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家?;訉嵤┓桨?3篇)

家?;訉嵤┓桨?3篇)

2024-08-02 閱讀 9424

家?;訉嵤┓桨敢?/strong>

家校溝通是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聯系溝通的有效途徑。因此我校根據上級要求,并結合學校實際,為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決定進一步細化家校聯系的方法,使用家校聯系冊,以使家校聯系更規(guī)范,更完善。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家校共育是現代教育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積極發(fā)揮家長委員會溝通、服務、參與、管理四個作用,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緊密配合,形成合力。通過及時與老師、學校和家長的溝通,扎扎實實地工作,加強自身建設,開展多種活動,講究實效,加強科學管理,努力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家校聯系,廣開社會育人渠道。積極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的教育體系,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目缡兰o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二、實施目標

1、通過家訪活動起到溝通家長和學校的作用,維護學生身心健康,加強學生的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貌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使學生將來有能力解決紛繁復雜的問題和困擾。

2、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牢固樹立正確的學校與家庭的聯系觀念,努力扭轉在家校聯系中的“單純電話聯系”,以及向家長“告狀”的不良傾向,切實提高家庭聯系質量,推進家校合作教育的實施。

3、在重視德育教育的同時,加強能力的培養(yǎng),達到“育分又育人”的目的。把學生養(yǎng)成教育融入各學科教學之中,使習慣養(yǎng)成與能力培養(yǎng)齊頭并進。

4、學習推廣家校聯系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挖掘教師潛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培養(yǎng)研究型、改革創(chuàng)新性教師。

5、加強學生的德育管理,在教學、管理、生活各個層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學校良好教風和學風的形成,逐步形成教風正、學風濃、積極自主合作學習,積極進行研討的良好風氣。

三、實施步驟

1、利用開學初的全體教職工大會,對全體老師進行培訓,家校共育需要全體老師共同參與;召開全校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大會,讓全體老師都參與,不僅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的藝術水平和整體層次,交流家校共建的經驗和班級工作經驗,也給老師們搭建一個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探索班級工作的新方法,取長補短,切實解決班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共同提高教育學生和管理班級的能力,更好地促進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推動學校快速發(fā)展。

2、完善家長學校組織機構,在完善學校家長委員會組織的基礎上,成立由學校領導和家長委員會共同建構的家長學校組織機構。

3、召開首期家長學校開學典禮,宣讀家長學校章程,明確家長學校的指導思想、教學內容、考勤制度和考核辦法,幫助家長明確“家長學?!钡暮x及功能,使家長認識到家長學校與普通家長會的區(qū)別。并宣布家長委員會成員名單。

4、進一步加強與家長委員會成員們的聯系,聽取委員會成員意見。通過家長開放日、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形式,進一步探討辦好家長學校的措施,及時反饋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長對學校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協調并參與學校管理,進一步提高管理的實效。

5、家長學校工作要有針對性,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家校聯系工作和家庭教育工作,召開專題講座、學生家長座談會,溝通家校聯系,促進經驗交流。

6、適時舉辦家長經驗交流會,聘請家教獲得成功,具有豐富經驗的家長到校為家長學員們傳經送寶作經驗介紹。

7、強化家校聯系工作,結合我市開展的“雙聯雙幫活動”,教師應主動走向學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長,以教師強烈的工作責任心

贏得家長的信任,進一步提高家訪的質量和效果。每次家訪要做好記錄。家長來校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應熱情接待,與家長親切交談,共同商討教育學生的對策。通過活動,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從而進一步提高我校在社會上的聲譽。

8、年級層面和班級層面也要注意做好家長學校的資料積累工作。做到有家長學校組織網絡,有教學計劃,有家長學校工作計劃、記錄、總結。

9、充分利用校園網絡的優(yōu)勢,開辟網絡家教專欄,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家教理論,為廣大家長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家校互動實施方案二

一、指導思想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加強和改進教育工作,不只是學校和教育部門的事,家庭、社會各個方面都要一起來關心和支持。只有加強綜合治理,多管齊下,形成一種有利于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年輕一代才能茁壯成長起來?!睘榱巳〉眉议L和社會對教育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共同育人的格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為廣大家長提供一個交流與溝通的機會,達成共識,使孩子健康、幸福成人、成才。特制訂本方案如下:

二、家校聯系的途徑

1.舉辦家長學校2.成立家長委員會3.召開家長會4.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5.家訪6.舉辦家教培訓班7.開設網上家長學校專欄8.開展家校共建活動。

三、家校聯系的措施

1.舉辦家長學校

學校舉辦家長學校的主要目的是要有計劃地向家長宣傳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宣傳、推廣、普及科學的教育方法,從而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效益。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如:組織召開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長培訓會、家長座談會、家教經驗交流等,要搞好家校聯合方面的組織、協調、督辦、存檔等工作。

