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對音樂活動興趣
培養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剛剛結束了一節藝術繪畫活動,小朋友們收好了蠟筆、桌布。我請他們坐在椅子上,這時傳來了響亮的歌聲。我一聽就知道是誰的聲音,王仁聰的頭東張西望,忘我的唱著一休哥的主題曲,“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小朋友看見我注視著他,也看著他,他也感覺到教室里的一絲奇妙的氣氛,歌聲停止慢慢回神,轉過頭來,臉紅了,有些害怕有些尷尬的看著我,我朝他笑了一下。
這時,有個想法蹦了出來,我一看,離分飯還有十幾分鐘的時間,我對小朋友說:“你們喜歡唱歌嗎?”他們異口同聲的都說喜歡,我說:“那我們來唱歌吧,把你會唱的好聽的歌曲唱給大家一起聽,好嗎?”
孩子們非常興奮,我說:“誰第一個來。”比起上課的時候,現在的積極性可高多了。看著這一只只高舉的小手,一下子不知道該先叫誰了。是王仁聰第一個先唱的,所以我請他第一個來唱。他很驕傲的走上來,直接開始“咯嘀”。我說:“你應該把歌曲的名字告訴大家,我給大家帶來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叫……”,他不太連貫的把這句話說完了,然后開始唱,唱完這一句咯嘀他就再也唱不下去了,原來只會這一句。為了不打擊他的信心,我說:“這首歌的第一句你唱的很好聽,我們還想聽下去,你回家把它學好了再來唱給我們聽好嗎?”他的頭點的像小雞啄米。
從來不舉手的王思誠今天也顯得特別的興奮,他的小手也舉得高高的,一開始我沒有叫他來唱,因為我知道他是不會唱的,他只是因為小朋友和老師的情緒帶動著,所以才舉手的。但是他的小手一直高高的舉著,我想:即使不會也讓他試試吧,他上來了,最終還是沒有能唱出來,對于平時基本不開口的他,唱歌是件難事了吧,但我想,唱不是重點,興趣更重要,至少他有唱的想法,雖然他不會唱。
最讓我驚喜的是曹莊晉,他比較任性,高興的時候什么做,不高興的時候就懶懶的坐在椅子上,什么都不做,喊破喉嚨也不理你,今天出奇的積極,一連唱了三首歌,他的咬字不太清楚,音準也有一些不足,但可以看出平時應該比較喜歡聽歌唱歌,這次的表演讓他在大家面前展示了自己,增強了他學習的信心,也增強了他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還有許多的孩子都嘗試了獨唱,有的只會唱一句,有的會哼音樂但是歌詞記不住。
雖然這是一次簡單的小小的歌唱活動,但是在活動中,既讓幼兒大膽說出“我給大家帶來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叫……”之句話,對幼兒自信心又有一定的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一舉兩得。
篇2:培養小學生音樂興趣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音樂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啊,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大的“內驅力”,尤其是小學生最好的老師,是他們學習的強大動力。學生能否產生興趣,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活動。音樂新課程理念也同樣強調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通過各種音樂活動,讓他們聆聽,演唱,表演及演奏等各方面的能力,從而陶冶他們的審美情操。因此,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古人曰:“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課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導入為前奏,導入是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引入興趣的大門,使其產生學習的欲望。音樂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小學生對游戲特別感興趣,我充分利用他們這一特點,先根據歌曲內容,設計與歌曲內容相關的游戲進行導入,把他們的情趣充分地調動起來,讓他們帶著期待與愉悅的心情去學習。如:學習《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時,我先讓學生動手畫畫春天的景色,并涂上色彩,然后請不同的同學充當不同的角色,把自己當做是里面的景物。如有些同學畫春天里的小鳥,那你就是一只快樂的小鳥,你畫小樹、小花,那你就是小樹和小花,然后讓他們進行對話,看著他們個個興致盎然,就在這樣愉悅輕松的氛圍中進到下個環節的學習。
二、邊唱邊演,激發興趣
小學生他們活潑好動,不僅愛動,而且愛美,有很強的表現欲,而舞蹈恰恰是一種主動、活潑、具體、形象的藝術形式,能喚起他們對美的追求。那邊唱邊演是小學生最喜愛的一種教學形式,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更喜歡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表演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培養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一種很好的形式。根據學生愛表現,愛表演的心理特征,把歌曲的內容和內心的感受通過肢體語言繪聲繪色地表現出來,這樣,不僅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作能力。那么音樂課堂上,試著采用“邊歌邊舞”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會大大地提高課堂效率。
三、進行創作,激發興趣
音樂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力,那么在音樂課堂上讓學生即興創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如果設計一些適合學生生理、心理發展水平,適應學生音樂學習的活動,他們在參與即興創作時,就會體現出輕松、愉快的心情,并體驗到創造成功的喜悅和滿足感,從而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如: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根據旋律編創歌詞,然后把自己創作好的作品有感情地唱出來,最后把自己創作的意境用肢體語言表現出來。音樂課堂上,讓他們動口、動腦、動手、動腳,把對音樂的理解表現地淋漓盡致。
總之,做為一名音樂教師,應積極主動地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用小學生的眼光觀察世界。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為他們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和快樂的音樂世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揮潛能的機會,讓學生在“動中學、玩中樂、樂中學”從中感受音樂帶給生活的樂趣和美的享受。
篇3:游戲引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興趣
游戲引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音樂游戲具有其它學科不可企及的優勢,它變枯燥的知識傳授和抽象的音樂符號為富有情緒的生動形象的游戲教學,既符合音樂藝術的運動特性,怎樣用游戲為學生創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習音樂的樂趣,又滿足兒童好動好玩的特征,并充分體現了愉快教學。在課堂中我是這樣做的:如在教唱一年級歌曲《火車開啦》這一課時,我設計的音樂游戲教學如下:一開始上課就導入: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來一次愉快的音樂之旅,這次的旅行,我們將乘坐幸福號火車,你們想去哪呢?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提高了爭先恐后地說:北京、上海、大草原、新疆……你們想去的地方真多呀。路途這么遠的路程,我們要上山坡、過大橋、鉆山洞。讓我們開動小腦筋,表現出來吧!放《火車開啦》的音樂感受歌曲情緒自由編創動作。我來充當火車頭的角色,為“上山坡、過大橋、鉆山洞”等情節編創動作。結合這首歌曲,創設情境,先老師帶領學生一起玩,給她們一個示范作用,不然學生肯定會亂套,然后給她們分配好不同的角色,如:火車司機、乘務員、乘客、山洞等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中來,再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游戲創編,在這一過程中,又強化了歌曲的學習,又鞏固了節奏,又讓學生玩的非常的盡興,可謂是一舉三得。這樣充分地利用音樂游戲,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充滿愉悅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火車頭,大草原,乘務員,音樂,北京