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庫企企》
大班音樂活動:庫企企
大二班鐘足貴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熟悉節奏型。
2.培養幼兒看圖掌握音樂節奏的技能。
3.在理解樂曲的基礎上,嘗試用沙子作為樂曲的配器進行節奏表演。
活動準備:
1.音樂《甜蜜童話屋》、《庫企企》《輕音樂》《小小一粒沙》
2.圖譜、節奏卡、沙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輕音樂開火車進入音樂室。
2.律動:《甜蜜童話屋》
二、傾聽音樂,授以新課。
1、談話導入
小朋友,有沒有去過旅行?好玩嗎?開心嗎?你們去旅行的途中看過那些美麗的風景呀(舉手回答)現在老師請你參加我的音樂探索之旅,好嗎?
2、故事引入:
在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四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他們生活得非常快樂。可是,有一天,森林里來了一個可怕的老巫婆,她把小精靈們趕出了森林,他們無家可歸了。小精靈們心里很著急,他們想要趕走老巫婆,可是老巫婆會魔法,小精靈們沒辦法打敗她。這個時候,大樹爺爺告訴他們一個秘密:在很遠的一座大山里,藏著一個寶藏。但是必須走過樹林、跳過小河、跑過山洞,爬上山頂,就能看到一扇石門,你們對著石門念兩次咒語:庫庫庫企企,庫庫庫企企。石門就能打開,里面藏著堅強,勇敢,善良,誠實四樣寶貝,找到這四樣寶貝就能打敗巫婆。聽了大樹爺爺的話,小精靈們準備出發去尋找寶藏。
剛才你們聽到的故事中有誰?(小精靈、老巫婆)發生什么事情了?(小精靈被老巫婆趕走了)那我們想打敗老巫婆要怎么做?大樹爺爺告訴小精靈要找到寶藏要經過那些地方?
咒語是什么?
3.播放音樂《庫企企》,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音樂告訴我們的咒語是什么?音樂一共有幾段?
4.出示圖譜,學習《庫企企》
剛才的音樂一共有幾段?也就是說要經過4個地方。咒語是什么?(庫企企)大樹爺爺告訴我們首先經過那里?(走過樹林)走過4片樹林,每片樹林走4步。走完4步得說:我成功了。接著念咒語:庫、庫、庫企企(用手拍節奏。進入下一個地方(跳過小河)每條小河跳4下,同上(跑過山洞)同上(爬上山頂)同上。
5、好,大家明白咒語了是嗎?那我們準備和小精靈們出發了。播放音樂《庫企企》。
(石門沒有打開,這是為什么呀?(幼兒回答)這個老巫婆也喜歡音樂,可是剛才我們拍節奏時還不夠明顯,我們得換一個法子試一試,請出我的法寶----沙瓶)
6、播放音樂《庫企企》用沙瓶試試。
(石門打開了嗎?石門開了一半,說明老巫婆喜歡這個法寶打出的節奏,如果節奏在強烈一點可能就會更好了,我們再試一試)
7、播放音樂《庫企企》,繼續努力,石門就能打開了。
8.我們一起來看看石門打開了沒有(開了)老巫婆完全沉醉在你們的音樂節奏中,她聽到這么美妙的節奏她不忍心傷害小精靈了,她說要把森林還給小精靈,讓他們在森林里快樂的生活。所以,你們這次的音樂旅行不僅學會了本領還幫助了小精靈重拾家園,太厲害了,給自己點個贊。
9.放松:閉上眼睛,感受山頂帶來的新鮮空氣,花香的香味,海浪的聲音。
三、結束部分
1.我們用法寶跳一支舞蹈《小小一粒沙》送給小精靈慶祝重新回到自己的森林。音樂到2分
17秒音樂聲調至小聲(小精靈很高興你們幫助戰勝了老巫婆,他們想請你們到美麗的森林里做客)
篇2:大班音樂活動《迷路小花鴨》評析
大班音樂活動《迷路的小花鴨》評析一、從孩子的興趣特點入手
歌曲《迷路的小花鴨》具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在記憶歌曲結構和歌詞內容上幼兒會出現一定的困難。教師根據幼兒聽故事非常感興趣的特點,在實施活動時,教師將歌詞的主要內容編成小故事,講給幼兒聽,讓他們從小故事中理解歌詞,這樣,孩子在強烈興趣的支配下,就更認真地參與了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同時也為幼兒在歌唱時進行自由續編作好了有利的鋪墊。
二、環節清新明了
活動中,歌曲《迷路的小花鴨》三段歌詞各描繪了幾種不同的情緒。
第一段描述的是小花鴨迷路后傷心的情緒,在這里教師用緩慢、低沉的音樂,使幼兒體驗了小花鴨迷路時的凄涼處境,引起了幼兒的同情心,激起了幼兒想要幫助小花鴨找媽媽的愿望。他們為小花鴨想出了各種辦法。而教師的提示,又使幼兒對欣賞歌曲的第二段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第二、第三段則描述了小朋友送小花鴨回家、小花鴨回到媽媽懷抱的過程,情緒轉為活潑歡快。這里教師先讓幼兒對比這兩段歌聽后心理感覺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通過不同動作比較感受。使幼兒更深地體驗到歌曲兩段之間的情緒區別。
三、活動中的創新
活動中,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教師及時地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
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對歌曲進行續編,把花鴨接下來還會遇到的好心人編到歌曲中去,懂得要助人為樂。
建議:
這首歌曲主要表現的是歌曲里的不同情緒。在活動中,有些幼兒并不是那么的投入,感受的情緒情感較少。這里教師可以及時引導,帶領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及動作表現,將傷心、快樂等不同的情緒唱出來。
活動后的安全教育,這首歌曲講述了一只小花鴨迷路,找不到媽媽很著急。后來一個小朋友把他抱起來送回家的故事。幼兒時期,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是比較差的,因此在幼兒學會歌曲后,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故事向幼兒進行一定的安全教育。
篇3:大班音樂活動:歡樂鼓評課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班音樂活動:歡樂鼓評課這是一首曲風歡快、節奏分明的民族樂曲。選材上適合大班的年齡特點,從活動中葉可以看出孩子非常的喜歡,教師始終以寬松、幽默的氛圍來引領孩子們走進音樂世界、感受音樂世界和表現音樂世界。整個活動教師完全站在幼兒的角度來設計,注重孩子們的情感世界,這也使孩子們從頭到尾都能非常積極主動玩、主動地參與活動,符合玩中學的理念。而且這位老師通過不同的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主動參與,參與的情緒高漲、精神飽滿,能較好地體現了師生互動的場面,體驗到了教學活動帶來的成功與愉悅。
首先,活動目標的制定從孩子角度出發,包含了情感、態度、能力三個目標,符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根據孩子的最近發展區,非常的適宜,而其在活動中始終圍繞目標進行的,重難點突出。
其次,在活動中教師突破重難點運用了各種策略,使環節層層遞進,在有效的師生互動中孩子進行突破。有效的支架搭建體現了孩子的主動參與,而不是教師的簡單說教,我怎么跳,你們這么跳。整個活動中非常充分體現孩子的自主學習,因為教師的圖譜支架幫助理解了曲調、舞蹈動作和前后順序。難點前置,順利幫助孩子掌握學習舞蹈的困難。激發了師生互動的興趣。還有,手腕花這個教具的運用為下面生生互動中,雙圈舞中轉身方式上的難點很巧妙的解決了。
整個活動中教師的教太也非常的親切,語言精練,每個環節的要求到位,能根據現場的教學及時的撲捉到幼兒的信息進行小結和反應。只是建議在活動中能多幾遍教師與幼兒的合作。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