2.成立家長委員會

家長委員會是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聯系的暢通渠道,是家

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的紐帶。發(fā)揮好三級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學校――年級――班級)①學校家長委員會由校長室牽頭,由各年級推舉代表組成,其職責是:審議學校工作計劃,參與學校的重大決策,聽取學校工作總結,提出改進意見,督促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②年級家長委員會由年級負責人牽頭,各班推舉代表組成,其職責是:參加年級組織的重大活動,及時反饋家長信息,參與年級組教科研活動,督促年級不斷改進工作;③班級家長委員會則由班主任牽頭,由班內家長推薦代表組成,班級家長委員代表家長的利益和愿望,對班級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還可以審查修訂班級工作計劃,參與班級教育科研活動,參與班級管理及教師教育教學常規(guī)管理,督促班級不斷調整工作思路,改進方法,達到最佳育人效果。

本學期家委會工作安排:定期召開家委會,建立家委會QQ群,家委會的成員必須參加學校的“書香家庭”和“墨香家庭”的評選。在學期末,舉辦各種形式的優(yōu)秀家長評選表彰活動。給學校的管理進行“陽光納諫”。參與“同在藍天下,共同關愛你我他”的牽手活動,家委會成員與教師共同參與家訪和幫扶活動。參與每月的“團隊計劃和總結匯報會”、種墨園、文學社的工作匯報。做學校的管理助手,家委會參與學生食譜的制定,參與食堂的管理。定期在網上家長學校專欄中,發(fā)表參與學校管理的感言或者教子有方的經驗介紹。建立家委會主任信箱,及時溝通信息,建立駐校辦公制度。開展好書漂流等活動。

2.召開家長會

學校必須定期召開家長會。一般在每學期期中考試之后,畢業(yè)班一般畢業(yè)前夕,其它特殊情況根據本班實際情況酌情定時。在家長會上學校領導及教師要把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舉措告訴家長,也可介紹一些科學的育人方法,請有經驗的家長作交流,老師和家長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現相互通報,也可讓學生參加,讓他們親身感受老師和家長都在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為他們操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識。

3.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

作為家長,往往迫切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長與發(fā)展狀況,學校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給家長提供機會。家長開放周活動由教導處統一安排,活動內容包括,學生家長體驗班主任工作,參觀班級布置,檢查教師常規(guī)教學工作,翻閱學生作業(yè),參加主題教育活動,觀看學生成果展示等。讓家長看到學校工作的整體水平和學生的發(fā)展水平。開放課堂和食堂等,讓家長參與進來,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匯總和反饋,做好為學生的全面服務工作。

4.教師定期家訪

教師家訪要儀表端莊,語言文明,一分為二地評價學生,與家長達成一致意見,切忌家訪時附帶其它與孩子無關的事,而有損教師形象。家長要認真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主動向老師介紹孩子的優(yōu)缺點、個性及特長,與教師共同研究教子良方,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得益彰。

5.舉辦家長培訓班

為了提高家教水平達到家校共建的目的,決定定期分批舉辦家長培訓班,讓家長了解、支持、督促學校各項工作,學習先進的育人經驗,不斷總結自己,改善方法,為孩子健康成長尋找科學有效的途徑。在學校網站特色建設欄目中開設家長學校專欄,定期刊登家教的優(yōu)秀方法等,方便家長的閱讀學習。

6、家校共建活動。

家校共建活動是學校與家庭,教師、家長與學生共同參加的活動,本學期我們進行如下活動:①親子運動會②“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親子活動③主題班、隊會④利用怡品文學社的定期采風活動,邀請家長參加,如“清明節(jié)到烈士陵園參加祭奠活動”“親子到田間地頭參加勞作”。家校共建融教師、家長、學生為一體,可增進相互了解與合作,加深相互間的感情,有利于調動三方的積極性,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

7.建“校長信箱”

為了提高辦學質量,學校必須面向社會、面向廣大家長,隨時接受他們的監(jiān)督,學校在大門外掛一個“校長信箱”便于及時了解家長對學校的反映,對本校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反映。德育處對家長反映的情況進行整理,會同相關部門及老師共同解決,爭取做到公正、求實、快捷、有效。

8.每學期學校采取看、聽、問、座談的形式,請家長、教師、學生座談。最后總結經驗,找出不足,提出修正意見,使家校聯系工作向縱深發(fā)展。

9.建立形式多樣的家校聯系方式?,F在許多學校采用的《給家長的一封信》可以向家長告知相關的信息,也可利用手機短信、QQ群、博客、論壇、郵箱等信息技術手段,讓教師、學生、家長有一個自由交流的平臺,可以促進三方的相互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它們進行個別化的、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和家長反思和改進。

