縣級以上醫院證明和病歷資料);子女未成年或成年子女在校接受教育的單親困難家庭(提供離婚證、喪偶等相關證明材料),享受月111-130元/人的差額補助標準。二類保障對象和補差標準:因災因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臨時困難的家庭(提供病歷、相關證明材料),享受月100-110元/人的差額補助標準。三類保障對象和補差標準:其他保障對象,享受月70元/人的差額補助標準。
將納入低保范圍的低保對象,按照分類施保的要求進行分類施保,測算低保金,編制花名冊,進行一榜公示(公示內容:戶主姓名、家庭人口及姓名、家庭年人均收入、擬保障類別、補差金額、各級咨詢、舉報電話等都要在自然村和村公示欄公示,由鄉統一拍照)。公示無異議后報鄉審核。對符合一類低保條件的低保對象一定要提供殘疾證、大病病歷等相關證件、證明;對能夠提供大病病歷、重殘等證件的低保對象也一定要納入一類低保給予救助。
六、鄉審核。
鄉成立低保工作審核小組。對上報的低保對象材料進行審核,審核內容:1、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收入是否低于低保標準。2、重度殘疾人是否單獨享受農村低保。3、分類施保是否準確。4、子女有贍養能力的父母是否享受農村低保。5、城鄉低保是否同時享受。6、是否存在拆戶現象。7、是否優親厚友照顧關系戶。8、是否有照顧兩女戶、租地戶、修路、修水渠占地等戶將其納入低保范圍的。9、是否有享受失地保障的、五保戶、死亡人員、出嫁人員享受低保的。10、各種表格數據計算是否符合邏輯關系、準確。11、是否進行民主評議聽證、張榜公示(查看資料、照片)。審核結束后一定要進行二榜公示。
七、規范檔案管理。
按照檔案規范化管理要求,要把農村低保相關文件、每次會議記錄、評議聽證記錄、評議聽證票決表、票決統計表、張榜公示材料和照片(三榜公示都要有照片,縣低保中心、鄉咨詢監督電話號碼)等所有農村低保資料要收集整理裝訂成冊保存好。
八、低保證填發。
低保證要申請戶一并收回,進行年審,低保證收不回的不予申請享受低保。
篇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制度范例
為加強對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根據我某實際,特作如下規定:
1、初審制度:低保對象提出申請,低保評議小組要按照我某制定的《尚志某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程序及操作辦法(試行)的通知》要求,入戶核實,集體評議,提出初審意見,上報鄉鎮政府。對不入戶核實,不進行集體評議或瞞報的居委會主任予以辭退。對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員要給予黨內嚴重警告或行政記大過處分,并在全某內通報。
2、公示制度:對初審合格的要在醒目的位置張榜公布5天,無異議的上報鄉鎮政府低保評審小組。對不公示、公示不全或不到位的社區居委會主任要給予辭退。
3、復審制度:鄉鎮政府低保評審小組對社區居委會上報申請低保對象要入戶復查后,由低保評審小組集體評審,符合低保條件的上報民政局審批。對不按程序復查和評審小組集體評審,或在復查中弄虛作假造成影響的,鄉鎮主管領導要給予黨內警告處分或降職,街道辦主任及相關工作人員要給予黨內警告處分或撤銷職務處分,并在全某內通報。
4、審批制度:民政局對上報申請低保對象進行集體審批,簽署審批意見,錄入微機,上報哈某民政局備案。不經過集體審批或審批把關不嚴,因工作失誤造成影響的,民政局主要領導、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要分別給予黨內警告處分或嚴重警告處分。
5、二次公示制度:社區居委會對審批合格的低保對象要進行第二次張榜公布(7天),無異議的發放低保證,領取低保金,有異議的報某民政局調查處理。對不按程序辦事、不進行二次公示或公示不到位的,對社區居委會主任予以辭退。
6、建立三級檔案管理制度:社區居委會、鄉鎮低保評審小組、某民政局都要建立健全低保對象檔案,有微機的要錄入微機。不按要求建立檔案或檔案管理混亂,對三級主管領導要分別給予通報批評。
7、動態管理制度:社區居委會和鄉鎮低保評審小組對已享受低保待遇的居民家庭要進行不定期復查,及時掌握情況。對收入發生變化的家庭,按程序及時為其辦理提高、降低、終止低保待遇的變更手續,并張榜公布。民政局對低保對象進行不定期抽查,對不進行復查或虛報、瞞報的鄉鎮主管領導要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居委會主任予以辭退,并在全某內通報。
8、資金發放制度:低保資金要列入財政預算,專戶管理。要通過銀行按月發放到低保戶手中,財政局、民政局、鄉鎮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或拖延低保金的發放。違者相關人員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9、信訪制度:社區居委會、鄉鎮政府、民政局要指定專人接待有關低保問題的來信來訪,并對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解答,需要調查核實的要在10日內給予答復。對*信件和*人員提出的問題,不及時答復而造成越級*的直接責任人,要給予通報批評或黨內警告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