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總結
霸州市勝芳鎮第四小學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總結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是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更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全過程,教學全過程,通過學科滲透,課堂引導,課余活動得以全面展開。
一,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壞境
蘇霍姆斯林“一所好的學校墻壁也會說話。”學校是專門培養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僅是一個教室,操場的感念,同時也是一個環境,文化的理念。校園文化所營造的育人氛圍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作用,它具有隱蔽性和延續性的特點,它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著環境育人的功能。教學樓的每一層的墻壁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相關的繪圖,文史雕刻,名人偉人的名言警句,師生的書畫作品,從校園的整體布局到花壇里一草一木都精心設計,藝術構思。校徽,校訓,每天熏陶著學生的心靈,形成“文明,團結,嚴謹,勤奮”的優良校風。
二、課堂教學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主渠道
我校始終堅持“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利用語文,政治等課程資源,把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情趣,行為模式,德行素養和社會民俗貫穿到課堂,使學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營養,力求將現代意識和傳統文化融會貫通,培養即具有現代精神,又富有中華優秀傳統的“現代人”。此外,我們還積極探索開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校本課程,如《中華經典誦讀》,民歌,故事,戲曲,表演,繪畫等納入課程內容,讓學生更多地誦讀古代淺近的優秀詩文和誦讀歷史上優秀人物故事,把堅持教育的“三個面向”與繼承,弘揚我國優秀文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在推進素質教育中,堅持以書法藝術教育,中華經典美文誦讀為載體,把中華文化滲透到校園生活之中
三、以“我們的節日”為契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我校以加強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為主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立足當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積極創新形式和載體,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精神內涵,廣泛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宣揚中華優秀傳統,營造關愛互助、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倡導文明和諧、使用節儉的現代節日理念。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期間,在全校組織開展經典誦讀、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志愿服務和體育健身等豐富多彩的大眾性活動,推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深入開展。如春節、元宵節期間開展“網上大拜年、”“網上猜謎”等網絡文化活動;清明節紀念先人、緬懷先烈;端午節期間廣泛開展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普及,組織志愿者開展關愛山川河流、植樹綠化等活動;中秋節、國慶節期間以團結團員為主題開展活動;重陽節期間倡導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風氣
四、扎實展開“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中華經典詩文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期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過深入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以《弟子規》、《大學》、《論語》等經典篇目使廣大青少年了解、熟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對祖國言語文字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我校扎實開展活動,保證學生每天不少于20分鐘誦讀時間,并開展經典誦讀比賽、詩文書畫比賽、“讀經典、悟經典”征文比賽、經典誦讀先進班級評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五、以“道德講堂”為載體,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道德講堂”以社會功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四德”為主線。社會功德建設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遵紀守法的等,以“禮儀”為核心;職業道德建設主要包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等,以“誠信”為核心;家庭美德建設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長輩、關愛孩子、鄰里團結、勤儉持家等,以“和睦”為核心;個人品德建設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立自強,以“友善”為核心。我校按照上級要求開展適合中學生的“道德講堂”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展過程中,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自強不息,共同創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體系,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是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我們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堅持現有的教育途徑,并積極探索新的教育形式,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繼承作出努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總結
霸州市勝芳鎮第四小學
20**年
篇2:校園文化教育理念總結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校園文化教育理念總結
我們建設校園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為教師的持續成長搭建平臺,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為此,我們確立了如下工作目標:
(一)全體教師以“精心、精細、精致、精彩”的八字方針為指導開展工作。即:精心于教育教學工作準備;精細于教育教學工作過程;致力教育教學成果精致;追求人生、事業精彩輝煌。
(二)學校領導在工作中養成三個良好習慣。即:在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養成研究問題的習慣;以配合他人工作為切入點,群策群力,同心同德,養成團結協作的習慣;勤于讀書、思考,精于領悟,精華提升心靈,養成追求卓越的習慣。
(三)培養學生的愛心,啟迪學生的智慧。引領學生在愛心與智慧的交相輝映下,創造絢麗多彩的人生。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