家?;訉嵤┓桨溉?/strong>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理論,“****”重要思想和黨的*大精神為指導,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以先進的理論、正確的觀念、科學的方法武裝我校廣大學生家長,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努力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形成合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活動目的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家長、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向家長宣傳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法規(guī)、政策;向家長傳授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交流和探討教育子女的好經驗和好方法,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和科學的育人方法。

三、具體措施

1、加強對家長學校工作的指導,制定規(guī)章制度,使家長學校逐步向科學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方向發(fā)展。

2、成立家長委員會,充分發(fā)揮德育基地的作用,聘請有社會威望和影響的家長為委員會委員。各班選一名學生家長為委員會成員,不定期召開會議,組織家長為學校出謀劃策。

3、學校每學期舉辦大型家長學?;顒?次,邀請我區(qū)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為家長學員授課。學校通過培訓,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家教理念,及時解決子女在成長過程中發(fā)生的不良行為,確保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4、發(fā)揮我校資源,擇優(yōu)選取我校資深教師或家長學員講課,圍繞家庭教育中突出的、共性的問題,對不同年齡學生、分年級段進行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

5、建立家長學校學員聯系網絡。在網絡上發(fā)布信息、家庭教育方面經驗交流征文、活動意見反饋等,建立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渠道,便于及時溝通信息,交流意見。

6、每學期要不斷吸收和發(fā)展新學員;不斷完善獎懲制度,對家長學員的出勤、聽課情況進行考評,加強簽到和點名制度,保證出勤率,建立學員及孩子的跟蹤檔案。對于不能按時參加學習的家長學員,學校要統一組織進行補課,缺勤的學員不得參加優(yōu)秀學員評選。

7、每學期初,教研組長制定本年級家長學校授課及教學進度,安排骨干教師備課、授課,寫教案及課后反思,及時匯總活動意見反饋情況,并建立檔案。

四、學校領導機構

校長:張淑巧

校務管理委員會:

石保仲(家長)靳莉琰(家長)王瑞青(教師)

張娣張娜胡建紅李輝馬新芳胡建強

晉玲晉娜宋艷芳

五、師資隊伍(橋西區(qū)家教講師團成員)

石一卜橋西區(qū)政府副縣級干部,孩子就讀于我校六(3)班

靳莉琰邢臺市國土資源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孩子趙一曼就讀于我校五(1)班

王瑞青幸福源小學高級教師

篇2: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家?;哟龠M學生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家?;哟龠M學生健康成長

摘要: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學校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必須承擔著發(fā)展家庭教育的重任。如何將兩者教育的理念更好地融合是家長和老師共同面對的問題。

主題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相互促進

眾所周知人的一生都在不斷的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因此學者們將人的教育劃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而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在《三字經》有這么幾句: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就說明教育兒女不僅僅只是供養(yǎng)兒女吃穿,如果不好好教育,那就是父親的過錯。作為教師如果不嚴格要求學生,那就是做老師的懶惰,教師的不對。在幾個字中就簡單的概括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配合默契的話,就能充分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其體現如下:

一、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教學目的

教育的總體目的是使孩子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的潛能,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學校與家長的教育目的是不同的:學校教育是一種針對許多孩子的共同點的“共性教育”,這種教育的最大特點是“標準化”,即在教學過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學生在某一階段都達到某一個標準,但是我們知道孩子的主要特點是具有獨特性,每個孩子是有區(qū)別的,這種區(qū)別不僅表現在外貌有不同,同時也表現在內在的心理、素質、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目的是:對孩子進行“個性化”教育,針對自己孩子特點的“特殊教育”。而學校的普遍教育無法滿足每個家庭的需求,只有家庭教育才能完成,因為只有家長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學校和家庭要相互配合起來,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二、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主要的體現應該是嚴和愛相結合。

讓子女有出息是家長共同的愿望;讓學生能學有所成,學有所獲,是廣大老師追求的目標。然而每個家庭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種多樣,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的個體情況,家庭環(huán)境,家長素質等方面起著很重要的因素,但無論從那些方面來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充滿著愛,但是,當愛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時,對孩子的愛就成為極端的愛,有的父母無限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但是孩子對愛的需要不僅是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正確地引導孩子,讓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價值。有的家長過分保護孩子,為孩子做了許多本應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這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發(fā)展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降低了他們的自立精神與自信心,這種愛限制了孩子的自我發(fā)展,對孩子將來獨立的社會生活產生不利影響。有的家長在觀念上錯誤地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當孩子的表現與家長的想象不一樣時,或者家長與老師溝通后,認為孩子不好,范錯誤的話,就通過打罵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往往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創(chuàng)傷,這種愛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從上面有的家長的錯誤認識這往往會導致孩子身心發(fā)展出現障礙,心靈發(fā)生扭曲,對孩子將來的人生發(fā)展有著不良影響。

家庭教育中父母在生活上既要給予子女適當的之愛,在政治上又要嚴格要求他們,特別要舍得讓他們到艱苦環(huán)境中去鍛煉,在風雨中成長。這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才能鍛煉出人才,成為真正有作為的人。

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橋梁,然而,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家長都認為教育僅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重要性一直被人們所忽視。其實學校教育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學校教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教學任務的專一。學校惟一的使命是培養(yǎng)人,其他任務都是圍繞著培養(yǎng)人來實現的。學校教育有專門教育者

篇3:充分利用校訊通家?;佑t培養(yǎng)出紅花遍地德才兼?zhèn)湫氯?/strong>

充分利用“校訊通”家校互動育花紅培養(yǎng)出紅花遍地、德才兼?zhèn)涞男氯?/p>

摘要:充分利用“校訊通”,家?;佑t?!靶S嵧ā睒I(yè)務的開辦,極大的方便了我和家長的及時溝通,使我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加扎實有效。家庭、學校,作為孩子成長的兩個重要“搖籃”,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教育作用。它在家庭和學校之間搭建了一座以學生為中心的橋梁,使得家校互聯、家校合作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更加快捷、有效。利用校訊通的短信平臺,有效開展班主任工作,提高教育效果?!靶S嵧ā睘閷W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座溝通心靈的橋梁,在家校聯系中培養(yǎng)出紅花遍地、德才兼?zhèn)涞男氯恕?/p>

關鍵詞:校訊通家?;佑t

中國移動通訊為我們學校開辦了“校訊通”業(yè)務,極大地方便了我和家長的及時溝通,使我的班主任及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加扎實有效,培養(yǎng)的學生是紅花遍地、德才兼?zhèn)洌钍芎迷u。

現在是網絡信息時代,學生所涉及的知識面越來越廣,家長們當前考慮的不再是溫飽問題,而是孩子們學習和生活中的這個為什么,那個什么原因,對新鮮事物了解很是迫切。網絡解決了很多認識上的問題,同時也讓很多學生迷失了方向,同時家長們與學生的溝通也存在越來越多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校訊通”平臺擔當了新時期的重要任務,小到“家庭作業(yè)的發(fā)布”,大到“緊急通知”,“安全問題的宣傳”,“新教育理念宣傳”,“家校溝通”,它都能滿足需求,它是個方便、快捷、能互動的好平臺。

校訊通的學生信息管理平臺具有強大的數據采集、分析、統計功能,它可以隨時按學校、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求的統計口徑生成各類統計報表。這將大大地減輕了老師、教務處、學生處的日常管理負擔,提高了教學行政管理效率。

一、校訊通改變教育工作

現在的“校訊通”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家庭與學??旖?、實時溝通的教育網絡平臺。是一套可以有效解決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于一體的信息交流系統。他可以讓家長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可以讓家長隨時、隨地的向老師提出建議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它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家庭之間實時、快捷、有效溝通的橋梁,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和諧共育的局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通過短信的方式實現家校溝通,學生家長與教師通過短信的方式進行互動溝通,教師可以將學生成績、學生課業(yè)情況、學校管理信息、學生在校表現、學生考勤情況、健康狀況、德育評價、班主任留言、學校新聞等信息通過校訊通系統發(fā)送至家長手機;家長也可通過短信形式向老師詢問學生情況,保證消息傳遞及時,確保教育有的放矢。利用現代智能卡技術,通過校訊通平臺的考勤功能及時向家長手機上發(fā)送孩子到校、離校時間的平安短信,向家長報安,便于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出行情況,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學生的學生卡中可預設3個親情號碼,拿起話筒后在刷卡區(qū)刷卡、通過“上下鍵”選擇預設好的號碼即可通話,每個學生的“終端卡”每月可獲得60分鐘免費通話時長。讓孩子能在第一時間與家長溝通。

校訊通是連接家庭、學校、教育部門、社會的教育信息服務網絡平臺。是社會教育的新渠道;體現全社會、全方位、多層次、隨時隨地關愛學生教育的新理念?!靶S嵧ā笔敲嫦蛏鐣拇翱?,是實現家庭和學校配合教育的優(yōu)良措施,更有利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量簡單化管理,是國家教育的重要研究課題。不僅可以整合學校管理,而且還大大減輕了老師們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